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王君庆;江英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摘要: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患儿60例,治疗组(固尔苏)及对照组(不用固尔苏)各30 例,在不同时间点对两组RDS 患儿治疗过程中肺顺应性(C)、氧合指数(OI)进行比较,对两组患儿胸部X 线和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 ⑴治疗组经PS 治疗后6h、24h、48h,和对照组比较,C 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OI 值均低于对照组、胸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治疗组经PS 治疗后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氧气交换和肺部病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能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病死率,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肯定.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在反向银屑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在反向银屑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临床疑诊反向银屑病的患者20 例,比较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扫描检查和常规组织病理检查的结果.结果 20 例患者共聚焦激光扫描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共聚焦激光扫描为反向银屑病提供了有价值的、无创的、新的诊断方法.

    作者:胡国红;罗保香;万川;罗来华;何萍秀;刘伟军;吴忆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患儿60例,治疗组(固尔苏)及对照组(不用固尔苏)各30 例,在不同时间点对两组RDS 患儿治疗过程中肺顺应性(C)、氧合指数(OI)进行比较,对两组患儿胸部X 线和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 ⑴治疗组经PS 治疗后6h、24h、48h,和对照组比较,C 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OI 值均低于对照组、胸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治疗组经PS 治疗后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氧气交换和肺部病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能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病死率,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肯定.

    作者:王君庆;江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难治性心力衰竭并中重度低钠血症62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难治性心力衰竭合并中重度低钠血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难治性心力衰竭伴中重度低钠血症的患者62 例,在常规治疗(洋地黄、ACEI 或ARB、利尿剂)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 例限水并补充3%氯化钠;对照组限水,但不补充氯化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钠浓度的变化和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血钠浓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心功能改善两组也有差异(P<0.05).结论 难治性心力衰竭并中重度低钠血症患者在治疗心衰的同时适量补充钠盐,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为患者提供了进一步治疗和改善远期预后的机会.

    作者:徐庚许;蔡剑玲;汤建武;黎志勇;黄江;谢鎏晖;荣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婴儿痉挛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左乙拉西坦(Lev)治疗婴儿痉挛症(west syndrome,W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癫痫儿童30 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在丙戊酸钠治疗的基础上添加左乙拉西坦治疗,对照组予丙戊酸钠单药治疗,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60% ( 9 /15 ),对照组有效率为26.7% ( 4/15 ),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 ( 2/15 ),较治疗组20% ( 3/15 )不良反应少,但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左乙拉西坦(Lev)治疗婴儿痉挛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黄涛;李振宏;黄郁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低氧微环境下自噬对顺铂处理的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在低氧环境下自噬对人肺腺癌A549 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常规低氧培养人肺腺癌A549 细胞,分为低氧对照组及低氧+3-甲基腺嘌呤(3-MA)组,分别采用透视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时间点细胞自噬体的变化,West-ern blot 检测自噬标记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 轻链3(LC3)蛋白表达,分析LC3II/LC3I 比值变化.随后每组再给予顺铂(DDP)处理后,采用MTT 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 低氧状态下,A549 细胞自噬体形成增加,LC3II/LC3I 蛋白比值表达升高,加入自噬抑制剂3-MA 后,自噬体数量、LCII/LCI 比值较单纯低氧组均下降.予顺铂处理后,低氧+3-MA 组细胞增殖活性较低氧组下降.结论 在低氧环境中,A549 细胞保护性自噬增强,抑制自噬可增强A549 细胞对顺铂化疗的敏感性.

    作者:郭宇玲;徐丽瑶;李丽芳;蔡阿桥;李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强脉冲光联合Q 开关倍频Nd:YAG 激光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强脉冲光联合Q 开关倍频Nd:YAG 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0 例患者,随机均分为3 组,治疗组使用IPL 和Q 开关倍频Nd:YAG 激光联合治疗,对照组分为仅使用IPL 治疗组和仅使用Q 开关倍频Nd:YAG激光治疗组.以色素消退≥90%为痊愈,色素消退60%-89%为显效,色素消退30%-59%为有效,色素消退<30%为无效.结果 联合治疗组中有效者18 例,显效者17 例;单纯IPL 治疗组中痊愈者11 例,显效者7 例;单纯Q 开关Nd∶YAG 激光治疗组中痊愈者13 例,显效者8 例,3 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45.0%,52.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7.415,P<0.00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色素加重、瘢痕等,仅1 例出现暂时性色素减退.结论 强脉冲光联合Q 开关倍频Nd:YAG 激光可安全有效地治疗黄褐斑,且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IPL 及Q 开关倍频Nd:YAG 激光治疗效果.

