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伟群;陶晓三
目的 评价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2010年3月-2012年1月共22例行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处理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2例中20例患者行子宫动脉结扎术后出血明显减少及停止,保留子宫成功,无晚期产后出血,恶露10-40d干净,产后4个月随访组中母乳喂养率89.5%.结论 子宫动脉结扎术是处理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一种有效、快捷、安全的止血措施,尤为适合子宫创面广泛出血且止血困难的产妇.
作者:王小兰;杨敏;岳涛;胡美霞;王宁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已成为仅次于脑血管病的神经系统常见病.抑郁是帕金森病伴发的常见的非运动表现之一.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他慢性致残性疾病相比,PD伴抑郁的发生率更高,患病率约为45%,其中严重抑郁的比例近50%[1],甚至可出现在运动障碍前期.抑郁的发生不但造成患者身心痛苦,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不利影响.同时抑郁还可加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和运动障碍,加速帕金森病病情恶化,导致自杀的危险性增加,对家庭及社会产生深刻的负面影响.但是,抑郁与帕金森病本身症状相互重叠,往往未得到医生的充分重视,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2].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PD伴发的抑郁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作者:蒋玲霞;朱晓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的救治方法.方法 对本院ICU病房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用乌司他丁治疗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患者抢救成功6例,死亡2例,其中周围型4例均抢救成功,多灶型死亡1例,弥漫型死亡1例.结论 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患者高分辨CT表现为弥漫型及多灶型,死亡率较高,而周围型相对较好;乌司他丁联合激素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余国宝;袁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利凡诺、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自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住院的75例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病例,并分为A组:单纯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组31例;B组: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同时加用米非司酮组25例;C组:米非司酮加用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窿放置组19例.观察各组引产方法的引产效果、引产时间、产时出血的比较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75例引产成功率为97.33%,A、B、C 3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96.77%、100.0%、94.74%,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3组平均引产时间分别为53.95±3.12h 、49.91 ±3.42h、37.98±3.16h,C组明显短于A组(P<0.01);无1例引产大出血、宫颈裂伤、先兆子宫破裂及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及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是安全有效的,且后者能明显缩短引产时间.
作者:郭祥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自然流产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称为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产生复发性流产的原因很多,诸如遗传、生殖系统异常、内分泌、感染等皆可导致妊娠失败.目前尚有约50%的复发性流产患者无因可寻,医学上称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胚胎可看作是具有父方50%遗传物质的同种自然移植物,具有同种异体移植及自体移植的双重特性.从免疫方面来讲,胎儿及其附属物不被母体排斥并可在子宫内发育成熟,必须依赖母体对胎儿形成的免疫耐受.一旦这种免疫耐受机制不能形成或者遭到破化将导致流产的发生.现就URSA在免疫方面的热点性研究做一表述.
作者:陈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右旋美托咪啶(Dex)用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清醒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n=20):咪达唑仑(Ⅰ组)和右旋美托咪啶(Ⅱ组).记录两组麻醉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3min(T3) HR、MAP、和SpO2,结果两组患者均插管成功.但Ⅱ组患者类似自然睡眠,各时点MAP、HR、SpO2无明显变化,P>0.05无统计学意义.Ⅰ组T2时MAP、HR、SpO2有明显变化,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配合清醒插管合作度有差异.结论 右旋美托咪啶+表面局部麻醉可为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患者清醒气管插管提供安全有效的镇静.
作者:江伟群;陶晓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考察3种含绿原酸的中药注射液与说明书规定的输液配置稳定性.方法 参考药品说明书、中国药典、质量标准以及相关文献的检查方法,分别考察12h内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3种含绿原酸的中药注射液与输液配置后的外观性状、pH值、不溶性微粒、绿原酸含量的变化.结果 配置6h外观性状、pH值、不溶性微粒、主成分变化不大,但9h后不同注射液绿原酸含量下降,微粒数也有不同程度增加.结论 含绿原酸的中药注射液与输液配置后宜在6h内使用,不同含绿原酸中药注射液的配置稳定性不同.
