学术投稿

29例新生儿电子支气管镜结果分析

郭建明;陈丽萍;郭之强;陶荔;喻云

关键词:新生儿,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NICU 2013年6月-2016年6月29例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患儿中,喉软化6例,气管、支气管软化6例,杓状会厌赘生物2例,会厌囊肿2例,杓状会厌粘膜肿胀2例,会厌卷曲1例,气管狭窄1例,气管中段膜部窦道1例,食管性支气管1例,肺出血1例,单纯支气管内膜感染6例.合并支气管内膜感染14例.吸取痰培养标本18例,阳性8例.检查过程中,血氧饱和度下降6例,检查后24h内一过性发热1例.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诊断新生儿呼吸道疾病方面,安全性和确诊性较高,对于喉鸣、三凹征明显及撤机困难病人,应尽快完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明确病因.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ICU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抢先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 讨论重症监护病房(ICU)内老年患者出现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索针对该疾病患者行抢先治疗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ICU接收的伴发肺部真菌感染的80例老年患者(年龄≥60岁),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采用目标性治疗;观察组施行抢先治疗方案.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情况、住院天数及死亡情况,并针对患者出现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40例患者治疗后的APACHEⅡ评分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更短(P<0.05).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长时间应用抗生素、机械通气治疗时间超过一周、侵入性操作、使用激素时间超过3d及入住ICU时间超过两周.结论 ICU内老年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采用抢先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减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出现,值得借鉴.

    作者:彭怀力;彭慧茹;刘永锋;曹枫;陈荣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自拟补气清肺健脾化痰汤对改善支气管扩张患者炎性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拟补气清肺健脾化痰汤对改善支气管扩张患者炎性因子和肺功能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支气管扩张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汤药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抗感染、化痰、止咳、必要时止血、退热等对症治疗,汤药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补气清肺健脾化痰汤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浆CRP、IL-6、TNF-α水平和肺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汤药组患者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汤药组患者治疗后FVC、FEV1、FEV1/FVC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汤药组患者治疗后血浆CRP、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补气清肺健脾化痰汤治疗可有效提高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治疗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炎症状态和肺功能,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晓明;唐耀华;曹丛仁;符呈荣;权六根;曾尚学;权建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Ph样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研究进展

    精准的危险度分层是实现白血病精准医疗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基于现有的危险度分层标准实施的治疗方案已经使儿童ALL的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显著提高[1]. 但仍有20%的患者疗效不佳,易复发[2],仍需深入探讨白血病的分子生物学特征.随着基因组研究的进展,在ALL中发现了一类新的高危白血病亚型, 其基因表达谱与BCR-ABL阳性患者相似, 伴有IKZF1或其它淋巴转录调节因子缺失,而且也像Ph阳性ALL一样具有不良的预后,化疗效果差,复发率高,预后不佳,但BCR-ABL融合基因检测为阴性,目前我们称之为Ph样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5](Ph-like ALL).

    作者:吴崇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慢性重型肝炎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患者胸部CT表现

    目的 总结分析慢性重型肝炎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患者胸部CT表现.方法 以本院2013年5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的60例慢性重型肝炎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胸部CT,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表现.结果 在病原菌方面,34例为假丝酵母菌(56.7%),19例为曲霉菌(31.7%),4例为组织胞浆菌(6.7%),3例为肺孢子菌(5.0%);在CT影像表现方面,存在着结节、胸腔积液、实变、网格以及膜玻璃影等,其中以结节多,不同征象之间差异较小(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慢性重型肝炎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患者胸部CT表现征象较多,没有特异性的表现,因而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综合多项因素进行诊断.

    作者:吴国云;罗晓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9例新生儿电子支气管镜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NICU 2013年6月-2016年6月29例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患儿中,喉软化6例,气管、支气管软化6例,杓状会厌赘生物2例,会厌囊肿2例,杓状会厌粘膜肿胀2例,会厌卷曲1例,气管狭窄1例,气管中段膜部窦道1例,食管性支气管1例,肺出血1例,单纯支气管内膜感染6例.合并支气管内膜感染14例.吸取痰培养标本18例,阳性8例.检查过程中,血氧饱和度下降6例,检查后24h内一过性发热1例.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诊断新生儿呼吸道疾病方面,安全性和确诊性较高,对于喉鸣、三凹征明显及撤机困难病人,应尽快完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明确病因.

