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七氟醚吸入与全凭静脉诱导对BIS及术中知晓的影响

李琼;王凤芝;张明生;曲良超

关键词:老年, 七氟醚, 麻醉诱导, BIS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诱导方式对老年人全身麻醉诱导时脑电双频指数(BIS)以及术中知晓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的老年人120例,随机分为P组和S组,P组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S组七氟脑电醚吸人麻醉诱导,记录两组从诱导开始至意识消失时间及有无插管反应,记录诱导前,入睡时,插管时,插管后1、2、3min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和BIS值,术后第1、第4d各随访1次并询问有无术中知晓.结果 P组插管时,插管后各时点,的MAP和BIS值明显低于S组(P<0.01).S组插管前后BIS值没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中知晓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对BIS和血液动力学影响较轻,诱导更平稳,更适用于老年患者.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胃动力治疗仪配合大黄类药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用胃动力治疗仪配合大黄类药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为大黄类药物组:B组30例为胃动力治疗仪配合大黄类药物组,观察患者治疗后腹痛缓解时间与首次排便时间.结果 B组首次排便时间较A组早,B组腹痛缓解时间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胃动力治疗仪配合大黄类药物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优于单纯的大黄类药物组.

    作者:叶钒;张永红;程淑华;王艳琴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贝复舒滴眼液辅助治疗角膜病的疗效

    目的 观察贝复舒(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滴眼液对角膜疾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各种角膜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在原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贝复舒滴眼液,对照组只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等药物,不用贝复舒.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贝复舒滴眼液对角膜上皮的愈合有促进作用,疗效确切、运用方便,为一种良好的治疗角膜并的辅助用药.

    作者:王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预防肺栓塞的临床价值

    目的 评价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对预防肺栓塞及术后联合应用尿激酶及巴曲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8年4月~2009年4月期间收治的1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施行经皮股静脉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术后给予尿激酶(20万u/d平均给药7d)联合巴曲酶(5u平均7d),每日测量膝盖上下15cm周径,出院复查彩超.结果 18例患者经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联合应用尿激酶和巴曲酶治疗,治愈16例,显效2例,无发生肺梗塞病例,经1~6个月随访,除1例出现下腔静脉阻塞经规范治疗症状缓解外余患者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操作安全、简单、有效,降低了DVT溶栓风险,有效防止肺梗塞的发生.术后联合应用尿激酶及巴曲酶行溶栓治疗DVT,是保证溶栓效果的佳措施.

    作者:刘强;赵艳平;杨兴龙;高良辉;李学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南昌市结核病防治机构与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目的 查找南昌市结核病防治机构与人力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 使用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全市共有结核病防治机构10个,专业人员64名,编制内人员55人,聘任人员9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32.8%,高级技术职称人员比例为7.8%,人均服务有效面积115.7km2,人均服务人口7.2万人.结论 南昌市结核病防治机构以及人力资源现状.有待进一步增强.

    作者:刘伟;刘云;冷月;黄小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门诊儿科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儿科抗生素使用现状,促进儿童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3月门诊儿科处方,进行抗生素物种类、用量、给药途径及联合用药情况分析.结果 门诊儿科抗生索物使用存在着一定缺陷,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物使用方面存在着使用率过高的问题.结论 医院应规范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物使用管理,以促进儿童合理用药,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林柳卿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白介素1β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

    近年来细胞因子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调节作用一直受到很多学者的重视,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作为主要的细胞因子之一在MMP-9的表达和活性中的调节作用自然成了研究的热点,以下将对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加以综述.

    作者:占钻;黄亮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

    目的 分析股骨头缺血坏死的CT和MR影像学表现,并探讨两种影像学检查的特点和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3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CT和MR影像学特点.并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期分析.结果 38例确诊患者,CT表现:11例正常,20例患者的股骨头形态正常,其中9例股骨头内出现星芒状结构增粗、扭曲、浓密改变,5例出现局限性囊变和骨质疏松区,5例出现囊变和硬化同时存在.7例患者有股骨头形态改变,并出现新月征或伴有退形性骨关节病.MR表现:3例无阳性表现,27例表现为股骨头形态正常,其中股骨头内出现典型的双线征的有15例,出现广泛的条状,斑片状的混杂信号的有12例.8例患者有股骨头变形,并有混杂信号.结论 CT和MR都能诊断ANFH病变,但MR对早期ANFH的诊断时间更早,早期阳性率更高.

