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丹;冯新;赵宝玲
目的 探讨中药口服与穴位离子导入配合肝病治疗仪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与穴位中药离子导入配合肝病治疗仪治疗脂肪肝.结果研究组在治疗结束1个月后肝功能(ALT、AST)、血脂、相关临床症状与体征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中药口服与穴位离子导入配合肝病治疗仪治疗脂肪肝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熊年秀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16例中87例在胆道探查手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外院转入术后胆管残留结石29例.结果 87例中有12例行胆肠吻合内引流术(5例为Ⅲ级及以上胆管残留结石、泥沙样结石,7例为取净结石伴胆管狭窄者),2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73例安置T管引流,术后造影发现结石残留15例;术后应用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44例(外院29例,本院15例),一次取净结石32例,占72.72%,4例残余结石未能取净.结论 胆道探查术中应用胆道镜有助于降低胆管残石率,但不能完全代替病肝切除;术后经T管窦道实施胆道镜技术可有效清除胆管残留结石:彻底根除胆管残石,应采取合理的综合治疗.
作者:张元;姚永红;夏曙霞;韦宇峰;郑志祥;冯驰;周异群;曾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B超定位下经皮肾微造口取石术(MPCNL)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 对接受B超定位下MPCNL治疗的585例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5例患者中.1次取净结石447例,2次取净结石72例,3次取净结石19例,结石总取净率91.97%.平均手术时间110min,出现液气胸3例,大出血9例.结论 B超定位经皮肾微造口取石术,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较好的方法 .
作者:袁剑;欧阳唐锋;钟少云;章静;刘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l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对30例晚期胃癌患者,给予FOLFOX4方案化疗,即:奥沙利铂L-OHP 85 mg/m2静脉点滴,2h,d1;亚叶酸钙CF200mg/m2,静脉点滴,2h,d1,d2;氟尿嘧啶5-FU400mg/m2静脉推注,后600mg/m2微泵持续静脉滴注22h,d1,d2.每2周重复,4周为1周期,均治疗2周期以上.按WHO标准评价客观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全组30例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R3例,PRl2例,SD8例,PD7例,总有效率CR+PR50.0%.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 5.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MST为9.6个月.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外周神经毒性.结论 FOLFOX4方案治疗国人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谭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十二指肠癌是一种病因不明,发病率低,诊断困难的疾病,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3%[1],目前,对本病的确切病因尚缺乏统一认识[2].由于其早期症状无特异性[3],与胰头癌及胆道肿瘤相似,故易造成误诊、漏诊.此外,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警惕性不够以及诊断辅助手段选择不科学,也是造成此病延误诊断以及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手段不断增加,十二指肠癌的诊断率有所提高.
作者:王颖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性激素依赖性肿瘤(sex hormone dependent carcinoma)的发生、发展过程都受到性激素水平的影响,任何干扰性激素产生或代谢的因素都可能对此类肿瘤(例如前列腺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产生影响.细胞色素P450 1B1(cvtochrome P450 181,CYP1B1)是已知的细胞色素P450超基因家族成员之一,为CYPlB亚族的唯一成员[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过量表达,特别是在性激素依赖性肿瘤上表达水平尤其高[2~7].CYP1B1不仪与性激素依赖性肿瘤的病因学相关,还可能影响激素的代谢和毒性代谢产物的形成[8~10],对CYP1B1作川和表达的研究可能为治疗性激素依赖性肿瘤的抗癌药物的研究提供新的靶点.现就CYP1B1的表达、基冈多肽性及对性激素依赖性肿瘤的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悦;邓觐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乙状结肠癌所致肠梗阻在急诊手术顺行冲洗结肠后行Ⅰ期肠管端侧吻合的效果.方法 在回肠作一荷包切口将小肠内积聚的肠液吸净,再通过阑尾尖部切口插入Foley导管,用等渗盐水冲洗结肠后,直至冲出液清澈,将左半结肠切除,将横结肠与直肠行端侧吻合.结果 15例Ⅰ期吻合中,1例出现吻合口漏,2例出现伤口感染.结论 该方法 简便易行,避免不必要的肠造口及二次手术,有实用性,但是否行Ⅰ期吻合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
作者:黄唐剑;衰任平;郭会文;李铂;郑杨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小儿疱疹性口炎的治疗经验.方法 将小儿疱疹性口炎患儿35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1例,对照组156例.治疗组采用碘仿碘甘油混合溶液局部涂用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对照组采用锡类散粉直接吹敷.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2%,对照组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碘仿碘甘油混合溶液局部涂用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病程明显缩短,疗效显著.
