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崇;胡仙境
虽然冷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国内文献推荐冷敷时间一般在15~30min之内,这样短时间冷疗,间期又长,期间患者常诉创伤处灼热感,疼痛明显.
作者:徐敏;胡建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氟比洛芬酯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血液前列腺素E2(PGE2)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32例ASA Ⅰ~Ⅱ级拟在全麻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n=16):氟比洛芬酯(F组)和对照组(C组).F组切皮前15min静脉缓注氟比洛芬酯1.0mg/kg;C组切皮前15min静脉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T1)、手术1h(T2)、术毕(T3)、术后2h(T4)、术后24(T5)采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PGE2浓度,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记录患者术后1 h、2h、4 h、6 h、12h、24 h的疼痛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h、2h、4h,F组的VAS评分低于C组(P<0.05),术后6 h、12h、24h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F组PGE2水平在T2~4时间点与T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PGE2水平在T2~4时间点与T1比较均升高(P<0.05).与C组比较,F组在T2~4时间点PGE2水平降低(P<0.05).结论 术前应用氟比洛芬酯可抑制PGE2的产生,减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疼痛.
作者:李大生;张小霓;司海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积水和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效果.方法 采用神经内镜行三脑室底脚间池造瘘、囊肿脑室或脑池造瘘手术治疗脑积水和蛛网膜囊肿患者18例.结果 术后显效12例(66.7%),好转4例(22.2%),无效1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88.9%.结论 神经内镜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和蛛网膜囊肿,手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作者:蒋秋华;杨瑞金;黄锦庆;何春明;鲁友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胃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多数患者首诊时已为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故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因胃癌耐药,特别是MDR(multidmg resistance,MDR)是肿瘤化疗失败的关键因素.
作者:孙亭立;廖传文;曹虹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十二指肠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MSCT和上消化道钡餐(GI)检查确诊的23例(25个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个十二指肠憩室经多层螺旋CT检查,均为大于1.0cm,憩室表现为胰头后方半圆形含气体腔影、可有液平,显示为气-碘囊袋影,与胰头交界区边缘锐利,合并十二指肠憩室炎时,平扫边缘模糊.结论 MSCT能及时发现十二指肠憩室及其并发的胆胰疾病,对判断两者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影像科医师应重视对十二指肠憩室的诊断.
作者:周继良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产妇外阴消毒是产程中内诊检查前和分娩前的常规技术操作,由于女性外阴的生理解剖特点,各种不同的微生物易生长繁殖在外阴部,因此,外阴消毒是预防产妇产后感染的关键环节.
作者:黄慧英;潘明香;王筱雯;习斌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阿拓莫兰(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左卡尼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 5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使用阿拓莫兰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对照组26例单使用阿拓莫兰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脂、肝功能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脂、肝功能等明显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阿拓莫兰联合左卡尼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崇;胡仙境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CYP1B1基因与ER、PR的表达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1乳腺癌组织的CYP1B1基因与ER、PR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水平问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结果 CYP1B1阳性表达占78%(32/41).CYP1B1阳性表达率在ER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73.7%VS81.8%;P>0.05),但在PR阴性组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PR阳性组(91.3%VS61.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CYP1B1还与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但与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 CYP1B1基因可能作为一个乳腺癌诊断及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陈悦;邓觐云;李张云;黄传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2009年我科87例闭合性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及其发生率、类型与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3个月临床随访结果:GOS 5分54例,4分21例,3分7例,2分5例;去大骨瓣术后出现并发症以脑膨出、迟发性颅内出血、硬膜下积液多见.结论 去骨瓣减压术可能因为发生并发症而降低效果.各种类型并发症有其典型时间窗口发生,对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积极防治、正确处理能有效降低术后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伍伟俊;钱锁开;张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奥沙利铂(L-OHP)是第3代广普铂类抗肿瘤药,其不良反应主要为神经系统毒性、消化道反应及轻度骨髓抑制.与亚叶酸钙(CF)、氟尿嘧啶(5-Fu)联合应用于消化道肿瘤的治疗,疗效较传统用药显著,是临床较常用的抗肿瘤药物,目前已广泛用于胃肠道肿瘤的治疗.奥沙利铂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畏寒、发热、胸闷、气急等症状少见,现将临床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作者:夏勇;王红;曾志文;熊戴群;叶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应用球囊辅助技术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1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瘤颈≥4mm或瘤颈与瘤体比≤1/0.75)患者,采用球囊辅助瘤颈重塑形技术结合电解脱弹簧圈(GDC)进行栓塞治疗.术后随访半年~1年.结果 10例宽颈动脉瘤均应用球囊辅助瘤颈重塑形技术或球囊保护对动脉瘤进行了成功栓塞,无死亡病例.8例患者经临床随访行MRA或CTA复查,无动脉瘤复发.结论 球囊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少春;王柏群;邹连生;罗穆云;娄建云;刘鹏;张宏;罗军;刘德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资料,分析其MRI表现特征.结果 8例均为弥漫型PVNS,8例显示关节内软组织结节及滑膜增厚,7例表现为关节积液,6例表现为关节滑膜呈不规则结节状增生,2例增强后病灶呈线状网格状强化,4例表现为骨质侵蚀破坏改变,1例表现为关节外侵犯.结论 MRI能准确反映PVNS中滑膜的绒毛结节状增生、增生滑膜对关节软骨的破坏以及增生滑膜对软骨下骨质侵蚀的不同时期绒毛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并可以准确评价病变对关节内外累及的范围,是诊断PVNS佳检查方法.
