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忠;胡婷;姚常;黄文军
目的:探讨多种超薄皮瓣修复四肢皮肤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1年3月至2015年8月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腓动脉穿支皮瓣、尺动脉穿支皮瓣等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缺损创面126例,缺损面积小1.5cm×2.0cm,大27cm×20cm,66例供区直接缝合,60例供区创面植皮修复。结果本组126例皮瓣120例完全成活,2例出现血管危象坏死,经清创创面VSD引流及植皮修复,4例皮瓣边缘坏死,清除后拉拢缝合,随访3-6个月,原缺损部位外观及功能均恢复满意,供区破坏小,外观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超薄皮瓣皮瓣质地好,外观美观,对供区破坏小,是修复四肢皮肤缺损的较好的选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小兵;廖忠林;郑竞舟;邓名山;孙华伟;章剑;熊辉;吴林军;朱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套管引起气管食管瘘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其治疗方案。方法结合2例机械通气患者气管食管瘘的临床资料和复习相关的文献,分析气管食管瘘的高危因素、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案。结果机械通气患者发生气管食管瘘的病因与气囊压力、压迫时间、呼吸机管道重力压迫气管后壁、套管不稳定活动、气管切开破坏了气管的结构和稳定性等因素有关,预防措施主要有监测气囊压力、妥善固定气管套管、合理镇静等。内镜下钛夹夹闭食道瘘口联合空肠肠内营养支持是可选择的治疗方案。结论气管食管瘘是可以预防的并发症,应加强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减轻气管黏膜机械性损伤,避免气管食管瘘的发生。
作者:盛志勇;胡婧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表达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0例鼻咽癌组织中PD-1的表达,收集对应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资料,随访得到患者无疾病进展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结果鼻咽癌组织中PD-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与吸烟可能有关。经常规放化疗后,相比PD-1阳性鼻咽癌患者,PD-1阴性鼻咽癌患者无疾病进展时间无明显差异(P=0.191),总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02)。结论鼻咽癌组织中PD-1的检测对鼻咽癌患者预后及治疗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鹰飞;丁剑午;黄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早期肾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ASAⅡ级或Ⅲ级,NYHAⅠ-Ⅲ级)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右美托咪定(D)组和生理盐水对照(C)组,每组30例。 D组于麻醉诱导后在15min内静脉输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1μg/kg,随后以0.5μg/(kg·h)速度经静脉泵泵注至术毕;C组于麻醉诱导后在15min内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1μg/kg,随后以0.5μg/(kg·h)速度经静脉泵泵注至术毕。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停CPB后10min(T1)、术毕(T2)、术后6h(T3)、12h(T4)、24h(T5)和48h(T6)时采集患者静脉血样和尿液样本,检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肌酐(Cr)和尿素氮(BUN)浓度;并测定患者血清和尿液肾损伤分子-1(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同时记录患者术中、术后24h和48h尿量。结果与T0时比较,2组T1-T6时血清TNF-α、MDA均明显升高和SOD活性均明显降低,T5-T6时血清Cr、BUN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D组T1-T6时血清TNF-α、MDA水平均明显降低及SOD活性均明显升高,T5-T6时血清Cr、BUN水平均明显降低,T3-T6时血清和尿液中KIM-1、NGAL及IL-18水平均明显降低,术中尿量增多(P<0.05)。2组术后24、48h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轻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早期肾损伤,对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文华;陈铭君;陈志强;郑剑波;张育鸿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双源CT能谱成像技术对肺内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2例肺内孤立性肿块(恶性肿瘤及良性肿块各41例)的常规CT增强及双源CT增强动、静脉期资料,记录各期CT值及碘含量。组间行t检验,以P<0.05为结果具有显著差异。结果无论是动脉期还是静脉期,常规增强的CT值均低于碘基图,差异仅在静脉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恶性组标准化平均碘浓度含量低于良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其鉴别两者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良性组和恶性组从40keV到140keV均表现为连续递减趋势,其中两组CT值在动、静脉期的各能量水平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源CT能谱成像单能量图像和碘基图像对肺部孤立性肿块的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曾炳亮;李滋聪;廖小清;廖凤翔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过敏性鼻结膜炎(allergic rhinoconjunctivitls, ARC)是临床上对过敏性结膜炎(Allergic rhinoconjnnctivitis,AC)伴发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统称,即同时满足过敏性结膜炎和过敏性鼻炎两个疾病的诊断,即可诊断为过敏性鼻结膜炎[1、2]。“过敏性鼻结膜炎”这一概念于2002年正式出现在世界卫生组织 ARIA (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的指南之中。该病的本质是眼部结膜和鼻结膜共同对外界过敏原的超敏性免疫反应。
作者:罗红强(综述);罗兴中(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生鸡内金在治疗乳腺增生病症中的应用和机制研究。方法肌注苯甲酸雌二醇并夹尾方式激怒大鼠,建立肝郁脾虚证乳腺增生模型。将6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逍遥散组、逍金组、鸡内金组4组,每组给予相应药物。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以同等量的生理盐水。治疗30d后,检测比较各组乳房形态和病理改变,以及血液流变学和血清中激素水平。结果给药组都能观察到乳头直径和大小的降低,乳房小叶和腺泡的数量增多和扩张等病理变化的缓解,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的降低以及雌二醇、孕酮和催乳素的含量趋于正常水平;其中逍遥散和生鸡内金单独使用疗效相近,两者联合使用效果佳。