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雪贞;封亚萍;王亦岚
目的 寻求一种治疗下肢骨肉瘤保肢治疗的方法 .方法 回顾2001~2008年收治的26例下肢骨肉瘤的患者,通过术前给予选择性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后再手术保肢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保肢成功,下肢功能均达到负重行走活动,基本能满足日常生活及工作,5年存活率达84%.结论 选择性下肢骨肉瘤供血动脉进行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是一种有效的保肢方法 ,能使肿瘤大部分供血动脉中断,组织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易于分离,组织水肿减轻,术中出血少,获得良好的外科切除条件.
作者:朱小明;刘申;彭东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手术治疗.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月手术治疗75岁以上食管癌及贲门癌患者27例.通过对食管癌及贲门癌的手术适应证选择,术前有关准备、营养支持及手术并症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率100%(27/27).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无乳糜胸.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7%(11,27).其中心律失常3例(心房颤动2例,室性期前收缩1例),经西地兰、心律平、利多卡因、胺碘酮等治疗愈.单纯肺部感染及肺不张5例,经加强抗炎,鼓励和协助排痰,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等措施治疗愈.肺部感染或肺不张合并心律失常3例,经治疗愈.结论 只要严格评估手术适应证,采取适当的围手术期管理、积极治疗和控制合并症,特别是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的合并症,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加强术后病人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监测和处理,手术治疗对76岁以上食管癌贲门癌患者风险不太,是一种较安全的可选治疗方法 .
作者:阴兵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静脉尿路造影术对体外冲击波碎石病例选择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病历完整的42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前静脉尿路造影资料和碎石后3个月的影像资料,分析其有效率.结果 425例患者中32例白肾,击碎31例(96.88%),排净为30例(93.73%);229例肾盂积水Ⅰ~Ⅱ度,击碎227例(99.13%),排净为207例(90.39%);119例肾积水Ⅲ度,击碎118例(99.16%),排净为86例(72.27%);45例肾积水Ⅳ度,击碎45例(100.00%),排净为17例(37.78%).结论 静脉尿路造影术能准确定位尿路结石,同时能准确反映肾功能,有利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方案的制定.
作者:查则曹;黄国珍;徐国全;江时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持续静脉化疗在疗效和副反应等方面要优于传统的冲击化疗模式.为了配合恶性骨肿瘤持续静脉化疗的开展,确保化疗过程顺利且安全地实施,减少化疗药物外渗及静脉炎的发生,我科采用经外周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联合一次性输液泵持续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海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结节性痒疹的疗效.方法 78例结节性痒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口服白芍总苷胶囊及外用0.05%卤米松乳膏,对照组外用0.05%卤米松乳膏,分别于2,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结节性痒疹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值得临床选用.
作者:张颖鹏;梁斌慧;任诗峰;刘志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经电脑三维塑形在颅骨修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32例经电脑塑形后行颅骨修补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颅骨缺失的患者经电脑三维塑形材料进行颅骨修补术,全部患者恢复良好,无感染、积液,钛板同定牢固,无浮动,无头皮刺痛、卡压等不适,头面部正面观左右对称,弧线美观,效果满意率达100%.结论 电脑三维塑形材料进行颅骨修补术避免了术中塑形,大大缩短了手术及麻醉时间,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了塑形工作量,提高了塑形效果满意度.
作者:孙清平;张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根除HP的理想治疗方案.方法 将我院2007年3月~2009年6月经胃镜和(或)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消化性溃疡且胃黏膜活检标本尿素酶试验检查HP为阳性的患者99例,随机分为3组均以奥美拉唑为基础外加两种不同抗生素的方案进行治疗,比较症状缓解率、愈合率及HP根除率.结果 疗程结束后,以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为三联方案的治疗组在症状缓解、病变愈合及HP根除率明显优于其它两组,尤其HP根除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结论 根除HP选用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三联法较为理想.
作者:邹建兵;游小毛;邹文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错互补基因(ERCC1)在晚期人结肠癌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及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 以江西省肿瘤医院行结肠癌剖腹探查术患者44例的标本为材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其ERCC1表达水平,所有入组患者随访2年.结果 肿瘤组织中ERCC1的阳性率为50.00%,ERCC1阴性者铂类药物化疗有效率为59.1%(13/22),而阳性者则为27.3%(6/22),两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3):Cox回归分析显示ERCC1表达为结肠癌患者独立预后因子(P=0.002).结论 ERCC1表达可作为预测结肠癌患者对铂类药物敏感性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作者:李建旺;李邦华;黄春珍;李建华;王丽娜;温钦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对围产期妇女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237例围产期妇女按不同文化程度分为两组,同时进行围产期口腔健康教育讲座,采取授课前、后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授课即时效果进行评价,并比较不同文化程度的孕妇口腔健康知识水平.结果 听课前、后围产期妇女相关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和口腔保健行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文化程度的孕妇在听课前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听课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产期口腔健康教育讲座能有效地提高孕妇口腔保健知识水平.
作者:文斌;黄彦;何予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艾迪加博莱霉素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效果.方法 艾迪注射液加博莱霉素为治疗组,单纯应用博莱霉素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艾迪与博莱霉素联用可产生抗癌协同作用,减轻化疗毒副反应.
