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2例临床分析

谢尊椿;吴裕臣

关键词: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临床分析
摘要: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 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一种临床影像综合征,于1996年被Hinchey等[1]首次报道,典型的临床症候群包括:头痛、意识障碍或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和视觉障碍[1,2];此疾病在临床中常常被误诊,不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及治疗,可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就我院近2年来收治的2例RPLS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加强临床医师对本疾病的认识。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手术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微血管减压术在治疗面肌痉挛手术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012年底收治的137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微血管减压术后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探讨术前、术后及中期对手术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无颅内感染或脑出血等重症并发症,主要并发症是听力障碍。同时术中有无穿通支、面神经受压方式、压迫面神经的位置以及面神经出脑干区表面压痕情况是影响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结论微血管减压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式,但术中尤其注意听力障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静君;毛国家;张景山;邹朦;徐金雄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萍乡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及城乡差异比较

    目的:探讨萍乡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在早期诊治、规范治疗、家庭支持功能及情绪障碍等方面是否存在城乡差异。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形式收集在萍乡地区行MHD治疗的656例患者的相关信息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地区MHD患者男女比例为1.28:1;年龄以45-64岁为主;原发病因前三位为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2)在疾病的早期诊治、规范治疗及家庭支持等方面农村患者比率低于城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农村患者情绪障碍发生率亦高于城镇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萍乡地区MHD患者主要患病年龄,男女性别比例,原发病因,均与国内其它地区相似[1];(2)城镇MHD患者在早期诊治、规范治疗及家庭支持功能等方面均优于农村患者。 MHD患者易出现情绪障碍,但城镇与农村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曹珊;陈清萍;熊波;鄢南萍;王稻;田丽娜;金国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利用电切镜操作通道同期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48例报告

    目的:探讨同期处理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钬激光光纤插入电切镜操作件上安放电切环的操作通道内,再将操作件插入电切镜鞘进行碎石,碎石完成后,即可行气化电切处理前列腺。结果本组48例膀胱结石均一期碎石,治愈率100%。术中视野清晰,没有因膀胱胀满、结石移位或反复放出膀胱内液体而影响手术进度,也没有因手术时间长的因素给患者带来风险。结论利用电切镜操作通道同期治疗前列腺增生方法简便,操作安全,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创伤,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胡建云;万能文;邓宏;陈国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血清TNF-α、IL-6、IL-8、IL-10和IL-13在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治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8、IL-10和IL-13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90例MPP患儿(轻症52例、重症38例)按采血时间分为治疗前组及治疗后组,对照组8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MPP患儿入院治疗前和抗炎治疗后血清中TNF-α、IL-6、IL-8、IL-10和IL-13浓度,并与对照组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PP治疗前组TNF-α、IL-6、IL-8,IL-13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浓度(P<0.01);而MPP治疗前组IL-10与对照组浓度变化不明显(P>0.05),但IL-10治疗后组与对照组比较,浓度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患儿重型组比轻型组比较,TNF-α、IL-6、IL-8和IL-13浓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 MPP患儿治疗前组较治疗后组及对照组血清TNF-α、IL-6、IL-8和IL-13含量升高,提示在MPP 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并与病情相关;而IL-10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浓度升高,提示与机体恢复期免疫反应相关。

    作者:邓连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急性期川崎病患儿血清IL-21变化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川崎病患儿血清中IL-21的变化。方法选取60例川崎病患儿,使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血清中的IL-21水平。选取40例正常同年龄小儿对照。结果急性期川崎病患儿血清IL-2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伴有冠状动脉病变的川崎病患儿IL-21水平较无冠状动脉病变患儿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川崎病患儿血清IL-21水平与冠状动脉扩张程度存在明显正相关(r=0.497,P<0.05)。结论 IL-21可能参与了川崎病的发生发展,在川崎病冠状动脉变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作为预测川崎病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是否易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一项指标。

    作者:徐琨;段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早期药物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早期纳洛酮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纳洛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意识状态改善时间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PaCO2和PaO2)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意识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纳洛酮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桂金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小金胶囊联合乳腺电子膜治疗男性乳腺增生临床疗效观察研究

