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顺福;曹铭华;殷勤;朱殊
目的 探讨血清IgE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10 年1 月-2012 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500 例AECOPD 患者常规检测血清IgE,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IgE 正常组和IgE 增高组,每组随机各抽取出30 例患者以评估两组患者在传统抗感染、祛痰、平喘和吸氧支持的基础上再接受短期3d 糖皮质激素甲强龙40mg 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通过检测血清IgE 水平,发现部分COPD 患者明显增高,认为有过敏性因素参与COPD 病程进展.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IgE 增高组患者血气分析pH 值、PaO2、PaCO2较快得到改善且改善幅度明显优于IgE 正常组.结论 部分COPD 患者合并有过敏因素参与症状发生发展,糖皮质激素在血清IgE 水平增高的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喻杰;夏莺;张志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 年3 月-2013 年3 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80 例按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德福韦酯治疗)和实验组(给予口服恩替卡韦治疗),治疗48 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无论HBeAg 阳性还是阴性,实验组患者在治疗12、24、48 周的HBV-DNA 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e 抗原转阴率、ALT 复常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事件而退出治疗者,均未出现与治疗药物有关的脏器损害.结论 在抗乙肝病毒活性方面,恩替卡韦明显优于阿德福韦酯,并且有较高安全性.
作者:周小云;宋军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使用扁桃挤切刀+双极电凝行小儿扁桃体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对采用扁桃体挤切刀+双极电凝行小儿扁桃体切除术的观察组与传统的扁桃体挤切术的对照组比较手术耗时、术中、术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耗时分别为:(5±2)min、(15±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3±2.0)ml、(30±15)ml;术后出血分别:0 例、2 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使用扁桃体挤切刀+双极电凝行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安全、有效.
作者:文芳聪;文培桂;陈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十二指肠球部是溃疡好发穿孔的部位, 一般穿孔容易处理,但对穿孔大、时间长、或溃疡瘢痕严重质硬而脆,缝合困难,尤其伴严重感染和营养不良及全身情况差的患者,常规手术无法治愈.我们充分利用胆囊和十二指肠球部相邻特点, 行胆囊浆膜覆盖+胃肠短路治疗十二指肠巨大溃疡穿孔1 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根喜;赵华平;徐忠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B 超在乳腺肿瘤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2009 年1 月-2012 年1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B 超检查,然后将结果与手术或病理对照,以评价B 超诊断乳腺肿瘤中的作用.结果 60 例经B 超检查诊断为乳腺癌23 例,良性肿块37 例.23 例乳腺癌中,经病理证实为21 例,误诊为2 例,误诊率为7.69%,确诊率为92.31%;37 例良性肿块中,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纤维腺瘤26 例,乳腺囊性增生5 例,腺腺病4 例,乳腺癌2 例,良恶性的诊断确诊率为94.6%,乳腺癌的漏诊率为5.4%.结论 在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应用B 超确诊率比较理想,值得在乳腺肿瘤诊断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菊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评估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的疗效.方法 16 例大出血患者均采用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全部病例栓塞后活动性出血停止,2-5 d 后阴道内完全无流血.结论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妇产科出血性疾病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及并发症少.
作者:江涛;吴美玲;刘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剖宫产患者术后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50 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实验组23 例(92.0%)治愈,对照组16 例(64.0%)治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 年,实验组1 例(4.0%)复发,对照组9 例(36.0%)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剖宫产手术操作、降低剖宫产率是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键.
作者:蒋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医益气清毒法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方法 将40 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运用益气清毒法联合化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化疗.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胸苷激酶TK1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总有效率80.0%,与对照组55.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客观疗效、TK1水平以及降低化疗毒副反应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益气清毒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谢欢;孙哲;刘根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全中枢神经系统放疗体位固定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10 例术后行全中枢神经系统放疗的患者进行对比,实验组:在真空负压垫下面先垫上5 cm 厚的高密度聚苯乙稀泡沫塑料板支持固定患者的体位,对照组:不配真空负压垫,患者直接俯卧在高密度聚苯乙稀泡沫塑料板上,然后比较这两种方法下患者体位稳定性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体位稳定性好,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9.563,P<0.05).结论 配真空负压垫支持固定患者时,患者放射体位的稳定性较好.
作者:邓春涟;伍红贵;颜斌;丁生苟;吴金明;卢任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主要承担机体分泌、解毒、代谢等重要生理功能,同时它又是具有独特免疫学特性的淋巴器官, 具有参与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多种细胞,是初始T 细胞活化的场所,功能障碍后易产生各种免疫性疾病, 诱导移植耐受.而自身免疫性肝病就是机体自身免疫反应超负荷或持续时间过久引起肝组织损伤, 肝功能异常及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 通常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及其重叠综合征,该病流行病学较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并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对这些疾病的发展及预后至关重要[1].近年来,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基础研究有了较大进展,笔者查阅大量文献并结合临床,现综述如下.
