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兰玉;黄国明;丁仲如;乔怀宇;王洪如
小儿的结肠镜检查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因此要求检查者技术应熟练,和护士的配合要协调.怎样做好小儿结肠镜诊断治疗前后的护理配合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作者:刘小蓉;乐庆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全世界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近年来,随着普查、普治工作的进展,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
作者:刘美华;万红;万广娟;李金枝;吴晓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4岁.因解柏油样大便2d,于2007年3月20日入院.入院查体,T37.0℃,P74次/min,R19次/min,BP100/60mmHg,贫血外貌,神志清楚,配合查体,颈软,巩膜、皮肤未见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率74次/min,心律尚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两胸对称,两肺呼吸清晰,未闻及异常呼吸音,腹部扁平,尚软,剑突下压痛明显,肝、脾肋下未触及,亦未触及腹部包块,肠鸣音10次/min.血常规示:血红蛋白79g/L,白细胞6.1×109/L,中性72%,淋巴28%:大便潜血强阳性;尿液检查尿蛋白微量、尿红细胞(+).
作者:肖承瑜;张人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在糖尿病末梢神经损害中的诊断价值,为早期发现亚临床末梢神经损害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5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 5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NCV测定,后诊断糖尿病末梢神经损害的有44例(79%).此外NCV异常率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高低相关,HbA1c高的糖尿病人NCV异常率高,并发末梢神经损害的多.NCV异常率与病程的长短呈正相关.NCV异常率与B.S的高低无相关性.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应常规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为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糖尿病末梢损害提供依据.
作者:聂武琼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3月~2008年8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16例卵巢囊腺瘤的CT影像资料.结果 浆液性卵巢囊腺瘤8例(其中单房性浆液性囊腺瘤5例、浆液性乳头性囊腺瘤3例),且见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内钙化1例.黏液性卵巢囊腺瘤6例,交界性黏液性卵巢囊腺瘤1例,浆液性卵巢囊腺癌1例(双侧卵巢发病).术前诊断14例(87.5%),误诊2例(12.5%).结论 多层螺旋CT能很好显示卵巢囊腺瘤、囊腺癌的特征,在鉴别诊断良恶性卵巢囊腺肿瘤上有价值.
作者:古君海;陈慧玲;罗新忠;刘小华;彭国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endoscopic cyclophotoco-agulation ECP)是一种能在直视睫状突的情况下局限性光能破坏睫状体的上皮组织,具有可控性好、疗效高、并发症少等特点,是近几年来应用于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新方法.
作者:汤兰兰;谢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临床上将女性右下腹痛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2000~2006年女性因急性右下腹痛误诊为阑尾炎而施行手术的31例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1例误诊中,妇科急症16例,其他15例.结论 造成误诊主要原因:医生对妇科急症认识不足.
作者:叶锋;石志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5岁,孕1次,0产次,怀孕6个月常规产前检查,无特殊不适.超声检查:儿头朝上,颅骨环变形,回声减低,双顶径约6.2cm,侧脑室扩张,内径达2.0cm,后颅窝积液厚达1.5cm,脊柱连续性好,胎心搏动正常,四肢异常短小,肱骨径1.3cm,股骨径1.6cm,未见成角畸形或骨折声像,羊水大暗区2.1cm,胎盘未见异常.超声诊断:(1)单活胎,胎儿畸形:软骨发育不良,脑积水.(2)羊水过少.后经引产证实.
作者:周虹;李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不仅能解除髋关节疼痛,而且能有效重建关节功能,因而在关节外科领域发展较为迅速[1].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人体矫形外科中较大的重建手术,术后并发症多.为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现对2004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小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4℃高渗盐(HTS)对大鼠心搏骤停(SCA)脑海马组织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评价4℃高渗盐对脑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A)组、生理盐水(B)组、4℃生理盐水(C)组、HTS(D)gt、4℃HTS(E)组,每组6只.除A组外,其余各组均于复苏即刻给药.制作窒息致大鼠SCA模型,测定给药后60min各组大鼠血清尿素氮、血糖、电解质,并分别计算出各组血浆渗透压值;记录给药后6h、12h、24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复苏后24h处死大鼠取脑组织检测脑海马Caspases-3及GFAP的表达.结果 各组给药后60min血清尿素氮、血糖、电解质、血浆渗透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4℃HTS干预后能提高各时间点NDS(P<0.05),但4℃生理盐水和HTS干预后NDS提高不明显(P>0.05).4℃HTS、4℃生理盐水、HTS均能抑制脑Caspases-3、GFAP的表达(P<0.01),而4℃HTS作用显著和假手术组无区别(P>0.05).结论 SCA后给予4℃HTS能抑制脑海马组织Caspase-3、GFAP表达,对脑组织起保护作用,对机体血电解质、渗透压影响不大.
作者:张慧利;康秀文;柳远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血气分析是艾滋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虽然临床护士懂得如何进行隔离,但实际接触患者的血液时还是有胆怯心理.