    目的:评价小金胶囊联合乳腺电子膜治疗男性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选择男性乳腺增生症患者180例,随机均分为治疗A组(服用小金胶囊同时联合乳腺电子膜贴)、对照B组(单服小金胶囊)、对照C组(单独使用乳腺电子膜贴),对3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3组患者均获1年的随访。治疗A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B组总有效率为53.3%,对照C组总有效率为53.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金胶囊与乳腺电子膜贴联合使用,是治疗男性乳腺增生病的较理想方法。

    作者:陈娜;叶村;熊伟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舒血宁注射液在脑出血治疗中后期应用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常规治疗组使用脱水剂、止血剂、极化液、电解质及脑保护剂,舒血宁组使用舒血宁注射液,比较两组在血肿吸收,神经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的差异。结果常规治疗组血肿量(1+0.6)ml,NIHSS评分3.8,舒血宁治疗组平均血肿量(0.2+0.3)ml,NIHSS评分2.1。常规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19.8d,平均住院费用8281.96元,舒血宁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13.5d,平均住院费用6529.50元。结论舒血宁治疗组住院时间显著减少,效果好,费用低。

    作者:樊萍;吴凡;谭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染色在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涂片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染色在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涂片中的价值。方法用经钟氏等报道[1]的双层滤纸垫染法对117例NHL骨髓涂片进行染色后检测,并另做17例大致正常骨髓片做对照。结果 NHL组、NHL晚期组二者的银染颗粒含量和银染颗粒阳性率均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两组P<0.05);NHL晚期组的银染颗粒含量和银染颗粒阳性率均较NHL早期组有显著性差异(两者P<0.05);而NHL早期组的银染颗粒含量和银染颗粒阳性率均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AgNOR染色在NHL骨髓涂片的诊断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钟礼瀑;吴青青;吕赛平;邹学森;徐光明;陈岳青;刘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对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生存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HIFU)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对肝癌伴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10月-2012年6月我院肿瘤科原发性肝癌伴PVTT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取HIFU联合TACE和对照组单纯应用TACE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生存质量、生存时间和1年生存率,并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71.8%高于对照组43.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生存时间及1年生存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以后生存质量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TACE联合HIFU可显著提高疗效及生存时间和1年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邱金宝;李庆萍;周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Claudin-1和MMP-2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表达及其相关性

    目的:探讨Claudin-1和MMP-2蛋白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分化、视神经浸润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MaxVisionTM)检测Claudin-1、MMP-2蛋白在45例视网膜母细胞瘤和15例正常视网膜组织石蜡标本的表达,运用卡方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分析Clandin-1和MMP-2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Claudin-1蛋白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阳性表达明显低于在正常视网膜组织;在分化型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未分化型组,P=0.015;在未侵犯视神经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侵犯视神经组,P<0.001;在临床Ⅰ期、Ⅱ期、Ⅲ期组中各组间表达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不同性别组中Claudin-1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异,P=0.661。(2)MMP-2蛋白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视网膜组织细胞;在分化型组阳性表达中表达低于未分化型组,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异,P=0.636;在侵犯视神经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未侵犯视神经组,P=0.011;在临床Ⅰ期组、Ⅱ期和Ⅲ期各期之间中表达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同性别组中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异,P=0.58。(3)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Claudin-1表达下降和MMP-2表达上升两者呈负相关(r=-0.537,P=0.023)。结论 Claudin-1表达水平与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分化、视神经浸润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MMP-2表达水平与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神经浸润和临床分期呈负相关。Clandin-1和MMP-2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视神经浸润与肿瘤发展起相反作用。

    作者:杨洋;邬黎青;程波;雷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上腹部手术致创伤性胰腺炎10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致创伤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上腹部手术致创伤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0例创伤胰腺炎患者均实施了保守治疗,1例创伤性胰腺炎因合并脾动脉破裂大出血死亡;1例出现胰瘘,综合治疗8个月后痊愈;1例出现肺部感染,经2个月综合治疗后痊愈;其余患者以对症治疗后痊愈。治愈率为90%。结论上腹部手术治疗时严格按相关规定执行,可有效避免创伤性胰腺炎发生。