    作者:郭建明;陈丽萍;郭之强;陶荔;喻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胆囊十二指肠内瘘诊断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胆囊十二指肠内瘘诊断方法及腹腔镜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我院2008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修补术的1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列患者均在术中明确诊断,腹腔镜手术14例,中转开腹4例,18例均治愈.1例肠瘘经引流及抗感染治疗痊愈.经随访未见十二指肠肠管狭窄.结论 选择性的开展腹腔镜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修补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朱云根;李建群;王建仁;彭文蔚;丁爱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超长方案新鲜周期D5日和D6日囊胚移植结局分析

    目的 比较在超长方案中D5和D6天囊胚移植的临床结局,比较不同发育速度囊胚的发育潜能及妊娠结局是否有差异,进一步比较其出生结局有无差异.方法 对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我中心接受超长方案治疗,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助孕并D5/D6移植的567个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各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种植率、多胎率、出生率,早产率,低体重儿发生率,平均出生孕周及出生儿体重,性别比和新生儿出生缺陷等数据.结果 D5及D6两组无论是单囊胚或是双囊胚移植在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及多胎(双胎)妊娠率上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出生结局包括出生率,早产率,低体重儿发生率,平均出生孕周及出生儿体重等指标中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超长方案中D5及D6囊胚具有相同的发育潜能,无论移植D5或是D6囊胚均可以获得相同的妊娠结局.

    作者:胡毅娜;丁涛;赵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胃三角吻合术与BillrothⅠ吻合术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短期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胃三角吻合术和BillrothⅠ吻合术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短期疗效,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患者45例.将行胃三角吻合术的16例患者分为A组,行BillrothⅠ吻合术的29例患者分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切缘距病灶近端和远端的距离;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随访期间的恢复情况.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为(239.01±28.17)min,显著长于B组,而术中出血量为(30.92±14.06)ml,术后镇痛时间为(21.27±5.06)h,术后排气时间为(42.17±4.31)h,拆线时间为(7.02±0.53)d,均显著少于B组(均P<0.05);A组患者近端切缘距病灶距离为(47.15±5.51)mm,远端切缘距病灶距离为(66.94±5.13)mm,均显著长于B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相对于BillrothⅠ吻合术,胃三角吻合术可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谢礼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新型医用约束用具的制作与应用

    目的 设计新型医用约束用具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设计出新型医用约束用具并在临床应用,观察分析其效果.结果 该新型医用约束用具已获得2016年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可以取代临床现有上肢约束用具,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皮肤损伤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并且患者双手可以自由活动并始终处于功能位,防止持续约束造成组织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该新型医用约束用具科学实用、操作简单,同时提高家属接受度,且不存在伦理问题.

    作者:管细红;唐霞珠;金伟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肥厚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病理性心肌肥大一般与高血压、 主动脉瓣狭窄或瓣膜缺陷有关, 体循环持续慢性压力负荷导致左心室肥厚,心肌重塑和纤维化. 心肌肥厚容易诱发心房颤动,心肌缺血,心室舒张期和收缩期功能不全与衰竭,猝死[1]. 全球高血压病患病率估计10亿人,每年因高血压并发症死亡约760万人,占总患病死亡人数约13.5%[2]. 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老年人心血管患病率高,心脏长期高负荷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等,给医疗行业带来更大挑战. 肥厚的心肌具有不同于普通心肌的一些特质, 常常伴有一些特别的收缩蛋白表达的改变, 细胞溶质钙的调节及底物的传输和利用的改变, 肥厚心肌对缺血的耐受性是降低的,同时对再灌注损伤敏感性增加[3]. 如何防治肥厚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需要清楚其机制,因此,本文就新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况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早期功能练习配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的观察

