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金龙;陈志刚
高血压是常见多发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的有效措施.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CPAT)是影响降压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李颐;钟雯;许美珍;章倩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我科于2009年2月曾接诊1例拔牙病人,拔牙术后出血不止,后在血液科诊断为血友病,现报告如下:1 病例摘要患者,男,32岁,诉因左下后牙肿痛反复发作两年,要求拔除患牙.体检为左下第三磨牙远中阻生,见盲袋,牙龈无红肿.于2月28日在局麻下行阻生牙拔除.术后拔牙创口用棉球压迫30min,交待其拔牙后注意事项后回家.
作者:张金萍;陈珍香;邓四海;黄仁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针对不同部位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采用相对应的神经阻滞治疗.结果 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效率82.5%,治愈率17.5%.结论 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效.
作者:刘志强;廖兴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中国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养老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我校开设的养老护理专业是一门新兴专业,怎样教育学生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发展,提高知识和技能,更好的为老人服务,是我校不断探索的课题.
作者:朱姮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外侧小切口加内侧经皮克氏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小儿闭合性完全移位无血管损伤的肱骨髁上骨折病例,在臂丛阻滞或全麻下,运用外侧小切口加内侧经皮克氏针治疗,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经随访8~14个月(平均10个月),2例肘内翻,内翻角<10°,无肘外翻病例.按Flynn标准判定,即肘关节活动受限<5°,携带角<5°,优32例,良22例,差2例.结论 运用外侧小切口加内侧经皮克氏针治疗闭合性完全移位无血管损伤的肱骨髁上骨折手术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疗效较好.
作者:黄益君;万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奥沙利铂(L-OHP)是第3代广普铂类抗肿瘤药,其不良反应主要为神经系统毒性、消化道反应及轻度骨髓抑制.与亚叶酸钙(CF)、氟尿嘧啶(5-Fu)联合应用于消化道肿瘤的治疗,疗效较传统用药显著,是临床较常用的抗肿瘤药物,目前已广泛用于胃肠道肿瘤的治疗.奥沙利铂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畏寒、发热、胸闷、气急等症状少见,现将临床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作者:夏勇;王红;曾志文;熊戴群;叶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资料,分析其MRI表现特征.结果 8例均为弥漫型PVNS,8例显示关节内软组织结节及滑膜增厚,7例表现为关节积液,6例表现为关节滑膜呈不规则结节状增生,2例增强后病灶呈线状网格状强化,4例表现为骨质侵蚀破坏改变,1例表现为关节外侵犯.结论 MRI能准确反映PVNS中滑膜的绒毛结节状增生、增生滑膜对关节软骨的破坏以及增生滑膜对软骨下骨质侵蚀的不同时期绒毛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并可以准确评价病变对关节内外累及的范围,是诊断PVNS佳检查方法.
作者:吕敦召;杨志宏;钟美花;黎旭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侧脑室肿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45例侧脑室肿瘤的生长部位、诊断、病理类型及手术治疗方法、手术入路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全切35例,大部分切除6例,部分切除3例,1例神经上皮性囊肿行脑室内窥镜部分切除+囊肿侧脑室内引流术.结论 直接开颅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侧脑室肿瘤的有效方法,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可以采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有效解除脑脊液循环梗阻、防治术中术后颅内出血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作者:杨瑞金;蒋秋华;何春明;汤涛;黄锦庆;刘祥璐;鲁友明;李卫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应用球囊辅助技术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1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瘤颈≥4mm或瘤颈与瘤体比≤1/0.75)患者,采用球囊辅助瘤颈重塑形技术结合电解脱弹簧圈(GDC)进行栓塞治疗.术后随访半年~1年.结果 10例宽颈动脉瘤均应用球囊辅助瘤颈重塑形技术或球囊保护对动脉瘤进行了成功栓塞,无死亡病例.8例患者经临床随访行MRA或CTA复查,无动脉瘤复发.结论 球囊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少春;王柏群;邹连生;罗穆云;娄建云;刘鹏;张宏;罗军;刘德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又名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增生症(hemophagoeytic lymphohistioctosis,HLH),是一组从骨髓细胞学角度提出的病征,它可由多种病因如感染、肿瘤等诱发.由于此综合征的临床和实验特点颇似恶性组织细胞病,而两者的治疗和预后大多截然不同,因而近几年来,此病征已引起国内外的重视.
