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节律异常对脉搏波传导速度及左室质量的影响

宋志芳;郑泽琪

关键词: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脉搏波传导速度, 左室质量指数
摘要:目的 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节律异常对脉搏波传导速度及左室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24h动态血压结果将8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杓形血压组与非杓形血压组,分别进行了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及超声心动图测定.结果 杓形血压组与非杓形血压组的PWV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非杓形血压组显著高于杓形血压组(P<0.01).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往往伴有外周血管及心脏靶器官损害,PWV值及LVMI可反映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节律的异常.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江西省先天性心脏病2113例介入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我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现状,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发展前景.方法 整理并回顾分析我省近3年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资料.结果 2009年共完成介入治疗445例,2010年670例,2011年8月15日已完成998例,总的手术成功率为98%,死亡2例,占0.1%,心律失常、封堵器脱落、溶血等并发症发生率3.5%.结论 江西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水平达到国内平均水平,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吴友平;王梦洪;彭景添;张智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正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正颌手术基本是在口内进行,手术范围涉及上下颌骨、口腔软组织,手术创伤大,再加上口腔又是一个有菌腔隙,易发生感染.要求正颌手术的患者,大多数都是以面貌美观作为主要的求治动机,同时又不想让过多的人知道自己做过整容手术,这类患者往往伴随之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因此,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及心理护理是手术是否成功的关键.本文就这两方面谈一谈护理体会.

    作者:蚁旭贤;卢瑞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肾动脉狭窄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动脉粥样硬化是肾动脉狭窄常见的病因,据估计在我国占所有肾动脉狭窄病因的70%左右[1],在欧美国家约占90%[2].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是诱发和加重心血管事件的重要病因,Conoln等[3,4]报道即使那些得到理想内科治疗的患者,其4年生存率仍显著低于无肾动脉狭窄者.另外,狭窄程度越高的患者存活率越低,ARAS患者中狭窄95%的存活率(48%)明显低于75%的患者(68%),主要死亡原因是缺血性心脏病.Bajwa TK等[5]报告在高血压病患者中,ARAS的发生率为0-43%,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中发生率为14%.

    作者:汤曾耀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心房颤动的碎裂电位消融

    外科迷宫术治疗房颤的成功给电生理医师带来了曙光,但经过了多年的艰辛探索与不懈努力,经历了初的困惑和迷茫后,在1998年由法国著名电生理学家Haissaguerre等[1]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开创性发现的基础上(肺静脉触发阵发性房颤),房颤的射频消融才真正拉开了序幕.自此,消融治疗房颤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其治疗理念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治疗模式也渐趋成熟,从初的点状消融,到节段性肺静脉隔离,以至主流术式之一的肺静脉前庭隔离;其术式渐趋稳定,成功率也越来越高.然而,2004年Nademanee等[2]另辟蹊径,提出针对房颤基质-碎裂电位(CFAEs)的射频消融术式.

    作者:陈明龙;陈红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两种支架置入术在食管癌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支架置入术在食管癌晚期的应用.方法 对34例食管癌晚期的患者分别行胃镜下支架置入术及X线下支架置入术.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生活质量及生存期进行分析.结果 胃镜下支架置入术操作时间短,出血发生率高,X线下支架置入术操作时间长;两种方法术后所有的患者感到胸骨后不适及疼痛,在1-2周后均可缓解.术后所有患者均可进食半流.术后均获得随访,手术后生存期无明显差异.结论 两种支架置入术均操作简单,能明显改善梗阻症状,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并发症少,但胃镜下支架置入术操作时间短及适应征更广.

    作者:胡茂华;吕春华;王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62例ACS患者和25例健康体检者入选本研究,其中38例ACS患者入选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80 mg/12h内),另外25例ACS患者入选阿托伐他汀常规治疗组(40 mg/d).所有入选者入院后及即刻与第2d检测血浆oxLDL、SOD与MDA水平.结果 阿托伐他汀80 mg强化治疗能下调oxLDL水平,与常规治疗组有显著差异(P=0.02);强化治疗组患者血浆SOD水平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80 mg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还能显著降低血浆MDA浓度.结论 80 mg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较40mg常规治疗具有更强的抗氧化应激作用.