结论生鸡内金能够有效治疗乳腺增生病症,和逍遥散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作者:刘元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分析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卡松粉吸入剂对小儿哮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4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56例小儿哮喘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沙美特罗卡松粉吸入剂单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及IL-4、IL-6、IL-8、IL-13水平改变情况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外周血IL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日间、夜间哮喘症状评分,FEV1%,PEF%,外周血IL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小儿哮喘不仅显著控制患者临床症状,同时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及外周血IL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仁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MRI检查在肩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6例肩关节损伤常规MRI检查结果。结果36例病例中,有33例显示肩袖部分或完全撕裂(主要为冈上肌肌腱,占90%),表现为冈上肌肌腱的连续性中断,或在T2WI上出现线性、条状高信号[7];3例显示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表现为肱骨头的完整性局部缺损,T1WI上出现不规则形的低信号, T2WI上出现不规则形的高信号[4],周围软组织挫伤(T2WI上出现片状的高信号),肩袖肌腱中T2WI上出现高信号。结论 MRI检查能清晰显示肩关节的复杂解剖结构,是肩关节损伤的一种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尹建华;尹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行大动脉调转术外科手术治疗和临床结果分析。方法自2003年8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共完成完全性大动脉错位行大动脉调转术(Switch术)31例,一期Switch术29例,二期Switch术2例,室间隔完整型大血管错位(D-TGA/IVS)18例,合并室间隔缺损(D-TGA/VSD)13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5h-6M(25±10.3d),体重2.4-6(3.50±1.22)kg。结果全组31例,手术死亡2例均为冠脉畸形,术后早期监护室死亡2例,其余均康复出院,随诊1个月-5年远期无死亡,心脏超声复查恢复良好,肺动脉轻度残余梗阻1例。结论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可以通过一期或两期大动脉调转术进行外科手术纠治,在新生儿期及早发现,早期手术,熟练手术精细操作,冠脉动脉移植保证心肌血运,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盛;明腾;邹勇;涂洪强;王小威;艾凌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调查吉安市女中学生身体意象状况。方法通过班级集体施测的方法,采用BMI体象量表(BMI-SMT)对吉安市中学100名年龄为16-18岁的女学生进行调查,同时收集被试的体重、身高等人口学资料,比较不同体重学生对身体意象的自我评价、期望体重及对自身体重的满意度。结果在所调查的100例女中学生中,过瘦组对自身体像的满意度与偏瘦组及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过瘦组对自身体像的满意度高于另外二组,偏瘦组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只有1例被试自评BMI低于实际BMI,其余均为自评BMI高于实际BMI。过瘦组对自身体像的自评认知偏差与偏瘦组及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过瘦组对自身体像的自评认知偏差发生率低于另外二组;偏瘦组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被试的期望认知偏差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自评认知偏差者之间对自身体像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期望认知偏差者之间对自身体像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期望认知偏差者对自身体像不满意度明显高于无期望认知偏差者。结论女中学生对自身休形存在歪曲认识及不合理的期望,近一半女生认为自身体重高于实际体重,且对自己体像不满意。
作者:饶嘉;王洁萍;刘诏薄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对腹部手术切口愈合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腹部外科手术患者20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静脉注射左卡尼汀组),对照组按围手术期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注射液对其进行干预,治疗时间1周,每周随访1次,随访时间1月。结果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对照组7/100(7%),治疗组3/100(3%);切口平均愈合时间对照组8.63d,治疗组7.6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结论围手术期静脉注射左卡尼汀能降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作者:方武华;程建云;何金泉;王维;吴世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前后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根据适用术式分为前入路组35例和后入路组47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及术前、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后缘高度和Cobb角。结果前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高于后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较术前神经功能明显改善(P<0.05);2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较前具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后缘高度和后凸Cobb角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后入路手术均能够解除胸腰段脊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脊髓压迫,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应根据病情选择适合入路方式。
作者:颜嵩;张学恒;杨建新;肖世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病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12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267例,进行病因分析。结果病因包括巨细胞病毒性肝炎107例(40.1%)、胆道闭锁50例(18.7%)、全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17例(6.4%)、希特林蛋白缺陷5例(1.9%)、胆总管囊肿3例(1.1%)、细菌感染3例(1.1%)、胆管发育不良3例(1.1%)、梅毒2例(0.7%)、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2例(0.7%)、乙型病毒性肝炎2例(0.7%)、半乳糖血症2例(0.7%)、药物性肝炎1例(0.4%)、川崎病1例(0.4%)、原因不明69例(25.8%)。1<月龄≤2的患儿多(占56.6%),其次为2<月龄≤3的患儿(占31.1%)。全组男性176例(65.9%),女性91例(34.1%)。男性较之女性,胆道闭锁及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所占比例更低(依次有11.4%vs 33.3%、0.0%vs 2.2%),而全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所占比例更高(9.1%vs 1.1%),均有P<0.05。结论在江西省,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病因以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居首,发病月龄主要集中在1-3月,部分病因具有性别差异,临床诊断时可供参考。
