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

王沫;朱形燕

关键词:小儿急性阑尾炎, 彩色多普勒高低频超声, 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方法 、诊断价值及影像特征.方法 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高低频探头扫查患儿腹腔,与手术及病理结果 对照.结果 48例中45例与超声直接、超声间接征象相符,3例漏诊,超声诊断平均正确率94%,各类型阑尾炎声像表现差异明显.结论 超声检查应用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有效.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检查对103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表现,减少临床上漏诊、误诊,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3月期间103例术前超声检查,经手术及病理报告证实的急性阑尾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阑尾炎声像图特征明显,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高,超声分型诊断总符合率为93.2%(96/103).结论 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为患者提供了一个直接、简便、安全的诊断方法.

    作者:占国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职业危害分析与对策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每天都要接触各种污染物品,从事各类被污染过的、携带致病菌的、具有高危险性的物品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等工作,随着医疗新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增加,相应地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潜在危害.因此,充分认识影响自身健康的职业危害,加强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积极做好职业危害防护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我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007-2009年发生的433例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职业危害事件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总结减少职业危害的经验.

    作者:饶楚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原发性隐球菌肺炎6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目的 提高临床医师对隐球菌肺炎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隐球菌肺炎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资料.结果 隐球菌肺炎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但50%的隐球菌肺炎患者免疫功能检查正常,胸部CT无明显特征性,实验室检查阳性高度提示诊断,明确诊断须依赖组织病理.结论 经纤支镜及经皮肺穿病理检查是隐球菌肺炎的主要诊断方法.

    作者:吴蔚;唐从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NIPPV在AECOPD合并严重高碳酸血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呼吸机辅助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有严重高碳酸血症中的作用.方法 将40例AECOPD合并严重高碳酸血症(pH<7.35)的患者随机分为无创呼吸机治疗组(N,n=20)和常规治疗组(C,n=20),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心率、血压、插管率、住院天数及病死率.结果 治疗2h后N组患者pH值、PaCO2、呼吸频率、心率有明显改善,气管插管率明显下降(P<0.05),病死率无明显差异,平均住院时间比C组缩短(P<0.05).结论 NIPPV能够改善AECOPD合并严重高碳酸血症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并能减少气管插管率及缩短住院天数.

    作者:刘晓静;孙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手助式腹腔镜阑尾周围脓肿手术体会

    目的 探讨采用手助式腹腔镜行阑尾周围脓肿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2006年8月-2010年3月共56例阑尾周围脓肿病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术中于麦氏点作一长约1.5cm小切口,术者伸入左手食指帮助分离黏连,游离阑尾,完成手术.结果 共54例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5-70min,平均3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5ml(15-150ml),均未输血,术后住院时间3-10d(平均4.2d),另有2例中转开腹,有3例术后切口感染,所有病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阑尾周围脓肿采用手助式分离粘连,腹腔镜下切除,并引流,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患者痛苦,且并发症少.

    作者:黄国华;黄中建;陈俊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戒烟对男性吸烟者脉冲震荡肺功能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吸烟量≥300年支男性吸烟者成功戒烟6个月脉冲震荡肺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脉冲震荡肺功能仪设备,测定62例男性吸烟者戒烟前及成功戒烟6个月后呼吸阻抗指标,同时测定常规肺通气功能指标.结果 戒烟后呼吸总阻抗(Zrs)、共振频率(Fres)、呼吸道总粘性阻力(R5)指标低于戒烟前(P<0.05);中心气道阻力(R20)无明显变化(P>0.05);而周边弹性阻力(X5)则高于戒烟前(P<0.05).结论 戒烟能够减轻小气道功能的损害;且脉冲震荡肺功能可敏感的反应出吸烟对小气道的影响.

    作者:周胜亮;许萍;李平;徐春燕;王键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浅述免疫营养治疗在重症感染中的作用

    营养免疫(immunonutrition) 是研究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种类、数量、质量、配伍对机体营养状态的影响, 特别研究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一门学科.营养免疫是一个生理学问题,和营养学一样它同时又是一个临床问题.近30年来,临床营养支持的意义、概念及方法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现代营养支持的意义已不再只是维持氮平衡、保持瘦肉体,更重要的是提供细胞所需的营养底物,保证正常代谢的进行,改善组织、器官的功能与结构.

