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秀琴;邵丽婷
肺癌目前主要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影响远期生存率的因素不是肺癌的局部复发,而是远处转移.有些早期肺癌(T1N0M0)-经诊断就有远处转移,或存在亚临床转移,且相同组织学类型、病理分期和细胞分化程度的肺癌,在不同的个体远处转移率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如何早期发现或/和预测肺癌转移或亚临床转移,一直是困扰肺癌临床的难题[1].
作者:周学亮;万于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前景.方法 通过对照组(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68例)和治疗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70例)比较两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并发症、症状改善等指标,以比较两种术式的优缺点.结果 治疗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并发症等指标优于对照组(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具有安全性高、易掌握、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优于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许松华;曾隆桂;黄耀强;陈振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超声显像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6例经胃镜检查确诊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应用彩超诊断进行观察.结果 彩超诊断与胃镜检查符合率为91.7%.结论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超声声像有一定的特异性,与胃镜的符合率较高,可作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辅助诊断方法.
作者:王文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妊娠,是孕妇较常见的合并病症,是我国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通过对52例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不仅有利于防止高血压等妊娠并发症,而且对疾病的恢复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钟小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的疗效.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常规西药加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对照组25例(常规西药治疗).主要观察心绞痛缓解率、心电图ST段改善程度及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 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96%,与对照组7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电图ST段下移改善程度和心绞痛发作情况,与对照组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P<0.05).结论 步长脑心能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胶痛与常规西药合用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黄新宇;陈祖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心脏病心脏猝死(SCD)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2006年收治的937例糖尿病病例发生的心脏猝死的资料.结果 有17例发生心脏猝死.结论 糖尿病性心脏病引起的心脏猝死属糖尿病远期并发临床急症之一,死亡率高,应早期规范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性心脏病,并警惕心脏猝死前兆.
作者:刘裕忠;张嶂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对慢性失眠症的疗效,并与艾司唑仑进行比较.方法 78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帕罗西汀和艾司唑仑治疗.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睡眠日记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1周后,艾司唑仑组PSQI各冈子分及总分显著改善,而帕罗西汀组无明显变化.治疗第4周,第8周,帕罗西汀组睡眠状况显著改善,PSQI各因子分及总分显著改善,优于艾司唑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慢性失眠症,远期疗效优于艾司唑仑.
作者:陈小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Photore-frective Kerateetomy)是目前国际上矫治屈光不正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治疗近视有安全、有效、预测性强等优点,术后主要问题为角膜上皮下雾样混浊.屈光回退、干眼等[1]此外还有较少见的丝状角膜炎.目的观察PRK术后发生丝状角膜炎相关护理方面因素,探讨减少其产生并促进愈合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通过对1200多例近视患者施行了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术后有38例(占3.2%)发生丝状角膜病变.
作者:李欣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APRIL基因在桥本氏病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FQ-PCR)技术检测正常甲状腺组织和桥本氏病甲状腺组织中APRIL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APRIL基因表达与桥本氏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APRILmRNA在桥本氏病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结论 APRIL基因在桥本氏病的发生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功能.
作者:徐晓武;杨小敏;叶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期患者 12 周的疗效和不良事件.方法 55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期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B两组,A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0.5mg/d(拉米夫定耐药者1mg/d),B 组仅应用内科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血清 HBVDNA、HBeAg及临床转归等指标.结果 A 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的复常率、血清HBVDNA下降水平及转阴率、凝血酶原时间的改善和临床转归均明显好于B组,未发现与恩替卡韦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 恩替卡韦具有快速抑制HBVDNA、促进肝功能恢复、改善临床转归和提高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期患者抢救成功率的作用.
作者:胡万峰;张莉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C-erbB2、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抑癌基因P53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124例卵巢肿瘤组织中(其中61例良性肿瘤,19例交界性肿瘤,44例恶性肿瘤)C-erbB2、Ki67和P53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及病理学的关系.结果 (1)C-erbB2、Ki67和P53在良性、交界性、恶性卵巢肿瘤中阳性表达率均呈梯度升高,差异有显著性(这P<0.01).其中Ki67与P53在浆液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交界性肿瘤及黏液性癌组织(P<0.05).(2)P53蛋白表达与卵巢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有相关性(P<0.05).(3)C-erbB2+Ki67+P53联合表达与Ki67+P53联合表达在良性、交界性、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erbB2、Ki67和P53蛋白的高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可作为卵巢上皮性肿瘤恶性变的分子标志;Ki67和P53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可作为卵巢上皮肿瘤鉴别诊断的客观辅助指标.