作者:张华芳;李伟;金圣韬;黄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肝脏外伤诊治的经验教训.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45例肝脏外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28例,均治愈;手术治疗17例,其中2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结论 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在有效监护下可选择保守治疗,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应及时手术止血:多学科协作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丁乂;张奎林;冯艳玲;黄玉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腹腔室隔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指腹腔内压力(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大于等于20mmHg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心、肺、肾、神经系统、胃肠道、腹壁等器官均受到腹腔内高压的影响.肠道是对IAH为敏感的器官.即使有及时的诊断和外科治疗,ACS的死亡率仍高达43%~73%[2].现对ACS的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金卫;王瑞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低分子右旋糖酐液500ml(以后简称低右)+杏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根据病情常规选用抗血小板药、抗凝血药、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或硝酸酯类药物等.低右杏丁组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低右+杏丁液,用法为20ml杏丁注射液加入低右500ml静滴,每日一次,2周为一疗程.结果低右+杏丁组治疗后心绞痛缓解和心电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降低血粘度及血小板聚集率方面,杏丁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低右+杏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斌;肖敏;陈晓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普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CT灌注成像参数及肾脏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5例普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例,以肾门平面为靶层面行灌注CT扫描,收集BF、BV、MTT、TTP、PS等参数值,与正常肾脏灌注成像的参数值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本组15例病例中肾皮质区双侧BF、BV明显低于正常值的有9例,1例左侧肾皮质BF、BV高于正常值.9例双侧MTT、TTP高于正常值,10例Ps值减低;肾髓质区双侧BF、BV低于正常值有5例,1例BF、BV、MTT、TTP值均增高,10例双侧MTT、TTP高于正常值,PS值减低.结论 CT灌注成像参数值可以表达普遍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间接反映出肾脏损害程度,是预测疾病转归的方法 之一.
作者:刘明炯;刘永萍;熊卫标;龙建新;邱英良;徐小平;秦小玲;宦丽群;章侃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应用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03年1月~2008年11月收治的128例锁骨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的按骨折形态、骨折位置及骨折时间进行分型,其中横断骨折45例,粉碎性骨折64例,斜行骨折19例;中段1/3骨折101例,远段1/3骨折18例,近段1/3骨折9例;新鲜骨折114例,陈旧骨折14例.结果 128例锁骨骨折经8~12个月(平均9个月)随访,优108例,良15例,可5例,差1例.结论 应用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固定可靠,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该手术方法 简单,操作容易,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江适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由于术后长期大剂量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肾移植术后患者免疫力下降,易继发严重感染.其中以呼吸系统感染发生较多,约占移植后感染的60%,且临床诊治困难,一旦发生肺部感染则病情发展迅猛,死亡率目前仍高达10%~30%.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在控制肺部感染的同时防止器官排斥反应的发生,是临床十分关注的问题,对提高人/肾存活率有重要意义,也是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实践进行药学监护的重点内容.以下是笔者参与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药学监护的实例,具体如下:
作者:钟海利;刘立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离子对比色法测定硫酸阿托品眼膏中硫酸阿托品的含量.方法 在一定pH值介质中,硫酸阿托品与酸性染料溴甲酚绿结合成稳定的离子对,用氯仿提取离子对,并在420nm波长处测定其吸收度.结果以氯仿为溶媒,测定离子对的吸收度,并计算硫酸阿托品的含量,其平均回收率为99.7%,RSD=0.69%(n=5),与<中国医院制剂规范>采用的中和法比较,经统计学检验,t=0.124,to.25.10=2.228,t<to0.25.10,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方法 快捷、简便,是硫酸阿托品眼膏含量测定又一方法 ,适合医院制剂快速分析.
作者:习丹;冯新;赵宝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4例,使用以复方血栓通胶囊为主的药物治疗.对跟底出血程度,微血管瘤数目的 增减,吸收时间、视力恢复情况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显效9例(16.7%),有效37例(68.5%),无效8例(14.8%).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使眼底出血等病变较快吸收,提高视力,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王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视神经挫伤的疗效.方法 20例(22只眼)视神经挫伤患者为治疗组,采用复方樟柳碱2ml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每日1次,每疗程14d,3个疗程.另18例(20只眼)视神经挫伤患者为对照组,除不加用复方樟柳碱外,其他用药同治疗组疗效观察指标为视力、视野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为4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视神经挫伤有明显疗效,且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阿立哌唑与奋乃静治疗老年精神障碍的疗效与耐受性、安全性.方法 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阿立哌唑组,n=35例)和对照组(奋乃静组,n=33例),治疗8周,用简明精神病评定表(BPRS)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均有显著性减轻,两组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两组出现轻、中度副作用的几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阿立哌唑组锥体外系副作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老年精神障碍的效果可靠,副作用少,可作为治疗老年精神障碍的较理想药物.
作者:谢秀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阴道彩超诊断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9月~2009年5月本院收治于官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病人18例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腹部及阴道彩超检查.结果宫颈大小形态正常,宫颈、宫腔中段及底部未见孕囊,宫腔下段近前壁处可见孕囊或高回声团,与前壁下段肌层连续,分界不清,彩超见丰富血流信号.病理诊断切口妊娠16例.恶性滋养叶细胞疾病1例,胎盘植入子宫切口1例.结论 阴道彩超是诊断剖官产后切口妊娠可靠依据.
作者:张锦秀;黄荣萍;邹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葛根素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测定心肌梗死范围、心肌TNF-αa、IL-6.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葛根素与/或氟伐他汀预处理组心梗面积明显减少(P<0.01),IL-6、TNF-α含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 兔急性心梗再灌注时非梗死区心肌IL-6、TNF-α浓度升高:葛根素短期预处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心梗体积比;氟伐他汀短期预处理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心梗体积比作用大于葛根索;葛根素联合氟伐'他汀短期预处理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心梗体积比作用大于单用葛根素或氟伐他汀.
作者:牟华红;牟秀萍;熊媛媛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