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提睾肌的处理体会

齐志保;江根喜;孙伟

关键词: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提睾肌, 精索静脉曲张
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提睾肌的作用。方法我院8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试验组40例患者术中保留提睾肌并原位缝合,对照组40例患者术中切除提睾肌,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80例患者成功完成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时间35-60min,平均45min;出血20-60ml,平均35ml。术后第1d即可下床活动,逐步恢复饮食,平均术后3-6d出院。术后1年随访对照组复发2例,精索静脉曲张8例;试验组无复发,无精索静脉曲张。结论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保留提睾肌,预防疝复发,预防术后精索静脉曲张。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脑血管病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抗凝治疗方法。方法选取40例急性脑血管病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脑梗死17例,脑出血3例,口服利伐沙班10mg,每天1次,单药治疗;对照组脑梗死18例,脑出血2例,脑梗死患者口服华法林2.5mg,每天2次,根据INR值调整华法林剂量,脑出血患者首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100U,每天1次,共14d,然后口服华法林2.5mg,每天2次。观察两组下肢疼痛、肿胀消失时间,应用彩超观察下肢深静脉管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12例,临床治愈时间为25-30d,治疗过程中监测INR均在正常范围,无不良反应;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1例,临床治愈时间28-31d,无新发脑出血发生。两组有效率相比,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与华法林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均是有效的抗凝治疗方法,但利伐沙班单药治疗副作用少,出血风险小,使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铭华;吴明超;江顺福;高黎明;毛元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点式抽剥联合医用生物胶在下肢静脉曲张应用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点式抽剥联合医用生物胶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9月到2014年12月在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入院就诊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给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曲张静脉点式抽剥术,实验组患者给予医用生物胶康派特黏合,对照组患者给予丝线缝合。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皮肤关闭时间、术后第1d切口疼痛程度及术后3个月后切口疤痕明显程度。结果实验组切口疼痛评分平均评分为(2.322±1.57)分,对照组平均评分为(4.543±1.38)分,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实验组平均瘢痕指数为3.4%,对照组为5.9%,两组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点式抽剥联合医用生物胶在下肢静脉曲张中安全有效,同时效果明确,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国强;曹传培;汪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在肝包虫囊肿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在肝包虫囊肿手术中处理隐匿型胆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到2014年11月在突尼斯西迪。布吉德省医院手术治疗的56例肝包虫囊肿病人术后残腔并发症(胆漏、残腔积液、残腔感染)的资料。结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后残腔并发症明显降低。结论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在肝包虫囊肿手术中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术后可有效解决残腔胆漏等优点。

    作者:刘芳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喉罩下七氟醚吸入全麻在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喉罩下七氟醚吸入全麻与静脉气管插管全麻用于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剖宫产术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探讨喉罩下七氟醚吸入全麻用于产科麻醉的可行性。方法4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心功能Ⅱ-Ⅳ级、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喉罩下七氟醚吸入全麻组S组以6%七氟醚加6L/min吸入诱导,术中全凭七氟醚吸入维持。 R组以异丙酚1.5mg/kg,瑞芬太尼1μg/kg,司可林1mg/kg,诱导插管,术中以瑞芬太尼0.2μg/(kg·min),丙泊酚0.08-0.1mg/(kg· min)维持,胎儿断脐后静注咪达唑仑5mg,维库溴铵0.1mg/kg,手术缝皮时停用RF。记录两组产妇麻醉诱导前(T0)、插管(放置喉罩)时(T1)、切皮时(T2)、拔管(拔出喉罩)(T3)各时点SBP、DBP、HR的变化、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切开子宫至胎儿娩出时间、停药至患者清醒时间、新生儿1min及5min Apgar评分及出生后1d及3d NBNA评分、统计产妇术后2h、6h、24h各时点总出血量。结果 S组产妇在T1、T3时刻HR、MAP均显著低于R组产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拔除喉罩及苏醒时间明显短于R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产妇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及NBNA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喉罩下七氟醚吸入麻醉对于妊娠合并心脏病、行剖宫产术患者,是一种对产妇和新生儿都较为安全的一种麻醉方法,在临床应用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作者:郭善亮;刘小兵;周涛;张明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非复杂型上尿路结石分析

    目的:探讨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非复杂型上尿路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2例非复杂型上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分别给予无管化PCNL和标准PCNL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碎石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漏尿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量、术后术后VAS评分及Hb下降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管化PCNL治疗非复杂型上尿路结石具有恢复快、疼痛轻等优势,且可与标准PCNL达到同样的取石效果。