    作者:陈建建;吴吉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老年人食物性肠梗阻11例分析

    目的 总结老年人食物性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 分析本院近5年收治的11例老年人食物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均诊断明确,对其中8例给予保守治疗,另3例给予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老年人食物性肠梗阻患者积极给予保守治疗的同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必要时应果断采取手术治疗.

    作者:黄国华;谢宝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意义不明确的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494例病理学分析与管理

    目的 探讨宫颈细胞学检查中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的组织病理学意义和管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2008年2月-2010年11月我院妇科门诊细胞学检查16414例中诊治随访的,细胞学检查报告为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的患者675例,在阴道镜下取活检494例.结果 494例患者中,有288例为炎症(58.3%),169例为轻度不典型增生(34.2%),9例为中度不典型增生(1.8%),14例为重度不典型增生(2.8%),2例为宫颈原位癌(0.4%),2例为宫颈浸润癌(0.4%).结论 在细胞学检查为ASCUS的患者中,其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显示有一定比例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应重视对ASCUS的评价与临床管理.

    作者:薛巧梅;徐志彦;杜建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彩超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的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 采用彩色多普勒观察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椎动脉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表现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3.5-10mHz),对临床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1124例患者中行椎动脉彩超检查,对椎动脉的内径,走形,血流参数,起源位置进行检查.结果 对临床已经诊断了的112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行彩超检查的诊断率达83.2%,与对照组比较血流参数有明显差异.结论 彩超检查椎动脉对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经济,重复性好,诊断率高.

    作者:郭艳;杨志杰;王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超声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方法 、诊断价值及影像特征.方法 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高低频探头扫查患儿腹腔,与手术及病理结果 对照.结果 48例中45例与超声直接、超声间接征象相符,3例漏诊,超声诊断平均正确率94%,各类型阑尾炎声像表现差异明显.结论 超声检查应用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有效.

    作者:王沫;朱形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皮下注射重组甘精胰岛素与口服二甲双胍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初诊2型糖尿病、且愿意参加本试验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治疗组22:00时皮下注射重组甘精胰岛素(起始剂量0.2u/kg.d).强化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血糖,HbA1-c,C肽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经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早期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有助于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分泌的缺陷和敏感性.

    作者:徐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氯吡格雷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9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9例,A组给予氯吡格雷50mg/d口服,B组给予75mg/d口服,随访1年,观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A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6.7%,B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4.7%(P值>0.05).结论 氯吡格雷50mg/d口服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同样有效、安全.

    作者:袁文金;王祥贵;许祖芳;陈友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肿瘤热休克蛋白70联合灵芝孢子粉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

    目的 研究肿瘤热休克蛋白70(HSP70)与灵芝孢子粉联合运用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液相色谱法纯化小鼠肝癌细胞株中的HSP70,运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对纯化产物进行定性分析,再用毛细管电泳鉴定其浓度.通过动物实验,观察HSP70与灵芝孢子粉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的抗肿瘤作用.ELISA法测免疫小鼠血清中的IFN-γ、CXCL-9、CXCL-10的水平.结果 HSP70与灵芝孢子粉联合应用较单独应用的治疗效果更明显.单独应用灵芝孢子粉能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限,其中1只获得长期带瘤生存,而HSP70可使40%荷瘤小鼠的肿瘤全部消退,获得长期无瘤生存,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联合应用组40%荷瘤小鼠的肿瘤完全消退,3只小鼠获得长期生存,其中2只为无瘤生存,且肿瘤体积及质量均较分别单独应用组差别显著(P<0.05或P<0.01),平均生存期>(84.6±7.8)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两药单独应用组、联合应用组血清IFN-γ、CXCL-9、CXC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联合应用组血清IFN-γ、CXCL-9、CXCL-10水平较单独应用组差别显著(P<0.05或P<0.01).结论 HSP70与灵芝孢子粉联合应用对荷瘤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明显抑制肿瘤进展,提高生存率.以上结果 对研究人类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具有较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朱林波;付春瑜;李晔;傅庆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寻常疣

