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波;吴晶;王向东;李晴;刘曾旭
目的 探讨口服西黄胶囊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5月-2016年11月本院诊治的6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和,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西黄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传统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86.66%临床获益高于对照组60.00%(P<0.05);实验组局部溃烂感染等不良症状发生率为73.33%,低于对照组96.66%(P<0.05);实验组复发率26.67%低于对照组63.33%(P<0.05),病程短于对照组.结论 口服西黄胶囊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症状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漆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为临床上ADHD儿童的干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 选入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ADHD患儿107例作为观察组,选入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调查两组的感觉统合能力状况,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观察组前庭平衡、触觉防御、本体感及学习能力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轻度感觉统合失调(SID)病率46.73%,重度SID患病率23.3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DHD不同亚型患者SID患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前庭功能、本体感和学习能力对ADHD的发生具有良好预测作用(P<0.05).结论 ADHD患者普遍存在SID,且在其症状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前庭功能、本体感和学习能力.
作者:黄姝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脂联素对COPD大鼠模型炎症因子、TIMP-1、TGF-β1的影响.方法 采用熏香烟加气管内注入内毒素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分别给予脂联素干预,检测COPD大鼠模型血清中炎症因子、脂联素水平、TIMP-1、TGF-β1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COPD模型组(P<0.05),COPD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的炎症因子(IL-6、TL-8、TNF-a)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干预组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要低于COPD模型大鼠,稍高于对照组,三组间比较P<0.05;COPD模型组中的TGF-β1表达显著增高,TIMP-1的表达却低于对照组,COPD干预组TGF-β1较正常对照组组低,TIMP-1较正常对照组高,三组间比较P<0.01.结论 脂联素能够降低COPD大鼠IL-6、TL-8、TNF-a的水平,具有抗炎症作用;能够降低TGF-β1的表达,升高TIMP-1的表达.
作者:历风元;周少华;朱涟敏;戴宏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ICAM-1和STAT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TNM分期、血管侵犯、肿瘤大小及肿瘤分级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在我院及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接受外科手术切除的60例肝癌患者肝细胞癌(HCC)组织和相应邻近非癌肝组织(ANLT)新鲜标本,HCC组织为实验组,ANLT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CAM-1和STAT4在HCC和ANLT中的表达水平,比较ICAM-1和STAT4与患者TNM分期、侵袭性的关系.结果 实验组中ICAM-1(80.00%vs 25.00%)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STAT4表达阳性率(33.33%vs 73.3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侵袭性肝癌患者HCC组织中ICAM-1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非侵袭肝癌患者(92.31%vs 70.59%,P<0.05);侵袭性肝癌患者HCC组织中STAT4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非侵袭性肝癌患者(15.00%vs 42.50%,P<0.05).Ⅲ期和Ⅳ期患者HCC组织中ICAM-1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0.05),Ⅲ期和Ⅳ期、Ⅰ期和Ⅱ期ICAM-1表达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Ⅲ期和Ⅳ期患者HCC组织中STAT4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Ⅰ期(P<0.05),Ⅲ期和患者HCC组织中STAT4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Ⅱ期(P<0.05).Ⅲ期和Ⅳ期患者HCC组织中STAT4阳性表达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ICAM-1和STAT4是肝细胞癌进展和侵袭的重要作用因子,可将其作为判断肝癌进展和转移的推测指标加以利用.