作者:刘向荣;赵宝玲;刘立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在治疗脓毒症休克过程中的疗效及并发症,以期为脓毒症休克患者确定一种更为经济、有效的血管活性药物.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入住我院ICU的脓毒症休克患者,经过充分的液体复苏仍存在低血压的患者80例,年龄18-75岁,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各组再以心脏指数(cardicac index,CI)标准分为两个亚组,记录每组及各亚组的心脏不良事件(包括各种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发生情况.比较各组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28d死亡率.结果 多巴胺组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5%,去甲肾上腺素组的发生率为10%,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的28d死亡率分别为27.5%和22.5%,无显著差别(P>0.05).对于低心输出量的患者,多巴胺组的28d死亡率要显著高于去甲肾上腺素组(P<0.05).结论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均能够改善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血压,但是多巴胺组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概率更高.特别是对于低心输出量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优于多巴胺.
作者:贺慧为;陈志;曾卫华;杨春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RPLS)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9例剖宫产后RPLS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其发病机制.结果 (1)临床表现:头痛8例,视物模糊4例,癫痫发作7例.(2)影像学检查结果:头MRA+MRV检查正常,头MRI均可见双侧顶叶后部及枕叶对称性分布病灶,其中6例累及皮质和皮质下白质,1例累及双侧小脑半球,3例累及皮质下白质,1例累及额叶.(3)脑脊液结果:压力轻度升高3例(高200mmH2O),有核细胞数增高3例,高0.02×109/L,蛋白升高的4例(460-890mg/L),脑脊液葡萄糖、氯化物、培养、抗酸+墨汁染色、寄生虫、病毒学检查均正常.(4)预后:9例患者均未遗留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缓解后复查脑脊液和头MRI平扫+增强均正常.结论 剖宫产术后的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多以头痛、视物异常、癫痫、意识障碍、精神异常为首发临床表现.头MRI有特征性表现,诊断和治疗及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可完全恢复,如不能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可能出现脑梗死、脑出血等,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损伤甚至死亡.
作者:柴文;高幼奇;谢旭芳;张骥;周超;张昆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对乳腺癌易感基因突变位点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收集202例诊断为原发性乳腺癌女性患者,同时采用PCR/DNA测序法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检测对所有患者进行BRCA1基因突变的筛查,以PCR/DNA测序法作为金标准,评估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 本研究202例乳腺癌标本中,PCR/DNA测序法发现BRCA1基因突变例数为76例,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结果也为阳性例数为73例,敏感性为96.1%;PCR/DNA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总共126例标本,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结果也为阴性的总标本例数为120例,特异性为95.2%.两种检测方法敏感性(100% vs 96.1%,P=0.265)和特异性(100% vs 95.2%,P=0.226)无统计学差别.结论 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检测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推广.
作者:张文夏;王恩礼;谢建生;钟春嫦;周颉;李欢;陈少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全胸腹腔内脏反位是一种少见的疾病,系指心、肺、横隔、肝脾及胃肠等内脏的位置呈180°反位,似正常人的镜面像,而循环、呼吸及消化功能均正常,约占总人口的0.01%[1].临床上全内脏反位较少见,腹腔镜下切除左位胆囊尤其是内脏全部反位型左位胆囊的较少,报道亦较少,经验也较缺乏.我院自1991年11月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迄今已行腹腔镜胆囊手术14000余例,遇到内脏全部反位型左位胆囊2例,并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占1/7000.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建华;陈惠根;曾文革;张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由肿瘤导致的结肠梗阻的双源CT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双源CT征象.结果 导致肠梗阻的升结肠癌3例,结肠肝曲癌5例,横结肠癌4例,结肠脾曲癌3例,降结肠癌5例,乙状结肠癌6例,直肠癌4例.双源CT定位诊断符合率100%,定性诊断符合率96.7%(29/30).结论 双源CT对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诊断价值较高,可作为常规检查.
作者:饶雪峰;鲍坤旺;邹霞;张鹏;廖传文;曹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我科10例院内心跳骤停后复苏的抢救及治疗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我科收治的10例心跳骤停后患者的心肺复苏、复苏后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诊断为心跳骤停的患者在早期积极、规范的心肺复苏后经过4-16d治疗,9例存活,1例死亡.结论 心肺复苏成功取决于早期规范的胸外心脏按压、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人工呼吸的建立以及复苏后综合治疗.
