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行为干预肿瘤放疗病人急性便秘近期疗效的探讨

李新平;申江;陈海英

关键词:放疗, 急性便秘, 行为干预
摘要:便秘是肿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有关便秘,临床报道较多,尤其是肿瘤放疗期间的预防措施,在临床实践上获得了肯定.但对病人急性便秘所造成的痛苦,应急措施却往往不尽人意.灌肠虽能立即起效,但有的病人需要数次才能完成.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龄食管癌、贲门癌的外科治疗

    目的 总结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手术治疗.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月手术治疗75岁以上食管癌及贲门癌患者27例.通过对食管癌及贲门癌的手术适应证选择,术前有关准备、营养支持及手术并症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率100%(27/27).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无乳糜胸.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7%(11,27).其中心律失常3例(心房颤动2例,室性期前收缩1例),经西地兰、心律平、利多卡因、胺碘酮等治疗愈.单纯肺部感染及肺不张5例,经加强抗炎,鼓励和协助排痰,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等措施治疗愈.肺部感染或肺不张合并心律失常3例,经治疗愈.结论 只要严格评估手术适应证,采取适当的围手术期管理、积极治疗和控制合并症,特别是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的合并症,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加强术后病人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监测和处理,手术治疗对76岁以上食管癌贲门癌患者风险不太,是一种较安全的可选治疗方法 .

    作者:阴兵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护士对检验标本采集知识的认知

    高质量的标本是高质量检验的第一步.护士是标本采集的执行者,为了提高标本采集的质量,现就标本采集知识,护士的认知及培训对策进行综述.

    作者:雷雪贞;封亚萍;王亦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2232例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中麻醉失败及并发症探讨

    目的 总结本院2232例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中出现的麻醉失败病例及并发症,提高腰硬联合麻醉临床应用效果,减少并发症.方法 2232例腰硬联合麻醉病例,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如麻醉失败,平面过广,术后下肢麻木或出现异感等.结果 腰硬联合麻醉成功率96%,有4%的病例出现了并发症.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与其它椎管内麻醉一样,使用中存在优缺点,会出现并发症及麻醉失败,要提高临床效果,就必须提高操作技术,并减少并发症.

    作者:钟瑞生;黄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半胱氨酸蛋白酶-8基因多态与吉非替尼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生存的相关研究

    目的 研究CASP8-652 6N ins/del基因多态与吉非替尼治疗NSCL敏感性及患者生存之间的关系.方法 入组88例接受吉非替尼单药治疗的ⅢA-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以及CASP8-652 6N ins/del基因多态与吉非替尼治疗的临床获益率及患者生存的相关性.结果 腺癌患者临床获益率及总生存期显著优于非腺癌患者(P=0.009和P=0.048);既往治疗的无进展生存期与吉非替尼治疗的临床获益率和无进展生存期显著相关(P=0.003和P=0.001).CASP8-652 6N ins/del基因多态与吉非替尼治疗的无进展生存期相关,携带del遗传变异的患者吉非替尼治疗的无进展生存期显著短于携带ins/ins基因型的患者(P=0.039).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病理类型(P=0.020,RR:2.466,95%CI:1.150~5.288)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是吉非替尼抗肿瘤作用的重要部分.CASP8基因多态及病理类型可能成为吉非替尼治疗敏感性及治疗结局的预测指标.

    作者:廖瑜倩;马飞;吴晨;林东昕;徐兵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可吸收螺钉在四肢关节内骨折中应用

    目的 评价可吸收螺钉在四肢关节内骨折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采取超高分子聚-DL-乳酸(PDLLA)自膨胀可吸收螺钉治疗四肢关节内骨折36例,术后石膏托固定4~6周,定期随访,复查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以及局部反应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对位良好,达骨性愈合,肢体功能和关节功能无明显异常,无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表现.结论 可吸收螺钉是四肢关节内骨折理想内固定物,其操作简单,固定效果确切,生物相容性好,不影响关节内骨折愈合,免除二次手术取除内同定物的痛苦.