    作者:张祥水;汪洋;李德明;李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携带多个穿支的腓动脉远端蒂大型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携带多个穿支的腓动脉远端蒂大型皮瓣修复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携带多个穿支的腓动脉远端蒂大型皮瓣修复同侧足踝部及前足大面积软组织缺损12例,缺损面积15.5cm×10.5cm-8cm×6cm,皮瓣切取面积26.5cm×12.5cm-9.5cm×7.0cm。结果12例术后均得到随访,皮瓣完全存活;1例创面轻度感染,经换药、调整敏感抗菌素等处理治愈。结论携带多个穿支的腓动脉远端蒂大型皮瓣不牺牲肢体主要血管、不要吻合血管、操作相对简单、蒂部旋转方便,外形美观等优点,是修复足踝部较大软组织缺损时的一种理想皮瓣。

    作者:黄跟东;邓葵;付睿军;陈琴;徐星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在烧伤瘢痕整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皮耐克)联合自体刃厚皮片修复烧伤瘢痕切除后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3年6月-2014年9月采用人工真皮(皮耐克)联合自体刃厚皮片修复烧伤瘢痕切除后皮肤缺损创面16例(治疗组),并从同期采用单纯中厚皮片移植修复的烧伤瘢痕切除后皮肤缺损患者中,随机抽取1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评估供皮区愈合时间,治疗6个月后植皮区存活皮片色泽及质地。结果治疗组移植皮片的色泽和质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供皮区愈合时间短。结论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是修复烧伤瘢痕切除后皮肤缺损创面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作者:徐成;王峰;范锟;汪道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本刊公告

    作者:《江西医药》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咪唑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咪唑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的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口服咪唑斯汀10mg,一次1片,1次/d;研究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一次3片,3次/d。2周为1个疗程,2组均连服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76.19%,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0.34%、41.1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平均复发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有14例出现口干、头晕、腹痛、腹泻、四肢肌肉痛、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但症状均较轻微,无1例患者退出试验。结论唑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CIU具有起效快、疗效高、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等优点。

    作者:胡飞;李玄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CK20免疫组化检测Ⅱ期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对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Ⅱ期直肠癌患者术后病理因素和CK20检测淋巴结微转移对患者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行全直肠系膜切除的70例Ⅱ期直肠癌标本的743枚淋巴结行连续超薄切片结合cytokeratin-20(CK20)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术后平均随访61.11(21~84)个月。根据随访资料分析Ⅱ期直肠癌患者系膜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意义。结果临床病理因素中,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肠壁侵润深度、淋巴管浸润与否与CK20的表达呈正相关,其它因素与淋巴结CK20表达无明显相关性。在淋巴结CK20表达阳性、阴性患者中,5年无瘤生存率各为55.0%、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临床病理因素与5年无瘤生存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免疫组化检测直肠癌淋巴结CK20表达可对直肠癌的分期、治疗方案的确定、预后的评估更准确合理。

    作者:廖信芳;李柱;赵宋礼;陈健智;杨清水;王万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经上腹正中切口行巨脾切除术的体会

    目的:探讨经上腹正中切口行巨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107例巨脾患者经上腹正中切口行脾切除术或门奇断流术,其中单纯行脾切除38例,58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11例行食管下段横断吻合(7例)或胃底环扎(4例)。结果脾切除平均手术时间70(60-120)min,脾脏标本称重平均860(300-2700)g。无围手术期死亡,均痊愈出院。手术相关的并发症:腹腔内出血2例,胃漏1例,切口感染2例,食管吻合口狭窄1例。结论上腹正中切口行原位脾切除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的优点。

    作者:李学明;陈海鸣;俞建平;李江涛;谭启优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抚州市城区社区妇女对健康体检项目的需求与利用调查

    目的:了解抚州市城区社区35-59岁妇女对公共卫生服务妇科健康体检项目的需求与利用情况。方法对每个社区卫生服务(CHS)中心(站)辖区内随机走访不少于50名居民。入户调查1260人,其中35-59岁妇女456名,收回有效问卷424份,问卷有效率93.0%。了解35-59岁妇女公共卫生服务健康体检项目知晓、需求与利用等。结果35-59岁妇女对公共卫生服务妇科健康体检项目知晓率为88.0%;愿意接受妇科健康体检人群占89.2%;公共卫生服妇科健康体检项目利用率为50.9%,参加妇科健康体检的35-59岁妇女存在妇科体检项目利用不全情况。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工作,普及妇女健康保健意识和防病意识,改变陈旧落后的有病才求医的医疗消费观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居民的信任度。

    作者:顾菱香;王克强;朱小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2015华东六省一市泌尿外科学术会议会议通知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近十年国内乳癌术后乳房重建状况分析