作者:吴蔚;万盛华;万宏;朱龙川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上颌后牙区垂直骨高度小于3mm,经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例牙槽嵴顶至上颌窦底部垂直骨高度≤3mm的患者接受上颌窦内提升术,利用经修改后的人工种植体支撑上颌窦底黏膜并同期植骨,术后6个月行X线检查。结果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患者上颌窦底部骨高度均增加3-6mm,牙槽嵴顶水平稳定。结论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骨,近期可取得较好的成骨效果。
作者:温国胜;魏洪武;郭水根;郑希军;岳丽春;孟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临床有效安全性。方法100例ASA I-III级年龄18-70岁择期行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C组),羟考酮组(O组),每组均50例。C组术前10min静脉注射盐酸羟考酮注射液0.1mg/kg,B组术前十分钟静脉注射芬太尼注射液1ug/kg。术中麻醉均使用1.5-3mg/kg丙泊酚,睫毛反射消失开始行肠镜检查。观察并记录患者肠镜检查过程中基本生命体征HR、SBP、SPO2的连续动态变化和患者检查过程及苏醒后24h内不良事件(呛咳、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术后躁动),术毕VAS评分和丙泊酚用量。结果 C组患者HR、SBP、SPO2与O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O组术毕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C组异丙酚使用剂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O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电子肠镜检查术,术中循环稳定,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明显降低,安全性好。
作者:陶小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胸腺肽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比较入院分期及出院分型等不同病程中患者的越期情况及治疗费用。方法随机将所有HFRS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留取血液标本,统计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的淋巴细胞亚群差异;按入院分期及出院分型分析统计越期数及治疗费用情况。结果分期治疗后HFRS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发热期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CD3绝对值及其比值P均>0.05,CD4绝对值及其比值P均<0.05,CD8绝对值及其比值P均>0.05);少尿期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CD3绝对值及其比值P均>0.05,CD4绝对值P<0.05及其比值P<0.01,CD8绝对值及其比值P均>0.05)];治疗后分型HFRS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比较[治疗后分型:中型治疗组和对照组(CD3绝对值及其比值P均>0.05,CD4绝对值及其比值P均<0.01,CD8绝对值P<0.05及其比值P<0.01);重型治疗组和对照组(CD3绝对值及其比值P均>0.05,CD4绝对值P<0.05及其比值P<0.01,CD8绝对值及其比值P均>0.05)];分期治疗后越期及费用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发热期治疗后费用对比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少尿期治疗后费用对比P>0.05;治疗组少尿期治疗后越期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分型各组患者病程越期数及费用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型费用对比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重型费用对比P〈0.05;治疗组中型及重型越期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胸腺肽治疗能提高发热期及少尿期出血热病人的CD4数值及所占比例,提高中型及重型出血热病人CD4数值及所占比例,降低中型出血热病人CD8数值及所占比例。
作者:徐如龙;胡媚;王淑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内血肿显微手术中使用自制导向器后是否能减少脑组织损伤,取得更好的疗效。方法将自发性脑内血肿43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中使用自制导向器,对照组按常规皮层造瘘。术后对两组病人术中脑皮层切开长度,脑内手术操作时间长短,术后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率,术后苏醒时间,术后功能康复时间,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使用自制导向器的患者脑皮层切开固定2cm,脑内手术操作时间缩短,血肿清除率提高,术后再出血率降低,苏醒时间缩短,术后功能康复时间缩短,两组患者在脑组织保护,术后恢复情况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中使用自制导向器,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对脑组织的损害,使患者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刘化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临床特点、病情轻重及合并症情况,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收治14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发病年龄、性别、人群分布、时间分布、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分期、治疗及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手足口病发病年龄为3岁以下为主,男性高于女性,农村儿童明显高于城市儿童;以夏秋季发病明显;患儿均有疱疹;大部分患儿有发热,重症患儿为持续高热;心肌酶谱异常可见;以轻症病例为主;治愈率高。结论手足口病具有典型皮疹及传染特性,早期诊断及治疗可以达到治愈效果。惊跳是重症手足口病例早期识别的主要临床表现。重症病例,特别是EV-71病毒感染导致的重症手足口病,应保持高度警觉,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
作者:王华彬;王萍;罗开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成品根管螺纹桩、铸造根管桩及纤维根管桩在桩核冠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109颗患牙,按照桩核冠修复所用桩分为根管螺纹桩组(53例)、铸造根管桩组(35例)、纤维根管桩组(21例),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成品根管螺纹桩组成功43颗,失败10颗(18.87%);铸造根管桩组成功27颗,失败8颗(22.86%);纤维根管桩组21颗牙均获得成功。纤维根管桩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螺纹桩组与铸造根管桩组的成功率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成品根管螺纹桩核冠技术在修复时较为经济、简单,且效果良好,铸造桩核冠操作较为复杂,纤维根管桩修复效果为理想,操作性高。
作者:黄艳阳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