    作者:曹小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CpG ODN与哮喘免疫治疗进展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作者:李四堂;何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采供血档案的管理体会

    随着我国公民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由输血引起的纠纷也不断增多.2000年<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提出了法律诉讼举证倒置的要求.也就是说,血站一旦涉及到采供血活动的医疗纠纷,必须提供依法执业及在采供血业务过程中无过错的证据方能免责.

    作者:周斐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对2007年10月~2007年12月来我院进行妇科普查或产后42d复查的1000例妇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26例妇女患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率为22.6%.单因素分析年龄、产后、绝经、孕次、产次、剖宫产、高血压、盆腔手术、尿失禁家族史、膀胱过度充盈、学历、大便困难、阴道后壁脱出、阴道前壁脱出、吸烟、子宫脱垂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关(P<0.05),而职业、出生时胎儿重量、臀位、侧切、胎吸、产钳、会阴撕裂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按危险强度排列依次为绝经、吸烟、尿失禁家族史、膀胱过度充盈、年龄、剖宫产史.结论 避免多孕多产,避免医源性损伤.避免阴道产的损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减少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发生.

    作者:敖梅红;欧阳晨乐;张倩萍;陶玉玲;梁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青春期乳腺巨纤维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青春期乳腺巨纤维腺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2007年4月我院治疗的16例青春期乳腺巨纤维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包括患者年龄、病理类型、有无复发、术后乳房发育及哺乳情况等,对随访结果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2~21岁,中位年龄16.1岁.肿块直径8~20cm.平均15cm,7例为分叶状纤维腺瘤,6例为向管性纤维腺瘤,3例为巨纤维腺瘤伴问质细胞增生明显.全组患者均行肿块切除术,无复发病例,术后乳房发育及哺乳均正常.结论 青春型乳腺巨纤维腺瘤是良性肿瘤之一,预后良好,术中注意保护乳腺腺体及乳头,术后不影响乳腺发育及哺乳.

    作者:周卫;黄亮;金梅;王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纤维支气管镜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儿童难治性肺炎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儿童难治性肺炎诊治中的作用.方法 对病程3周以上疗效不佳,或病程在1周以内但X线胸片或胸部CT有明显实变或不张经常规治疗1周症状、体征、X线胸片无明显改善的为难治性肺炎80例患儿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支气管肺泡灌洗,并与同期住院的不愿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难治性肺炎3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80例难治性肺炎患儿纤维支气管镜检均显示支气管内膜感染,其中55例同时存在呼吸道的其他疾病.单纯支气管内膜感染25例(31.3%),气管支气管发育异常28例(35.0%),气管支气管异物14例(17.5%),会厌畸形6例,副鼻窦炎6例,右主支气管肿物1例.灌洗组显效76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两组经统计学处理,灌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1).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是儿童难治性肺炎病因诊断和治疗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

    作者:刘建梅;章高平;李建;吴爱民;朱晓华;胡次浪;李岚;李莉;罗晓红;胡华锋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中药热敷配合CPM机锻炼治疗伸膝装置粘连

    目的 观察中药热敷配合持续被动运动机(contineous passive motion,CPM)锻炼治疗伸膝装置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4例伸膝装置粘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以中药沙袋热敷结合CPM机锻炼,对照组单功能锻炼,治疗两个疗程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优38例,良12例,满意2例,差2例,总优良率占92.6%;对照组优10例,良4例,满意2例,差4例,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中药沙袋热敷有消肿止痛功效,结合CPM机锻炼治疗膝关节伸膝装置粘连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乔学岭;郑朝军;王时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及正常肝细胞增殖和粘附功能影响的比较

    目的 观察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BEL-7404及正常肝细胞QSG-7701增殖和粘附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苦参碱对BEL-7404和QSG-7701的增殖;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粘附实验检测细胞粘附率.结果 苦参碱1.0~4.0g/L能有效抑制BEL-7404细胞的增殖.0.5~1.0g/L浓度的苦参碱能有效地诱导BEL-7404分化.当苦参碱的浓度低于0.5g/L时,其对QSG-7701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0.25、0.5、0.75、1.0g/L苦参碱处理72h后,BEL-7404细胞黏附抑制率分别为18.6%、24.4%、30.3%、44.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QSG-7701细胞黏附抑制率分别为1.7%、3.5%、6.1%、37.8%,只有1.0g/L浓度的苦参碱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显著性(P<0.01).结论 苦参碱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BEL-7404的增殖,且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低浓度能有效地诱导肝癌细胞分化:高浓度的苦参碱有较强的抑制人正常肝细胞增殖作用,低浓度具有一定的生长刺激作用;苦参碱抑制BEL-7404细胞粘附.

