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鹏;梁斌慧;任诗峰;刘志刚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灯盏花素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常规应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细胞、脱水降颅压等对症支持处理;灯盏花素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250ml+灯盏花素10ml静滴,1次/d,共15d.检测并记录病例治疗前及治疗后15d血浆LPA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15d血浆LPA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灯盏花素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能够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LPA水平.
作者:刘海江;詹细平;楼小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低浓度罗哌卡因伍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足月单胎初产妇,宫缩正常,无致难产因素及椎管内麻醉禁忌,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均施行硬膜外自控镇痛.镇痛用药:S组用0.1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F组用0.15%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混合液.江苏爱普DDB-Ⅰ型微量泵输入首剂8~12ml,持续量6ml/h,PCA(自控给药)量为3ml,锁定时间20min.观察镇痛效果、运动阻滞效果、产程、新生儿评分、产妇体征、镇痛副作用.结果 S组镇痛效果优于F组(P<0.05);运动阻滞效果、产程、新生儿评分、产妇体征对比无显著差异;S组镇痛副作用少于F组.结论 两种方法 用于分娩镇痛都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性,相比而言,罗哌卡因舒芬太尼更具优越性.
作者:胡兢;夏淑芳;柳春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寻求一种治疗下肢骨肉瘤保肢治疗的方法 .方法 回顾2001~2008年收治的26例下肢骨肉瘤的患者,通过术前给予选择性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后再手术保肢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保肢成功,下肢功能均达到负重行走活动,基本能满足日常生活及工作,5年存活率达84%.结论 选择性下肢骨肉瘤供血动脉进行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是一种有效的保肢方法 ,能使肿瘤大部分供血动脉中断,组织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易于分离,组织水肿减轻,术中出血少,获得良好的外科切除条件.
作者:朱小明;刘申;彭东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CT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8例子痫所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CT表现,8例均行CT平扫,其中5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 RPLS主要表现为双侧枕叶或枕顶叶脑白质密度减低,同时可并发其它部位脑白质密度减低,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单纯枕叶脑白质密度减低2例,枕顶叶脑自质密度减低3例,枕顶叶和额叶脑白质密度减低2例,枕顶叶和外囊密度减低1例.经过积极治疗,7例CT表现恢复正常,呈完全可逆,1例脑白质仍可见局灶低密度,呈部分可逆.结论 结合临床表现和CT特征,能正确诊断RPLS,对RPLS的早期诊断,有利于临床治疗,提高治愈率.
作者:陈永华;何玉麟;李五根;夏国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根除HP的理想治疗方案.方法 将我院2007年3月~2009年6月经胃镜和(或)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消化性溃疡且胃黏膜活检标本尿素酶试验检查HP为阳性的患者99例,随机分为3组均以奥美拉唑为基础外加两种不同抗生素的方案进行治疗,比较症状缓解率、愈合率及HP根除率.结果 疗程结束后,以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为三联方案的治疗组在症状缓解、病变愈合及HP根除率明显优于其它两组,尤其HP根除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结论 根除HP选用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三联法较为理想.
作者:邹建兵;游小毛;邹文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慢性宫颈炎是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多由分娩、流产或手术造成宫颈裂伤,细菌侵入所致,当急性宫颈炎迁延不愈也会转为慢性:主要病理改变为宫颈糜烂:治疗方法以物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效果欠佳.
作者:熊春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和5-氟尿嘧啶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96例进展期胃癌采用多西紫杉醇75mg/m2,第1d静脉输注1h;奥沙利铂100mg/m2,第1d静脉输注3h;亚叶酸0.2g/m2,第1d静脉输注2h;5-氟尿嘧啶2.4g/m2用便携式微量输液泵持续静脉输注48h,21d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96例患者均可评价,获得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39例,稳定(SD)33例,进展(PD)21例,总有效率(RR)为43.8%(42/96),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7.5个月,中位生存期11.4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腹泻、四肢末梢感觉异常,其中Ⅱ~Ⅲ度白细胞减少为65.7%(63/96),Ⅱ~Ⅲ度血小板减少为34.4%(33/96).Ⅰ~Ⅱ度神经毒性为56.3%(54/96),Ⅰ~Ⅱ度腹泻为18.8%(18/96).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肯定,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患者临床受益.
作者:宋荣峰;万以叶;程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种植支抗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例需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双尖牙并需强支抗的安氏Ⅱ类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双侧第二双尖牙和第一磨牙之间的牙槽嵴上,植入微型种植体各1枚,作为支抗移动尖牙.观测双侧尖牙移动速度及磨牙相对于参考平面的位移量.结果 移动尖牙的平均速度为1.25mm/月,与口外弓加强磨牙支抗有统计学差异;磨牙平均位移量为0.38mm,与口外弓加强磨牙支抗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种植体支抗明显优于口外弓加强磨牙支抗.
