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脑三维塑形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

孙清平;张宇

关键词:电脑三维塑形, 颅骨修补术
摘要:目的 评价经电脑三维塑形在颅骨修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32例经电脑塑形后行颅骨修补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颅骨缺失的患者经电脑三维塑形材料进行颅骨修补术,全部患者恢复良好,无感染、积液,钛板同定牢固,无浮动,无头皮刺痛、卡压等不适,头面部正面观左右对称,弧线美观,效果满意率达100%.结论 电脑三维塑形材料进行颅骨修补术避免了术中塑形,大大缩短了手术及麻醉时间,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了塑形工作量,提高了塑形效果满意度.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白芍总苷胶囊联合0.05%卤米松乳膏治疗结节性痒疹临床观察

    目的 总结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结节性痒疹的疗效.方法 78例结节性痒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口服白芍总苷胶囊及外用0.05%卤米松乳膏,对照组外用0.05%卤米松乳膏,分别于2,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结节性痒疹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值得临床选用.

    作者:张颖鹏;梁斌慧;任诗峰;刘志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血清瘦素与肺结核患者营养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瘦素在肺结核患者体内的变化及其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0例稳定期肺结核患者及44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同时测定各营养指标,包括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白蛋白(ALB)、肌酐身高指数(CMI%)上臂中点肌肉周经(AMC)、理想体重百分比(IBW%)、颈围、胸围、腰围等.比较患者与健康人各参数的差异,分析瘦素与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肺结核瘦索水平[(4.53±3.32)/mg/L]与健康人瘦素水平[(8.65±4.31)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瘦素水平与各营养指标IBW%(r=0.56,P<0.01),AMC(r=0.52,P<0.01),胸围(r=0.43,P<0.01),腹围(r=0.39,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肺结核患者瘦素水平低于健康,且不同程度存在营养不良,瘦素对肺结核营养不良患者有生理调节作用.

    作者:焦深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静脉尿路造影术在体外冲击波碎石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静脉尿路造影术对体外冲击波碎石病例选择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病历完整的42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前静脉尿路造影资料和碎石后3个月的影像资料,分析其有效率.结果 425例患者中32例白肾,击碎31例(96.88%),排净为30例(93.73%);229例肾盂积水Ⅰ~Ⅱ度,击碎227例(99.13%),排净为207例(90.39%);119例肾积水Ⅲ度,击碎118例(99.16%),排净为86例(72.27%);45例肾积水Ⅳ度,击碎45例(100.00%),排净为17例(37.78%).结论 静脉尿路造影术能准确定位尿路结石,同时能准确反映肾功能,有利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方案的制定.

    作者:查则曹;黄国珍;徐国全;江时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功能性胰岛素瘤32例诊治分析

    目的 总结功能性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65年5月~2009年8月经手术治疗和病理证实的32例功能性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有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3例并发胰漏,全部顺利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5d.结论 功能性胰岛索瘤有明显的临床内分泌症状,术前定位困难,手术切除是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 .

    作者:陈海鸣;邹志森;李学明;万仁华;余永欢;邓钺涛;蔡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丙泊酚配伍芬太尼加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丙泊酚配伍芬太尼加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7年9月~2008年12月自愿无痛人工流产健康未育妇女或有剖宫产史妊娠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照组单纯用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结果 观察组在无阻力扩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泊酚配伍芬太尼加米索前列醇术前0.5h舌下含服简单易行,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支菊珉;刘玮英;朱果青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电脑三维塑形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经电脑三维塑形在颅骨修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32例经电脑塑形后行颅骨修补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颅骨缺失的患者经电脑三维塑形材料进行颅骨修补术,全部患者恢复良好,无感染、积液,钛板同定牢固,无浮动,无头皮刺痛、卡压等不适,头面部正面观左右对称,弧线美观,效果满意率达100%.结论 电脑三维塑形材料进行颅骨修补术避免了术中塑形,大大缩短了手术及麻醉时间,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了塑形工作量,提高了塑形效果满意度.