作者:袁忠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十二指肠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MSCT和上消化道钡餐(GI)检查确诊的23例(25个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个十二指肠憩室经多层螺旋CT检查,均为大于1.0cm,憩室表现为胰头后方半圆形含气体腔影、可有液平,显示为气-碘囊袋影,与胰头交界区边缘锐利,合并十二指肠憩室炎时,平扫边缘模糊.结论 MSCT能及时发现十二指肠憩室及其并发的胆胰疾病,对判断两者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影像科医师应重视对十二指肠憩室的诊断.
作者:周继良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CYP1B1基因与ER、PR的表达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1乳腺癌组织的CYP1B1基因与ER、PR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水平问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结果 CYP1B1阳性表达占78%(32/41).CYP1B1阳性表达率在ER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73.7%VS81.8%;P>0.05),但在PR阴性组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PR阳性组(91.3%VS61.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CYP1B1还与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但与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 CYP1B1基因可能作为一个乳腺癌诊断及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陈悦;邓觐云;李张云;黄传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分析冠心病患者与血脂和血尿酸的变化是否相关,为冠心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6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测定血清尿酸和血脂,比较两组间的血脂和血尿酸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TC、TG、LDL-C及血尿酸(UA)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HDL-C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尿酸和血脂水平明显增高.
作者:李莺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病因.方法 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确诊气管、支气管异物的28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验和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28例确诊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住院患儿中,25例转五官科经气管镜取出异物,1例自然咳出,2例转上级医院进行治疗.结论 气管支气管异物在小儿很常见(特别是1~3岁儿童),对长期咳嗽,病情反复不愈,影像学检查及痰培养不能明确诊断的患儿,应尽早做支气管镜检查以避免发生不可逆的肺损伤.
作者:章高平;刘建梅;陈强;李岚;朱晓华;吴爱民;李建;胡次浪;李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阿拓莫兰(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左卡尼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 5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使用阿拓莫兰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对照组26例单使用阿拓莫兰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脂、肝功能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脂、肝功能等明显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阿拓莫兰联合左卡尼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崇;胡仙境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切开输尿管口膨出的疗效.方法 经尿道先电切除输尿管口膨出的两侧壁,及再切除后壁,保留输尿管膨出的前壁,形成活瓣.若输尿管膨出伴有结石,在切开输尿管口膨出后将结石击碎.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本组17例获得随访,术后随访1~2年,患侧上尿路梗阻均解除,无1例上尿路积水加剧.结论 经尿道切开输尿管口膨出具有创伤小、安全、操作简单、易掌握等优点,是一种疗效可靠的微创手术.
作者:郑增斌;钟德平;梅烁;马欢;朱晓东;徐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5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对细菌释放内毒素的影响,为临床使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5种抗生素以1倍、10倍及100倍MIC浓度作用于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测定作用5h之后释放内毒素的量,并做阴性对照.结果 5种抗生素中,头孢曲松和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诱导细菌释放内毒素量大,洛美沙星和头孢呋辛次之,依替米星较低;细菌释放内毒素量1倍MIC>10倍MIC>100倍MIC.结论 不同的抗生素诱导细菌释放内毒索的量不同,临床选用抗生素时应参考细菌释放内毒素的特性,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陈红红;习丹;赵宝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胆囊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大出血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例患者均及时诊治,无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LC术后迟发性出血应首先考虑胆囊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可能,在基层医院应果断开腹止血,避免丧失佳手术时机.
作者:谢晓峰;余明;戴金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胃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多数患者首诊时已为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故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因胃癌耐药,特别是MDR(multidmg resistance,MDR)是肿瘤化疗失败的关键因素.
作者:孙亭立;廖传文;曹虹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围产期颅内出血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我院产科2005年1月~2009年8月收治的6例妊娠晚期及产褥期并发颅内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围产期并发颅内出血在多产、高龄的子痫前期重度孕妇易发生;6例病人中5例临床治愈,1例遗留神经功能障碍,母婴预后较好.结论 并发颅内出血的主要病因为子痫前期及子痫,应争取多学科联合诊治早期诊治,加强产前监护与指导,改善预后.
作者:李敏;滕斌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