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英
目的 探讨静脉尿路造影术对体外冲击波碎石病例选择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病历完整的42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前静脉尿路造影资料和碎石后3个月的影像资料,分析其有效率.结果 425例患者中32例白肾,击碎31例(96.88%),排净为30例(93.73%);229例肾盂积水Ⅰ~Ⅱ度,击碎227例(99.13%),排净为207例(90.39%);119例肾积水Ⅲ度,击碎118例(99.16%),排净为86例(72.27%);45例肾积水Ⅳ度,击碎45例(100.00%),排净为17例(37.78%).结论 静脉尿路造影术能准确定位尿路结石,同时能准确反映肾功能,有利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方案的制定.
作者:查则曹;黄国珍;徐国全;江时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鼻内镜手术是近年来开展起来的一种用于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微创手术,因其具有手术视野清晰,组织损伤小,出血少,面部不遗留瘢痕,效果肯定等优点,已经广泛普及二级医院.该手术解决了鼻腔解剖结构异常造成的鼻腔,鼻窦通气及引流障碍,比如钩突肥大、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窦炎等,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作者:叶绿萍;姚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是妇科不育不孕症常用的检查手段,该检查损伤小,能对输卵管的形态及阻塞部位作出较准确诊断,而且有一定治疗作用.由于患者要承受心理和身体痛苦,因此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作者:李玉华;朱月华;张艳;高梅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近年来,我科采用FE复合酶口腔消毒喷雾剂(儿童型新净界喷雾剂)行口腔护理,预防术后感染,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聂爱萍;肖云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背景抑制弥散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with background suppression,DWIBS)技术在子宫卵巢恶性肿瘤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14例子宫内膜癌,32例宫颈癌,5例卵巢癌,1例阴道癌患者进行MRI常规及DWIBS检查,经3D容积与MIP重建,进行影像与临床对比分析.结果 根据FIGO外科分期,Ⅰ期25例,Ⅱ期15例,Ⅲ期10例,Ⅳ期7例,术后复发转移4例,术后正常1例.48例患者原发和转移病灶在DWIBS图像上表现为高亮或高信号,1例子宫内膜癌Ⅰa期.2例宫颈癌Ⅰa期及1例宫颈癌术后患者病灶在DWIBS图像上显示为正常.结论 除子宫内膜癌及宫颈癌Ⅰa期病变外,结合MRI平扫与DWIBS图像能清楚显示病灶及其侵犯和转移情况,对子宫与卵巢病变的术前分期及疗效评估有较大的价值.
作者:黄泽春;冷渌清;蔡长寿;熊伟;王敏;胡苏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关节镜下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腘绳肌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8月~2008年10月,19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腘绳肌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17例获得随访,时间半年到2年,所有膝关节不稳消失,Lachman试验阴性、前抽屉试验阴性,膝关节屈伸0°~120°,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术前56分增加到95分.结论 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胭绳肌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是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有效方法 .
作者:舒敏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持续静脉化疗在疗效和副反应等方面要优于传统的冲击化疗模式.为了配合恶性骨肿瘤持续静脉化疗的开展,确保化疗过程顺利且安全地实施,减少化疗药物外渗及静脉炎的发生,我科采用经外周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联合一次性输液泵持续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海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本院2232例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中出现的麻醉失败病例及并发症,提高腰硬联合麻醉临床应用效果,减少并发症.方法 2232例腰硬联合麻醉病例,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如麻醉失败,平面过广,术后下肢麻木或出现异感等.结果 腰硬联合麻醉成功率96%,有4%的病例出现了并发症.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与其它椎管内麻醉一样,使用中存在优缺点,会出现并发症及麻醉失败,要提高临床效果,就必须提高操作技术,并减少并发症.
作者:钟瑞生;黄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可吸收螺钉在四肢关节内骨折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采取超高分子聚-DL-乳酸(PDLLA)自膨胀可吸收螺钉治疗四肢关节内骨折36例,术后石膏托固定4~6周,定期随访,复查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以及局部反应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对位良好,达骨性愈合,肢体功能和关节功能无明显异常,无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表现.结论 可吸收螺钉是四肢关节内骨折理想内固定物,其操作简单,固定效果确切,生物相容性好,不影响关节内骨折愈合,免除二次手术取除内同定物的痛苦.
作者:黄细军;姚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对围产期妇女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237例围产期妇女按不同文化程度分为两组,同时进行围产期口腔健康教育讲座,采取授课前、后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授课即时效果进行评价,并比较不同文化程度的孕妇口腔健康知识水平.结果 听课前、后围产期妇女相关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和口腔保健行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文化程度的孕妇在听课前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听课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产期口腔健康教育讲座能有效地提高孕妇口腔保健知识水平.
作者:文斌;黄彦;何予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双氯芬酸钠栓用于血栓性外痔切除术患者术后止痛效果.方法 将100例外痔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前15min给予双氯芬酸钠栓从肛门处塞入,对照组术后出现疼痛后给药.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镇痛效果优于术后出现疼痛给药.