    作者:孙清平;张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高压氧救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6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抢救成功率,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09年6月采用高压氧救治急性CO中毒65例.结果 65例采用高压氧(HBO)及配合常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53例有意识障碍的中、重度中毒50%患者在2h内清醒,81.1%在6h内清醒.HBO治疗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清醒时间、迟发性脑病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HBO是急性CO中毒救治的有效方法 ,尤其是中、重度中毒患者.

    作者:丁义斌;陈斌花;罗雅娟;余翔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高龄食管癌、贲门癌的外科治疗

    目的 总结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手术治疗.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月手术治疗75岁以上食管癌及贲门癌患者27例.通过对食管癌及贲门癌的手术适应证选择,术前有关准备、营养支持及手术并症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率100%(27/27).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无乳糜胸.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7%(11,27).其中心律失常3例(心房颤动2例,室性期前收缩1例),经西地兰、心律平、利多卡因、胺碘酮等治疗愈.单纯肺部感染及肺不张5例,经加强抗炎,鼓励和协助排痰,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等措施治疗愈.肺部感染或肺不张合并心律失常3例,经治疗愈.结论 只要严格评估手术适应证,采取适当的围手术期管理、积极治疗和控制合并症,特别是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的合并症,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加强术后病人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监测和处理,手术治疗对76岁以上食管癌贲门癌患者风险不太,是一种较安全的可选治疗方法 .

    作者:阴兵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子痫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CT诊断

    目的 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CT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8例子痫所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CT表现,8例均行CT平扫,其中5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 RPLS主要表现为双侧枕叶或枕顶叶脑白质密度减低,同时可并发其它部位脑白质密度减低,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单纯枕叶脑白质密度减低2例,枕顶叶脑自质密度减低3例,枕顶叶和额叶脑白质密度减低2例,枕顶叶和外囊密度减低1例.经过积极治疗,7例CT表现恢复正常,呈完全可逆,1例脑白质仍可见局灶低密度,呈部分可逆.结论 结合临床表现和CT特征,能正确诊断RPLS,对RPLS的早期诊断,有利于临床治疗,提高治愈率.

    作者:陈永华;何玉麟;李五根;夏国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灯盏花素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常规应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细胞、脱水降颅压等对症支持处理;灯盏花素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250ml+灯盏花素10ml静滴,1次/d,共15d.检测并记录病例治疗前及治疗后15d血浆LPA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15d血浆LPA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灯盏花素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能够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LPA水平.

    作者:刘海江;詹细平;楼小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联合希罗达同步放化疗治疗胃癌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希罗达治疗未手术胃癌的临床效果及毒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2008年6月使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希罗达治疗未手术胃癌患者32例.放射治疗每周5次,每天1次,单次剂量2Gy,总剂量42Gy,局部缩野加量至56Gy.同步口服希罗达每周5次,每日1000mg/m2.结果 29例按计划完成了治疗,总有效率为76%,1年总生存率为72%.消化道反应是常见的毒性反应,3级反应5例(15.6%),未见明屁4级反应.结论 三维适形放疔联合希罗达治疗不能手术胃癌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局部控制率好,毒副反应能够耐受,但远处转移的控制有待更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志;龚敏勇;曾灵芝;左洪波;熊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2232例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中麻醉失败及并发症探讨

    目的 总结本院2232例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中出现的麻醉失败病例及并发症,提高腰硬联合麻醉临床应用效果,减少并发症.方法 2232例腰硬联合麻醉病例,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如麻醉失败,平面过广,术后下肢麻木或出现异感等.结果 腰硬联合麻醉成功率96%,有4%的病例出现了并发症.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与其它椎管内麻醉一样,使用中存在优缺点,会出现并发症及麻醉失败,要提高临床效果,就必须提高操作技术,并减少并发症.

