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布托啡诺与复合舒芬太尼在子宫全切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中的比较

孙敏;刘瑞珍

关键词:布托啡诺, 舒芬太尼, 静脉术后镇痛, VAS评分,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比较布托啡诺和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在妇科全麻开腹子宫全切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分级Ⅰ-Ⅱ级行全麻开腹妇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BF组(N=20)布托啡诺5mg+舒芬太尼50μg+托烷司琼5mg.B组(N=20)布托啡诺10mg+托烷司琼5mg.两组均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 并于手术结束后给予布托啡诺1mg负荷剂量.观察比较两组在给药4、8、12、24 、48h后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BF组患者各时点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 BF组与B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妇科开腹手术静脉镇痛较单独使用布托啡诺可明显增强镇痛效果,并不增加不良反应.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胃Dieulafoy病2例报告

    胃Dieulafoy病是一种少见的严重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由于病灶范围小,位置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加上医务工作者对Dieulafoy病缺乏足够认识和经验,因此极易漏诊或误诊[1],后果严重.我院近6年来共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龚利平;龚华;肖承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872例静脉置管患者并发症分析及防治策略

    目的 分析临时血液净化留置双腔导管的使用情况及并发症,总结相应的防治策略.方法 随访血液透析患者临时静脉留置导管的使用情况和并发症,记录导管使用终点.结果 在872例临时静脉留置管中,其中颈内静脉置管516例,股静脉置管366例.20例患者出现出血或形成血肿;90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其中33例为颈内静脉置管,57例为股静脉置管;15例患者出现静脉血栓;4例导管脱出;3例导管断裂;1例股动静脉内瘘.结论 我院血液净化临时静脉留置导管总的并发症为15.4%,为减少并发症需提高静脉置管技术,选择合适的插管部位,尽量缩短导管留置时间.

    作者:蔡得汉;魏小昌;钟爱民;李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肝透明细胞癌的CT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肝透明细胞癌的CT误诊原因,降低误诊率.方法 回顾8例经病理证实的肝透明细胞癌的CT误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在8例肝透明细胞癌中,3例误诊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误诊为肝血管瘤,4例误诊为普通肝细胞癌.结论 对肝透明细胞癌影像学缺乏认识是错误的主要原因.

    作者:胡仁健;陈瑶;陈祖华;李运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米索前列醇在早孕人工流产术前的应用

    观察在人流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而扩宫效果.方法 B超确诊早孕后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200μg,同时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用药后1-3d作吸宫人流术.结果 研究组人流时宫颈变软,松弛可入6-7.5号宫颈扩张器,总有效率为98%,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 人流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可使宫颈变软,宫口松弛,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药物扩宫法.

    作者:黄露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脑血管性疾病的CTA表现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A技术在颅内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16层螺旋CT的血管造影技术(CTA)结合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多重曲面重组及大密度投影等软件处理方法,对47例临床脑血管性疾病患者做出病因诊断.结果 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狭窄、闭塞的17例,颅内动脉瘤的5例,动静脉畸形的2例,烟雾病1例,脑血管变异6例,未见明显异常的6例.结论 CTA结合多种后处理技术,能有效地显示脑血管疾病的形态学变化,是脑血管疾病诊断中快捷、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永萍;刘明炯;郑斌;潘少青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布托啡诺与复合舒芬太尼在子宫全切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中的比较

    目的 比较布托啡诺和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在妇科全麻开腹子宫全切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分级Ⅰ-Ⅱ级行全麻开腹妇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BF组(N=20)布托啡诺5mg+舒芬太尼50μg+托烷司琼5mg.B组(N=20)布托啡诺10mg+托烷司琼5mg.两组均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 并于手术结束后给予布托啡诺1mg负荷剂量.观察比较两组在给药4、8、12、24 、48h后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BF组患者各时点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 BF组与B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妇科开腹手术静脉镇痛较单独使用布托啡诺可明显增强镇痛效果,并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孙敏;刘瑞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丙戊酸钠缓释片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目的 建立测定犬体内血清丙戊酸钠浓度的HPLC 方法,研究丙戊酸钠缓释片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其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对健康Beagle犬进行单剂量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和普通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犬体内血清丙戊酸钠浓度,并对两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单次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及普通片的Cmax分别为27.88±2.73μg/ml和31.53±2.51μg/ml,Tmax分别为6.0±0.37h和2.0±0.21h,t1/2 分别为9.81±0.91h和6.40±0.62h,AUC0→∞分别为414.23±43.87μg/h.ml和403.12±41.22 μg/h·ml,其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76±5.89%.结论 丙戊酸钠缓释片与普通片在Beagle犬体内生物等效.