作者:杨艳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联合检测术前肺癌患者血清中VEGF、VEGF-C及MMP-9的水平,探讨其作为预测肺癌淋巴转移、预后和手术疔效监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联合检测65例NSCLC患者术前的血清VEGF、VEGF-C及MMP-9的表达.结果 有淋巴转移组的血清VEGF、VEGF-C、MMP-9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转移组,有显著差异性(P<0.01),相对于检测单个蛋白因子或两项蛋白因子,联合检测3项蛋白因子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更有价值.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VEGF、VEGF~C及MMP-9水平有助于提高对NSCLC淋巴结转移判断的准确率,手术前观察肺癌患者血清VEGF、VEGF-C及MMP-9水平将有助于判断疗效,监测预后和指导肺癌术后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作者:熊伟川;熊汉鹏;李峰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功能性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65年5月~2009年8月经手术治疗和病理证实的32例功能性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有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3例并发胰漏,全部顺利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5d.结论 功能性胰岛索瘤有明显的临床内分泌症状,术前定位困难,手术切除是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 .
作者:陈海鸣;邹志森;李学明;万仁华;余永欢;邓钺涛;蔡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临床输血安全的三大战略是挑选健康的献血者、严格进行血液病毒标志物的筛选检测和临床医疗机构合理用血和成分输血.合理用血与对不该输血的患者避免用血都是以病人为中心,关爱生命,因此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更新陈旧的输血观念,树它输血风险意识,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作者:乐爱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孕中晚期羊水过多发生原因.方法 以154例羊水过多孕妇做为观察组,另随机选择同期240例羊水量正常的孕妇为对照组.分别记录所选孕妇孕期情况和妊娠结局,比较两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妊娠期血糖异常、胎盘血管瘤、母儿血型不合、脐带因素等方面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女胎、巨大儿、剖宫产率、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以及出生窒息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畸形胎儿羊水过多发生在妊娠32周以前明显高于32周以后,巨大胎儿均在32周以后发生羊水过多.结论 羊水过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原因不明确,羊水过多的妊娠结局与其发生时间、胎儿情况等有密切的相关性.
作者:谢莲华;刘丽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凯纷注射液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头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加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A组采用甘露醇脱水、止血芳酸止血、尼莫地平减轻血管痉挛及口服安定镇静等常规治疗:B组在进行采用常规治疗同时,将凯纷注射液用生理盐水稀释到0.1%以5ml为负荷计量,2ml/h为维持量持续静脉泵入.分别在治疗后第1d,2d,3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头痛程度显著减轻,但B组减轻的程度比A组更加显著.结论 凯纷注射液可以显著地减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头痛的程度.
作者:周绪锋;张明生;粱爱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磷酸钒凝胶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经胃镜确诊的小儿消化性溃疡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奥美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对照组仅以奥美拉唑治疗,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症状并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显效率分别为83.3%和43.8%,总有效率分别为94.4%和71.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胃镜检查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3.3%和68.8%,总有效率分别为97.2%和87.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磷酸铝凝胶能显著改善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乐庆胜;刘小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种植支抗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例需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双尖牙并需强支抗的安氏Ⅱ类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双侧第二双尖牙和第一磨牙之间的牙槽嵴上,植入微型种植体各1枚,作为支抗移动尖牙.观测双侧尖牙移动速度及磨牙相对于参考平面的位移量.结果 移动尖牙的平均速度为1.25mm/月,与口外弓加强磨牙支抗有统计学差异;磨牙平均位移量为0.38mm,与口外弓加强磨牙支抗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种植体支抗明显优于口外弓加强磨牙支抗.
作者:俞星;昝昊;周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股骨头骨折分型及治疗方法 .方法 根据改良股骨头骨折脱位分型方法 ,对28例股骨头骨折病人,采用手术治疗26例.其中股骨头骨折小骨块切除5例,骨折块复位内崮定18例,髋关节置换3例.结果 平均随访2年,按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和X线结果,优11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总优良率为79%.结论 重视按股骨头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作者:过慧敏;廖琦;黄华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CT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8例子痫所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CT表现,8例均行CT平扫,其中5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 RPLS主要表现为双侧枕叶或枕顶叶脑白质密度减低,同时可并发其它部位脑白质密度减低,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单纯枕叶脑白质密度减低2例,枕顶叶脑自质密度减低3例,枕顶叶和额叶脑白质密度减低2例,枕顶叶和外囊密度减低1例.经过积极治疗,7例CT表现恢复正常,呈完全可逆,1例脑白质仍可见局灶低密度,呈部分可逆.结论 结合临床表现和CT特征,能正确诊断RPLS,对RPLS的早期诊断,有利于临床治疗,提高治愈率.
作者:陈永华;何玉麟;李五根;夏国金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