    作者:黄琳玲;王斌;黄和平;付时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比较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脂症患者的效果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药物在老年高血脂症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将312 例老年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接受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辛伐他汀,其中对照组每次60mg,1 次/d;实验组每次20mg,1 次/d.随访1 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DL-C 值达标的比例和肝转氨酶、肌酸激酶升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用药1年后,两组患者LDL-C 水平达标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半年及9 个月后,对照组患者LDL-C 水平达标率均高于实验组,且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实验组,且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过量的辛伐他汀会导致老年患者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在对老年患者进行血脂干预时,需选择合适的辛伐他汀剂量.

    作者:刘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小儿白血病化疗后并发卡氏肺囊虫肺炎3例

    目的 探讨小儿白血病化疗后并发卡氏肺囊肿肺炎的诊治.方法 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3 例小儿白血病患儿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病史、体征、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的3 例白血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患儿,经过早期接受复方磺胺甲唑治疗及综合治疗后,卡氏肺囊肿肺炎均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愈.结论 提高儿童白血病化疗后并发卡氏肺囊虫肺炎的警惕性.

    作者:林媛媛;梁昌达;范晓菊;谢淑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临床并发症研究

    目的 评价脑血管狭窄行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方法 对2009 年3 月-2013 年2 月在我科行脑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的46 例患者(颅外动脉36 例,颅内动脉10 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 例病人颅内外动脉狭窄完全消失,38 例狭窄程度减少70%以上.术后出现头痛仅2 例,脑血管痉挛1 例.46 例患者基本康复.结论 颅内外动脉狭窄行支架成形术疗效好,并发症少.

    作者:江顺福;曹铭华;殷勤;朱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维生素D 对COPD 的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维生素D 对COPD 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近1 年在我院治疗的COPD 患者90 例,以及同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38 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COPD 严重程度及对照组研究对象的血清25-(OH)D 水平、维生素D 缺乏患病率的差异以及维生素D 缺乏对患者CAT 问卷评分的影响.结果 COPD 急性加重组与COPD 稳定组的血清25-(OH)D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COPD 急性加重期低于COPD 稳定组(P<0.05);COPD 急性加重组的维生素D 缺乏症病率高于COPD 稳定组与对照组(P<0.01);维生素D 缺乏患者CAT 问卷评分较高(P<0.05).结论 缺乏维生素D 可导致COPD 患者肺功能降低及生活质量下降,临床上应注意对COPD 患者补充维生素D.

    作者:黄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晚期胃癌6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8 例老年进展期胃癌采用多西他赛60mg/m2,第1d 静脉输注1h;卡培他滨1600mg/m2,分两次口服,第1-14d,服用2 周后休息1 周;21d 为1 个周期.治疗2 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68 例患者均可评价,获得完全缓解(CR)2 例、部分缓解(PR)34 例,总有效率(RR)为52.9%(36/68),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7.3 个月,中位生存期(OS)11.9 个月.毒副反应以Ⅰ-Ⅱ为主,为骨髓抑制、腹泻,其中Ⅰ-Ⅱ白细胞减少为66.2%(45/68),Ⅰ-Ⅱ血小板减少为19.1%(13/68),Ⅰ-Ⅱ腹泻为30.9%(21/68),无Ⅲ或Ⅳ度毒副反应.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疗效肯定,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患者临床受益.

    作者:吴平飞;涂黄;李小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尿毒症合并自发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2例报告

    目的 探讨尿毒症合并自发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眼部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以减少临床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2 例尿毒症合并自发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病因、病理生理、眼部症状及体征、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等.结果 2 例尿毒症患者均以眼部症状作为首发临床表现,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例1 患者诊断为尿毒症、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及家属因手术风险大拒绝行一切手术治疗;目前暂以颈动脉压迫,预防左眼球结膜感染等保守治疗为主.例2 患者转外院行伽马刀治疗.结论 临床上遇有不明原因的搏动性突眼、结膜充血水肿、眼肌麻痹、视力下降等表现的尿毒症患者时,应仔细询问病史考虑到尿毒症合并自发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尽快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避免误诊,为患者能够尽快接受相应的、合理的治疗.

    作者:易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自身免疫性肝病基础研究新进展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主要承担机体分泌、解毒、代谢等重要生理功能,同时它又是具有独特免疫学特性的淋巴器官, 具有参与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多种细胞,是初始T 细胞活化的场所,功能障碍后易产生各种免疫性疾病, 诱导移植耐受.而自身免疫性肝病就是机体自身免疫反应超负荷或持续时间过久引起肝组织损伤, 肝功能异常及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 通常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及其重叠综合征,该病流行病学较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并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对这些疾病的发展及预后至关重要[1].近年来,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基础研究有了较大进展,笔者查阅大量文献并结合临床,现综述如下.