作者:胡小萍;粱立超;钟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血液透析是目前抢救小儿肾功能衰竭,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的主要抢救措施之一.但由于小儿本身生理特点,血容量相对少,各脏器功能脆弱,血液透析中并发症和危险性较成人高,因此,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才能确保透析安全和治疗效果.我院血透室针对小儿的生理特点,在透析治疗中实施与成人不同的护理方法,于2001年9月~2008年7月对165例患儿成功地进行了650人次血液透析,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心影;熊筠;黄海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椎间隙感染、脊柱不稳及畸形的治疗检验.方法 2005年3月~2008年11月,采用经后路椎间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固定治疗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脊柱畸形及不稳8例.结果 8例病例皆获随诊,时间6~24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病人腰腿痛消失,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椎间隙达到骨性融合.结论 经后路椎间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脊柱畸形及不稳能直接较彻底的清除病灶,较正畸形,重建脊柱的稳定,椎间融合率高.具有迅速解除症状,缩短疗程,手术安全可靠.
作者:李广海;肖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静脉留置针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新生儿气胸疗效.方法 对23例新生儿气胸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分别观察胸腔闭式引流前后临床反应、经皮氧饱和度(TcSO2)、胸片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23例术后2h内皮肤紫绀基本消失,呼吸困难明显减轻,外周循环改善,经皮氧饱和度由治疗前<0.80.上升至治疗后>0.90;术后8h复查X线显示胸腔内气体减少,被压缩的肺已开始复张,24h后胸腔气体均基本消失,48h后复查X线显示胸腔气体消失,无一例气胸复发;引流时间为(36±4.74)h.23例患儿19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治愈率82.6%.结论 应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新生儿气胸疗效显著,方法简单,安全可靠.
作者:陈建辉;宋希里;周福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SALS)的临床特征,为早期准确诊断SALS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40例SAL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特点、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ALS平均发病年龄52.4岁,30岁以前和75岁以后发病少见,男女发病比例5∶3.SALS在临床上隐袭起病居多,但也可呈亚急性起病.上肢远端乏力或肌肉萎缩为常见的起病症状,其发展一般从起病部位水平或垂直的累及邻近的运动神经元.并发呼吸肌麻痹是SALS常见的死因.SALS的诊断仍然主要依靠临床表现.EMG检查对确诊SALS的病变范围和诊断无临床表现的隐匿损伤部位有重要意义.MRI检查对鉴别颈椎病及脊髓压迫症、脊髓肿瘤和脊髓空洞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辅助价值.结论 SALS以中年发病为主,男性多见,其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EMG和MRI检查对SAL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云珠;徐仁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封闭式负压引流就是利用VSD敷料(国内俗称人工皮[1])填充创面,创缘、敷料连同其内的引流管,粘贴上半透膜,使之处于封闭状而进行的引流.持续负压引流能彻底清除腔隙或创面各种渗出液、坏死组织,确保创面洁净,加速水肿消退,促进肉芽组织快速生长.
作者:黄秋兰;陈清梅;付剑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方法 收集我院2004~2008年20例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例,均行CT扫描.结果 单侧疵肿16例,其中额颞顶部14例,颞枕顶部3例,双侧血肿3例,其中双侧额颞顶部8例,双侧颞枕顶部2例.结论 CT检查能及时准确诊断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对减少临床误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伟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结肠镜检查在诊断肠易激综合征(IBS)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2006年到我院就诊且疑诊肠易激综合征的936例病人,这些病人在肠镜检查前根据临床有关资料均提示为肠易激综合征,对这些病人的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以便评价肠镜检查在诊断IBS中的意义.结果 936例疑诊肠易激综合征病人结肠镜结果正常的674例(72%),息肉76例(8.11%),溃疡性结肠炎34例(3.63%),血管畸形3例(0.32%),憩室2例(0.21%),黑变病1例(0.1%),寄生虫4例(0.43%),癌16例(1.7%),克罗恩病1例(0.1%).不进行结肠镜检查仅根据临床上的其他资料诊断IBS的准确率为72%,而28%的病人存在结肠器质性病变,其中肿瘤性病变占9.81%.结论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IBS时排他性的必备检查.
作者:廖旺娣;李国华;吕农华;陈幼祥;周小江;舒徐;刘丕;朱萱;王崇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鱼胆中毒与鱼胆汁中的所含胆酸、胆汁毒素、氰化物对细胞的损害及组织胺类物质致敏有关,以肝肾中毒为主,并可致多脏器衰竭.
作者:许爱群;游婉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22例子宫肌瘤患者均为肌壁间瘤,其中单个18例,多发4例.术前测量瘤体体积约为30~300cm3;均有临床症状;病史长达2~10年.平均6年.利用彩用多普勒超声和CT测量栓塞前后瘤体的体积,作为临床疗效分析的依据.结果 栓塞3个月后,所有病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变.14例B超复查肌瘤较治疗前缩小25%~75%:3例经CT复查肌瘤缩小20%~60%.2例未检测到子宫肌瘤;1例经B超复查瘤体无明显缩小.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手术简便容易、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小斌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