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留颈外静脉的改良式颈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观察

周浩亮;颜育祥

关键词:甲状腺癌, 颈淋巴清扫术, 颈外静脉, 颈内静脉
摘要:目的 评价保留颈外静脉改良式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在治疗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分化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肿瘤外科2002~2005年收治甲状腺癌伴淋巴结转移20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12例采用保留颈外静脉的改良式颈淋巴清扫术(保留组),8例患者采用未保留颈外静脉的改良式颈淋巴结清扫术(未保留组).比较2种手术方式的颈淋巴结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结果 保留组术后患者面部水肿及头晕、头痛症状程度显著低于未保留组;术后随访患者均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 保留颈外静脉的改良式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与传统的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相比,不会增加术后颈淋巴结复发率,但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强负压引流治疗颈淋巴清扫术后乳糜漏的应用

    颈淋巴清扫术后发生乳糜漏虽不多见,但它是颈部手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随着手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术后发生此类并发症日益减少.

    作者:查春红;饶坚;林兰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术前屈光度数、角膜瓣、切削光区及角膜基质床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中对视力的影响.为临床治疗高度近视提供指导.方法 对我院已行LASIK术并且随访1年以上的189例332眼近视患者.按术中选用不同角膜刀所做角膜瓣不同分为两组,A组(薄角膜瓣组)83例(147眼),B组(常规角膜瓣组)106例(185眼),记录术前的屈光度数、角膜厚度;术中激光切削光区大小、剩余角膜基质床厚度;术后视力、屈光度数以及术后屈光回退的情况.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A组中发生屈光回退者5眼(3.40%);B组中发生屈光回退者27眼(14.59%).屈光度≤-10.0D者发生屈光回退有19眼(7.22%);而屈光度>-10.0D者发生屈光回退有13眼(18.84%).激光切削光区≤5.5mm的有9眼(33.33%)发生屈光回退;切削光区为5.5~6.5mm的有15眼(17.44%)发生屈光回退;切削光区≥16.5 mill的有8眼(3.65%)发生屈光回退.剩余角膜基质床≤300μm的有30眼(13.10%)发牛屈光回退;剩余角膜基质床>3001μm的有2跟(1.94%)发生屈光回退.结论 LASIK术矫正高度近视眼中随着预矫屈光度数的增加,术后屈光回退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而采用薄角膜瓣、增加激光切削光区的大小和剩余角膜基质床的量可以减少术后屈光回退的发生.

    作者:刘永琰;周琼;张莉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经翼点开颅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治疗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的一个常见病,其发病率约为12~15/10[1],近年来有发病率上升、发病年龄下降的趋势.

    作者:杨兰生;熊陵平;鞠方恩;熊国文;许新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胸腺肽α1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疗效观察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常见并发症,是病情加重的标志,预后不良,病死率达50%[1].

    作者:尧敏之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带锁髓内钉加植骨治疗肱骨骨折骨不连

    目的 总结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加自体植骨治疗肱骨骨折骨不连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3年1月~2006年1月我院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同定加自体植骨治疗肱骨骨折骨不连18例,并随访疗效.结果 18例均获平均15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效果优良.结论 应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加自体植骨治疗肱骨骨折骨不连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愈合率高.

    作者:李斌;万艳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胆道镜在87例胆管结石疾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胆道手术中应用胆道镜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纤维胆道镜行胆道手术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使用术中胆道镜者残余结石发生率为8.7%(2/23);胆管结石术后残余结石发生率为43.8%(28/64)结论 术中胆道镜检查降低胆道残余结石率;术后胆道镜检查减少了再次手术的可能.

    作者:周毅;赵俊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胫骨平台骨折的损伤类型及其对膝关节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为胫骨平台骨折探索一条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根据术前行X片,CT及三维重建检查的情况.比较7类骨折病人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Schatzker分型的VI型对膝关节功能影响大.结论 术前完善检查.准确分型.做好术前计划,术中采用合理的手术方法,术后积极功能锻炼为胫骨平台骨折的合理治疗方案

    作者:万爱国;许永武;鲍剑锋;罗爱英;丁健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医院动物实验中的安全管理体会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四等医院,科研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动物实验室是医院产研活动非常重要的场所,对研究探讨人类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可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1].

    作者:魏菊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致缺铁性贫血6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缺铁性贫血(IDA)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将62例IDA伴HP(+)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5例,应用口服铁剂+抗HP治疗;B组23例单纯口服铁剂;C组14例单纯抗HP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水平.结果 A组有效率100%,B组有效率73.9%,C组有效率28.6%.结论 IDA伴HP(+)患者只有在补充铁剂同时抗HP治疗才能彻底治愈IDA.

