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细凤;刘炬;李学勇;汤艳华
神经源性肿瘤主要源于肋间神经近脊柱段或行走于椎旁的交感神经链,临床多见于后纵隔内.此类肿瘤多系良性,偶有恶变,临床病程长,有文献报道长达26年.现将我院2011年收治的1例罕见巨大纵隔神经纤维瘤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祝兰兰;张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采用彩色多普勒观察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椎动脉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表现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3.5-10mHz),对临床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1124例患者中行椎动脉彩超检查,对椎动脉的内径,走形,血流参数,起源位置进行检查.结果 对临床已经诊断了的112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行彩超检查的诊断率达83.2%,与对照组比较血流参数有明显差异.结论 彩超检查椎动脉对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经济,重复性好,诊断率高.
作者:郭艳;杨志杰;王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营养免疫(immunonutrition) 是研究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种类、数量、质量、配伍对机体营养状态的影响, 特别研究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一门学科.营养免疫是一个生理学问题,和营养学一样它同时又是一个临床问题.近30年来,临床营养支持的意义、概念及方法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现代营养支持的意义已不再只是维持氮平衡、保持瘦肉体,更重要的是提供细胞所需的营养底物,保证正常代谢的进行,改善组织、器官的功能与结构.
作者:陈建建;吴吉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清除效果.方法 将我院继发性甲状旁腺激素升高引起的继发性甲旁亢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以1周两次血液透析,其中1次单纯血液透析,1次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照组仍接受1周2次单纯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和皮肤瘙痒、睡眠及肌无力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3周后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皮肤瘙痒、肌无力症状好转,睡眠改善.结论 1周2次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明显降低尿毒症患者PTH浓度,较快改善患者症状,表明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旁亢有比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傅艳群;兰垂秋;周冬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每天都要接触各种污染物品,从事各类被污染过的、携带致病菌的、具有高危险性的物品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等工作,随着医疗新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增加,相应地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潜在危害.因此,充分认识影响自身健康的职业危害,加强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积极做好职业危害防护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我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007-2009年发生的433例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职业危害事件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总结减少职业危害的经验.
作者:饶楚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产科是高风险的科室,源于产科病人病情变化快,而护理是医疗中重要环节,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不可忽视.为此,我们制定了产科护理质量审评方法,目的是规范流程,提高护理和水平.如何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减少产科并发症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已成为产科医务人员关注的焦点.针对产科现状,年轻护士多,非常有必要对产科病例进行护理质量审评.我院产科对6份不同诊断的病例,进行了护理质量审评,分析在护理过程中获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作者:王佳春;万凌玲;胡兰新;郑九生;杨火秀;曾爱凤;徐芳萍;罗文娟;陈小艳;朱德燕;诸丰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表现,减少临床上漏诊、误诊,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3月期间103例术前超声检查,经手术及病理报告证实的急性阑尾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阑尾炎声像图特征明显,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高,超声分型诊断总符合率为93.2%(96/103).结论 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为患者提供了一个直接、简便、安全的诊断方法.
作者:占国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结肠黑变病的病因、临床及内镜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36例结肠黑变病患者的临床及结肠镜资料.结果 结肠黑变病患者女性发病率65.4%,男性患者34.6%,两者比较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其中女性患者中以青、中年发病率高,男性患者中以老年男性发病率高(P<0.05).服药时间>3年,结肠黑变病Ⅲ度的患者占同期的70.7%,服药时间<1年,结肠黑变病Ⅰ度的患者占同期的68.3%,表明服药时间越长,剂量越大,结肠黑变病程度越重(P<0.05).结论 服用泻药和便秘可能是结肠黑变病的致病因素,结肠镜检查是结肠黑变病诊断及随访的有效手段.
作者:汤淼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提高临床医师对隐球菌肺炎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隐球菌肺炎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资料.结果 隐球菌肺炎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但50%的隐球菌肺炎患者免疫功能检查正常,胸部CT无明显特征性,实验室检查阳性高度提示诊断,明确诊断须依赖组织病理.结论 经纤支镜及经皮肺穿病理检查是隐球菌肺炎的主要诊断方法.
作者:吴蔚;唐从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呼吸内科收治的原发性干燥综合症(SS)相关间质性肺病(ILD)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3年1月-2011年7月之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SS相关ILD患者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共统计患者38例,27(71.1%)因ILD首诊.32例行肺功能检查,25例(78.1%)弥散功能降低;14例(43.7%)为限制性通气障碍.所有患者胸部高分辨CT(HRCT)均显示ILD,其中7例肺功能正常.23例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12例复查胸部HRCT,共9例ILD吸收好转,其中6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淋巴细胞增高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肺部病变均好转,3例胸部HRCT无明显蜂窝形成但无BALF结果 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有2例吸收好转.结论 SS常以ILD为首诊原因.胸部HRCT对ILD诊断价值优于肺功能.BALF淋巴细胞升高和/或胸部HRCT无明显蜂窝形成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肺部病变可吸收好转.