    目的:为了总结我国乳房重建术式的现状,预测将来的发展趋势,对近十年国内杂志上发表的相关论文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方法登陆万方医学网期刊全文库,以“乳房重建”为检索词,获取题录,然后下载全文进行分析。结果论文数量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主要集中LDMF和假体植入两种术式;LDMF、假体植入和DIEP手术例数逐渐增长,TRAM例数偶见出现。结论乳腺外科医生对整形技术的掌握愈来熟练,LDMF和假体植入仍会是两种主要术式,假体植入和DIEP的应用会更加广泛。腔镜技术或其他部位的穿支皮瓣可能更多地出现在乳房重建领域。即刻重建仍是主流,延迟重建是必要补充。需要乳腺外科医生和整形外科医生加强沟通,推进乳房重建的广泛应用。

    作者:郭祯;熊秋云;雷秋模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根治术后Ⅰ期吻合+近端造瘘早期回纳4例报告

    目的:评估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根治术后Ⅰ期吻合+近端造瘘早期回纳的疗效。方法术中行左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将剩余近端结肠根据病人胖瘦预留10-15cm长残端,行近-远端结肠侧-端吻合。残端造瘘,术后20d将造瘘口关闭,埋入皮下或回纳腹腔。结果4例病人手术均获成功,未出现吻合口漏、关闭残端漏。结论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根治术后Ⅰ期吻合+近端造瘘早期回纳是可行的,其减少了病人的痛苦,降低了经济费用,缩短了整个外科治疗时间。

    作者:王建平;符建平;朱晓亮;杨勇;徐习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浅表组织表皮样囊肿的高频超声分析

    目的:分析全身浅表组织表皮样囊肿的高频超声图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经病理证实的浅表组织表皮样囊肿的病例资料。从肿块位置、形态、大小、内部回声、边界、后方回声情况、血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肿块均位于皮下,均为单房性,呈均匀点状低或等回声者25例;呈密集点状稍强回声,内夹杂弯曲的条状低回声者28例;内部回声不均匀者6例;内见钙化者2例。加压后肿块可见变形,未见明显流动感。所有肿块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结论表皮样囊肿具有一定的声像图特点,高频超声可以在其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胡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MR扩散加权成像对宫腔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对宫腔良恶性病变的临床鉴别和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2例宫腔良恶性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均接受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鉴别和诊断结果。结果全部子宫内膜癌患者均表现为DWI典型高信号,而大部分良性宫腔病变患者均表现为稍高信号和高信号,良性病变患者ADC水平(1.412±0.023)×10-3mm2/s,恶性病变患者ADC水平(0.967±0.042)×10-3mm2/s,恶性和良性病灶组织的ADC水平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DC水平的测量可作为良恶性宫腔内病变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常规MRI序列与DWI相互结合,能够为良恶性宫腔内病变的鉴别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

    作者:祝友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DUE临床药学模式在Ⅰ类切口手术合理预防使用抗菌药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药物利用评估(DUE)模式在Ⅰ类切口手术合理预防使用抗菌药中的作用。方法按照DUE程序,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资料,开展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利用评价。结果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得到很大改善,DUE评价使用原因合理率由62.9%提高到74.6%(P<0.05),药物选择的合理率从60.8%提高到90.5%(P<0.05),给药时机的合理率由56.7%提高到98.2%(P<0.05),单次给药剂量的合理率从79.9%提高到96.5%(P<0.05),溶媒的合格率由71.6%提高到99.4%(P<0.05),疗程的合理率从61.9%提高到95.3%(P<0.05)。结论 DUE临床药学工作模式可促进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临床药师服务水平。

    作者:郭春钰;严金玲;陈芳辉;黄帆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运动平板与直立倾斜试验实验筛查晕厥原因

    目的:协助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方法对患者先行基础倾斜试验,阴性者再予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继续倾斜试验。直立倾斜试验阳性者,隔日或择日行运动平板试验。结果 HUTT阳性23例,占实验总人数的76.7%。其中BHUT阳性仅2例,占阳性人数的8.7%,占实验总人数的6.7%。NHUT阳性21例,占阳性人数的91.3%,占实验总人数的70%。HUTT阴性7例,占实验总人数的23.3%。BHUT总时间为45min。BHUT阳性反应出现时间在倾斜2min。NHUT阳性反应出现时间在用药后2-12min。运动平板试验10例均为阴性。结论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诊断明确,运动平板试验阴性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可适度运动。

    作者:罗淑珲;熊为国;梁资群;迟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盐酸胺碘酮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伴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胺碘酮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冠心病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盐酸胺碘酮进行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口服盐酸胺碘酮加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做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电图、临床疗效及24h动态心电图结果。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室性早搏数、房性早搏数、交界性早搏数方面均显著少于治疗前,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恶性心律失常和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胺碘酮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并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作者:刘启寿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