    作者:郑翠苹;蔡小平;刘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自发性小脑出血临床与螺旋CT表现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自发性小脑出血的螺旋CT表现,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35例自发小脑H{血患者的CT和临床资料.结果 小脑出血的时间、部位、数量、脑室情况及脑干受压体征与临床症状、治疗关系以及预后是密切相关的.结论 螺旋CT扫描是早期确诊自发性小脑出血的首选方法,头颅螺旋CT动态观察是评估预后的重要方法.

    作者:罗益蕙;傅信东;王丽玲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胎膜早破感染的预防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病人感染的预防.方法 对我院2000~2006年胎膜早破328例病人的临床分析.结果 破膜时间距分娩大于48h而不预防使用抗生素者,感染的发生明显增高.结论 对于孕周大于36周者,应及时终止妊娠,.

    作者:李根凤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股方肌骨瓣转位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附78例报告

    随着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的发展,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病人逐年增多.本院于1998~2007年收治此类病人78例.均采用股方肌肌骨瓣转位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同定手术治疗[1].术后随访6个月~4年,均获得骨性愈合,优62例,良9例,可7例[2],未出现股骨头坏死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绍春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多层螺旋CT低张增强在胆囊十二指肠瘘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低张增强扫描对胆囊十二指肠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4~2006年CT平扫高度怀疑胆囊十二指肠瘘的9例病人进行低张增强扫描,然后利用软件进行后处理,得出诊断,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9例病人中,螺旋CT直接发现瘘口的6例,3例未发现瘘口,其中2例发现结石掉人肠道,1例高度怀疑,经手术确诊.结论 螺旋CT能较好地发现胆囊十二指肠瘘,其中低张增强扫描能很好地直接显示瘘口.

    作者:何升校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国产药物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本院自2004年5月开始应用Firebrid支架治疗冠心病以来,取得了良好疗效.程序化的护理配合是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因素.

    作者:黄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单切口双入路Ⅰ期前方融合+后路椎弓根固定治疗胸段及胸腰段脊柱结核

    目的 总结单切口双人路Ⅰ期前方融合+后路椎弓根同定术治疗胸段及胸腰段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 2004年3月~2008年6月应用Ⅰ期前方病灶清除、植骨(或钛网植骨重建)+后路钉棒固定治疗14例胸椎及胸腰结核.所有患者术前皆行2~4周全身化疗,术后继续伞身化疗9~12个月.结果 术后伤口全部Ⅰ期愈合无窭道形成,术后1~3个月ESR、C-RP恢复正常,后突畸形均明显改善随,随访无明显加重.访时间3~53个月,平均28个月,所有患者痛疼消失,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植骨融合时间为3~6个月.结论 单切口双人路Ⅰ期前方融合+后路椎弓根同定术治疗胸段及胸腰段脊柱结核可行,有效,能同时解决清除病灶、前方减压、脊柱稳定重建及矫形等问题.是一种经济安全的治疗手段.

    作者:李广海;钟德和;肖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对硬膜外麻醉低血压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简称高渗盐复合液)对硬膜外麻醉低血压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60例ASAⅠ-Ⅱ硬膜外麻醉病人随机分为2组,高渗盐复合液组(Ⅰ组)、林格氏液组(Ⅱ组),各组30例.每组病人在麻醉前30min内分别输人各组液体8ml/kg后,观察输液前、输液8ml/kg后、硬膜外麻醉显效后5min、15min、30min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的变化,以及输液前、输液8ml/Kg后、输液后60min血钠值.结果 输液前两组MAP、CVP、H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输液8ml/kg后组MAP、CVP比Ⅱ组显著升高(P<0.05);Ⅱ组MAP、CVP麻醉显效后5min、15min、30min与麻醉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Ⅰ组MAP、CVP、HR麻醉显效后5min、15min、30min与麻醉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输液 8ml/kg后Ⅰ组血钠(Na+)与输液前比较有轻微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60min后恢复正常.结论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能有效预防硬膜外麻醉低血压,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蔡锦根;周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空气压力波辅助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当今,糖尿病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其大的危害是其各种急慢性并发症.而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报道,在全球约1.5亿糖尿病患者中有15%以上将发生足溃疡或坏疽,因糖尿病造成的截肢者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1].

    作者:吴红艳;章玉玲;黄北南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胆管癌的早期诊断

    胆管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胆管癌的诊断术得不断的提高,但是发现胆管癌往往在晚期.

    作者:李惠珍;Aqeel ahmed;傅华群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液氮冷冻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应用

    目的 总结冷冻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国产液氮冷冻治疗仪治疗476例宫颈糜烂患者.结果 476例患者中436例患者来院随访,一次性治愈率为98.85%(431/436),有效率为100.00%(436/436).结论 液氮冷冻治疗宫颈糜烂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治疗效果好.

    作者:罗晓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小儿急性中毒2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小儿急性中毒的特点.方法 对2005年10月~200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中毒患儿2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小儿中毒多为急性.症状重,临床症状体征常无特异性.结论 急性中毒是儿童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重在预防.

    作者:王爱红;徐南平;吴晖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