作者:皇甫秋强;陶鸿杰;姚战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临床输血安全的三大战略是挑选健康的献血者、严格进行血液病毒标志物的筛选检测和临床医疗机构合理用血和成分输血.合理用血与对不该输血的患者避免用血都是以病人为中心,关爱生命,因此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更新陈旧的输血观念,树它输血风险意识,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作者:乐爱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丙泊酚配伍芬太尼加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7年9月~2008年12月自愿无痛人工流产健康未育妇女或有剖宫产史妊娠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照组单纯用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结果 观察组在无阻力扩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泊酚配伍芬太尼加米索前列醇术前0.5h舌下含服简单易行,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支菊珉;刘玮英;朱果青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是妇科不育不孕症常用的检查手段,该检查损伤小,能对输卵管的形态及阻塞部位作出较准确诊断,而且有一定治疗作用.由于患者要承受心理和身体痛苦,因此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作者:李玉华;朱月华;张艳;高梅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高质量的标本是高质量检验的第一步.护士是标本采集的执行者,为了提高标本采集的质量,现就标本采集知识,护士的认知及培训对策进行综述.
作者:雷雪贞;封亚萍;王亦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全麻下双肺大容量肺泡灌洗术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08年12月对56例患者行全麻下双肺同期大容量肺泡灌洗的病例资料.结果 56例患者第一侧肺灌洗残留液量241.5±192.1 m1,多残留620ml,6例完全回收.第二侧肺灌洗残留液量362.3±186.4ml,多残留790ml,5例完全回收.第一侧肺灌洗后气道压增加10.2±5.4cmH2O.两侧肺灌洗间隔时间68.2±15.8min.结论 双肺同期大容量肺泡灌洗法节约医疗资源,副作用少安全性高,可减轻患者痛苦和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张玉兰;张建华;李赞华;范成;王玉;罗江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浮肩损伤(floating shoulder injury,FSI)是一种严重的肩部复合损伤,随着现代交通及建筑事业的迅猛发展,该类型损伤的发生也逐渐增多.但国内外文献的报道较少,且各作者缺乏大宗的病例分析,各治疗方法之间对照也不够充分,现在对FSI的概念、诊断及治疗都存在争议.
作者:罗仕清;许永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子宫癌肉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7月~2007年11月收治的29例子宫癌肉瘤的临床资料并对29例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29例子宫癌肉瘤患者中,宫颈癌肉瘤2例,宫体癌肉瘤27例.主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和阴道异常排液.确诊需要依据病理组织检查.29例患者均接受手术,其中14例术后辅助化疗,2例术后辅助放疗,6例术后联合放化疗.2例宫颈癌肉瘤中1例于术后53个月复发死亡,1例随访至今30个月无瘤生存.27例宫体癌肉瘤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4%、37.0%、26.0%.结论 手术是子宫癌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预后与手术病理分期、治疗方式有关,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辅以放化疗,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郭桃英;潘玫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低浓度罗哌卡因伍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足月单胎初产妇,宫缩正常,无致难产因素及椎管内麻醉禁忌,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均施行硬膜外自控镇痛.镇痛用药:S组用0.1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F组用0.15%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混合液.江苏爱普DDB-Ⅰ型微量泵输入首剂8~12ml,持续量6ml/h,PCA(自控给药)量为3ml,锁定时间20min.观察镇痛效果、运动阻滞效果、产程、新生儿评分、产妇体征、镇痛副作用.结果 S组镇痛效果优于F组(P<0.05);运动阻滞效果、产程、新生儿评分、产妇体征对比无显著差异;S组镇痛副作用少于F组.结论 两种方法 用于分娩镇痛都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性,相比而言,罗哌卡因舒芬太尼更具优越性.
作者:胡兢;夏淑芳;柳春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CASP8-652 6N ins/del基因多态与吉非替尼治疗NSCL敏感性及患者生存之间的关系.方法 入组88例接受吉非替尼单药治疗的ⅢA-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以及CASP8-652 6N ins/del基因多态与吉非替尼治疗的临床获益率及患者生存的相关性.结果 腺癌患者临床获益率及总生存期显著优于非腺癌患者(P=0.009和P=0.048);既往治疗的无进展生存期与吉非替尼治疗的临床获益率和无进展生存期显著相关(P=0.003和P=0.001).CASP8-652 6N ins/del基因多态与吉非替尼治疗的无进展生存期相关,携带del遗传变异的患者吉非替尼治疗的无进展生存期显著短于携带ins/ins基因型的患者(P=0.039).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病理类型(P=0.020,RR:2.466,95%CI:1.150~5.288)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是吉非替尼抗肿瘤作用的重要部分.CASP8基因多态及病理类型可能成为吉非替尼治疗敏感性及治疗结局的预测指标.
作者:廖瑜倩;马飞;吴晨;林东昕;徐兵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可吸收螺钉在四肢关节内骨折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采取超高分子聚-DL-乳酸(PDLLA)自膨胀可吸收螺钉治疗四肢关节内骨折36例,术后石膏托固定4~6周,定期随访,复查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以及局部反应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对位良好,达骨性愈合,肢体功能和关节功能无明显异常,无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表现.结论 可吸收螺钉是四肢关节内骨折理想内固定物,其操作简单,固定效果确切,生物相容性好,不影响关节内骨折愈合,免除二次手术取除内同定物的痛苦.
作者:黄细军;姚昊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