作者:魏玉亮;樊方平;汤志亮;罗飞;邓定文;涂淑芬;金峰;周良本;谢小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及经腹部超声联合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价值.方法 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患卵巢囊肿蒂扭转(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的5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经腹部超声检查的影像学检查资料,且参考患者的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 分析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本组患者通过两种超声检查均可见其盆腔中包含一个囊实性或囊性或实性的包块,形态均较为规则,边界均较为清晰.39例存在囊壁增厚,囊壁厚度范围为0.29-0.87cm.47例发现扭转蒂部,其中通过腹部超声检查发现者35例,通过阴道超声检查发现者44例,均呈混杂的回声团表现.经阴道超声及经腹部超声联合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 保持一致的共47例,诊断诊断符合率为(94.0%).结论 采用经阴道超声及经腹部超声联合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黄笑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胰岛素功能抵抗引起的血糖异常升高的代谢性疾病, 至2014年全世界患病人数已升至4.2亿人,并呈逐年递增趋势. 临床患者在患有糖尿病的同时一般伴有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故为了控制病情常与他汀类等调血脂药等联合使用, 以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但同时也增加因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DI)而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口服降糖药或者注射胰岛素是控制血糖的主要方式,除注射胰岛素常用外,根据作用机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磺脲类和非磺酰脲类促泌药(格列奈类药物)、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影响葡萄糖代谢的双胍类、延缓肠道葡萄糖吸收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1]. 已有大量研究围绕主要的CYP450酶多态性介导口服降糖药引起药物-药物间相互作用. 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 基于转运体多态性介导的口服降糖药引起的药物-药物间相互作用,是导致药物疗效降低和不良反应出现个体差异的重要机制之一. 其中,由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s)多态性介导口服降糖药与调血脂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逐步成为研究热点[2,3].因此,本文就OATPs多态性对临床口服降糖药与调血脂药物间发生相互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刘勇华;刘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干扰素对恩替卡韦应答不佳的慢性乙肝且HBeAg阳性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7例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肝炎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50例患者在恩替卡韦治疗前已经接受了24周干扰素治疗,纳入观察组,其余47例患者一直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纳入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单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干扰素α-2b,先治疗24周,观察HBsAg和HBeAg的应答情况,有效者继续治疗至48周;无效者停用干扰素.观察2组患者治疗24、48周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V-DNA阴转率、HBsAg阴转率、ALT水平复常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4周观察组患者HBeAg阴转率为46.00%,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36.00%,HBV-DNA阴转率为74.00%,ALT水平复常率为80.00%;对照组患者HBeAg阴转率为25.53%,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17.02%,HBV-DNA阴转率为53.19%,ALT水平复常率为59.57%.治疗24周观察组患者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V-DNA阴转率、ALT水平复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4周观察组患者HBeAg阴转率为58.00%,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56.00%,HBV-DNA阴转率为84.00%,ALT水平复常率为86.00%;对照组患者HBeAg阴转率为38.30%,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34.04%,HBV-DNA阴转率为65.96%,ALT水平复常率为68.09%.治疗48周观察组患者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V-DNA阴转率、HBsAg阴转率、ALT水平复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46.00%,血小板下降发生率为34.00%,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为8.00%,肾损伤发生率为2.00%;对照组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51.06%,血小板下降发生率为42.55%,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为4.26%,肾损伤发生率为0.00%.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恩替卡韦应答不佳HBeAg阳性慢性肝炎患者联合普通干扰素治疗能提高其疗效.
作者:罗颖敏;许飞;胡江玲;梁斌;叶建敏;姜曼蕾;曾敬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平静呼吸后屏气和深吸气后屏气两种方式在腹部磁共振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因病情需要行腹部磁共振检查的患者48例,同时使用两种屏气方式扫描T1WI和T2WI,由3名高年资医师分别阅片,对两种屏气方式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采用样本t检验比较.结果 48例行腹部磁共振检查的患者中,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16例中平静呼吸后屏气的图像质量有3例较好,比例为18.7%(3/16),13例较差;深吸气后屏气的图像质量有14例较好,比例为87.5%(14/16),2例较差;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32例中平静呼吸后屏气的图像质量有29例较好,比例为90.6%(29/32),3例较差,深吸气后屏气的图像质量有4例较好,比例为1.25%(4/32),27例较差,两种屏气方式所扫描的MRI腹部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MRI扫描的屏气方式选择,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优先采用深吸气后屏气,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优先采用平静呼吸后屏气.
作者:罗小平;胡凌;洪欣;丁爱民;马重阳;乐文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疼痛是指机体组织具有实际的或潜在的损伤而引起的一种不适感觉, 也是一种自身保护的反应.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或产生病变而引起的疼痛. 其主要特征有痛觉过敏、自发性痛及异常痛[1],由于病因的多样性,其发病机制尚未彻底明晰, 已成为临床医疗具挑战的难题之一. 目前,临床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主要治疗手段还是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抗癫痫药、抗抑郁药、抗惊厥药、阿片类镇痛药和NMDA拮抗剂等. 抗癫痫药和抗抑郁药是临床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常用药. 本文拟就神经病理疼痛的发病机制以及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2-5].
作者:郑晓波;吴晶;王向东;李晴;刘曾旭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冲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腹透中心腹膜透析合并SHPT的患者随访资料,选择符合骨化三醇冲击治疗标准患者101例,进行治疗前后及不同PTH浓度亚组间观察,分析比较PTH和血Ca、P、钙磷乘积变化.结果 观察病例治疗后PTH及Ca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PTH300-500pg/ml及PTH500-1000pg/ml亚组骨化三醇冲击治疗效果显著,经比较治疗后PTH及Ca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TH>1000pg/ml亚组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组别血P及钙磷乘积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化三醇冲击治疗腹膜透析患者全并SHP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早诊断及早治疗、合理治疗是控制SHPT等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对疾病的预后及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尿毒症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良好效益.