    作者:石鹏;刘伟中;梁超;廖传文;罗小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ICU呼吸道院内感染分析及对策

    目的 总结ICU中引起呼吸道院内感染的原因.方法 82例病例均在无菌的条件下经气道吸痰取样,对培养菌株进行判定分析.针对各种感染敏感药物进行分析.结果 阳性标本216份,254株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G-)为主,又以铜绿假单胞菌占首位;革兰氏阳性菌(G+)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并有部分真菌感染.结论 ICU中呼吸道院内感染发生率高,且菌群复杂,耐药菌群增多,应根据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联合药物治疗及抢先治疗.

    作者:徐文达;陈历;万维维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在ICU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ICU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PDT操作简便快捷,对气管定位准确,整个手术过程只需3~15min,顺利者需3~5min,对组织损伤小、出血少、切口感染少,无皮下气肿等并发症,术后疤痕少.结论 PDT适于在ICU中应用并推广.对于部分不能耐受传统开放式气管切开术的危重病人,仍可进行PDT.

    作者:龚园其;程斌;李国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卤米松乳膏、白斑1号和白癜风丸联合治疗白癜风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86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同服白癜风丸,治疗组外用卤米松乳膏与白斑1号;对照组外用白斑1号.结果 治疗组平均色素岛产生时间短于对照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卤米松乳膏与白斑1号和白癜风丸联合治疗白癜风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曹吉祥;李辉成;廖卫东;李雄;李静思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儿童手术护理体会

    本人在手术室工作了二十几年,针对不同患儿的年龄、病种、病情、个性特点逐渐总结了一套旨在减轻患儿焦虑、紧张、恐惧的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桂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树突状细胞介导的CTL在裸鼠体内外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的研究

    目的 研究白血病细胞可溶性蛋白抗原(SPA)致敏树突状细胞(DC)介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反应在裸鼠体内、外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的效应,为白血病DC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人骨髓单个核细胞(MNC)体外培养DC,经形态、表型及功能综合鉴定.用纳米粒包裹白血病细胞SPA并致敏DC,在体外诱导出特异性CTL,用MTT法测定其活性.另分别将HL~60细胞与淋巴细胞(LC)或与CTL同时注入裸鼠体内,通过肿瘤体积、成瘤时间、肿瘤抑制率等对比各组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结果 (1)培养的DC具有DC的形态特征并高表达CD1a、CD83.(2)MTF法测定各组CTL活性,发现A1组较A2组和A3组、B1组较B2组和B3组有明显差异(均P<0.05).A3组及B3组CTL活性高,A2组及B2组活性次之.(3)在裸鼠体内实验中,1组与2组、3组的肿瘤体积及成瘤天数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2组与3组比较却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与3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50.70±13.74)%和(52.29±13.68)%.结论 在体外实验用白血病细胞SPA及纳米粒包裹的SPA致敏DC,均能可介导较强的CTL作用,且纳米粒包裹SPA组的CTL活性更高.用白血病细胞SPA及纳米粒包裹的SPA致敏的DC在裸鼠体内同样可诱导出较强的CTL作用,表现为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成瘤天数也明显晚于对照组,但纳米粒包裹SPA致敏DC组在体内试验中未显示出更强的抑瘤活性.通过DC介导特异性的CTL可有效的抑制白血病细胞,是一种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的细胞免疫治疗方法.

    作者:周平;石庆之;华建媛;贺文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选择性髂内动脉栓塞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大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选择性髂内动脉栓塞在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例恶性肿瘤大出血病人急诊行选择性髂内动脉插管,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止血.结果 栓塞后立即止血,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选择性髂内动脉栓塞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大出血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止血迅速、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小斌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