作者:汪聪;聂增新;王素珍;上官俊;陈灿兵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肺蛋白沉着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属少见病,继发于尘肺病的PAP更罕见,我院采用大容量全肺灌洗(whole lung lavage,WLL)治疗了1例病情复杂,而且出现呼衰的、继发于尘肺的PAP,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男,47岁.17年前从事井下煤矿工作7年,近10年渐渐出现活动后气促;近3-4年平地走动亦感呼吸困难,伴干咳、无痰、无胸痛;近2年先后患自发性气胸5次,右侧3次、左侧2次.2010年曾在某医院诊断为PAP,行全肺灌洗术后症状有所缓解.
作者:熊祝民;万新升;左恒;洪太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近年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重症肝损害乃至肝衰竭(旧称重型肝炎)发病率逐渐增高,甲亢同时合并重症肝损害病情则更加凶险.重症肝损害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主要指:(1)明显乏力,并有厌食、呕吐和腹胀等严重消化道症状;(2)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171 μmol/L;(3)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延长,有肝衰竭倾向甚至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40%,达到肝衰竭诊断标准.
作者:张庆;张青;胡国信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2005年5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11例SC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病人均有脊髓后索受累,其中8例(72.7%)伴脊髓锥体束受累,5例(45.5%)伴脊髓丘脑束受累,8例(72.7%)伴周围神经受累,3例(27.3%)伴自主神经系统受累,表现为大小便功能障碍.72.7%(8/11)伴有巨幼红细胞贫血(MA).66.7% (4/6)血清维生素B12(VitB12)水平降低.100%(7/7)患者肌电图有异常改变.66.7%(6/9)的患者脊髓MRI发现后索和(或)侧索特异性改变,主要位于上颈部段及中胸段脊髓.所有患者经甲钴胺治疗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 SCD除可累及脊髓后索,侧索中锥体束,周围神经外,还可累及侧索中脊髓丘脑束及自主神经系统.维生素B12缺乏是SCD的主要病因.应用维生素B12是治疗SCD的关键.早期及时治疗可改善预后.
作者:项正兵;屈新辉;黄刚;刘诗英;周超;吴晓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影响DSA影像质量的核实因素.方法 对100例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70个序列影像中,通过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和技师集体评定分析,影像质量优秀的为420个序列,占89.4%;影像质量良好的为45个序列,占9.6%;影像质量差,不能满足诊断学需求的有5个序列,占1.0%,通过重新选顶蒙片或像素移位(pixel shift)人工微调过,其中4个序列基本达到满足诊断要求,一个序列需重做.结论 在介入影像成像链中,任何影响因素都要精细化设计,全盘考虑.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介入技师和手术医生及患者的良好沟通配合必不可少.
作者:袁武;熊萍香;杨武;晏飞虎;罗文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联合洛沙坦对糖尿肾病(DN)大鼠足细胞的协同保护作用.方法 制备DN大鼠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DN模型组、罗格列酮干预组、洛少坦干预组及罗格列酮联合洛沙坦干预组,另设正常对照组.8周后观察尿蛋白排泄量,采用免疫组化、RT-PCR方法检测肾皮质nephrin、podocin蛋白及mRNA表达,采用透射电镜检测足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1)各干预组DN鼠尿蛋白排泄均减少.(2)联合干预组对足细胞超微结构及nephrin、podocin下调的改善作用优于单药干预组.结论 罗格列酮与洛沙坦联合用药对DN大鼠肾脏保护作用优于单种药物治疗,其机制部分与改善足细胞超微结构及上调nephrin、podocin表达有关.
作者:兰垂秋;傅艳群;陈立平;吴晓英;尹红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母体的疗效.方法 选取适合期待治疗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商品名:希弗全),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对比两组自觉症状、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脐动脉S/D值、母体并发症、围产儿结局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D-Ⅱ聚体、脐动脉S/D值、母体并发症、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均下降,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功能无改变,产后出血无增加.结论 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是有效、安全的.
作者:曾晓明;彭凯欣;李勤;欧阳吁;蔡庆华;赖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3年5月至2010年5月治疗的38例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诊结果.结果 手术切除率94.7%,所有病例随访1-5年,复发24例,带瘤生存10例,无瘤生存18例,死亡3例.本组病例23例术后未口服格列卫治疗,复发率86.96(20/23)%;15例口服格列卫治疗,复发率26.67%(4/15).结论 胃肠间质瘤治疗以外科手术完整切除为主,术后口服格列卫治疗能明显提高生存率.
作者:张和林;黄凌敏;谭洪育;雍铁山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