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菊萍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是ER-CP技术的延伸,是指在内镜下采用高频电刀将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使乳头开口扩大,以利于排石、消炎和利胆,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随着内镜性能的提高及相关器械不断更新和操作技术的熟练,现己广泛用于临床,成为治疗胆胰疾病的重要的手段之一.我院自2002年至2006年采用EST治疗42例,同时实施针对性护理,获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爱莲;温志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实施,病人的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做好ICU患者的健康教育,是ICU护士的重要职责之一.然而,ICU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其他患者的健康教育相比有许多的特殊性,只有充分认识这些特殊性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才能真正做好ICU患者的健康教育.我科护士针对ICU患者健康教育的特殊性,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科于2007年6月~2008年6月对120例患者实施健康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冬英;杨刚 刊期: 2008年第12期
2008年6月,贵溪市泗沥乡新塘村委会上翁村报告麻疹暴发疫情一起.我中心6月24日接到疫情报告后于次日派专业人员进行调查.调查人员按照<江西省麻疹监测方案>的要求,详细了解了本次麻疹疫情的经过,指导当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同时对当地基层预防接种服务的管理工作也进行了调查了解.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周任兵;汪静;郭娓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颈淋巴清扫术后发生乳糜漏虽不多见,但它是颈部手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随着手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术后发生此类并发症日益减少.
作者:查春红;饶坚;林兰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髋关节脱位骨折漏诊原冈及创伤机制.方法 统计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1月髋关节脱位骨折86例,其中8例髋关节脱位骨折漏诊,8例经手术治疗.结果 8例患者随访8个月~2年,平均1.3年.采用美国矫形外科学院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5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82.5%.结论 特定环境下屈髋、屈膝位时,经股骨轴向的暴力打击是髋关节脱位骨折的主要创伤机制.细致检查.特别是CT扫描是早期确诊、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凌华贵;王令藩;金昌映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纤维胆道镜在胆道探查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采用纤维胆道镜对22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症患者行探查取石术.结果 除18例残留结石,其余全部取石成功.结论 纤维胆道镜的应用可降低肝内外胆管取石术的术后残石率和再手术率.
作者:付荣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20例圆锥型套筒冠义齿的修复效果.方法 对20例双侧游离缺失的患者行铸造支架义齿和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分别于修复后2周、3个月、6个月测定咀嚼效率.结果 圆锥型套筒冠义齿的咀嚼效率比同期铸造支架义齿的咀嚼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效果较好,患者适应时间较短.
作者:连文伟;严晖;王建鸿;张强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长期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96例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服用氢氯噻嗪12.5mg,每日1次,比较服药1年与服药前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4周时血压达标率为40%,服药1年后血尿酸与服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期服用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对电解质、血糖、血脂代谢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易祥武;幸志强;许鹏;傅鑫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常见并发症,是病情加重的标志,预后不良,病死率达50%[1].
作者:尧敏之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由于切除组织多、手术创面大,给患者身心带来了严重的创伤,护理工作的质量可直接影响术后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肢体功能的恢复川.有效的护理是促进患者身心康复的重要措施,临床护理路径是实现有效护理的途径之一.
作者:夏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用泮托拉唑(40mg,2次/d),左氧氟沙星(0.2g,.2次/d),阿莫西林(1.0g,2次/d),治疗7d,溃疡患者继续用泮托拉唑40mg,每日1次,共3周.对照组45例,用奥美拉唑(20mg,2次,d),阿莫西林(1.0g,2次/d),替硝唑(0.5g,2次/d).治疗7d,溃疡患者继续用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共3周.治疗结束后4周复查.结果 治疗组HP根除率93.3%,对照组HP根除率77.8%(P<0.05).治疗组溃疡愈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7%.4.4%,对照组溃疡愈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3%.6.7%(P>0.05).结论 治疗组三联疗法根除HP是有效的方案.
作者:李龙华;张金良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单切口双人路Ⅰ期前方融合+后路椎弓根同定术治疗胸段及胸腰段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 2004年3月~2008年6月应用Ⅰ期前方病灶清除、植骨(或钛网植骨重建)+后路钉棒固定治疗14例胸椎及胸腰结核.所有患者术前皆行2~4周全身化疗,术后继续伞身化疗9~12个月.结果 术后伤口全部Ⅰ期愈合无窭道形成,术后1~3个月ESR、C-RP恢复正常,后突畸形均明显改善随,随访无明显加重.访时间3~53个月,平均28个月,所有患者痛疼消失,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植骨融合时间为3~6个月.结论 单切口双人路Ⅰ期前方融合+后路椎弓根同定术治疗胸段及胸腰段脊柱结核可行,有效,能同时解决清除病灶、前方减压、脊柱稳定重建及矫形等问题.是一种经济安全的治疗手段.
作者:李广海;钟德和;肖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将5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布地奈德治疗组30例.对照组2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人.观察两组呼吸困难及运动耐力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呼吸闲难及运动耐力改善情况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在抗感染、祛痰、支气管扩张剂、吸氧的基础上,吸入布地奈德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作者:汪术华;阳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可吸收钉在后踝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对12例后踝骨折,按文哲[1]分型Ⅲ型5例,Ⅳ型7例.分别取踝关节后外侧入路.采用可吸收钉固定后踝.结果 后踝骨折12例,平均随访13个月,按照Leeds评价标准[2],优良率达到91.6%.结论 采用可吸收钉治疗后踝骨折,具有同定可靠,避免了二次手术损伤等优点.
作者:涂淑强;帅永明;袁秋文;刘竹晖;秦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四等医院,科研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动物实验室是医院产研活动非常重要的场所,对研究探讨人类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可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1].
作者:魏菊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加自体植骨治疗肱骨骨折骨不连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3年1月~2006年1月我院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同定加自体植骨治疗肱骨骨折骨不连18例,并随访疗效.结果 18例均获平均15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效果优良.结论 应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加自体植骨治疗肱骨骨折骨不连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愈合率高.
作者:李斌;万艳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0例经临床确诊的急性胰腺炎病例的临床和CT影像学资料.结果 临床诊断水肿型胰腺炎25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5例;CT检查表现为胰腺肿大24例(80%),密度改变10例(33.33%),胰腺周围液体聚集8例(26.67%),胰腺内坏死5例(15%),并发蜂窝织炎4例(13.33%),少量胸腔积液11例(36.67%).结论 螺旋CT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简便、有效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指导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具有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国良;刘伟萍;谢礼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随着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的发展,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病人逐年增多.本院于1998~2007年收治此类病人78例.均采用股方肌肌骨瓣转位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同定手术治疗[1].术后随访6个月~4年,均获得骨性愈合,优62例,良9例,可7例[2],未出现股骨头坏死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绍春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病人感染的预防.方法 对我院2000~2006年胎膜早破328例病人的临床分析.结果 破膜时间距分娩大于48h而不预防使用抗生素者,感染的发生明显增高.结论 对于孕周大于36周者,应及时终止妊娠,.
作者:李根凤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食管胃结合部癌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经验,以提高早期诊断及术后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2008年5月我院收治的46例食管胃结合部癌的手术病例资料.结果 46例中,44例手术切除肿瘤,切除率为95.6%.术后后生存率与发病至就诊时间有一定关系.手术路径以左胸切口和胸腹联合切口为佳.结论 食管胃结合部癌临床梗阻症状出现较晚,易延误诊断;早诊断、早手术是提高术后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陈国安;王绚茗;周宏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