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雨
目的 探讨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7年1~2008年12月收治的3634例无菌手术患者资料进行了调查,分析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007年~2008年共发生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20例,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55%.2007、2008年切口感染发生率依次为0.61%、0.50%;在20例切口感染中手术时间>2h的为13例,1~2h的为5例,<1h的2例,其构成比依次为65.0%、25.0%、20.0%.结论 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月份、围手术期用药、基础疾病、术前皮肤准备、受伤程度有关,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错施,控制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应成为全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作者:饶友凤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心脏介入诊治中患者接受的X射线辐射,探讨减少辐射的方法.方法 用美国GE公司的Innova2000数字平板X线机随机配置的剂量测量系统,回顾性分析358例4组(组1单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组2冠状动脉造影+左心室造影;组3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预扩张和支架置入术;组4射频消融术)不同心脏介入诊治目的辐射面积剂量乘积(DAP,cGycm2)和入射剂量(ED,mGy).结果 组3的DAP值和ED值高,与其他组比较P<0.05,各组中个体的辐射暴露变化均较大.透视时间组4长,与其他组比较P<0.05,但辐射剂量不如组3高.摄影帧数,组3>组1、组2>组4(P<0.05)(P>0.05).结论 透视时间长、摄影帧数多是介入诊治高剂量的两个主要的可控性因素,摄影剂量对总剂量的贡献大于透视,减低透视脉冲频率和减少摄影帧数可有效降低患者的X射线辐射,有利于指导和加强介入治疗中患者所受医疗照射的防护,有效防范患者可能受到的潜在电离辐射危险.
作者:许美珍;罗来树;李颐;钟雯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资料,分析其MRI表现特征.结果 8例均为弥漫型PVNS,8例显示关节内软组织结节及滑膜增厚,7例表现为关节积液,6例表现为关节滑膜呈不规则结节状增生,2例增强后病灶呈线状网格状强化,4例表现为骨质侵蚀破坏改变,1例表现为关节外侵犯.结论 MRI能准确反映PVNS中滑膜的绒毛结节状增生、增生滑膜对关节软骨的破坏以及增生滑膜对软骨下骨质侵蚀的不同时期绒毛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并可以准确评价病变对关节内外累及的范围,是诊断PVNS佳检查方法.
作者:吕敦召;杨志宏;钟美花;黎旭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产妇外阴消毒是产程中内诊检查前和分娩前的常规技术操作,由于女性外阴的生理解剖特点,各种不同的微生物易生长繁殖在外阴部,因此,外阴消毒是预防产妇产后感染的关键环节.
作者:黄慧英;潘明香;王筱雯;习斌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徒手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凸的方法及安全性.方法 从2006年11月至2009年1月对31例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行矫形手术,术前均对畸形脊柱进行CT加密扫描,测量进钉点至椎体前缘的深度、进针角度、椎弓根直径和椎体的旋转角度,根据测得数据确定椎弓根螺钉置入的深度和方向,徒手应用全椎弓根螺钉棒系统进行后路矫形内固定手术,所有患者术后进行X线成像、CT扫描评估螺钉位置,并对其进行随访,从而评价本技术的准确性安全性.结果 共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149个,通过胸椎CT扫描评价149枚置入畸形胸椎的螺钉位置.共有8枚螺钉(5%)有中等程度皮质穿破,即螺钉部分在椎弓根壁皮质之外,没有相应神经症状.术后跟踪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7个月,未发现任何与置入的胸椎椎弓根螺钉相关的神经、血管或内脏并发症.结论 严格遵循步骤,逐步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的徒手技术在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凸中具有可靠的安全性.熟悉解剖并结合CT扫描,术前准确测量对手术成功非常重要.
作者:陈钢;陈宗和;喻惜华;李建飞;龚飞鹏;李宇旭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病因.方法 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确诊气管、支气管异物的28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验和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28例确诊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住院患儿中,25例转五官科经气管镜取出异物,1例自然咳出,2例转上级医院进行治疗.结论 气管支气管异物在小儿很常见(特别是1~3岁儿童),对长期咳嗽,病情反复不愈,影像学检查及痰培养不能明确诊断的患儿,应尽早做支气管镜检查以避免发生不可逆的肺损伤.
