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为;杨冰
目的 评价术中冰冻切片诊断卵巢原发性上皮-间质肿瘤价值.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术中冰冻切片诊断卵巢原发性上皮-间质肿瘤患者共5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中冰冻切片诊断卵巢原发性上皮-间质肿瘤中的诊断符合率:良性肿瘤96.2%(26/27),交界性肿瘤77.8%(7/9),恶性肿瘤90.1%(20/22).结论 术中冰冻切片诊断卵巢原发性上皮-间质肿瘤的诊断符合率较高,以有效指导临床手术方案.
作者:程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青少年近视屈光度数与眼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在我院就诊患有近视的青少年75例进行眼压测量,并进行检影验光测试屈光度数.按等效球镜的屈光度数分为轻、中、重度3组,非近视眼组为无近视组,对各组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近视屈光度数与眼压之间的关系.结果 轻、中度组与非近视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重度组与非近视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青少年近视患者的眼压并不随屈光度的变化而改变,两者之间无明确的相关性.
作者:鄢涛;沈纪松;幸正茂;张宏娣;万生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治疗前后骨代谢标志物、影像学及血清OPG/RANKL的变化,评价补肾中药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 TNFR∶Fc)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继发骨质疏松(O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1组(30例)以补肾中药加rh TNFR∶Fc治疗,治疗2组(30例)采用rh TNFR∶Fc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前后骨钙素(0C)、C-端肽(CTX)、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及骨保护素(OPG)的水平;并对治疗前后的骶髂关节、髋关节X线影像进行Bath AS放射学评分(BASRI).结果 (1)骨代谢标志物:在治疗24周后两组与各自治疗前比较,血清OC均显著增加,CTX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1组比治疗2组血清OC显著增加,CTX显著下降(P<0.05).(2)影像BASRI评分:两组患者的骶髂关节评分(BASRI-SIJ)和髋关节评分(BASRI-h)在两组间及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3)血清OPG、RANKL水平:两组在治疗24周后与各自治疗前比较血清OPG均显著升高(P<0.05),RANKL均显著下降(P<0.05),OPG/RANKL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1组比治疗2组OPG显著升高(P<0.05),RANKL显著下降(P<0.05),OPG/RANKL比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 rh TNFR∶Fc治疗可通过调节骨代谢及OPG系统,有效阻止骶髂关节及髋关节的骨破坏;补肾中药联合rh TNFR:Fc治疗AS继发OP,影响骨代谢及血清OPG/RANKL水平更显著(P<0.05),阻止AS患者出现的骨质破坏,是治疗AS的较佳方案.
作者:戴森华;胡建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海绵状血管瘤是临床常见的良性肿瘤,以往多数观点认为此病是一种先天性的血管畸形,多是胎儿期的神经管闭合不全导致毛细血管和连接的动脉血管异常分化所致,与基因遗传有关[1,2].但近来也有学者研究认为是后天获得性疾病,遗传因素在海绵状血管瘤的发生发展中不起主要作用.目前,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海绵状血管瘤在全身组织均可发生,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瘤临床均有报道.但胸椎椎体前方及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临床报道较少,笔者临床工作中偶遇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丽玲;易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密固达(唑来膦酸,5 mg/100 ml)静脉输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次脉输注密固达治疗20例原发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情况.通过短期内电话随访和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副反应,询问患者是否愿意接受第2次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在输注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但部分患者在输注后3d内出现急性一过性不良反应,包括低热、关节痛、头痛、肌痛、流感样症状等,与文献报道的发生率基本相符,均为轻到中度,能很快自行缓解,无严重不可控的不良反应发生,绝大多数患者同意继续使用.结论 密固达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安全性较高,依从性好,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新选择,其长期疗效有待于长期随访.