    作者:文渊;王梦洪;危春英;彭小平;黄俊;李宾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以间歇性J波为表现的Brugada综合征并室颤1例

    J波和J点抬高在健康青年人曾被视作一种良性心电图表现,在实验研究中推测它具有致心律失常性机制,近期临床学证据也表明J波与心室颤动的发生有关[1,2],这一现象引起了心脏病学家的极大关注[3,4].现报道我们收治的1例患者,期望同行从中获得启示.

    作者:李萍;程晓曙;胡建新;洪葵;吴延庆;徐劲松;吴清华;陈静;徐莹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生而不息,欣欣向荣——写在《江西医药·心血管论文专辑》开篇前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用这句话给世人指明了生命存在的意义.生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花开花落,斗转星移,有过繁盛,有过消沉,但那孜孜不倦的探索脚步却始终没有停止.人生如此,对于一份优秀的刊物也是一样,生无所息,不为名利,勇于创新,才能欣欣向荣.

    作者:程晓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HCN4在人和动物正常窦房结功能中的作用

    窦性心动过缓是一个很常见的临床症状,但是导致窦房结功能异常的细胞学机制尚未明确.某些特殊个体如运动员,其心律常慢于正常人群,却并非病理现象.对于一部分人,引起心动过缓的原因可以由其他疾病引起,例如先天性异常、心肌炎、营养不良、心肌病、心脏结构重构及窦房结纤维化等[1].

    作者:周慧;申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老年腹股沟疝手术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一髂腹下神经阻滞用于老年腹股沟疝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60例行腹股沟疝手术的患者按不同的麻醉方式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组(A组),及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组(B组),每组30例.记各时间点的MBP、HR、RR、SpO2及VAS评分的变化及两组实施所用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记录阻滞失败后改变麻醉方式的例数.结果 阻滞后1min(T1)、5min(T2)A组患者VAS评分较B组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实施神经阻滞所用时间较B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因神经阻滞效果不佳导致麻醉方式改变较A组明显增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一髂腹下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腹股沟疝手术安全可靠.

    作者:占学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治现状与展望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以一侧或双侧心室扩大及心肌收缩期泵功能障为特征,是冠心病和高血压以外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仍无特异治疗方法,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不及50%.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本文综合近年来国内外诊断和治疗DCM的新近文献,分析目前DCM 发病机制和临床诊疗进展.

    作者:廖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高血压病合并房颤的降压治疗策略

    高血压病和房颤均是当前心血管领域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两者有着紧密的关联,我国高血压病患者中房颤的患病率为0.7%.首先,高血压病是房颤发生的病因之一,从Framingham研究到CH研究等一系列临床研究均证实高血压病患者房颤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而另一方面,房颤患者中也有大部分人群合并有高血压病,在一系列以房颤为主题的临床研究(PIAF、RACE、CHARM、ACTIVE、等)中,合并有高血压病的患者在其中所占的比例均占到了约50%以上,其中以ACTIVE研究所占比例高,达86%.高血压病合并房颤对患者的危害具有叠加效应.

    作者:王梦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20例冠心病患者完全血运重建的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冠心病3支病变患者急诊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术( PCI)完全血运重建的近期安全性和有效性,初步探讨冠心病3支病变患者介入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冠心病3支病变患者的临床基线特征、冠脉病变特点、PCI资料和住院期间事件.分析冠心病患者接受完全血运重建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主要影响因素.随访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多种危险因素冠心病3支病变患者1个月后主要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大.结论 冠心病3支病变患者完全血运重建主要适用于危险因素较少的患者.