作者:俞星;昝昊;周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鼻内镜手术是近年来开展起来的一种用于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微创手术,因其具有手术视野清晰,组织损伤小,出血少,面部不遗留瘢痕,效果肯定等优点,已经广泛普及二级医院.该手术解决了鼻腔解剖结构异常造成的鼻腔,鼻窦通气及引流障碍,比如钩突肥大、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窦炎等,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作者:叶绿萍;姚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手术治疗.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月手术治疗75岁以上食管癌及贲门癌患者27例.通过对食管癌及贲门癌的手术适应证选择,术前有关准备、营养支持及手术并症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率100%(27/27).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无乳糜胸.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7%(11,27).其中心律失常3例(心房颤动2例,室性期前收缩1例),经西地兰、心律平、利多卡因、胺碘酮等治疗愈.单纯肺部感染及肺不张5例,经加强抗炎,鼓励和协助排痰,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等措施治疗愈.肺部感染或肺不张合并心律失常3例,经治疗愈.结论 只要严格评估手术适应证,采取适当的围手术期管理、积极治疗和控制合并症,特别是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的合并症,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加强术后病人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监测和处理,手术治疗对76岁以上食管癌贲门癌患者风险不太,是一种较安全的可选治疗方法 .
作者:阴兵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便秘是肿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有关便秘,临床报道较多,尤其是肿瘤放疗期间的预防措施,在临床实践上获得了肯定.但对病人急性便秘所造成的痛苦,应急措施却往往不尽人意.灌肠虽能立即起效,但有的病人需要数次才能完成.
作者:李新平;申江;陈海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D-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TGA)是主动脉和肺动脉与解剖心室连接颠倒的先天性心脏缺损,TGA的外科治疗由早期房间隔切开、肺动脉环缩等姑息手术治疗,发展至心房调转手术(atrial switch pperation)的生理性纠正治疗,至大动脉调转(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ASO)的解剖性根治手术.
作者:黄国金;明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以奥沙利铂(L-OHP)为主的FOLFOX化疗方案经多年的临床应用已被证明可以有效治疗结直肠癌,近年来在结直肠癌病人的化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有效率初治者为34%~67%,复发者为21%~58%.
作者:温钦生;李邦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是妇科不育不孕症常用的检查手段,该检查损伤小,能对输卵管的形态及阻塞部位作出较准确诊断,而且有一定治疗作用.由于患者要承受心理和身体痛苦,因此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作者:李玉华;朱月华;张艳;高梅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经电脑三维塑形在颅骨修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32例经电脑塑形后行颅骨修补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颅骨缺失的患者经电脑三维塑形材料进行颅骨修补术,全部患者恢复良好,无感染、积液,钛板同定牢固,无浮动,无头皮刺痛、卡压等不适,头面部正面观左右对称,弧线美观,效果满意率达100%.结论 电脑三维塑形材料进行颅骨修补术避免了术中塑形,大大缩短了手术及麻醉时间,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了塑形工作量,提高了塑形效果满意度.
作者:孙清平;张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结节性痒疹的疗效.方法 78例结节性痒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口服白芍总苷胶囊及外用0.05%卤米松乳膏,对照组外用0.05%卤米松乳膏,分别于2,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结节性痒疹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值得临床选用.
作者:张颖鹏;梁斌慧;任诗峰;刘志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对围产期妇女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237例围产期妇女按不同文化程度分为两组,同时进行围产期口腔健康教育讲座,采取授课前、后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授课即时效果进行评价,并比较不同文化程度的孕妇口腔健康知识水平.结果 听课前、后围产期妇女相关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和口腔保健行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文化程度的孕妇在听课前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听课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产期口腔健康教育讲座能有效地提高孕妇口腔保健知识水平.
作者:文斌;黄彦;何予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错互补基因(ERCC1)在晚期人结肠癌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及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 以江西省肿瘤医院行结肠癌剖腹探查术患者44例的标本为材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其ERCC1表达水平,所有入组患者随访2年.结果 肿瘤组织中ERCC1的阳性率为50.00%,ERCC1阴性者铂类药物化疗有效率为59.1%(13/22),而阳性者则为27.3%(6/22),两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3):Cox回归分析显示ERCC1表达为结肠癌患者独立预后因子(P=0.002).结论 ERCC1表达可作为预测结肠癌患者对铂类药物敏感性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作者:李建旺;李邦华;黄春珍;李建华;王丽娜;温钦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临床输血安全的三大战略是挑选健康的献血者、严格进行血液病毒标志物的筛选检测和临床医疗机构合理用血和成分输血.合理用血与对不该输血的患者避免用血都是以病人为中心,关爱生命,因此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更新陈旧的输血观念,树它输血风险意识,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作者:乐爱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联合检测术前肺癌患者血清中VEGF、VEGF-C及MMP-9的水平,探讨其作为预测肺癌淋巴转移、预后和手术疔效监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联合检测65例NSCLC患者术前的血清VEGF、VEGF-C及MMP-9的表达.结果 有淋巴转移组的血清VEGF、VEGF-C、MMP-9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转移组,有显著差异性(P<0.01),相对于检测单个蛋白因子或两项蛋白因子,联合检测3项蛋白因子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更有价值.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VEGF、VEGF~C及MMP-9水平有助于提高对NSCLC淋巴结转移判断的准确率,手术前观察肺癌患者血清VEGF、VEGF-C及MMP-9水平将有助于判断疗效,监测预后和指导肺癌术后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作者:熊伟川;熊汉鹏;李峰山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