    目的 探讨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应用早期功能练习配合高压氧治疗对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型脑损伤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高压氧治疗,给予观察组早期功能练习结合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前两组FMA评分和BI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FMA评分和BI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在治疗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的FMA评分和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6.67%vs 63.33%,P<0.05).结论 早期功能练习配合高压氧能够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福彬;李剑平;廖振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TURP联合膀胱造瘘术治疗高危高龄大体积BPH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评价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膀胱造瘘术治疗高危高龄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58例经TURP联合膀胱造瘘术治疗后的高危高龄大体积(>80ml)BPH患者(实验组)和145例经TURP联合膀胱造瘘术治疗后的高危高龄非大体积(≤80ml)BPH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Qmax)和残余尿量(RUV).结果 实验组1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84±2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约(99±28)ml.术后12个月随访,IPSS由(30±4)分下降至(7±3)分,Qmax由(7.0±4.5)ml/s增至(20.0±6.0)ml/s,RUV由(158.6±82.9)ml降至(20.2±8.6)ml.治疗前后的IPSS、Qmax、RUV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1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0±1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约(61±19)ml.术后12个月随访,IPSS由(28±3)分下降至(8±3)分,Qmax由(8.1±5.1)ml/s增至(22.6±4.3)ml/s,RUV由(147.1±85.7)ml降至(15.4±9.5)ml,治疗前后的IPSS、Qmax、RUV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效果的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高危高龄大体积BPH患者应用TURP联合膀胱造瘘术安全有效,充分的术前准备、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和规范的手术后健康教育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义木;曾令浩;白海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急性肾损伤与超声心动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STEMI患者行PCI术后出现AKI与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手术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48h血肌酐增高水平分为两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超声心动图参数,并进一步应用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行相关风险因素分析.结果 2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手术患者中,共有19例出现急性肾损伤(9.5%,19/200),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合并心衰率(47.4%,9/19)、再灌注时间(395.2±287.4)min及术后肌酐峰值(2.13±1.12)mg/dL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输血量(4.5±1.3)L/min、射血分数(48.7±8.3)%明显更低,且右心房压力(8.3±2.9)mmHg明显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射血分数、出现心衰、再灌注时间及心输血量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手术后出现AKI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 较低的射血分数、出现心衰、再灌注时间及心输血量患者术后AKI风险增加,PCI围手术期重点评估AKI风险,并进行有效预防,从而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姚常;黄文军;周国忠;罗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清中维生素D、血钙的水平与乳腺癌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究血清中维生素D、血钙的水平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 对比分析86例乳腺癌患者和24例乳腺纤维瘤患者血清中25(OH)D、血钙的水平,并对比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下血清中25(OH)D、血钙的水平.结果 乳腺癌组的血清25(OH)D、血钙水平均低于乳腺纤维瘤组(P<0.05),不同临床分期、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患者体内的血清25(OH)D、血钙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的患者体内血清25(OH)D、血钙水平显著高于Ⅲ-Ⅳ期者,不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体内血清25(OH)D、血钙水平显著高于存在淋巴结转移者.结论 乳腺癌患者体内的血清维生素D、血钙水平存在异常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存在显著联系.

    作者:武四美;文兆明;俞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地佐辛对下肢手术患者呼吸功能和镇静深度的影响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地佐辛对下肢手术患者呼吸功能和镇静深度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接受下肢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均分为高剂量组(0.3mg/kg)、中剂量组(0.2mg/kg)和低剂量组(0.1mg/kg),记录3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呼吸功能指标以及镇静深度,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高剂量组患者t1-t3时刻RR、SpO2、PETCO2水平发生明显改变,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不同时刻RR、SpO2、PETCO2水平未发生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患者t1-t4时刻NTI、OAA/S评分发生明显改变,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不同时刻NTI、OA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入睡发生率显著高于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剂量组入睡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剂量地佐辛对下肢手术患者呼吸功能和镇静深度的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可作为优选剂量.

    作者:李娟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我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目的 找出门诊药房发生调剂差错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杜绝用药事故发生.方法 对2015年1月-2015年12月发生的35件调剂差错进行分类汇总.结果 导致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主要原因有材料因素、人员因素、方法因素、工具因素、环境因素等5个方面.结论 需针对调剂差错发生的常见原因,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范措施,制订一个完善门诊药房调剂工作流程.