作者:章高平;刘建梅;陈强;李岚;朱晓华;吴爱民;李建;胡次浪;李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5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对细菌释放内毒素的影响,为临床使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5种抗生素以1倍、10倍及100倍MIC浓度作用于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测定作用5h之后释放内毒素的量,并做阴性对照.结果 5种抗生素中,头孢曲松和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诱导细菌释放内毒素量大,洛美沙星和头孢呋辛次之,依替米星较低;细菌释放内毒素量1倍MIC>10倍MIC>100倍MIC.结论 不同的抗生素诱导细菌释放内毒索的量不同,临床选用抗生素时应参考细菌释放内毒素的特性,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陈红红;习丹;赵宝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式,操作技巧及疗效评价.方法 本组11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患者均在显微镜下经侧裂行血肿清除手术.结果 全组110例,死亡率6%.结论 显微镜下经侧裂清除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血肿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赖丹;谭兴萍;王登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积水和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效果.方法 采用神经内镜行三脑室底脚间池造瘘、囊肿脑室或脑池造瘘手术治疗脑积水和蛛网膜囊肿患者18例.结果 术后显效12例(66.7%),好转4例(22.2%),无效1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88.9%.结论 神经内镜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和蛛网膜囊肿,手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作者:蒋秋华;杨瑞金;黄锦庆;何春明;鲁友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前牙患根尖周炎、牙髓炎和外伤冠折的患者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 对110颗前牙患根尖周炎、牙髓炎和外伤冠折的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随访1年.通过临床和X线检查评价其疗效.结果 110例(110颗牙)经一次性根管治疗,成功率为87%.结论 适应证选择正确,遵守无菌操作,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前牙患根尖周炎、牙髓炎和外伤冠折是可行的.
作者:陆川;孔凡玲;赵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硬膜外阻滞与全麻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和循环功能的影响,探讨麻醉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60例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组(EA)和全麻组(GA),每组30例.分别记录气腹前、气腹后1min、30min、排气后10min的RR、SBP、DBP、HR、血糖及SPO2的变化.结果 (1)两组手术前后HR无明显变化.(2)EA组SBP在气腹后30min和排气后10min均低于麻醉前水平(P<0.05),GA组在气腹后1min,SBP,DBP明显升高(P<0.01),组间血压比较,气腹后和术毕EA组SBP和DBP明显低于GA组(P<0.05或P<0.01).(3)EA、GA组手术后血糖均升高,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气腹后30minEA组血糖升高高于GA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和全麻均可有效安全地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硬膜外阻滞抑制BP升高的作用强,全麻抑制激素作用强.
作者:黄建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脑干肿瘤的手术适应征、手术人路选择及显微操作技巧,总结初步经验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自2001年至今显微手术13例脑干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手术方式、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显微镜下全切除4例,中脑腹外侧、局限性星形细胞瘤2例,延髓背侧血管母细胞瘤2例.次全切除5例,均为星形胶质细胞瘤Ⅰ~Ⅱ级.部分切除4例,为胶质瘤Ⅱ~Ⅲ级.术后症状明显改善9例,好转2例,加重1例,死亡1例.结论 脑干肿瘤位置、性质、生长方式决定手术能否全切,并影响疗效.对外生性的肿瘤,或脑干血管母细胞瘤、局限性呈囊变的低恶性胶质瘤显微外科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邹连生;王柏群;刘德华;杨少春;娄建云;刘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孕中、晚期胎儿未成熟,羊水过少及合并胎儿发育迟缓B超介入下的羊膜腔内灌注治疗.方法 我们应用介入性超声技术,设计了经腹壁穿刺的羊膜腔内压力监测和治疗的三通管装置,治疗孕26~34周50例羊水过少,其中30例合并胎儿发育迟缓,经羊膜腔内灌注生理盐水、小儿氨基酸.结果 介入治疗后的羊水指数显著增加,胎监变异减速消失.胎儿发育迟缓治疗后,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正常妊娠无差异.结论 B超介入下羊膜腔内灌注治疗羊水过少及合并胎儿发育迟缓,对改善围产儿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小萌;商建立;邱顺平;孙海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围产期颅内出血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我院产科2005年1月~2009年8月收治的6例妊娠晚期及产褥期并发颅内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围产期并发颅内出血在多产、高龄的子痫前期重度孕妇易发生;6例病人中5例临床治愈,1例遗留神经功能障碍,母婴预后较好.结论 并发颅内出血的主要病因为子痫前期及子痫,应争取多学科联合诊治早期诊治,加强产前监护与指导,改善预后.