    作者:钟瑞生;黄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子宫癌肉瘤2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癌肉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7月~2007年11月收治的29例子宫癌肉瘤的临床资料并对29例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29例子宫癌肉瘤患者中,宫颈癌肉瘤2例,宫体癌肉瘤27例.主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和阴道异常排液.确诊需要依据病理组织检查.29例患者均接受手术,其中14例术后辅助化疗,2例术后辅助放疗,6例术后联合放化疗.2例宫颈癌肉瘤中1例于术后53个月复发死亡,1例随访至今30个月无瘤生存.27例宫体癌肉瘤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4%、37.0%、26.0%.结论 手术是子宫癌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预后与手术病理分期、治疗方式有关,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辅以放化疗,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郭桃英;潘玫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的护理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是妇科不育不孕症常用的检查手段,该检查损伤小,能对输卵管的形态及阻塞部位作出较准确诊断,而且有一定治疗作用.由于患者要承受心理和身体痛苦,因此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作者:李玉华;朱月华;张艳;高梅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血清VEGF、VEGF-C及MMP-9在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作用与意义

    目的 联合检测术前肺癌患者血清中VEGF、VEGF-C及MMP-9的水平,探讨其作为预测肺癌淋巴转移、预后和手术疔效监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联合检测65例NSCLC患者术前的血清VEGF、VEGF-C及MMP-9的表达.结果 有淋巴转移组的血清VEGF、VEGF-C、MMP-9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转移组,有显著差异性(P<0.01),相对于检测单个蛋白因子或两项蛋白因子,联合检测3项蛋白因子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更有价值.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VEGF、VEGF~C及MMP-9水平有助于提高对NSCLC淋巴结转移判断的准确率,手术前观察肺癌患者血清VEGF、VEGF-C及MMP-9水平将有助于判断疗效,监测预后和指导肺癌术后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作者:熊伟川;熊汉鹏;李峰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血栓性外痔切除患者应用双氯芬酸钠栓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双氯芬酸钠栓用于血栓性外痔切除术患者术后止痛效果.方法 将100例外痔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前15min给予双氯芬酸钠栓从肛门处塞入,对照组术后出现疼痛后给药.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镇痛效果优于术后出现疼痛给药.

    作者:杨艳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锁孔入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

    目的 评价经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LAN)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 全部34例大型听神经瘤都经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切除,力争全切肿瘤,解剖保留面神经,术后面神经功能采用House-Brackmann Grade.结果 肿瘤全切33例(97.1%).次全切除1例(2.9%),面神经解剖保留27例(79.4%),功能保留(House-Brackmann grade,grade Ⅰ-Ⅱ)12例(44.4%),听神经解剖保留4例,有效听力保留2例.结论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可作为大型听神经瘤治疗的常规措施.

    作者:周东伟;洪涛;汪阳;卢明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26例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8年8月26例老年SAP患者(56~87岁)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45例的非老年SAP患者(11~55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老年组和对照组SAP患者主要病因均以胆石症为多见,但次要病因分别为高脂血症和饮食源性.老年组多伴有内科慢性疾病,以高血压、慢性呼吸道疾病多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临床表现不典型,多并发休克、呼吸道疾病和神志的改变.老年组治愈率69.2%(18/26),死亡率30.8%(8/26),手术治疗死亡率44.4%(4/9);非手术治疗死亡率23.5%(4/17).结论 老年人SAP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高,临床症状不典型,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治疗.

    作者:车河龙;邱卫明;叶祥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以奥美拉唑为基础的三种方案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根除HP的理想治疗方案.方法 将我院2007年3月~2009年6月经胃镜和(或)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消化性溃疡且胃黏膜活检标本尿素酶试验检查HP为阳性的患者99例,随机分为3组均以奥美拉唑为基础外加两种不同抗生素的方案进行治疗,比较症状缓解率、愈合率及HP根除率.结果 疗程结束后,以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为三联方案的治疗组在症状缓解、病变愈合及HP根除率明显优于其它两组,尤其HP根除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结论 根除HP选用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三联法较为理想.

    作者:邹建兵;游小毛;邹文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磷酸铝凝胶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磷酸钒凝胶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经胃镜确诊的小儿消化性溃疡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奥美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对照组仅以奥美拉唑治疗,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症状并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显效率分别为83.3%和43.8%,总有效率分别为94.4%和71.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胃镜检查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3.3%和68.8%,总有效率分别为97.2%和87.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磷酸铝凝胶能显著改善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乐庆胜;刘小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