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及亚叶酸钙治疗晚期胃癌30例

谭丽华

关键词:晚期胃癌, 化疗, 奥沙利铂, 亚叶酸钙, 氟尿嘧啶
摘要:目的 观察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l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对30例晚期胃癌患者,给予FOLFOX4方案化疗,即:奥沙利铂L-OHP 85 mg/m2静脉点滴,2h,d1;亚叶酸钙CF200mg/m2,静脉点滴,2h,d1,d2;氟尿嘧啶5-FU400mg/m2静脉推注,后600mg/m2微泵持续静脉滴注22h,d1,d2.每2周重复,4周为1周期,均治疗2周期以上.按WHO标准评价客观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全组30例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R3例,PRl2例,SD8例,PD7例,总有效率CR+PR50.0%.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 5.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MST为9.6个月.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外周神经毒性.结论 FOLFOX4方案治疗国人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微波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微波照射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12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微波照射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治疗组),单一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疗程均为7d.结果微波照射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在止痛时闻、结痂时间方面明显优于更昔洛韦单一治疗,有效率为93.54%,并且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 微波照射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能明显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磊;梁皓;涂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16例中87例在胆道探查手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外院转入术后胆管残留结石29例.结果 87例中有12例行胆肠吻合内引流术(5例为Ⅲ级及以上胆管残留结石、泥沙样结石,7例为取净结石伴胆管狭窄者),2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73例安置T管引流,术后造影发现结石残留15例;术后应用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44例(外院29例,本院15例),一次取净结石32例,占72.72%,4例残余结石未能取净.结论 胆道探查术中应用胆道镜有助于降低胆管残石率,但不能完全代替病肝切除;术后经T管窦道实施胆道镜技术可有效清除胆管残留结石:彻底根除胆管残石,应采取合理的综合治疗.

    作者:张元;姚永红;夏曙霞;韦宇峰;郑志祥;冯驰;周异群;曾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浅析中心摆药差错原因及对策

    中心摆药工作是医院药剂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医院药品管理及药学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摆药过程中出现的差错义成了一个新的问题,直接影响着摆药室的工作质量和临床效果,不可等闲视之.我院作为萍乡地区大的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对住院病人实行中心摆药.目前,中心摆药窒共有4名药师,担负着全院700多张床位住院病人口服药的发放.南于丁作量大,摆药时间过于集中等原因,在进行摆药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如多摆、少摆、错摆的差错,在一定程度上给药房和医院造成了不良影响.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对日常摆药工作容易出现的差错进行了原因分析,给合实际制定出应对措施,摆药的差错率显著降低,工作质量也相应提高.

    作者:颜志婷;江亮;肖学秀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离子对比色法测定硫酸阿托品眼膏含量

    目的 建立离子对比色法测定硫酸阿托品眼膏中硫酸阿托品的含量.方法 在一定pH值介质中,硫酸阿托品与酸性染料溴甲酚绿结合成稳定的离子对,用氯仿提取离子对,并在420nm波长处测定其吸收度.结果以氯仿为溶媒,测定离子对的吸收度,并计算硫酸阿托品的含量,其平均回收率为99.7%,RSD=0.69%(n=5),与<中国医院制剂规范>采用的中和法比较,经统计学检验,t=0.124,to.25.10=2.228,t<to0.25.10,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方法 快捷、简便,是硫酸阿托品眼膏含量测定又一方法 ,适合医院制剂快速分析.

    作者:习丹;冯新;赵宝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并发皮下大出血2例护理

    冠心病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它具有创伤小,疗效显著的优点.但南于术中肝素化等多种原因,常可引起伤口出血的并发症.2006年5月~11月我科分别为2例高龄患者行PTCA及支架植入术,术后3~7d,患者臀部及腹股沟处并发了大面积皮下出血,并出现休克及贫血等症状,经过积极抢救,2例患者均转危为安并痊愈出院.

