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硬膜外阻滞与全麻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应激反应抑制作用的比较观察

黄建平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 全麻, 妇科腹腔镜, 应激反应
摘要:目的 观察硬膜外阻滞与全麻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和循环功能的影响,探讨麻醉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60例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组(EA)和全麻组(GA),每组30例.分别记录气腹前、气腹后1min、30min、排气后10min的RR、SBP、DBP、HR、血糖及SPO2的变化.结果 (1)两组手术前后HR无明显变化.(2)EA组SBP在气腹后30min和排气后10min均低于麻醉前水平(P<0.05),GA组在气腹后1min,SBP,DBP明显升高(P<0.01),组间血压比较,气腹后和术毕EA组SBP和DBP明显低于GA组(P<0.05或P<0.01).(3)EA、GA组手术后血糖均升高,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气腹后30minEA组血糖升高高于GA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和全麻均可有效安全地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硬膜外阻滞抑制BP升高的作用强,全麻抑制激素作用强.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516例64排冠状动脉CTA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无创、简便的64排冠状动脉CTS在大范围筛查、诊断,冠脉介入术后、搭桥术后复查中的价值.方法 严格调控受检者的心率.依照不同受检者拟定检查程序,按图像质量四等法评判每一例检查结果.结果 516例均获成功,无明显对比剂毒副反应.516例图像质量,优等367例,占71.1%,良102例,占19.7%,中等43例,占8.3%,差4例,占0.77%.结论 64排冠脉CTA是冠心病大范围筛查、诊断和治疗后复查的有效方法.

    作者:贺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氯胺酮基础麻醉加腰麻在小儿腹股沟下肢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小儿腹股沟、下肢手术应用氯胺酮基础麻醉加0.5%布比卡因腰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拟施腹股沟、下肢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A组为氯胺酮基础麻醉加氯胺酮静脉麻醉;B组为氯胺酮基础麻醉加腰麻.观察氯胺酮基础麻醉后,手术开始时以及手术结束时,患儿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及手术期间的肢动挣扎、恶心呕吐发生率,氯胺酮总用量及术后清醒时间.结果 A组HR、BP手术开始时以及手术结束时与基础麻醉后相比均显著升高.B组BP之时间点无明显改变,但手术开始及手术结束时均较A组为低,B组HR在手术开始时以及手术结束时较基础麻醉后以及A组相应时间点减慢.两组SPO2无明显变化.B组氯胺酮总用量及术后清醒时间均较A组明显减少.B组肢动挣扎例数显著少于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氯胺酮基础麻醉加腰麻对于患儿腹股沟,下肢手术无明显血液动力学和SPO2方面的改变,可稳定HR、减少氯胺酮用量,其麻醉效果安全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毛金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庆大霉素、维生素B12、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庆大霉素、维生素B12、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宫颈癌放疗并发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 30例宫颈癌出现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采用庆大霉素、维生素B12、地塞米松混合液10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每周5次.结果 30例患者总有效率100%.结论 庆大霉素、维生素B12、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是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许明君;王钇力;夏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螺旋CT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oparhy,HIE)CT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资料和CT影像特点.结果 64例HIE CT检出轻度42例,中度18例,重度2例,2例CT表现正常.25例追踪复查,20例病灶吸收消失,5例出现不同程度脑积水、脑软化、脑萎缩等后遗表现.结论 CT检查方便快捷,是HIE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HIE的诊断,CT检查是非常必要的诊断证据,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同时对判断病情轻重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作者:钱雁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十二指肠憩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十二指肠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MSCT和上消化道钡餐(GI)检查确诊的23例(25个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个十二指肠憩室经多层螺旋CT检查,均为大于1.0cm,憩室表现为胰头后方半圆形含气体腔影、可有液平,显示为气-碘囊袋影,与胰头交界区边缘锐利,合并十二指肠憩室炎时,平扫边缘模糊.结论 MSCT能及时发现十二指肠憩室及其并发的胆胰疾病,对判断两者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影像科医师应重视对十二指肠憩室的诊断.