作者:吕敦召;杨志宏;钟美花;黎旭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伊可尔治疗儿童传染性软疣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对80例传染性软疣患儿外用伊可尔,每日2次,连用1周为1疗程,每周随访1次,加上清洗防复发共4周.结果 痊愈率为91.25%,有效率100%,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伊可尔治疗儿童传染性软疣,疗效显著,使用方便,可作为首选的外用治疗药物之一.
作者:钟雨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江西2007年监测点众民伤害的发生、分布特征及原因,为预防策略和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 对伤害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7年共计报告伤害病例1412例,其中15~44岁年龄组居首位(43.06%);1d中报告伤害发生例数较高的时点为10:00~11:00和15:00~16:00;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为公路/街道(占35.84%)和家中(23.80%);伤害发生前3位原因为跌落/坠落(32.58%)、机动车车祸(31.87%)和钝器伤(15.01%).结论 伤害以跌落/坠落、机动车车祸和钝器伤为主,青壮年是高发人群,应加强监测力度,针对性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以减少伤害的发生.
作者:吉路;颜玮;刘杰;陈轶英;赵军;罗物强;朱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我科于2009年2月曾接诊1例拔牙病人,拔牙术后出血不止,后在血液科诊断为血友病,现报告如下:1 病例摘要患者,男,32岁,诉因左下后牙肿痛反复发作两年,要求拔除患牙.体检为左下第三磨牙远中阻生,见盲袋,牙龈无红肿.于2月28日在局麻下行阻生牙拔除.术后拔牙创口用棉球压迫30min,交待其拔牙后注意事项后回家.
作者:张金萍;陈珍香;邓四海;黄仁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人体应用重组结核杆菌11kDa变态反应原(简称11kDa)的安全性和适剂量.方法 将健康志愿者和结核病志愿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11kDa低、中、高3个剂量组,在一侧手前臂掌侧前1/3处皮内分别注射浓度为2μg/ml、5μg/ml和10μg/ml 11kDa 1ml,在对侧手前臂前1/3处皮内注射0.1mlTB-PPD.进行同体双臂对照皮肤试验,观察并记录72h内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情况和皮试局部反应.结果 11kDa低、中、高剂量组和TB-PPD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1.2%、5.5%和5.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志愿者皮试阴性率分别为86.0%、68.1%、62.8%和54.1%,11kDa低剂量组阴性率高于中、高剂量组和TB-P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中、高剂量组和TB-PP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病患者皮试阳性率分别为56.7%、66.7%、83.3%和81.7%,11kDa低、中剂量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kDa高剂量组和TB-PPD组阳性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该两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11kDa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11kDa在结核病诊断上优于PPD,11kDa 3个剂量和TB-PPD均有很好的安全性,其中高剂量组(10.0μg/ml)TB-PPD阳性检出率相近.
作者:闻金生;都伟欣;赵卫东;何伟生;谢四化;杨晓敏;邬婧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胆囊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大出血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例患者均及时诊治,无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LC术后迟发性出血应首先考虑胆囊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可能,在基层医院应果断开腹止血,避免丧失佳手术时机.
作者:谢晓峰;余明;戴金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小儿腹股沟、下肢手术应用氯胺酮基础麻醉加0.5%布比卡因腰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拟施腹股沟、下肢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A组为氯胺酮基础麻醉加氯胺酮静脉麻醉;B组为氯胺酮基础麻醉加腰麻.观察氯胺酮基础麻醉后,手术开始时以及手术结束时,患儿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及手术期间的肢动挣扎、恶心呕吐发生率,氯胺酮总用量及术后清醒时间.结果 A组HR、BP手术开始时以及手术结束时与基础麻醉后相比均显著升高.B组BP之时间点无明显改变,但手术开始及手术结束时均较A组为低,B组HR在手术开始时以及手术结束时较基础麻醉后以及A组相应时间点减慢.两组SPO2无明显变化.B组氯胺酮总用量及术后清醒时间均较A组明显减少.B组肢动挣扎例数显著少于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氯胺酮基础麻醉加腰麻对于患儿腹股沟,下肢手术无明显血液动力学和SPO2方面的改变,可稳定HR、减少氯胺酮用量,其麻醉效果安全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毛金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炎琥宁与头孢哌酮联合应用治疗小儿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136例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炎琥宁与头孢哌酮联合治疗,对照组单以头孢哌酮治疗.疗程均为1周.两组均以临床症状的缓解及单位时间病情的缓解率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照组(P<0.01)治疗组热退时间、咳嗽停止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炎琥宁与头孢哌酮联合使用治疗小儿气管-支气管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又名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增生症(hemophagoeytic lymphohistioctosis,HLH),是一组从骨髓细胞学角度提出的病征,它可由多种病因如感染、肿瘤等诱发.由于此综合征的临床和实验特点颇似恶性组织细胞病,而两者的治疗和预后大多截然不同,因而近几年来,此病征已引起国内外的重视.
作者:袁忠民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