作者:董俊;许仁炜;周理兰;杨欢;吴奇;虞建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法防治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后患者再狭窄的疗效. 方法 100例患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在我院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后,被分随机为活血化瘀治疗组和长效青霉素对照组.分别在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前、术后4-5d、术后6个月、12个月、3年等时间点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瓣口面积.结果 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二尖瓣瓣膜面积均有缩小的趋势,对照组更明显,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12个月时,对照组瓣膜面积出现较明显缩小,与治疗组相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48).随访3年,对照组再狭窄9例,治疗组再狭窄2例,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活血化瘀法防治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再狭窄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夏晓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介入诊治术中的辐射剂量水平的分析,探讨降低辐射剂量的方法及防护措施.方法 采用荷兰飞利浦公司Allura Xper FD20 1250m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系统对本院220例介入诊治术的辐射剂量水平对比分析,掌握影响辐射剂量的各种因素.结果 各种介入诊治术辐射剂量相差较大,即使同类介入诊治术也有较大差别.结论 介入诊治术中放射剂量较高,各种影响因素较多且不确定,应尽可能降低术中辐射剂量,从而大保护医患双方健康和安全.
作者:易军;袁武;熊萍香;杨武;晏飞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钙化性乳腺癌的X线影像表现及其病理相关性分析.方法 术前经X线检出为钙化性乳腺癌68例(75个病灶),分析肿块与非肿块样钙化性乳腺癌的X线表现,及其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ER、PR、c-erbB-2、Ki67及p5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X线表现为肿块样病变比非肿块样病变的ER阳性率高(P=0.038).肿块的形态与大小存在相关性(r=0.256,P=0.028),大直径≤2cm的肿块多表现为圆形,直径大于2cm的肿块多表现为不规则形(P=0.028).结论 钙化性乳腺癌的X线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作者:陈小林;付水平;肖之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严重产后出血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防治技术.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分娩产妇发生严重产后出血并发MODS的25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出血量在1000-1999ml占69.4%,并发MODS占1.1%;出血量在2000-2999ml占17.8%,并发MODS占23.6%;出血量在3000-3999ml占6.6%,并发MODS占52.9%;出血量在4000-4999ml占2.7%,并发MODS占71.4%;出血量在5000ml以上占3.5%,并发MODS占66.6%;(2)严重产后出血主要原因有胎盘因素(43.8%)、宫缩乏力(36.4%)、产道损伤(8.9%)、凝血功能障碍(10.9%);(3)33例并发MODS,2个器官受累者(69.7%)、3个器官受累(21.2%)、4个器官受累(9.1%).结论 严重产后出血并发MODS时要及时进行相应处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邓灵;郑九生;曾晓明;龚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江西省居民健康素养现状.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江西省2644例15-69岁常住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进行入户调查.对每题答对人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江西省居民对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的平均答对率为58.5%;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居民的平均答对率是59.6%;健康技能的平均答对率只有48.1%.结论 根据江西省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可以有针对性地订定当前健康教育促进专题计划.
作者:许乐为;杨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当今世界致死和致残主要的原因之一,并发症多且发病率高[1].目前研究发现,诸多内源性神经保护因子参与了其中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包括内源性保护蛋白,通过内源性神经保护阻止神经元死亡或凋亡,限制缺血性脑组织损伤.现就近年来在急性脑缺血中研究较多的内源性保护蛋白及其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曹杰;方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术中利用后三角入路刮吸法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临床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为286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胆囊后三角入路刮吸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ctomy,LC)的临床资料.结果 284例经后三角入路解剖胆囊管顺利,2例(0.70%)中转开腹,无1例发生胆道损伤,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胆囊后三角入路LC术中术野清晰,有助于肝外胆管解剖结构辨认,刮吸分离法能有效防止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
作者:陈守生;盛武平;蒋青;杨明海;程文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常规方法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3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观察两组住院时间、体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X线胸片病灶吸收情况.结果 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体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而X线胸片病灶吸收情况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血必净具有抗炎及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的作用,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可缩短病程改善症状.