    作者:周继良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显微镜下经侧裂清除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血肿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式,操作技巧及疗效评价.方法 本组11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患者均在显微镜下经侧裂行血肿清除手术.结果 全组110例,死亡率6%.结论 显微镜下经侧裂清除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血肿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赖丹;谭兴萍;王登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40例体会

    目的 评价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针对不同部位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采用相对应的神经阻滞治疗.结果 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效率82.5%,治愈率17.5%.结论 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效.

    作者:刘志强;廖兴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侧脑室肿瘤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侧脑室肿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45例侧脑室肿瘤的生长部位、诊断、病理类型及手术治疗方法、手术入路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全切35例,大部分切除6例,部分切除3例,1例神经上皮性囊肿行脑室内窥镜部分切除+囊肿侧脑室内引流术.结论 直接开颅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侧脑室肿瘤的有效方法,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可以采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有效解除脑脊液循环梗阻、防治术中术后颅内出血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作者:杨瑞金;蒋秋华;何春明;汤涛;黄锦庆;刘祥璐;鲁友明;李卫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产程中两种产妇外阴消毒法的对比观察

    产妇外阴消毒是产程中内诊检查前和分娩前的常规技术操作,由于女性外阴的生理解剖特点,各种不同的微生物易生长繁殖在外阴部,因此,外阴消毒是预防产妇产后感染的关键环节.

    作者:黄慧英;潘明香;王筱雯;习斌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放液的疗效观察(附178例报告)

    目的 观察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穿刺中的疗效.方法 将2004年5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178例大、中量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运用心静脉导管穿刺抽液,对照组88例应用常规胸腔穿刺抽液,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呼吸[0.54vs0.14]、脉搏[0.35vs0.14]及胸水消失等方面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血压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在大、中量胸腔积液穿刺放液简便易行、风险小、引流量大、创伤小,引流彻底,肺复张良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祥;王峰;李华;石腊明;赵祖亮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徒手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术在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徒手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凸的方法及安全性.方法 从2006年11月至2009年1月对31例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行矫形手术,术前均对畸形脊柱进行CT加密扫描,测量进钉点至椎体前缘的深度、进针角度、椎弓根直径和椎体的旋转角度,根据测得数据确定椎弓根螺钉置入的深度和方向,徒手应用全椎弓根螺钉棒系统进行后路矫形内固定手术,所有患者术后进行X线成像、CT扫描评估螺钉位置,并对其进行随访,从而评价本技术的准确性安全性.结果 共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149个,通过胸椎CT扫描评价149枚置入畸形胸椎的螺钉位置.共有8枚螺钉(5%)有中等程度皮质穿破,即螺钉部分在椎弓根壁皮质之外,没有相应神经症状.术后跟踪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7个月,未发现任何与置入的胸椎椎弓根螺钉相关的神经、血管或内脏并发症.结论 严格遵循步骤,逐步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的徒手技术在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凸中具有可靠的安全性.熟悉解剖并结合CT扫描,术前准确测量对手术成功非常重要.

    作者:陈钢;陈宗和;喻惜华;李建飞;龚飞鹏;李宇旭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大出血2例报告

    目的 探讨胆囊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大出血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例患者均及时诊治,无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LC术后迟发性出血应首先考虑胆囊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可能,在基层医院应果断开腹止血,避免丧失佳手术时机.

    作者:谢晓峰;余明;戴金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微创法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体会

    目的 探讨微创法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用静力性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18例,术后随访,观察愈合情况.结果 术后2~18个月随访,经X线检查,18例全部一期愈合,功能良好.结论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微创,失血少,固定稳定,应力遮挡程度轻,骨折愈合率高,感染和骨折再发生率低,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李端午;刘剑锋;杨武;刘帆;许永武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2007年江西省伤害监测点资料分析

    目的 了解江西2007年监测点众民伤害的发生、分布特征及原因,为预防策略和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 对伤害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7年共计报告伤害病例1412例,其中15~44岁年龄组居首位(43.06%);1d中报告伤害发生例数较高的时点为10:00~11:00和15:00~16:00;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为公路/街道(占35.84%)和家中(23.80%);伤害发生前3位原因为跌落/坠落(32.58%)、机动车车祸(31.87%)和钝器伤(15.01%).结论 伤害以跌落/坠落、机动车车祸和钝器伤为主,青壮年是高发人群,应加强监测力度,针对性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以减少伤害的发生.