作者:陈耀辉;刘珍华;稂春燕;杨林;李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比较在潜伏期开始使用腰-硬联合阻滞(CSEA)镇痛,评价其分娩镇痛的效果、安全性及对产程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单胎足月初产孕妇,随机均分为3组,潜伏期组(L组):进入产程后,宫口≥1cm开始镇痛;活跃期组(A组):当宫口大于≥3cm时进行镇痛.对照组(C组):分娩全程未进行镇痛.L、A两组均选择L2-3穿刺点,穿刺成功后在蛛网膜下腔给予舒芬太尼4μg+罗哌卡因2mg.30min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药物为0.15%罗呱卡因和0.5μg/ml舒芬太尼的混合液,PCA量为6ml,锁定时间15ml.观察记录三组产妇各时段VAS评分、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缩宫素使用情况、产妇满意度及产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L、A两组镇痛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A组比较,L组在宫口开大2cm、3cmVAS评分均明显降低.L组产妇镇痛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A、C组(P<0.05).与C组比较,A、L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缩短、剖宫产率明显下降.3组新生儿出生5min时Apgar评分、产钳助产率、缩宫素使用率及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产程潜伏期腰-硬联合阻滞安全、有效的,提高了产妇镇痛满意度.
作者:童鹏才;吴沛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为临床疾病预防及指导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2007年1月-2017年2月来我院行腹膜透析治疗的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首次腹膜透析发生腹膜炎时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观察组(n=52例,合并糖尿病)和对照组(n=72例,未合并糖尿病),分析其临床特征及病原学特征,同时比较两组腹膜炎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52例糖尿病患者中,有21例(40.38%)发生腹膜炎,72例非糖尿病患者中,有13例(18.06%)发生腹膜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患者HGB、K+、ALB、PAB水平较非糖尿病组降低,hs-CRP升高(P<0.05);经病原学检查,致病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多见;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易并发腹膜炎,且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贫血、感染等并发症;主要致病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
作者:黄瑶玲;彭继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在急诊高龄患者围术期容量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2月69例急诊高龄下肢手术患者,观察超声定位下,平均动脉压(MAP)、大内径Dmax、小内径Dmin、呼吸变异率(RIVC)、中心静脉压(CVP)治疗前后变化情况及对容量评估价值.结果 给药200ml后RIVC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减少(P<0.05);输液500ml、1000ml后,MAP、Dmax、Dmin、RIVC、CVP与容量治疗前对比均明显改善(P<0.05);Ⅱ组、Ⅲ组的Dmax、Dmin与相较Ⅰ组有明显提高的趋势,而RIVC呈现明显下降现象(P<0.05);Ⅲ组Dmax、Dmin与Ⅱ组对比显著提高,但RIVC显著下降(P<0.05);高龄患者Dmax、Dmin与CVP具有正相关性,RIVC、CVP保持负相关性;Dmax、Dmin具有较高的敏感度,RIVC具有较高的特异性,Dmax、Dmin、RIVC预测时曲线下面积均高于0.7.结论 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内径能够准确评估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容量状态,而且Dmin的优势更为显著.
作者:胡千华;李泉;胡志强;戴志光;周芬芬;付凯;周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支气管源性囊肿是因肺先天性发育异常而形成的含有支气管组织成分的囊性病变, 大多数发生在隆凸下及气管旁,发生于食管壁的非常少见,横跨食管裂孔位于后腹膜的食管囊肿更为罕见.而且食管囊肿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多依赖术后病理确诊. 但是一旦诊断为食管囊肿,应首选腔镜下手术切除, 这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预防感染、食管瘘、恶性变化等并发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凌发昱;喻东亮;魏益平;熊剑文;张文雄;徐建军;张五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与甲羟孕酮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6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甲羟孕酮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2%(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控制时间、完全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经期、经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9.30%,低于对照组的34.88%(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效果优于甲羟孕酮,止血效果迅速,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邓秀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符合功能与美学要求的皮肤移植术修复中小面积深度烧/创伤创面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中小面积深度烧/创伤患者47例.深度烧伤创面应用削痂法、浅切痂法对受皮区创面坏死组织削/切除,创伤创面将坏死组织清创至正常组织.两者均尽大限度将创面正常皮下组织保留,做好止血处理.对于供皮区,皮下注射低浓度肾上腺素0.9%氯化钠溶液使其肿胀.应用鼓式取皮机、滚轴取皮刀切/削取大张中厚断层皮,约为0.3-0.6mm;使受区纵轴与游离皮片长轴相互垂直移植,皮片尽量实施不开洞.皮片与皮片、创缘与皮片选用3-0丝线进行缝合,实施包扎、制动.结果 47例深度烧/创伤创面患者均实施改进皮肤移植术,移植皮片成活率超过96%,皮片移植100%成活者所占比例为92.39%.结论 做好创面处理工作,对取皮技术进行改进,合理选择供区,应用大张薄中厚与中厚断层皮对中、小面积深度烧伤及创伤创面实施尽量不开洞移植,可使修复部位与供皮区符合功能与美学要求.