作者:王志钢;龙英姿;张国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血液保护是指在围手术期采用或者联合应用各种技术保护和保存血液,以达到减少出血、少输血、不输血的目的[1].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免疫监控能力降低和免疫功能的抑制,麻醉、手术和术中异体输血又加重免疫功能的抑制,使术后感染和肿瘤细胞生长、转移的机会增加.近年来,临床用血量日益增长,而血源有限.临床上采用围术期自体输血、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等血液保护措施来减少出血、减少异体输血和避免异体输血所带来的并发症.现就血液保护措施与患者的免疫功能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张义伟;徐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Tp-e/QT比值在猝死高危患者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30例猝死高危患者、3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分别测量其入院24 h内的第1份心电图QTc、QTd、、Tp-e,并计算Tp-e/QT比值,分析其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结果 与健康组相比,猝死高危患者心电图L QTd、Tp-e 、QTc、Tp-e/QT比值较对照组均明显延长.30例猝死高危患者中,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有10例(33.3%),心电图上QTd、Tp-e及QTc、Tp-e/QT值均较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者有所延长,但只有Tp-e/QT比值显著增加.结论 猝死高危患者中Tp-e/QT比值较健康成人明显延长,Tp-e/QT比值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可能是心脏性猝死的一个重要预警指标.
作者:邱赟;洪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非增强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临床确诊的100例急性阑尾炎的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行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后处理技术对阑尾大小、形态及盲肠周围改变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非增强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诊的断正确率为96%.CT的直接征象为阑尾增粗、管壁增厚(直径≥6 mm)、阑尾结石;间接征象包括阑尾周围炎、阑尾周围脓肿或炎性肿块、盲肠末端肠壁增厚及回盲部软组织肿.结论 非增强多层螺旋CT检查能快速、准确地诊断急性阑尾炎,并能发现除阑尾炎以外的各种病变,是目前诊断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较佳方法.
作者:肖剑;李小兰;张敏;叶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经TACE术后的螺旋CT表现及其临床指导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并行1次及以上TACE术的患者46例,分析其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的影像表现,了解其术后CT强化特征.结果 46例患者中有病灶62个,其中16个(25.8%)病灶TACE术后平扫碘油呈完全填充型,肿瘤有不同程度缩小,双期扫描均未见明显强化;41个(66.1%)病灶在CT平扫表现为部分填充型,增强双期扫描后其中30个病灶动脉期见斑片状、结节状强化,呈“快进快出”特征强化;8个病灶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均见斑片状强化;3个病灶门静脉期见斑片状强化;5个(8.1%)病灶在CT平扫碘油沉积表现为稀少型,增强扫描动脉期见肿瘤边缘轻度强化,门脉期无明显强化.结论 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表现可反映肝细胞癌TACE术后的血供变化及治疗效果,对指导临床后续治疗方案选择有重要价值.
作者:吴国云;李琳华;田克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提高医院无菌物品质量,我们对2009-2011年医院消毒灭菌物品质量进行连续性监测并评价其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 对2009-2011年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常见的消毒物品、器械、敷料进行压力蒸汽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环境卫生学监测.对压力灭菌器进行严格的日常物理监测记录、PCD日常监测记录、生物监测定期记录和日常布维-狄克试验(B-D试验)记录.将几种监测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以有效保证灭菌过程的成功[1].
作者:钱小红;李淑玲;胡国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地佐辛对人工流产术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拟行人工流产术初孕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D1组:0.1mg/kg地佐辛复合异丙酚组;D2组:0.15mg/kg地佐辛复合异丙酚组;P组(对照组):单纯异丙酚组.分别观察记录每组麻醉前(T0)、官口扩张后(T1)、宫腔负压吸引时(T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流动力学数值变化,并记录每组异丙酚用量、苏醒时间、苏醒后30min宫缩痛VAS评分评价镇痛效果.结果 与P组相比,D1组和D2组T1、T2时间点MAP、HR数值变化、异丙酚用量、苏醒后30min宫缩痛V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P组相比D1组苏醒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D2组苏醒时间长于P组和D1组(P<0.05);D1组与D2组苏醒后30min宫缩痛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前后各项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变化趋势相一致.结论 0.1mg/kg地佐辛复合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确切,不影响苏醒时间,是适宜剂量.
作者:翟荣华;余勇军;邢春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间断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2012年3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109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间断蓝光照射组(治疗12h,间断12h)共51例,其中轻中度31例,重度20例;持续蓝光照射组(持续治疗24h)共58例,其中轻中度32例,重度26例.分析两组间血清总胆红素下降至正常的时间(总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1)轻中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两组的总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持续蓝光照射组的总住院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轻中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间断蓝光照射能达到持续蓝光照射同样的效果,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持续蓝光照射总住院时间短,不良反应小.
作者:卢晓燕;谭玮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