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莲;温志辉
目的 探讨国产盐酸替罗非班(欣维宁)在国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62例ACS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在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肝素的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30d内町使复合心血管不良事件(顽固性心绞痛+新的心肌梗死+死亡+脑出血)的发生率降低19.4%f分别为9.7%和29.1%.P<0.01);两组在用药后的30d内单项终点的发生率均有降低的趋势.而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的并发症无明显增加.结论 国产替岁非班在ACS标准治疗基础上可进一步减少30d内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无明显增加,其作用是安全而有效的,但其长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肖敏;陈章强;刘斌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中浆患者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50例68眼中浆患者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 FFA:(1)根据渗漏形态分:墨渍样弥散型36眼,炊烟喷出型20眼,不典型渗漏12眼.(2)根据渗漏部位分:A区14眼,B区28眼,C区20眼,其中有6例病变位于视盘黄斑束间.P-VEP:(1)渗漏部位位于黄斑区和视盘黄斑束同的20眼P-VEP中P100波潜伏期明显延长.振幅显著下降;(2)旁黄斑区者20眼,视力影响较小,P100波潜伏期轻度延长、振幅轻度下降或不明显;(3)黄斑周围区者28眼,视力几乎不受影响,P100波潜伏期和振幅基本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对中浆患者的视力损害和预后情况都能作出很好的临床评估,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可以为中浆的治疗起到指导作用.对恢复时间的长短起到预示作用.
作者:周妍丽;黄毅;饶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求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卡马两平中毒的效果.方法 采用股静脉插管急诊建立血液通路,利用血泵为动力炭肾为吸附剂,对病人进行血液灌流治疗,并动态观察其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变化.结果 病人病情明显好转,血中卡马西平浓度下降,6d后痊愈出院.结论 对急性卡马西平药物中毒有血液灌流治疗的指征者应及早进行血液灌流,可迅速清除体内毒物,减轻中毒病状.
作者:赖登攀;姚菊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儿童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年龄分布特点.方法 本中心于2008年上半年测定了东湖区1200名健康体检儿童指血中微量元素.结果 锌缺乏在各年龄段中均居第1位.结论 本地区儿童应加强对锌、钙元素的补充及吸收.
作者:张桂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新余市城北辖区饮食业中餐饮具消毒状况.方法 2007年4月~2007年11月对该辖区213个饮食单位1880件餐饮具检测.结果 合格数为1659件.合格率为88.1%.结论 该辖Ⅸ餐饮业餐具消毒效果总体较好,但中小型餐饮业的餐饮具消毒质量与大型餐饮业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作者:陈艳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Aurora-A是Aurora激酶家族的重要成员.是新近发现与细胞有丝分裂密切相关的基因,是调节中心体、微管功能的丝/苏氨酸激酶,在有丝分裂的正常进行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引起中心体扩增,染色体的不稳定,非整倍体的形成而导致肿瘤的发生.现综述近年来Aurora-A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志宏;舒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加自体植骨治疗肱骨骨折骨不连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3年1月~2006年1月我院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同定加自体植骨治疗肱骨骨折骨不连18例,并随访疗效.结果 18例均获平均15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效果优良.结论 应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加自体植骨治疗肱骨骨折骨不连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愈合率高.
作者:李斌;万艳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术中控制性低血压是否诱发术后精神功能障碍.方法 选择ASA Ⅰ一Ⅱ级的病人100例.年龄60~83岁.采用全身麻醉,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50例.Ⅰ组为正常血压组,术中平均动脉压范围在基础值±10%;Ⅱ组为控制性低血压组,术中平均动脉压控制为55~65mmHg.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法(MMSE),检查病人手术前1d、术后第1、2、3、4、5、6 d的认知功能,观察比较2组术后老年病人7d内精神认识功能的状况.结果 两组病人手术前1d、术后第1、2、3、4、5、6 d的MMSE所得分值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1、2 d的MMSE分值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1、2 d的MMSE值在19~23、24~27分区域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麻醉管理得当,术中较长时间控制性低血压不会增加术后精神功能障碍发生率.
作者:韩南火;邓丹玲;张海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由于切除组织多、手术创面大,给患者身心带来了严重的创伤,护理工作的质量可直接影响术后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肢体功能的恢复川.有效的护理是促进患者身心康复的重要措施,临床护理路径是实现有效护理的途径之一.
作者:夏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站妇科门诊妇科患病特点.方法 分析在我社区就诊的252例妇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妇科就诊妇女的患病率为84.5%.其中妇科炎症疾病占67.1%.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应将疾病治疗与疾病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融为一体.