作者:戴森华;胡建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结肠镜诊断回肠末端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63 例回肠末端病变的结肠镜检查资料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3 例回肠末端病变诊断回肠末端炎29 例,淋巴滤泡增生症14 例,克罗恩病6 例,肠结核5 例,白塞氏病及淋巴瘤各3 例,感染性肠炎、回肠末端血管畸形并出血、缺血性回肠炎各1 例.结论 结肠镜应作为回肠末端疾病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刘立玺;文萍;文剑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癌术后长期生存的各种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 例经手术治疗肝癌生存≥l0 年与123 例生存<10 年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长期生存的有关因素.结果 肿瘤直径≤5cm、单结节、有完整包膜、有肝硬化、手术完整切除和术后中药治疗等因素所占比例在生存时间≥l0 年组分别是60%、l00.0%、60%、20%、90%和100%;在生存时间<10 年组分别为10.5%、44.7%、12.1%、51.2%、49.5%、28.4%.结论 原发性肝癌术后生存期与肿瘤直径、结节数目、有无完整包膜、有无肝硬化、手术切除是否完整、术后是否有辅助其它治疗及患者的心情等因素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王小华;罗璟;徐道峰;何晓;揭志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 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于2011 年11 月-2013 年2 月收治的200 例确诊为病毒性肺炎的患儿,根据自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95 例,对照组105 例.治疗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治疗,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 肌注治疗,记录两组患儿的热退时间、咳嗽等症状的缓解时间、肺部体征消散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热退时间、肺部消散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9%,显著高于对照组(9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 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相比较肌肉注射疗效显著,住院时间缩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文旻;徐军;郑芳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维生素D 对COPD 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近1 年在我院治疗的COPD 患者90 例,以及同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38 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COPD 严重程度及对照组研究对象的血清25-(OH)D 水平、维生素D 缺乏患病率的差异以及维生素D 缺乏对患者CAT 问卷评分的影响.结果 COPD 急性加重组与COPD 稳定组的血清25-(OH)D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COPD 急性加重期低于COPD 稳定组(P<0.05);COPD 急性加重组的维生素D 缺乏症病率高于COPD 稳定组与对照组(P<0.01);维生素D 缺乏患者CAT 问卷评分较高(P<0.05).结论 缺乏维生素D 可导致COPD 患者肺功能降低及生活质量下降,临床上应注意对COPD 患者补充维生素D.
作者:黄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患儿60例,治疗组(固尔苏)及对照组(不用固尔苏)各30 例,在不同时间点对两组RDS 患儿治疗过程中肺顺应性(C)、氧合指数(OI)进行比较,对两组患儿胸部X 线和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 ⑴治疗组经PS 治疗后6h、24h、48h,和对照组比较,C 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OI 值均低于对照组、胸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治疗组经PS 治疗后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氧气交换和肺部病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能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病死率,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肯定.
作者:王君庆;江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联合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 年3 月-2013 年3 月于我院就诊的74 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 例.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雾化治疗,观察组采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雾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86%,P<0.05.结论 采用联合药物雾化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有效.
作者:宋军平;李外;胡文勇;涂正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行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经验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 年9 月-2010 年9 月我院应用腹腔镜行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21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 例中18 例获得成功,手术时间65-122min,平均82min,术后第1d 拔除导尿管,2-3d 拔除胃管和引流管,并恢复流质饮食,2-6d 过渡到软食或普食,住院时间5-12d,平均8d.另3 例中转开腹,其中2 例因穿孔位于十二直肠后位,瘢痕过大而中转开腹手术;另1 例因属胃癌穿孔中转开腹.结论 腹腔镜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完全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何贵兵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移位肱骨內上髁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10 年5 月-2012 年5 月21 例儿童移位肱骨内上髁骨折采用手术内固定结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的资料.结果 21 例全部获得随访,骨折全部解剖复位.术后4 周骨折愈合良好,3 个月骨折完全愈合,无骨不连,无尺神经损伤.术后6 个月随访,肘部无内、外翻畸形,肘关节无痛,外翻应力试验稳定.肘关节功能评定参考Mayo 肘关节评分标准,满分18 例.肘关节功能障碍3 例,2 例系术前误诊手术延期患儿,1 例系术后第4 周克氏针尾部激惹局部感染,提前拔除内固定.术前伴尺神经损伤患儿,术后第3-5d 均恢复正常.结论 肱骨内上髁骨折应及时诊断,Ⅱ、Ⅲ、Ⅳ移位肱骨内上髁骨折宜果断尽早手术内固定治疗,早期功能锻炼,以期获得好恢复.
作者:林智锋;熊斌;江琦庆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SLIPA 喉罩通气用于脑外伤昏迷病人的效果.方法 选择30 例脑外伤昏迷病人,其中在院前急救患者18 例,院内急救12 例.先常规将患者呼吸道清除干净,然后选择喉罩型号为SLIPA 通气道大宽度等于患者两个甲状软骨角之间的距离为标准,有些反射比较强的患者可借助喉镜或开口器,将其嘴巴张开,可行双人或单人操作,置入喉罩.结果 30 例患者有28 例一次性置入,成功率约为93%.有2 例因咽喉反射太强,后改气管插管通气.28 例患者中未发现返流误吸的,即使有少量反流也积蓄在喉罩前部的空腔内.结论 SLIPA 喉罩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同时避免了喉镜及导管对咽喉、气道的刺激,可以维持喉罩插入时血流动力学的平稳,有效解除上呼吸道梗阻,建立良好的通气功能,达到紧急气道救援的作用.
作者:裴幼程;颜青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医用生物胶治疗肺大泡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方法 15 例肺大泡患者在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入医用生物胶并抽气引流.结果 12 例肺大泡患者抽气后空腔完全消失,3 例肺大泡明显缩小,患者呼吸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呼吸困难评分(MMRC)均较术前下降1-2 分.4 例并发少量气胸,经吸氧等治疗后恢复,无咯血和局部肺出血并发症发生.结论 微创CT 定位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并注入医用生物胶内固定,置入导管持续负压引流的肺大泡减容方法具有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费用低廉,患者耐受性、安全性可靠的优点.
作者:许德昌;钟万;刘春云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