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根;许飞;温桂兰
目的 探讨经纤支镜吸痰及肺泡灌洗术治疗吸入性肺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40例有误吸病史,经临床表现诊断为吸入性肺炎的患者,随机分成22例为治疗组,18例为对照组,对比两者治疗后1周血气、肺功能及X线片吸收程度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动脉血PO2、PCO2和 FEVl、FVC、PEF、MVV及X线片吸收程度在治疗后1周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1),SO2%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经纤支镜吸痰及肺泡灌洗术治疗吸入性肺炎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气、肺功能及肺部X线.
作者:钟美岚;邹晓琪;陈隆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超声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方法 、诊断价值及影像特征.方法 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高低频探头扫查患儿腹腔,与手术及病理结果 对照.结果 48例中45例与超声直接、超声间接征象相符,3例漏诊,超声诊断平均正确率94%,各类型阑尾炎声像表现差异明显.结论 超声检查应用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有效.
作者:王沫;朱形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对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肺复张(R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30例早期ARDS患者应用大型多功能呼吸机Puritan-bennett 840经面罩连接行无创机械通气.在无创通气基础上,采用CPAP法进行肺复张,动态观察复张前后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PO2/Fi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H值、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血压(BP)等治疗效果.结果 肺复张前PaO2 70.1±11.55 mmHg,PaO2/FiO2 163.00±33.56 mmHg;肺复张后30min PaO2 106.37±21.17mmHg,PaO2/FiO2 218.34±40.01 mmHg.肺复张后1h PaO2 90.76±11.40mmHg,PaO2/FiO2203.25±30.77 mmHg肺复张后30min及1h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明显升高,复张前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H值在复张前后各时间段没有明显差异(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如心率、平均动脉压、血压等在复张前后各时间段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早期ARDS患者,应用无创通气进行肺复张短时间内可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肺复张前后呼吸、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无创通气肺复张治疗早期ARDS安全有效.大型多功能呼吸机替代传统无创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能够提供较高的压力,具有更完善监测功能,使肺复张更加充分完全.
作者:曾清华;陈国华;许飞;卢才菊;张伟;温桂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50例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均予胸腔注射白介素Ⅱ,治疗组加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五苓散.观察两组病例有效率及进展率.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进展率分别为88%和4%;对照组临床有效率、进展率分别为52%和28%,两组有效率及进展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能提高缓解率并减慢病情进展.
作者:章淑芳;陈建建;吴吉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脑梗死的关系,协助筛查脑梗死高危人群.方法 对74例已确诊脑梗死患者和68例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74例脑梗死患者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53例,检出率71.6%;68例对照组有颈动脉硬化斑块23例,检出率33.8%,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左侧多于右侧,CCA分叉>CCA主干>ICA起始段>ECA起始段;软斑、溃疡斑是脑梗死患者的主要栓子来源.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造成脑梗死的重要原因;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对颈动脉粥样斑块进行形态学评价,并可估计其稳定性;预测脑梗死的发生对临床预防及治疗脑梗死可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曾南萍;张柳金;肖丽敏;易斐;曾玲;樊琦;李莉;祝中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方法 对30例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肺腺癌患者,采用培美曲塞500mg/m2、奈达铂80mg/m2,静点,第1d,21d 为1 疗程,两个周期化疗后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随访1年.结果 30例患者中,部分缓解(PR) 8例,稳定(SD)16 例,进展(PD)6 例,有效(RR)为26.6%,稳定率为53.3%,中位生存期为11.2 个月,1 年存活率45%.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晶晶;左玮;张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每天都要接触各种污染物品,从事各类被污染过的、携带致病菌的、具有高危险性的物品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等工作,随着医疗新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增加,相应地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潜在危害.因此,充分认识影响自身健康的职业危害,加强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积极做好职业危害防护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我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007-2009年发生的433例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职业危害事件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总结减少职业危害的经验.
作者:饶楚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发生电风暴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15例AMI电风暴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电风暴定义为24h内自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2次,需要紧急治疗者(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和电复律或电除颤).结果 98例AMI,发生电风暴15例,发生率为15.3%,与前壁心肌梗死有关的电风暴10例,占66.7%,3例电风暴患者静脉使用药物治疗,12例给予直流电同步或非同步电复律,2例死亡.结论 AMI电风暴患者应及时给予电复律或非同步电复律,药物治疗可以减少电风暴的复发次数,尽早开通梗死相关的动脉是治疗AMI电风暴的基础.