    作者:林树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多层螺旋CT对肺内结节病的影像学分型及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肺内结节病的影像学分型及各型的CT影像特点,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病理证实的肺内结节病的CT影像学表现。结果40例肺内结节病中,0期患者1例,肺部清晰,未见明显异常;I期11例,Ⅱ期20例,双侧肺门淋巴结对称性增大,伴纵隔、右支气管旁淋巴结肿大,前者肺内无异常,后者伴肺浸润影,沿支气管血管束、小叶间隔、淋巴管及胸膜下散在分布;Ⅲ期3例,仅见肺部浸润影;Ⅳ期5例,肺部出现肺纤维化、肺大泡、肺囊肿改变。结论 CT对肺内结节病的影像学分型及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余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76例儿童急性白血病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7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感染、出血和浸润。急淋占67.10%和急非淋占32.90%;急淋诱导治疗第15d骨髓细胞学完全缓解率78.72%、第33d骨髓细胞学完全缓解率100%;急非淋M3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率83.33%、非M3完全缓解率57.14%。结论急淋占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病总数的2/3,急淋较急非淋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占诗贵;陈启文;黄正刚;吴星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2012年期间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有不适反应的82例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总结。结果82例患者中有74例(90.2%)患者经超声检查为阳性病灶,8例(9.8%)声像图未见异常。74例中血肿28例,超声表现为补片周围少量液性暗区为主,血肿5例,切口感染或伴有窦道形成9例,复发疝3例,阴囊壁水肿、精索炎性水肿或/和鞘膜腔积液25例,睾丸肿大或睾丸萎缩等4例。结论彩超检查对于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并发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广珊;舒特标;程淑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球性上颌窦炎16例

    目的:总结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球性上颌窦炎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6例真菌球性上颌窦炎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真菌球性上颌窦炎术后随诊6个月-2年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鼻内镜检查无阳性体征,无并发症。结论真菌球性鼻窦炎涕血为显著临床症状,鼻窦CT为重要的检查手段并可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鼻内镜手术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勇;王志高;郑沛琪;黄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人工肝血浆滤过透析法对肝衰竭晚期患者的作用

    目的:评价人工肝血浆滤过透析(PDF)模式在晚期肝衰竭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肝衰竭晚期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PDF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临床肝功能生化治疗的改善情况及对临床治疗3个月病死率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好,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观察组20例患者死亡11例,存活9例,死亡率55.5.%;对照组20例患者死亡17例,存活3例,死亡率85.0%,观察组较对照组死亡率低,P<0.05。结论晚期肝衰竭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配合PDF治疗可使临床肝功能生化指标明显改善,病死率降低。

    作者:周观林;谢志军;刘春文;王永红;杨沛华;叶建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下腹部手术镇静效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啶在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中的镇静作用。方法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每组40例。于麻醉成功后给予右美托咪定、异丙酚行术中镇静。分别记录麻醉前(T0)、用药后10min(T1)、30min(T2)、45min(T3)及术毕(T4)MAP、HR、RR、SpO2及Ramsay镇静评分及手术时间。记录术中及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寒战、呼吸抑制( SpO2<93%)、低血压、躁动及术中知晓发生情况。结果 T1-T4时D组和P组Ramsay评分、MAP、HR显著低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4时P组RR显著低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4时D组Ramsay评分显著低于P组(P<0.05)、MAP、RR高于P组(P<0.05);T1-T3时D组HR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中低氧血症低血压例数、寒战例数、躁动例数显著少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辅助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可产生理想镇静状态,能产生可唤醒的镇静,呼吸和循环影响小,防治内脏牵拉反应效果较佳。

    作者:李晓明;沈俊;余清;李德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中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对70例84眼各种类型的青光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小梁切除+前房穿刺+巩膜瓣隧道式切口+丝裂霉素C+可调整巩膜瓣缝线),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形滤过泡形成、前房形成及其它并发症。结果术后浅前房、低眼压、滤过泡瘢痕化并发症明显减少,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治疗青光眼手术中,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效果确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彭小凡;杨志浩;胡军华;谢东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石蜡油在粘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石蜡油在粘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将2005年12月-2012年12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8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95例,对照组87例,比较两组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石蜡油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与其他泻剂相比,其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有均有差异,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石蜡油在粘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中比其他泻剂发挥更优作用且副作用小。

    作者:钱坤;丁金火;罗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