作者:李敏;滕斌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十二指肠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MSCT和上消化道钡餐(GI)检查确诊的23例(25个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个十二指肠憩室经多层螺旋CT检查,均为大于1.0cm,憩室表现为胰头后方半圆形含气体腔影、可有液平,显示为气-碘囊袋影,与胰头交界区边缘锐利,合并十二指肠憩室炎时,平扫边缘模糊.结论 MSCT能及时发现十二指肠憩室及其并发的胆胰疾病,对判断两者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影像科医师应重视对十二指肠憩室的诊断.
作者:周继良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切开输尿管口膨出的疗效.方法 经尿道先电切除输尿管口膨出的两侧壁,及再切除后壁,保留输尿管膨出的前壁,形成活瓣.若输尿管膨出伴有结石,在切开输尿管口膨出后将结石击碎.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本组17例获得随访,术后随访1~2年,患侧上尿路梗阻均解除,无1例上尿路积水加剧.结论 经尿道切开输尿管口膨出具有创伤小、安全、操作简单、易掌握等优点,是一种疗效可靠的微创手术.
作者:郑增斌;钟德平;梅烁;马欢;朱晓东;徐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中国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养老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我校开设的养老护理专业是一门新兴专业,怎样教育学生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发展,提高知识和技能,更好的为老人服务,是我校不断探索的课题.
作者:朱姮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鱼胆汁中含有鱼胆毒素如组胺类、氰化物及胆酸等物质,生食、熟食均有毒性,有人用生吞鱼胆来治疗眼病、高血压或慢性支气管炎等,因而引起急性鱼胆中毒.现对26例鱼胆中毒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姜和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型.方法 将120例ASA Ⅰ~Ⅱ级人工流产者分为3组.A组:单独静脉注射丙泊酚2.5 mg/kg;B组:先静脉注射芬太尼0.1μg/kg,10min后再注射丙泊酚2.5mg/kg;C组:先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10min后再注射丙泊酚2.5mg/kg.3组术中若出现体动追加丙泊酚0.5mg/kg,直至体动消失.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起效时(T1)、手术中(T2)、手术结束时(T3)、唤醒时(T4)的收缩压(SB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麻醉起效时间、唤醒时间、丙泊酚用药量、麻醉效果及唤醒后1、5、15min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麻醉起效时各组SBP、HR、RR、SPO2均较诱导前降低(P<0.05).SPO2方面:与术前相比,麻醉起效时以及手术中3组SPO2均降低,同期组间比较A、B组比C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术后唤醒时间及丙泊酚用药量少于A组(P<0.05),术中麻醉效果评定B、C组均高于A组(P<0.05).B、C两组唤醒后1、5、15min时下腹部疼痛的VAS值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具有良好的术中麻醉及镇痛效果,能减少丙泊酚的用量,对呼吸抑制较轻,而且唤醒迅速,安全,有效.
作者:陈宝林;程浩;朱中良;鲍红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庆大霉素、维生素B12、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宫颈癌放疗并发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 30例宫颈癌出现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采用庆大霉素、维生素B12、地塞米松混合液10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每周5次.结果 30例患者总有效率100%.结论 庆大霉素、维生素B12、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是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许明君;王钇力;夏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