作者:熊宁;王强;吴珊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肝癌破裂大出血肝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2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急诊行肝动脉造影后给予明胶海绵、超液化碘油及化疗药栓塞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22例患者均得以有效止血.1例患者由于严重失血性休克,肝动脉栓塞治疗后出现肝、肾功能衰竭,于术后第2d死亡,其余21例均无复发出血及急性肝肾功能衰竭.结论 肝动脉栓塞是治疗肝癌破裂大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唐金绍;谢树花;王鲁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肺部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23例肺部受累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学和肺功能特征.结果 16例患者以呼吸道症状首诊,全部病例抗SSA/SSB阳性,肺部影像学主要表现为磨玻璃,网格样,肺间质纤维化,严重者表现为蜂窝肺,肺功能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降低伴有弥散障碍、小气道异常较常见.结论 肺部受累是干燥综合征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呼吸科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如有呼吸道或全身相关表现及眼干、口干等症状,应高度怀疑本病可能,积极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必要时做唇腺活检及腮腺造影等检查,以期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许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产科是高风险的科室,源于产科病人病情变化快,而护理是医疗中重要环节,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不可忽视.为此,我们制定了产科护理质量审评方法,目的是规范流程,提高护理和水平.如何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减少产科并发症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已成为产科医务人员关注的焦点.针对产科现状,年轻护士多,非常有必要对产科病例进行护理质量审评.我院产科对6份不同诊断的病例,进行了护理质量审评,分析在护理过程中获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作者:王佳春;万凌玲;胡兰新;郑九生;杨火秀;曾爱凤;徐芳萍;罗文娟;陈小艳;朱德燕;诸丰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采用彩色多普勒观察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椎动脉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表现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3.5-10mHz),对临床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1124例患者中行椎动脉彩超检查,对椎动脉的内径,走形,血流参数,起源位置进行检查.结果 对临床已经诊断了的112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行彩超检查的诊断率达83.2%,与对照组比较血流参数有明显差异.结论 彩超检查椎动脉对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经济,重复性好,诊断率高.
作者:郭艳;杨志杰;王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肺外结核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5例皮肤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皮肤结核均通过不同途径得到确诊和治疗.讨论皮肤结核经积极抗痨同样能治愈.
作者:王小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对多西他赛耐药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23例多西他赛方案化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使用GP方案:吉西他滨1 000mg/m2分别于第 ld和第 8d静脉点滴;顺铂 75 mg/m2,第 1d,或顺铂每天 30mg,第 1-3d,21d为 1个周期,所有病例接受至少 2 个周期的化疗.结果 全组23例患者CR4例,PR11例,SD4例,PD4例,总有效率(CR+PR)为65.2%.中位进展时间(TTP)5.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MST)9.3个月,1年生存率为 59.8%.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Ⅲ-Ⅳ度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分别为 21.7%和 26.0%,其余毒副反应均轻微,可以耐受.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作为对多西他赛耐药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替代方案效果肯定,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俞根;文兆明;胡正清;周开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重症及危重症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 动态观察25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重症及危重症病例的临床特征,对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患者中,男11 例,女14 例,重症9例,危重症16例,25例均发生肺部感染,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平均发热持续3.64d入院,咳嗽、乏力、肌肉酸痛、胸闷、恶心等全身症状较多;早期的抗病毒治疗及短期3-7d的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及晚期的提高免疫力治疗及广谱包括真菌的抗菌药物使用在部分病例中获得成功.结论 甲型H1N1流感病毒致病力及致死率与季节性流感相似,重症/危重症需要早期的抗病毒治疗和后期的抗菌治疗及精细的加强治疗以提高存活率.