作者:康群军;赵海滨;胡安根;刘礼平;朱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Herbst矫治器治疗生长发育后期下颌后缩患者的远期疗效,为生长发育后期伴下颌后缩患者固定功能矫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17例生长发育后期下颌后缩的患者使用Herbst矫治器及固定矫治器矫治,通过治疗结束时及保持后4-7年的X线头影测量指标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结束与摘除矫治器后4-7年,SNA、SNB、ANB、MP/SN、U1/SN、CO-GO、GO-PO、OJ、OB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生长发育后期骨性下颌后缩患者可以通过Herbst矫治器结合固定矫治器治疗获得良好的长期稳定性.
作者:郑莹;黄臻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30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继之均经超声引导下取肝活检组织.由肝包膜、肝实质回声、肝脏左叶边缘角及肝静脉壁得出总积分,统计诊断为早期肝硬化不同总得分时的敏感度、特异度,描绘ROC曲线,得出佳临界值.结果 总积分为10分为佳临界值,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0.9.结论 对慢性肝病患者进行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对于早期肝硬化具有较好的提示作用,给临床提供了较准确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玉洁;辛力;谭香兰;谢晓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p16、p53、PR、Vim蛋白在原发性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收集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存档的子宫颈腺癌标本120例,取正常宫颈组织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PV9000两步法检测p16、p53、PR、Vim蛋白的表达.SPF10 PCR技术进行DNA扩增,检测宫颈腺癌的HPV DNA.对所有石蜡切片进行病理阅片和诊断,分析子宫颈腺癌标本的p16、p53、PR、Vim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在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16、p53、PR、Vim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0%、43.3%、0%.在120例宫颈腺癌中,p16、p53、PR、Vim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67%、56.67%、11.67%、15.00%.四组实验结果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子宫颈腺癌标本中,HPV阳性率为77.5%.p16、p53、PR、Vim在93例HPV阳性的宫颈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62%、49.46%、11.83%、16.13%.p16蛋白表达与HPV感染有相关性(P<0.001),p53蛋白表达与HPV感染有相关性(P=0.003),PR蛋白表达与HPV感染无相关性(P=1.000),Vim蛋白表达与HPV感染无相关性(P=0.760).结论 p16、p53、PR、Vim对鉴别腺体良恶性病变具有重要意义,为正确估计宫颈腺癌的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吴斌;于晓红;叶璐;邓颖辉;宇翔;罗海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医临床路径在原发性高血压并抑郁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5例高血压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5例因出现高血压并发症脱落,终纳入合格病例治疗组为60例,对照组为60例,均在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基础上,给予舍曲林抗抑郁治疗,治疗组拟定气滞、血虚、阳虚为兼夹证,辩证给予柴胡疏肝散、归脾汤加减、肾气丸中药汤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指标,以判断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⑴治疗组1周后收缩压谷值和舒张压谷值均降低,对照组1周后收缩压谷值降低,舒张压谷值出径时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出径时比较,治疗组收缩压谷值下降更明显(P<0.01),收缩压谷值下降值和舒张压谷值下降值均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目标血压达标率为61.7%(37/60),对照为41.7%(25/60),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⑵两组治疗第1周后、出径时HAMD-17评分均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第1周、出径时HAMD-17降低更明显,减分差值增大(均P<0.05);治疗组有效率达78.3%(49/60),对照组为63.3%(38/60),两组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⑶治疗组在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加入中医抗抑郁治疗,对高血压并抑郁症的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同时能减少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何逸;孔婉文;刘培建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