    目的 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寻常疣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的5-氨基酮戊酸均匀涂抹在皮损及其周围1cm以内的皮肤,遮光封包4h后,再用红光(633±5nm)照射20min,照射剂量为126J/cm2.每周治疗一次,连续治疗4次后进行疗效评估,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评估复发情况.结果 痊愈率96.3%,显效率3.4%,总有效率100%,复发率3.4%.结论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寻常疣疗效好,美容效果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且轻微,不影响工作和学习,可成为临床治疗寻常疣的新选择.

    作者:傅珊虹;叶发舜;耿承芳;王小兵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结肠黑变病136例分析

    目的 探讨结肠黑变病的病因、临床及内镜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36例结肠黑变病患者的临床及结肠镜资料.结果 结肠黑变病患者女性发病率65.4%,男性患者34.6%,两者比较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其中女性患者中以青、中年发病率高,男性患者中以老年男性发病率高(P<0.05).服药时间>3年,结肠黑变病Ⅲ度的患者占同期的70.7%,服药时间<1年,结肠黑变病Ⅰ度的患者占同期的68.3%,表明服药时间越长,剂量越大,结肠黑变病程度越重(P<0.05).结论 服用泻药和便秘可能是结肠黑变病的致病因素,结肠镜检查是结肠黑变病诊断及随访的有效手段.

    作者:汤淼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乌司他丁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NO、TNF-a、cTnI浓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NO、TNF-a、cTnI浓度的影响,研究其机制.方法 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不拘雌雄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e组),I/R组和UTI组,每组8只.分别于缺血前、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再灌注120min等4个时间点抽动脉血送做分离血清测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 MDA)、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TNF-a、cTnI浓度.结果 经30min缺血、120min再灌注后,UTI组与I/R组血清SOD、NO均下降,MDA、TNF-a、cTnI均升高.UTI组与I/R组比较,SOD、NO下降减少,MDA、TNF-a、cTnI升高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 UTI可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SOD、NO的下降,减少MDA、TNF-a、cTnI的生成.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内源性一氧化氮的含量,抑制肿瘤坏死因子表达,清除氧自由基,从而达到心肌细胞保护性效果.

    作者:肖成伟;刘美兰;彭景添;杨在东;蒋丰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QRS波时限与心功能的关系

    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常合并QRS波群时限延长(≥120ms).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约占此类患者的25%-36%,其次为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约占4%-6%[1].QRS波时限与心功能关系,及其对心力衰竭的预后价值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QRS波时限还是临床上选择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邵尤北;洪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七氟醚应用于先天性唇腭裂患儿的麻醉效果

    目的 探讨吸入七氟醚用于不同年龄患儿行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择期行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患儿40例.ASA1-2级,年龄在0-7岁.根据不同年龄段分成2组,A组(0-3岁),B组(3-7岁).所有患儿吸入6%七氟醚,以6L/min氧流量洗入,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琥珀胆碱1mg/min.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手术开始时氧流量调至3L/min,调节七氟醚挥发罐刻度,如果患儿体动,可辅助给予氯胺酮1mg/kg.结果 A组和B组术中麻醉及生命体征均平稳,手术结束后A组均能迅速苏醒,B组患儿因年龄偏大,术中辅以氯胺酮苏醒稍慢些,但苏醒后均能大声啼哭,安全地返回病房.结论 七氟醚应用于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麻醉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李远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清除的研究

    目的 研究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清除效果.方法 将我院继发性甲状旁腺激素升高引起的继发性甲旁亢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以1周两次血液透析,其中1次单纯血液透析,1次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照组仍接受1周2次单纯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和皮肤瘙痒、睡眠及肌无力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3周后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皮肤瘙痒、肌无力症状好转,睡眠改善.结论 1周2次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明显降低尿毒症患者PTH浓度,较快改善患者症状,表明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旁亢有比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傅艳群;兰垂秋;周冬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