    作者:涂为建;戴逢伟;许可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妇科腹腔镜肥胖患者不同通气策略的比较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不同通气模式下对肥胖患者的影响.方法 行妇科腹腔镜手术48例肥胖患者,体重指数(BMI)30-35,随机平分为4组.GV组为常频VCV模式,HV组为高频VCV模式,GP组为常频PRVCV模式,HP组为高频PRVCV模式.分别观察4组在围术期6个时段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气道峰压(PIP)、肺顺应性(CL)和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值,测量各组术中及术后各30min时段的氧合指数(PaO2/ FiO2)值.结果 行高频通气(18-22次/min)的HV、HP两组围术期MAP无明显变化(P<0.05);行PRVCV模式的GP、HP两组术中PIP不致过高(P<0.01);氧合情况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高频通气可有效防治高碳酸血症;同时,PRVCV模式能有效地降低PIP,防止气压伤.

    作者:李跃兵;李晴宇;袁勇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以发热为首发表现的横纹肌溶解症2例

    1 病例介绍例1,男,67岁.因胸闷胸痛反复发作2年,加重10d于2010年6月23日入院.有高血压病史5年.患者于2年前开始反复出现胸闷、胸前区疼痛,以胸骨中段为甚,呈紧缩感,与活动无关.近10d来,发作次数较前频繁,且持续时间较前长,长达到20min.

    作者:黎志勇;徐庚许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磁共振STIR和T1WI在鉴别脊椎陈旧与新鲜压缩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磁共振T1WI和STIR在鉴别脊椎陈旧与新鲜压缩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2例(67个椎体)椎体压缩骨折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T1WI、T2WI和STIR扫描.结果 52例67个椎体压缩骨折中,51个椎体诊断为新鲜骨折,T1WI为低或稍低信号,STIR为高信号.16个椎体诊断为陈旧骨折,T1WI和STIR均与正常椎体信号一致.结论 (1) 磁共振STIR序列对新鲜骨折的检出率和敏感性明显高于T1WI、T2WI;T1WI次之;T2WI敏感性明显不如STIR和T1WI.(2) 磁共振STIR和T1WI对椎体陈旧与新鲜压缩骨折的鉴别诊断率达100%,能准确、可靠地为临床和法医学鉴定伤情提供有力的影像依据.

    作者:王达进;周晟;谢志丹;胡明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胸腔镜下新生儿膈疝修补术的手术配合

    随着胸腔镜技术的进步及手术技巧的完善,胸腔镜下手术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先天性膈疝是指膈肌先天性发育不良而导致的畸形,腹部器官经膈肌缺损疝进入胸腔,引起一系列病理改变,对新生儿心肺发育和功能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新生儿急诊多见于呼吸窘迫及肠梗阻症状,手术是治疗本病唯一有效地方法[1].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经胸或经腹手术修补缺损,手术难度大、创伤大、出血多,术后留下永久瘢痕[2].本组收集2010年5月至2011年11月我院开展采用经胸腔镜手术20例,除1例术后复发外,其余19例均康复出院.该手术方法视野暴露好、出血少、创伤小、疼痛轻,患儿转归良好,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香红;余红;蒋淑兰;胡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肾病肾内动脉血流的观察分析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对50例健康人群及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24h蛋白排泄率分为Ⅰ、Ⅱ、Ⅲ3组)进行检查,观察4组的肾段动脉(SRA)、叶间动脉(IRA),测量其收缩期大血流速度(Vsmax)、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ed)、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结果Ⅰ组肾段动脉、叶间动脉血流频谱的各项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Ⅱ组、Ⅲ组段动脉、叶间动脉收缩期大血流速度(Vsmax)、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ed)明显降低,RI、P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肾动脉血流及参数测定在判断糖尿病肾病肾脏损害程度方面有诊断价值,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检查方法.

    作者:毕小春;舒丽清;武清香;韩建荣;许志辉;王少兰;郑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腔室隔综合征14例诊疗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室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西省人民医院与奉新县中医院于2005年1月-2011年11月诊治的14例腹腔室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手术治疗患者中治愈8例,死亡6例,治愈率57.1%.其中6例3-5d后待水肿消退再行二期关腹切口延期缝合,患者经二期术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腹腔室隔综合征病情变化快,进展凶险,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周诚亮;饶雪峰;余旭辉;曹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门诊及住院病人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给予穴位注射,治疗组50例在穴位注射基础上加用中药泽泻汤加味,进行5-15d治疗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邹水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472例妊娠期女性心电图改变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妊娠期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及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进行心电图检查472例妊娠期女性心电图,将妊娠早、晚期心电图改变做对照分析.结果 妊娠晚期心电图异常改变较早期明显增多.结论 大多数妊娠期女性心电图异常改变,通常无需特殊处置,均能顺利通过分娩.