作者:杨瑞红;何权瀛;高占成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重症及危重症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 动态观察25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重症及危重症病例的临床特征,对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患者中,男11 例,女14 例,重症9例,危重症16例,25例均发生肺部感染,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平均发热持续3.64d入院,咳嗽、乏力、肌肉酸痛、胸闷、恶心等全身症状较多;早期的抗病毒治疗及短期3-7d的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及晚期的提高免疫力治疗及广谱包括真菌的抗菌药物使用在部分病例中获得成功.结论 甲型H1N1流感病毒致病力及致死率与季节性流感相似,重症/危重症需要早期的抗病毒治疗和后期的抗菌治疗及精细的加强治疗以提高存活率.
作者:许飞;康秀华;钱克俭;聂成;周从阳;熊华威;娄文水;张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osinophilic bronnchitis,EB)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嗜酸粒细胞计数对EB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例诱导痰细胞学确诊为EB的患者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同时以20例非EB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BALF中嗜酸粒细胞比例.结果 EB患者的BALF嗜酸细胞比例略高于诱导痰检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EB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LF中嗜酸粒细胞计数在EB诊断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胡根;许飞;温桂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发生电风暴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15例AMI电风暴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电风暴定义为24h内自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2次,需要紧急治疗者(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和电复律或电除颤).结果 98例AMI,发生电风暴15例,发生率为15.3%,与前壁心肌梗死有关的电风暴10例,占66.7%,3例电风暴患者静脉使用药物治疗,12例给予直流电同步或非同步电复律,2例死亡.结论 AMI电风暴患者应及时给予电复律或非同步电复律,药物治疗可以减少电风暴的复发次数,尽早开通梗死相关的动脉是治疗AMI电风暴的基础.
作者:熊宁;王强;吴珊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皮下注射重组甘精胰岛素与口服二甲双胍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初诊2型糖尿病、且愿意参加本试验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治疗组22:00时皮下注射重组甘精胰岛素(起始剂量0.2u/kg.d).强化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血糖,HbA1-c,C肽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经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早期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有助于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分泌的缺陷和敏感性.
作者:徐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肺外结核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5例皮肤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皮肤结核均通过不同途径得到确诊和治疗.讨论皮肤结核经积极抗痨同样能治愈.
作者:王小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肺部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23例肺部受累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学和肺功能特征.结果 16例患者以呼吸道症状首诊,全部病例抗SSA/SSB阳性,肺部影像学主要表现为磨玻璃,网格样,肺间质纤维化,严重者表现为蜂窝肺,肺功能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降低伴有弥散障碍、小气道异常较常见.结论 肺部受累是干燥综合征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呼吸科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如有呼吸道或全身相关表现及眼干、口干等症状,应高度怀疑本病可能,积极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必要时做唇腺活检及腮腺造影等检查,以期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许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通气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23例患者经无创通气治疗20例有效(有效率86.9%),无效3例.20例治疗有效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明显增高,呼吸频率明显下降(P<0.05),血流动力学特征明显改善,9例出现较轻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无创通气治疗可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低氧血症,缓解呼吸窘迫症状,不良反应轻.
作者:帅冬怡;罗红;廖惠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NO、TNF-a、cTnI浓度的影响,研究其机制.方法 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不拘雌雄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e组),I/R组和UTI组,每组8只.分别于缺血前、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再灌注120min等4个时间点抽动脉血送做分离血清测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 MDA)、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TNF-a、cTnI浓度.结果 经30min缺血、120min再灌注后,UTI组与I/R组血清SOD、NO均下降,MDA、TNF-a、cTnI均升高.UTI组与I/R组比较,SOD、NO下降减少,MDA、TNF-a、cTnI升高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 UTI可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SOD、NO的下降,减少MDA、TNF-a、cTnI的生成.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内源性一氧化氮的含量,抑制肿瘤坏死因子表达,清除氧自由基,从而达到心肌细胞保护性效果.
作者:肖成伟;刘美兰;彭景添;杨在东;蒋丰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呼吸机辅助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有严重高碳酸血症中的作用.方法 将40例AECOPD合并严重高碳酸血症(pH<7.35)的患者随机分为无创呼吸机治疗组(N,n=20)和常规治疗组(C,n=20),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心率、血压、插管率、住院天数及病死率.结果 治疗2h后N组患者pH值、PaCO2、呼吸频率、心率有明显改善,气管插管率明显下降(P<0.05),病死率无明显差异,平均住院时间比C组缩短(P<0.05).结论 NIPPV能够改善AECOPD合并严重高碳酸血症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并能减少气管插管率及缩短住院天数.
作者:刘晓静;孙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解决辅助生殖治疗过程中临床妊娠率低、多胎发生率高问题的方法.方法 采用玻璃化冻融囊胚技术行冻融囊胚移植术.结果 采用玻璃化冻融囊胚技术现有7例患者获得临床妊娠.结论 玻璃化冻融囊胚技术能有效改善冻融囊胚的复苏率与种植潜能,并提高临床妊娠率,降低多胎率.
作者:田莉峰;黄志辉;丁涛;苏琼;李游;伍琼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