    作者:戴森华;胡建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胃腺癌合并非典型类癌2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胃腺癌合并非典型类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我院确诊的及会诊外院的胃腺癌合并非典型类癌各1 例进行临床病理观察.结果 胃腺癌合并非典型类癌临床症状与一般胃癌无区别,好发于老年人.组织学特征典型:含中等分化或低分化腺癌和类癌成份,免疫组化:腺癌表达CK20、EMA,类癌表达Syn、CgA 和NSE.结论 胃腺癌合并非典型类癌临床较少见,根据组织学特征和免疫组化标记易于确诊.

    作者:彭发全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江西省崇仁县儿童伤害干预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崇仁县以社区为基础的儿童伤害监测情况.方法 抽取崇仁县3 个乡(镇)开展伤害干预,对其0-6岁儿童干预期间发生的伤害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 年间共发生非致死性伤害1246 人次,发生率为10.98%,男性(13.11%)高于女性(8.04%)(P<0.01),不同年龄之间伤害发生有差别(P<0.01),前4 位伤害类型依次为跌伤(4.93%)、动物致伤(1.81%)、烧烫伤(1.57%)和锐器伤(1.08%),45.19%的伤害发生在家里客厅和社区/村镇的道路,7 例溺水死亡.3 年来0~6岁儿童伤害发生率呈下降趋势(P<0.01).结论 干预期间儿童伤害发生下降,崇仁县儿童伤害干预监测系统运行有效.

    作者:陈轶英;朱丽萍;李艾;周胜林;吴海兰;杨晓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辅以聚甲酚磺治疗慢性宫颈炎306例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宫颈环形电切术辅以聚甲酚磺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 以我院2010 年1 月-2012 年12 月收治的306 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并于脱痂期采用聚甲酚磺醛上药辅助治疗.结果 306 例慢性宫颈炎中,治愈298 例,好转8 例,总有效率99.67%.结论 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辅以聚甲酚磺治疗慢性宫颈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祝蔚成;陈德昌;余海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SLIPA 喉罩在脑外伤昏迷病人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SLIPA 喉罩通气用于脑外伤昏迷病人的效果.方法 选择30 例脑外伤昏迷病人,其中在院前急救患者18 例,院内急救12 例.先常规将患者呼吸道清除干净,然后选择喉罩型号为SLIPA 通气道大宽度等于患者两个甲状软骨角之间的距离为标准,有些反射比较强的患者可借助喉镜或开口器,将其嘴巴张开,可行双人或单人操作,置入喉罩.结果 30 例患者有28 例一次性置入,成功率约为93%.有2 例因咽喉反射太强,后改气管插管通气.28 例患者中未发现返流误吸的,即使有少量反流也积蓄在喉罩前部的空腔内.结论 SLIPA 喉罩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同时避免了喉镜及导管对咽喉、气道的刺激,可以维持喉罩插入时血流动力学的平稳,有效解除上呼吸道梗阻,建立良好的通气功能,达到紧急气道救援的作用.

    作者:裴幼程;颜青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两种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在大批量体检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比较胶体金法(GICA 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法)对梅毒抗体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对8977 例参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受检者血清标本,分别同时用GICA、ELISA、TPPA 法进行平行检测.以确证试验TPPA 法为参照,分别比较两种方法对梅毒检测的阳性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发现,GICA 法检测阳性率0.47%,敏感性97.67%,特异性100%;ELISA 法检测阳性率0.48%,敏感性100%,特异性1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ICA 法和ELISA 法均可以作为大批量体检梅毒筛查的可靠方法,GICA 法比较适合于基层实验室使用.ELISA 法适合于仪器设备比较完备的实验室使用.

    作者:李金保;黄雄杰;王雪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腹腔镜治疗急腹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腹腔镜在急腹症治疗中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50 例急腹症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传统组与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成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成功率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可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彭长生;姚昊;黄细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医、药师合作处理儿童静脉药物不良反应

    儿童静脉给药已成为临床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其在治病的同时, 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抗生素的耐药性也随之增加.儿童因其解剖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而对药物的代谢也与成人有异, 因此产生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超过成人,并且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导致更加严重的不良后果[1].以往临床上由医护人员处理儿童静脉药物不良反应,因专业的限制,对患儿的处理、观察不全面;对家属解释药物作用机制难以起到有效的作用[2].2009 年起,我院护理部加强了与医、药师的合作,直接参与儿童静脉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月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