    作者:宋秀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腺病毒载体介导血管抑素防治兔高危角膜移植术后新生血管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腺病毒载体介导血管抑素靶向基因治疗兔高危角膜移植术后新生血管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30只兔高危角膜新生血管移植受体模型,同时进行含有血管抑素基因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行双眼角膜移植术,术中采用角膜原位转染法用微量进样器行角膜基质注射,右眼为实验眼注入病毒液,左眼为对照眼注入生理盐水.术后不同时间比较角膜植片透明度、水肿和新生血管程度,HE染色观察新生血管生长情况和炎症反应情况;免疫组化检测AS、VEGF在角膜植片中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结果 ⑴实验组角膜新生血管术后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⑵实验组比对照组炎症浸润程度轻.⑶.术后实验组AS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⑷术后实验组VEGF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腺病毒载体介导血管抑素可有效防治兔高危角膜移植术后新生血管化.

    作者:李汉林;谷晋;周琼;高桂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3种Rh血型抗原检测在输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Rh 血型系统D、C、E抗原的检出率,进一步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 应用微柱凝胶法检测Rh血型系统的D、C、E抗原.结果 2035例标本中,D阳性率99.12%,C阳性率为91.15,%,E阳性率为41.57%.结论 Rh血型中,因E抗原阴性率较高,应特别注意E抗原阳性血输注后产生不规则抗体,故对献血员,患者除进行Rh血型常规D抗原测定外,还应进行C、E抗原测定以更好地保障输血安全.

    作者:欧阳福桂;刘芳;王长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输卵管积水及其预处理后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

    目的 探讨输卵管积水经腹腔镜下不同的手术处理方式后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方法 选择2007年7月-2009年7月因输卵管因素在本中心行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90例不育患者,随机分为3组:A 组:输卵管切除组30例;B 组:输卵管近端结扎+远端造口30例;C组:输卵管远端造口30例;术前查基础内分泌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彩超测量基础窦卵泡数(Fo)、卵巢间质动脉血流的收缩期峰值(PSV),IVF前复查基础内分泌(FSH、LH、E2),彩超测量基础窦卵泡数、卵巢间质动脉血流的收缩期峰值及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 3组术前基础内分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术后较术前的FSH 水平显著升高(P<0.05),E2、Fo 、PSV 显著降低(P<0.01);A组FSH支数、刺激天数均较其他两组多,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取卵数多,临床妊娠率也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输卵管积水对IVF-ET 结局有负面影响,3组术后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均有影响,以输卵管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大.

    作者:赵琰;喻金梅;王长华;汪利群;伍琼芳;辛才林;姚力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5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的临床特点和治疗预后,以提高临床对此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5例HVO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均有服用土三七病史,临床表现为肝肿大、腹水,均予以护肝、利尿、改善微循环及补充白蛋白等支持治疗.1例死亡;1例甲强龙治疗后生化指标及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放弃治疗;1例腹腔置管引流及白蛋白、血浆支持治疗后好转;2例治愈.结论 临床医师应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在接诊类似病例诊断尚不明确的患者时,应认真分析病情.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减少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钟岚;张一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定时报警桡动脉止血器的研制及应用

    目的 观察定时报警桡动脉止血器在经桡动脉径路介入术后止血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尺动脉通畅试验(Allen 试验)阳性并经桡动脉径路介入的900 例患者,按止血方法均分为3 组:常规组,TR-Band 止血器组,定时报警止血器组,观察其止血效果、局部皮肤变化、压迫止血时间、压迫侧手部肿胀情况、患者对止血器价格满意度.结果 常规组及定时报警止血器组止血效果分别为98.0%及99.5%,均高于TR-Band 组的90.0%,TR-Band组和定时报警器组压迫处局部皮肤异常情况及手部肿胀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 < 0.05),且定时报警器无重度肿胀发生.定时报警器组成功压迫止血的时间为(5.4±3.2)min,均小于常规组(18.2±7.5)min及TR-Band组(7.5±2.1)min(P < 0.05).常规组和定时报警器组患者对价格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且定时报警器组患者舒适度高于常规组及TR-Band 组(P < 0.05).结论 定时报警桡动脉止血器是一种方便、安全高效、值得推广使用的桡动脉压迫止血工具.

    作者:章玉玲;周云英;刘小寒;陈再华;洪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