    作者:胡爱珍;赖丽芳;谢姊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内镜下射频、高频电凝治疗消化道息肉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内镜下射频及高频电凝联合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效果.方法 应用OLYMPUS-240/260电子胃镜或肠镜发现消化道息肉后,内镜下视病变采用OLYMPUS PSD-20高频发生器及射频治疗仪切除息肉.结果 155例息肉中,应用高频切除93例,占60%,射频治疗62例,占40%.结论 内镜下射频、高频治疗消化道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作者:刘国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消化道息肉131例报告

    目的 观察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消化道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31例息肉患者术前均作活检,根据息肉不同形状和大小,采取黏膜下注射、点灼、电凝电切.结果共有158枚,其中炎性息肉18枚(11.3%),腺瘤性息肉116枚(73.4%),幼年性息肉10枚(6.3%),错构瘤14枚(8.8%),类癌1枚(0.6%),息肉大横径小于1.0cm的息肉63枚(39.8%),1.0~2.0cm之间的息肉76枚(48.1%),2.0cm以上的息肉18枚(11.3%),有蒂息肉117枚(74.1%),其中长蒂11枚(6.9%),亚蒂息肉23枚(14.8%),无蒂息肉18枚(11.3%),均一次性切除成功,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经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消化道息肉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作者:廖志新;欧阳金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带侧孔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肝脓肿8例

    目的 探讨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近年8例肝脓肿的治疗,用中心静脉导管通过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全部置管一次成功,经过治疗8例肝脓肿均痊愈,无不良反应.结论 中心静脉导应用于治疗肝脓肿,安全方便,刨伤小,疗效确切,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肖笃根;范新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葛根素预处理对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梗范围及心肌IL-6、TNF-α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葛根素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测定心肌梗死范围、心肌TNF-αa、IL-6.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葛根素与/或氟伐他汀预处理组心梗面积明显减少(P<0.01),IL-6、TNF-α含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 兔急性心梗再灌注时非梗死区心肌IL-6、TNF-α浓度升高:葛根素短期预处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心梗体积比;氟伐他汀短期预处理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心梗体积比作用大于葛根索;葛根素联合氟伐'他汀短期预处理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心梗体积比作用大于单用葛根素或氟伐他汀.

    作者:牟华红;牟秀萍;熊媛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的手术特点、手术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50例53眼高眼压患者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并在术中联合运用丝裂霉素C和可调整式缝线.结果本组病例术前53眼视力均不超过0.1;术后1周视力>0.05者40眼,占75.5%.术后3个月随访45眼视力均达0.05以上,占84.9%;视力>0.3者12眼,占22.6%;术后3个月50眼中眼压11~2lmmHg者41眼占82%,>22mmHg者8眼,占16%.结论 对于降压药不能控制的持续性高眼压的患者,.积极进行手术治疗是可行和相对安全的.

    作者:彭爱民;汪昌运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卡马西平致剥脱性皮炎的护理体会

    卡马两平是癫痫部分性发作和部分性继发全身性发作的首选药,其副作用主要有皮疹,而致严重的剥脱性皮炎较为少见.剥脱性皮炎不但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处理不当可因败血症而死亡.现将从2002~2007年我院所收治的3例卡马西平致剥脱性皮炎的综合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方小群;周冬琴;叶彩祝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普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CT灌注成像研究

    目的 探讨普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CT灌注成像参数及肾脏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5例普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例,以肾门平面为靶层面行灌注CT扫描,收集BF、BV、MTT、TTP、PS等参数值,与正常肾脏灌注成像的参数值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本组15例病例中肾皮质区双侧BF、BV明显低于正常值的有9例,1例左侧肾皮质BF、BV高于正常值.9例双侧MTT、TTP高于正常值,10例Ps值减低;肾髓质区双侧BF、BV低于正常值有5例,1例BF、BV、MTT、TTP值均增高,10例双侧MTT、TTP高于正常值,PS值减低.结论 CT灌注成像参数值可以表达普遍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间接反映出肾脏损害程度,是预测疾病转归的方法 之一.