    作者:吉路;颜玮;刘杰;陈轶英;赵军;罗物强;朱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拔牙术后出血被确诊为血友病1例报告

    我科于2009年2月曾接诊1例拔牙病人,拔牙术后出血不止,后在血液科诊断为血友病,现报告如下:1 病例摘要患者,男,32岁,诉因左下后牙肿痛反复发作两年,要求拔除患牙.体检为左下第三磨牙远中阻生,见盲袋,牙龈无红肿.于2月28日在局麻下行阻生牙拔除.术后拔牙创口用棉球压迫30min,交待其拔牙后注意事项后回家.

    作者:张金萍;陈珍香;邓四海;黄仁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附87例报告)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2009年我科87例闭合性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及其发生率、类型与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3个月临床随访结果:GOS 5分54例,4分21例,3分7例,2分5例;去大骨瓣术后出现并发症以脑膨出、迟发性颅内出血、硬膜下积液多见.结论 去骨瓣减压术可能因为发生并发症而降低效果.各种类型并发症有其典型时间窗口发生,对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积极防治、正确处理能有效降低术后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伍伟俊;钱锁开;张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氟比洛芬酯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氟比洛芬酯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血液前列腺素E2(PGE2)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32例ASA Ⅰ~Ⅱ级拟在全麻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n=16):氟比洛芬酯(F组)和对照组(C组).F组切皮前15min静脉缓注氟比洛芬酯1.0mg/kg;C组切皮前15min静脉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T1)、手术1h(T2)、术毕(T3)、术后2h(T4)、术后24(T5)采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PGE2浓度,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记录患者术后1 h、2h、4 h、6 h、12h、24 h的疼痛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h、2h、4h,F组的VAS评分低于C组(P<0.05),术后6 h、12h、24h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F组PGE2水平在T2~4时间点与T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PGE2水平在T2~4时间点与T1比较均升高(P<0.05).与C组比较,F组在T2~4时间点PGE2水平降低(P<0.05).结论 术前应用氟比洛芬酯可抑制PGE2的产生,减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疼痛.

    作者:李大生;张小霓;司海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积水和蛛网膜囊肿18例报告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积水和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效果.方法 采用神经内镜行三脑室底脚间池造瘘、囊肿脑室或脑池造瘘手术治疗脑积水和蛛网膜囊肿患者18例.结果 术后显效12例(66.7%),好转4例(22.2%),无效1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88.9%.结论 神经内镜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和蛛网膜囊肿,手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作者:蒋秋华;杨瑞金;黄锦庆;何春明;鲁友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前牙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体会

    目的 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前牙患根尖周炎、牙髓炎和外伤冠折的患者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 对110颗前牙患根尖周炎、牙髓炎和外伤冠折的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随访1年.通过临床和X线检查评价其疗效.结果 110例(110颗牙)经一次性根管治疗,成功率为87%.结论 适应证选择正确,遵守无菌操作,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前牙患根尖周炎、牙髓炎和外伤冠折是可行的.

    作者:陆川;孔凡玲;赵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孟鲁司特在阿司匹林哮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治疗阿司匹林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观察58例阿司匹林哮喘患者用药前、后哮喘自觉症状、肺功能指标、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患者治疗第2、4周的平均PEF值与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变(P<0.05),治疗2、4周后,全天未使用喘康速气雾剂天数增加.发生药物不良反应3例,发生率为5.1%.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均较轻,不影响研究用药的天数.结论 孟鲁司特能改善阿司匹林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减轻哮喘症状,预防发作,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胡小平;吴晓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