    作者:黄细军;姚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DWIBS技术在子宫卵巢恶性肿瘤方面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背景抑制弥散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with background suppression,DWIBS)技术在子宫卵巢恶性肿瘤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14例子宫内膜癌,32例宫颈癌,5例卵巢癌,1例阴道癌患者进行MRI常规及DWIBS检查,经3D容积与MIP重建,进行影像与临床对比分析.结果 根据FIGO外科分期,Ⅰ期25例,Ⅱ期15例,Ⅲ期10例,Ⅳ期7例,术后复发转移4例,术后正常1例.48例患者原发和转移病灶在DWIBS图像上表现为高亮或高信号,1例子宫内膜癌Ⅰa期.2例宫颈癌Ⅰa期及1例宫颈癌术后患者病灶在DWIBS图像上显示为正常.结论 除子宫内膜癌及宫颈癌Ⅰa期病变外,结合MRI平扫与DWIBS图像能清楚显示病灶及其侵犯和转移情况,对子宫与卵巢病变的术前分期及疗效评估有较大的价值.

    作者:黄泽春;冷渌清;蔡长寿;熊伟;王敏;胡苏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第4讲全血及其血液成分的合理应用

    临床输血安全的三大战略是挑选健康的献血者、严格进行血液病毒标志物的筛选检测和临床医疗机构合理用血和成分输血.合理用血与对不该输血的患者避免用血都是以病人为中心,关爱生命,因此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更新陈旧的输血观念,树它输血风险意识,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作者:乐爱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血清瘦素与肺结核患者营养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瘦素在肺结核患者体内的变化及其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0例稳定期肺结核患者及44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同时测定各营养指标,包括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白蛋白(ALB)、肌酐身高指数(CMI%)上臂中点肌肉周经(AMC)、理想体重百分比(IBW%)、颈围、胸围、腰围等.比较患者与健康人各参数的差异,分析瘦素与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肺结核瘦索水平[(4.53±3.32)/mg/L]与健康人瘦素水平[(8.65±4.31)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瘦素水平与各营养指标IBW%(r=0.56,P<0.01),AMC(r=0.52,P<0.01),胸围(r=0.43,P<0.01),腹围(r=0.39,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肺结核患者瘦素水平低于健康,且不同程度存在营养不良,瘦素对肺结核营养不良患者有生理调节作用.

    作者:焦深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腘绳肌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

    目的 评价关节镜下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腘绳肌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8月~2008年10月,19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腘绳肌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17例获得随访,时间半年到2年,所有膝关节不稳消失,Lachman试验阴性、前抽屉试验阴性,膝关节屈伸0°~120°,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术前56分增加到95分.结论 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胭绳肌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是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有效方法 .

    作者:舒敏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新净界在小儿颌面外科术后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科采用FE复合酶口腔消毒喷雾剂(儿童型新净界喷雾剂)行口腔护理,预防术后感染,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聂爱萍;肖云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静脉尿路造影术在体外冲击波碎石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静脉尿路造影术对体外冲击波碎石病例选择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病历完整的42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前静脉尿路造影资料和碎石后3个月的影像资料,分析其有效率.结果 425例患者中32例白肾,击碎31例(96.88%),排净为30例(93.73%);229例肾盂积水Ⅰ~Ⅱ度,击碎227例(99.13%),排净为207例(90.39%);119例肾积水Ⅲ度,击碎118例(99.16%),排净为86例(72.27%);45例肾积水Ⅳ度,击碎45例(100.00%),排净为17例(37.78%).结论 静脉尿路造影术能准确定位尿路结石,同时能准确反映肾功能,有利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方案的制定.

    作者:查则曹;黄国珍;徐国全;江时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ERCC-1在晚期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与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错互补基因(ERCC1)在晚期人结肠癌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及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 以江西省肿瘤医院行结肠癌剖腹探查术患者44例的标本为材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其ERCC1表达水平,所有入组患者随访2年.结果 肿瘤组织中ERCC1的阳性率为50.00%,ERCC1阴性者铂类药物化疗有效率为59.1%(13/22),而阳性者则为27.3%(6/22),两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3):Cox回归分析显示ERCC1表达为结肠癌患者独立预后因子(P=0.002).结论 ERCC1表达可作为预测结肠癌患者对铂类药物敏感性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作者:李建旺;李邦华;黄春珍;李建华;王丽娜;温钦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羊水过多妊娠154例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 探讨孕中晚期羊水过多发生原因.方法 以154例羊水过多孕妇做为观察组,另随机选择同期240例羊水量正常的孕妇为对照组.分别记录所选孕妇孕期情况和妊娠结局,比较两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妊娠期血糖异常、胎盘血管瘤、母儿血型不合、脐带因素等方面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女胎、巨大儿、剖宫产率、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以及出生窒息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畸形胎儿羊水过多发生在妊娠32周以前明显高于32周以后,巨大胎儿均在32周以后发生羊水过多.结论 羊水过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原因不明确,羊水过多的妊娠结局与其发生时间、胎儿情况等有密切的相关性.