    作者:刘明炯;刘永萍;熊卫标;龙建新;邱英良;徐小平;秦小玲;宦丽群;章侃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原发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下小梁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原发闭角型青光眼(PACG)持续高眼压下行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0月在我科行PACG患者30例(31眼).持续高眼压下行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1眼均手术顺利,未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28眼眼压控制,25眼佳矫正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尽早行抗青光眼手术可有效治疗持续高眼压下的PACG.

    作者:彭晓琍;赵成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68例的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急性下消化道出血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3年7月~2008年7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结肠镜检及血管造影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8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经结肠镜检、病理检查及血管造影证实病因分别为结肠癌28例,息肉22例,炎症性肠病8例,血管病变5例,憩室3例.其它病变2例.按出血病灶部位分别为41例位于左半结肠,13例位于右半结肠,12例位于小肠,2例其它病变.经用立止血肌注、去甲肾上腺灌肠、支持治疗后,51例3d内出血停止,其中3例行选择性动脉栓塞出血立即停止(1例行选择性动脉栓塞致肠坏死死亡),14例5d内出血停止,3例行肠切除、肠吻合术治疗.67例治愈后脉率60~100次/min、血压90~140/60~85mmHg、大便潜血阴性.结论 下消化道出血大部分病例通过结肠镜检.体格检查、选择性动脉造影可以明确出血部位及原因;用立止血肌注,去甲肾上腺素灌肠取得较好疗效.选择性动脉栓塞止血效果确切,但有肠坏死危险.有手术指征则应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黄向阳;韩宗平;赵杰;徐琛;黄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乙胺丁醇-磷酸钙骨水泥复合体药物缓释的研究

    目的 研究乙胺丁醇在乙胺丁醇-磷酸钙骨水泥复合体(Ethambutol-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ompound E-CPC-C)中缓慢释放的效果.方法 以白兔为实验对象,分为臀肌组和股骨组,将E-CPC-C植入兔臀大肌中和股骨髓腔中,以质谱仪测定其植入后一定时间的血药浓度及局部组织的药物浓度.结果臀肌组血药浓度在E-CPC-C植入后第2~7d达0.5~g/nd以上,股骨组血药浓度仅在植入后第4d达0.56μg/ml,植入后第4周E-CPC-C周围组织药物浓度臀肌组达1.6μg/g,股骨组达2.2μg/g.结论 E-CPC-C能在体内持续、缓慢释放乙胺丁醇,对治疗骨结核可能是一有效植入式缓释剂.

    作者:钱志松;黄山虎;刘志礼;易义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38例.结果所有行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何知;魏玮玲;李建卫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钛板修补颅骨缺损80例体会

    目的 总结钛板修补颅骨缺损的经验.方法 全麻下切开肌层、骨膜层取钛板复盖缺损.结果 80例全部治愈,随访1~3年效果良好.结论 钛板是较好的修复材料.

    作者:杨崇林;陈华燕;桂国精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B超定位经皮肾微造口取石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585例分析

    目的 探讨B超定位下经皮肾微造口取石术(MPCNL)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 对接受B超定位下MPCNL治疗的585例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5例患者中.1次取净结石447例,2次取净结石72例,3次取净结石19例,结石总取净率91.97%.平均手术时间110min,出现液气胸3例,大出血9例.结论 B超定位经皮肾微造口取石术,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较好的方法 .

    作者:袁剑;欧阳唐锋;钟少云;章静;刘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体会

    目的 探讨应用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03年1月~2008年11月收治的128例锁骨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的按骨折形态、骨折位置及骨折时间进行分型,其中横断骨折45例,粉碎性骨折64例,斜行骨折19例;中段1/3骨折101例,远段1/3骨折18例,近段1/3骨折9例;新鲜骨折114例,陈旧骨折14例.结果 128例锁骨骨折经8~12个月(平均9个月)随访,优108例,良15例,可5例,差1例.结论 应用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固定可靠,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该手术方法 简单,操作容易,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江适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45例肝外伤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肝脏外伤诊治的经验教训.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45例肝脏外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28例,均治愈;手术治疗17例,其中2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结论 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在有效监护下可选择保守治疗,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应及时手术止血:多学科协作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丁乂;张奎林;冯艳玲;黄玉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