作者:许飞;康秀华;钱克俭;聂成;周从阳;熊华威;娄文水;张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萍乡地区精神科住院患者年出院人次及诊断构成比的变化趋势.方法 分析萍乡地区全部精神病专科医院1985、1990、1995、2000、2005和2010年出院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诊断类别及其变化情况.结果 萍乡地区1985、1990、1995、2000、2005和2010各年度出院的精神科住院患者分别为428、458、526、662、932、1288人次,期间增长近3倍.精神分裂症患者构成比有下降的趋势,而物质依赖或滥用、器质性精神障碍、儿童期精神障碍和应激相关障碍的比例增加.结论 萍乡地区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服务利用在近25年间呈快速上升趋势;与县级精神病医院相比,市级精神病医院提供的住院服务显著增长;物质依赖或滥用、老年精神障碍、儿童精神障碍和应激相关障碍呈上升趋势.
作者:刘松柏;李春芳;李珏;王玉凤;张涛;文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第3代HIV抗体检测试剂、第4代HIV(1+2)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试剂及HIV核酸检测试剂的检测效果.方法 分别用无偿献血者血标本、国家参考品、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样本、抗-HIV质控血清考评4种ELISA试剂的灵敏度、特异性、假阳性率、精密度、符合率及低检测限;对经ELISA初筛合格的血标本进行NAT筛查.结果 4种ELISA试剂对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HIV初复检,特异性分别为99.92%,99.86%,99.87%,99.91%,灵敏度均为100%;检测国家参考品的符合率均达到国家要求;检测室间质评样本的符合率均达100%;国产试剂D对质控品检测的灵敏度较弱;2010年NAT检测未发现HIV RNA阳性标本.结论 4种ELISA国产、进口试剂对HIV抗体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没有显著性差异;目前本中心NAT检测尚未检出HIV窗口期标本.
作者:樊璐;傅颖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在体内外对肺癌的影响.方法 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不同细胞因子作用后培养成DC和CIK细胞,单个核细胞经贴附塑料平皿获得单核细胞,加入GM-CSF,IL-4及TNF-a诱导获得DC,悬浮细胞加入IFN-g,24h后IL-1a,IL-2及CD3McAb诱导获得CIK,将A549制备成肿瘤细胞冻融物,作为肿瘤抗原刺激DC,并将DC与CIK细胞联合培养(DC+CIK,负载抗原的DC+CIK),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作为对照.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自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其刺激T细胞的的增殖活性.Cytotoxicity TOX96体外杀伤实验测定体外细胞毒活性,同时用A549细胞系建立荷瘤裸鼠模型研究其体内抗肺癌活性.结果 在培养的第15d,与负载抗原的DC共同培养的CIK与CIK细胞单独培养细胞相比,增殖速率明显提高[(23.4±2.3)倍vs(16.7±2.7)倍,P<0.05],CD3+CD56+细胞表达水平也明显提高,[(64.3±3.6)%vs(43.9±2.1)%,P<0.05],同时负载抗原的DC的CIK对A549细胞的体外下细胞毒活性增强,体内实验显示,与单独培养的CIK细胞相比,与负载抗原的DC共同培养的CIK,可明显抑制接种瘤细胞的裸鼠成瘤率,DC+CIK与负载抗原的DC+CIK在抗六效应上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DC与CIK细胞共培养后可提高CIK细胞的增殖速率,提高CIK细胞表型的表达水平,增强CIK体内抗肺癌的活性.将来可作为一种临床有效的过继免疫治疗策略.
作者:周菁;张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TLR9在AS和健康人群中外周血白细胞的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0例As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TLR9的表达.结果 TLR9在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有表达,以单核细胞表达为主; As患者外周血3种细胞TLR9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LR9主要表达于外周血单核细胞,As患者外周血3种细胞表达均上调,提示TLR9信号通路的异常与AS的发病相关.
作者:罗洁;许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采用手助式腹腔镜行阑尾周围脓肿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2006年8月-2010年3月共56例阑尾周围脓肿病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术中于麦氏点作一长约1.5cm小切口,术者伸入左手食指帮助分离黏连,游离阑尾,完成手术.结果 共54例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5-70min,平均3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5ml(15-150ml),均未输血,术后住院时间3-10d(平均4.2d),另有2例中转开腹,有3例术后切口感染,所有病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阑尾周围脓肿采用手助式分离粘连,腹腔镜下切除,并引流,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患者痛苦,且并发症少.
作者:黄国华;黄中建;陈俊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