    作者:刘玲;陶松;应萍;张梦颖;刘立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链酶蛋白酶在消化内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由于胃镜检查可以对消化道疾病病变的直接观察,同时可以取组织送病理活检,胃镜在临床诊断中被广泛应用,成为诊断食管、胃、十二指肠病变常用而且有效的办法, 视野的清晰度直接影响胃镜检查及治疗[1,2],胃黏膜表面的泡沫、粘液都会降低内镜的清晰度,不利于微小病变(红斑、糜烂、出血点、息肉样增生)及癌前病变(胃黏膜肠型化生、萎缩性胃炎)的检出,容易造成早期癌灶的漏诊 [3], 主要是造成早期胃癌的漏诊.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 是指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仅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 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地区,每年大约有40万的新发病例,大约35万例死于胃癌, 每年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均占世界总病例40%[4]. 由于国家重视早癌的筛查及内镜新技术(染色内镜、放大内镜、超声内镜(EUS))的发展, 韩国、 日本发现早期胃癌占总胃癌例数的50%左右[5,6],西方国家则发现早期胃癌占总胃癌例数的5%-20%[6],在我国则低于10%[5],2007年有学者对中国上海10个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的早期胃癌门诊筛选结果做了分析, 得出胃癌的检出率为2.01%,早期胃癌占检出胃癌总例数的9.61%[7].许多研究表明胃癌的生存率与胃癌的分期密切相关,进展期胃癌,即使手术切除联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不仅生存质量差,而且5年的生存率低于30%[8],而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大于90%[9-11],且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同时节约了大量医疗资源. 然而胃内的泡沫及粘液会影响胃镜的清晰度, 容易造成早期胃癌的漏诊, 为改善胃镜检查中的清晰度,尽量减少漏诊,检查前口服去泡剂及去粘液剂显得很有必要.

    作者:王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脑利钠钛与肌钙蛋白I检测在小儿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脑利钠肽与肌钙蛋白I在小儿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自2013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心力衰竭患儿4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心衰前期、心衰期和恢复期均接受脑利钠肽和肌钙蛋白I的检测;对照组在体检时接受脑利钠肽和肌钙蛋白I的检测.对比观察组患儿不同心力衰竭分期的脑利钠肽和肌钙蛋白I的检测结果及阳性率,并与对照组的检测结果及阳性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各心力衰竭分期的脑利钠肽和肌钙蛋白的水平及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心衰期脑利钠肽水平为(1102.31±579.36)ng/L,肌钙蛋白I水平为(0.493±0.041)μg/L,均显著高于心衰早期和恢复期(均P<0.05);恢复期脑利钠肽水平为(839.52±379.47)ng/L,肌钙蛋白I水平为(0.259±0.114)μg/L,均显著高于心衰早期(均P<0.05);观察组心衰早期脑利钠肽阳性率为91.67%,心衰期脑利钠肽阳性率为95.83%,恢复期脑利钠肽阳性率为83.33%,均显著高于同期观察组肌钙蛋白I的检测阳性率(均P<0.05).结论 脑利钠肽与肌钙蛋白I的检测有助于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断和病情的评估.

    作者:邹文舟;巩彦民;刘德强;张文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原发性骨质疏松与老年退性心脏瓣膜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退性心脏瓣膜病(senile degenerated heart valvular disease,SDHVD)与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关系.方法 连续收集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年龄≥60岁,根据纳入标准,随机抽取151例,两组全做超声心动图,根据老年退性心脏瓣膜病诊断标准,分为老年退性心脏瓣膜病组(SDHVD组)89例,非老年退性心脏瓣膜病组6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各项生化指标:血钙(Ca2+)、25-羟基维生素D3[25(OH)VD3]、甲状旁腺激素(PTH)、骨碱性磷酸酶(B-ALP)、同型半胱氨酸(Hcy);同时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腰椎(L1、L2、L3、L4)和股骨近端(Neck、Troch、Ward's)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结果 ⑴SDHVD组和对照组组各项生化指标比较,SDHVD组25(OH)VD3、B-ALP、PTH、Hcy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⑵SDHVD组和非SDHVD组腰椎、 股骨颈骨密度值比较.SCVD组L1、L2、L4、Neck、Troch、Ward's与非SDHVD组对比骨密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老年退性心脏瓣膜病与骨质疏松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朱忠祥;芦春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厄贝沙坦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分析厄贝沙坦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9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均为首诊高血压.根据是否采取厄贝沙坦片治疗进行分组;观察组48例,采取厄贝沙坦片治疗;对照组45例,采取非洛地平片治疗;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SOD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SOD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片可明显降低原发性高血压的血压水平,血压控制效果与非洛地平片相当,但前者在降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方面具有优势.

    作者:甘祝梅;张明建;马希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