    作者:谢莲华;刘丽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子宫癌肉瘤2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癌肉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7月~2007年11月收治的29例子宫癌肉瘤的临床资料并对29例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29例子宫癌肉瘤患者中,宫颈癌肉瘤2例,宫体癌肉瘤27例.主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和阴道异常排液.确诊需要依据病理组织检查.29例患者均接受手术,其中14例术后辅助化疗,2例术后辅助放疗,6例术后联合放化疗.2例宫颈癌肉瘤中1例于术后53个月复发死亡,1例随访至今30个月无瘤生存.27例宫体癌肉瘤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4%、37.0%、26.0%.结论 手术是子宫癌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预后与手术病理分期、治疗方式有关,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辅以放化疗,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郭桃英;潘玫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的护理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是妇科不育不孕症常用的检查手段,该检查损伤小,能对输卵管的形态及阻塞部位作出较准确诊断,而且有一定治疗作用.由于患者要承受心理和身体痛苦,因此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作者:李玉华;朱月华;张艳;高梅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外科治疗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D-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TGA)是主动脉和肺动脉与解剖心室连接颠倒的先天性心脏缺损,TGA的外科治疗由早期房间隔切开、肺动脉环缩等姑息手术治疗,发展至心房调转手术(atrial switch pperation)的生理性纠正治疗,至大动脉调转(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ASO)的解剖性根治手术.

    作者:黄国金;明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血栓性外痔切除患者应用双氯芬酸钠栓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双氯芬酸钠栓用于血栓性外痔切除术患者术后止痛效果.方法 将100例外痔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前15min给予双氯芬酸钠栓从肛门处塞入,对照组术后出现疼痛后给药.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镇痛效果优于术后出现疼痛给药.

    作者:杨艳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急性胰腺炎的CT分析及诊断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析总结23例经临床生化检查证实及临床治愈病例的CT诊断资料.结果 23例急性胰腺炎病例,其中19例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CT表现为胰腺局部或弥漫性增大、边界模糊,部分病例可见小网膜囊和左结肠旁沟少量积液,肾前筋膜增厚;4例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CT表现为胰腺弥漫性增大,并见点状和小片状高密度影或混杂密度影,其中2例见网膜囊和腹膜后腔有多个大小不等的脓肿,1例胰腺见较大假性囊肿,1例有较多腹水.病因分析:胆道结石12例,酗酒暴食3例,胰头癌1例,外伤1例,过度劳累1例,无明显诱因5例.结论 CT是诊断急性胰腺炎主要影像检查方法 ,能评估胰腺损伤病变的程度,明确胰腺周围脏器的病变及邻近结构的改变,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汪和平;朱月华;李玉华;汪育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鄱阳县莲湖大桥建桥工人血吸虫病调查报告

    莲湖大桥工地位于江西省鄱阳湖东岸,鄱阳县莲湖乡境内.大桥主桥全长约500m,于2005年11月开工,在2007年年底竣工,大桥上游与工地周边为有螺洲滩和血吸虫易感水域.2007年8月上旬鄱阳湖水位受长江水倒灌影响而上涨,淹没河道两旁草洲.

    作者:胡飞;宁安;高祖禄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及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和5-氟尿嘧啶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96例进展期胃癌采用多西紫杉醇75mg/m2,第1d静脉输注1h;奥沙利铂100mg/m2,第1d静脉输注3h;亚叶酸0.2g/m2,第1d静脉输注2h;5-氟尿嘧啶2.4g/m2用便携式微量输液泵持续静脉输注48h,21d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96例患者均可评价,获得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39例,稳定(SD)33例,进展(PD)21例,总有效率(RR)为43.8%(42/96),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7.5个月,中位生存期11.4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腹泻、四肢末梢感觉异常,其中Ⅱ~Ⅲ度白细胞减少为65.7%(63/96),Ⅱ~Ⅲ度血小板减少为34.4%(33/96).Ⅰ~Ⅱ度神经毒性为56.3%(54/96),Ⅰ~Ⅱ度腹泻为18.8%(18/96).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肯定,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患者临床受益.

    作者:宋荣峰;万以叶;程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