作者:朱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手术室护士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中工作的群体,她们必须长时间站立、不规律进食;并与各种手术锐器、化学药品及消毒剂、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等接触.
作者:聂爱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78例经临床实验室检查、CT复查、手术证实为急性胰腺炎的病例.前期55例采用西门子单排螺旋CT扫描,后期23例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扫描.全部病例平扫后均行动态双期增强扫描.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80~100ml,速率2.2~2.8ml/s.结果 急性单纯水肿型胰腺炎58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20例.CT主要表现胰腺局部或弥漫性肿大,密度降低,20例胰腺内不同程度坏死,其中伴出血4例.肾前筋膜增厚58例,胰外积液48例,胰周不同程度蜂窝积炎53例.结论 螺旋CT检查是确诊急性胰腺炎有效的手段,增强CT扫描是诊断胰腺坏死的佳方法,并能及早发现并发症.
作者:吴明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嗅裂区鼻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鼻内镜下按顺序检查鼻腔,寻找出血点.结果 186例顽固性鼻出血中嗅裂区出血者89例,占47.8%,其中第1次检查发现出血点60例,占67.4%;第2次检查发现出血点21例,占23.6%:第3次检查发现出血点8例,占9.0%.全部嗅裂区鼻出血病例均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明胶海绵填塞止血或单纯明胶海绵填塞止血获得成功.结论 鼻内镜下嗅裂区鼻出血的诊断率在不断提高,局部电凝止血及微型填塞可取代传统的鼻腔填塞.
作者:赵哲弘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MRI对膝关节半月板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半月板囊肿MRI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9例半月板囊肿中,发生于外侧半月板6例,发生于内侧半月板3例;外侧半月板囊肿中体积大者约2.56cm3,内侧半月板囊肿中体积大者约6.24cm3:6例半月板囊肿合并有半月板损伤.结论 MRI是目前诊断半月板囊肿有价值的检查方法.结合半月板囊肿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MRI表现,一般均能对半月板囊肿作出准确诊断.
作者:朱达东;陈海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重症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致病菌种分布特点,细菌耐药情况.方法 选123例痰普通菌或真菌培养发现致病菌株的重症肺结核患者,确定菌种后进行抗菌药物体外药敏检测.结果 123例患者痰细菌培养发现致病菌株146例次,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74株(50.7%),革兰氏阳性球菌34株(23.3%),真菌38株(26.0%).结论 重症肺结核患者呼吸道致病菌种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居多,但真菌感染亦明显增多,可能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长期滥用抗生素及不合理应用抗结核方案有关.
作者:胡禄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门诊输液室作为医院的前沿阵地,每天接待大量的输液病人及家属中,是人群相对集中而流动性较大的场所.由于病人多、流动性大、环境嘈杂、护理工作量大等各种原因,给护理安全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作者:吴维;李志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24h平均脉压(24hPP)对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8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24hPP水平分为A组(PP<40mmHg)、B组(40≤PP<50mmHg)、C组(50≤PP<60mmHg)、D组(60mmHg≤PP)4个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在高血压组患者中,随着PP水平的增宽,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左心室舒张早期和晚期大血流速度的比(E/A)值减少、E峰减速时间(DT)值增加(P<0.05~0.001).结论 24hPP对左心室功能损害有重要预测价值,高血压病患者随着PP增宽更易导致左心室肥厚和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减退.
作者:王虹;冯海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氨溴索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3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氨溴索15mg加入生理盐水lml氧驱动雾化吸入2次/d;对照组加用α-糜蛋白酶2000U加生理盐水20ml超声雾化吸入2次/d,均疗程5~7d.结果 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2,P<0.05);治疗组在喘憋、气促、咳嗽、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日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氨溴索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未见不良反应,且用药简单方便,适合基层医院临床使用.
作者:马旭升;涂林修;陈凯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微管微创无痛人流术的临床观察.方法 360例早孕要求终止妊娠者分为A、B、C3组,A 组采用微管微创无痛人流新技术,B 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术,C组采取传统负压吸引术,观察3组的疼痛、出血、完全流产情况.结果 A组尢痛率97.67%、B组无痛率23.33%,C组11.67%.A组完全流产率99.16%,B组完全流产率90.5%,C组完全流产率95%,出血时间A、C两组明显少于B组,3组无痛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管微创无痛人流术可减少受术者生理、心理痛苦,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操作的无痛人工流产方法.
作者:程爱兰;徐向荣;曾小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