    作者:郑振中;郑泽琪;王梦洪;彭景添;吴友平;黄俊;张智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心包压塞的识别与处理

    有心脏穿孔风险的操作,术者应保持高度警惕,密切观察患者反应、生命体征及心影的搏动,有助于预防和早期发现该并发症.一旦确诊,应立即抢救,但未明确诊断前尽量避免试探性心包穿刺.抢救措施包括内科经皮穿刺引流及外科开胸手术两种.多数患者在引流后症状迅速缓解.

    作者:杨平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贝那普利对瓣膜病心衰患者左室重塑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对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和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28例)和B组(贝那普利组,32例).A组采用洋地黄、利尿剂等常规治疗,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测量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患者6 min步行距离,心脏彩超测定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收缩末径(LVES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贝那普利组治疗12个月后LVEDD缩小[(53.2±6.1)mmvs(60.8±8.9)mm,P<0.01]、LVESD缩小[(44.5±6.9)mmvs(49.2±7.2)mm,P<0.01]、LVFS增加[(24.2±5.4)%vs(20.1±4.9)%,P<0.01],6 min步行距离增加[(430±88.2)mvs(398±75.9)m,P<0.05].结论 贝那普利可显著改善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塑,提高运动耐量.

    作者:严章林;廖伟;钟一鸣;谢东明;阳贻红;廖永玲;谢东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三维标测指导下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

    目的 探讨三维标测系统(Esite Navx)标测指导下无或低X线化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射频消融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组8例PSVT患者,在Esite Navx 标测系统指导下进行右侧心腔初步建模,在三维模型指导下送入标测电极进行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后在三维模型指导下行射频消融.对照组8例PSVT患者在常规X线照射下行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结果 两组病人消融全部成功,短期随访均无并发症产生.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消融前准备时间明显延长(P<0.05),但消融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病人接受X光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三维标测指导下的PSVT射频消融切实可行,可大量减少甚至完全避免X线照射,从而保护了医生和患者.

    作者:李宾公;王梦洪;郑泽琪;彭景添;路军;殷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2011年AHA大面积肺栓塞与次大面积肺栓塞、髂股静脉血栓及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指南》解读

    每年有>250,000 的美国人因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住院,存在较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风险.尽管已有指导急/慢性VTE治疗的临床循证实践指南发表,但临床医生经常遇到资料稀缺、优化处理方案不明的VTE.尤其是急性VTE的先进疗法(包括溶栓与导管治疗)的优化应用尚不明确.2011年AHA的这份指南报告了关于大面积肺栓塞与次大面积肺栓塞、髂股静脉血栓及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建议.目的在为临床医生对VTE患者提供切实可行的优化处理,尽管如此,临床医生还应综合其它因素(包括患者意愿、生命质量、预期寿命及并发症)作出合理的医疗决策.

    作者:黄琳;吴延庆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安全隐患干预在小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小儿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 器官的功能和构造尚不健全,对疾病、麻醉、手术创伤与成人有显著不用,安全隐患较成人高[1].本文主要探讨小儿手术中常见的隐患的护理措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华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42例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月接受解剖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4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评分标准:优34例,良6例,可1例,差1例.术后皮肤坏死1例.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采取切开复位、植骨、钢板内固定及早期持续被动活动练习器(CPM)无痛功能锻炼是提高临床疗效的有效措施.

    作者:袁彦成;曾军平;胡国富;陈海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匹维溴铵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腹泻型IBS的临床疗效及对IL-1B和IL-10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匹维溴铵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腹泻型IBS的临床疗效及对IL-1B和IL-10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给予匹维溴铵口服50mg tid,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口服0.2g,tid共4周,对照组45例给予匹维溴铵口服50m,tid共4周,并测定治疗前后IL-1B和IL-10的含量,在治疗的第4周末对每例患者进行随诊.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71.1%,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中的IL-1B降低明显(P<0.05),IL-10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匹维溴铵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腹泻型IBS能有效消除或减轻患者消化道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胥宾芬;汤希炜;钟谷平;范慧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