作者:龚晓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心脏直视手术后肺损伤是心脏病手术患者的一个主要并发症,几乎所有接受CPB手术的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肺损伤:多数病人的肺损伤表现为短暂的亚临床功能改变,仅有约1.7%的病人表现为典型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然而一旦并发ARDS,病人术后恢复时间将明显延长,且死亡率高达50%以上[1].预防CPB术后肺损伤的方法众多,其中CPB期间肺动脉灌注效果明显.现就CPB期间肺损伤的发生机理以及肺动脉灌注的方法和意义综述如下.
作者:谢学良;明腾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血管内皮细胞在保持机体的血管稳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血管壁与血管腔之间提供一层物理屏障.
作者:邹丛;刘建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术(P1CC)以其操作简便、保留时间长等独特优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需要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及肿瘤患者的化疗给药.我科自使用以来,经过临床的实际操作,发现不同的退出套管内芯法与静脉出血、疼痛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我们于2005年3月~2006年7月对60例PICC置管术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对比性的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艳华;万淑琴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单切口双人路Ⅰ期前方融合+后路椎弓根同定术治疗胸段及胸腰段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 2004年3月~2008年6月应用Ⅰ期前方病灶清除、植骨(或钛网植骨重建)+后路钉棒固定治疗14例胸椎及胸腰结核.所有患者术前皆行2~4周全身化疗,术后继续伞身化疗9~12个月.结果 术后伤口全部Ⅰ期愈合无窭道形成,术后1~3个月ESR、C-RP恢复正常,后突畸形均明显改善随,随访无明显加重.访时间3~53个月,平均28个月,所有患者痛疼消失,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植骨融合时间为3~6个月.结论 单切口双人路Ⅰ期前方融合+后路椎弓根同定术治疗胸段及胸腰段脊柱结核可行,有效,能同时解决清除病灶、前方减压、脊柱稳定重建及矫形等问题.是一种经济安全的治疗手段.
作者:李广海;钟德和;肖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GE Hispeed扫描几对16例颌面部外科病人进行螺旋扫描并进行表面遮盖显示法(SSD).结果 16例颌面骨折进螺旋扫描CT三维重建后均清晰显示.结论 通过不同的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有利于评估颌面部骨折的程度,特别是显示骨折塌陷的部位和程度.有利于口腔科医生选择价手术人路、准确复位、内固定和植骨.
作者:舒茂松;付志刚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及X线平片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46 例患者均行X线及多层螺旋CT检查,对比分析骨折的部位、数量.结果 螺旋CT发现102处,其中肋软骨一处,X线平片发现80处骨折,疑似9处经螺旋CT扫描排除7处.结论 多层螺旋CT后处理功能MPR、VRT及CPR结合横轴位,对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及法医鉴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肖云龙;李犀铀;简昊;万林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将5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布地奈德治疗组30例.对照组2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人.观察两组呼吸困难及运动耐力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呼吸闲难及运动耐力改善情况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在抗感染、祛痰、支气管扩张剂、吸氧的基础上,吸入布地奈德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作者:汪术华;阳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医用通明质酸钠凝胶在人工晶体悬吊术中应用经验.方法 对32例不完整破裂的囊膜或无囊膜眼球行人工晶体植入悬吊术.结果 32例30眼术后视力达0.15-1.0之间,眼压均小于20mmHg,人工晶体位正,瞳孔圆形.另有2例引起继发性青光眼致失明.讨论 该手术简便易行,减少患者手术费用.适用基层医院.
作者:罗能明;黄南翔;戴汉生;罗兴中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简称高渗盐复合液)对硬膜外麻醉低血压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60例ASAⅠ-Ⅱ硬膜外麻醉病人随机分为2组,高渗盐复合液组(Ⅰ组)、林格氏液组(Ⅱ组),各组30例.每组病人在麻醉前30min内分别输人各组液体8ml/kg后,观察输液前、输液8ml/kg后、硬膜外麻醉显效后5min、15min、30min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的变化,以及输液前、输液8ml/Kg后、输液后60min血钠值.结果 输液前两组MAP、CVP、H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输液8ml/kg后组MAP、CVP比Ⅱ组显著升高(P<0.05);Ⅱ组MAP、CVP麻醉显效后5min、15min、30min与麻醉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Ⅰ组MAP、CVP、HR麻醉显效后5min、15min、30min与麻醉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输液 8ml/kg后Ⅰ组血钠(Na+)与输液前比较有轻微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60min后恢复正常.结论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能有效预防硬膜外麻醉低血压,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蔡锦根;周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抗肿瘤治疗药物的应用状况和发展趋势.方法 对抗肿瘤药物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抗肿瘤药的销售数量、金额、类别、药物的使用频度(DDDs)方法.结果 2006年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数量排名前5位分别是:顺铂、环磷酰胺、氟脲嘧啶、表柔吡星丝裂霉素;2006年抗肿瘤药物的使用频度(DDDs)排名前五位的是:顺铂、磷酰胺、氟脲嘧啶、奥沙利铂、表柔吡星.结论 2006年和2007年,我院抗肿瘤药物总体构成变化不大.但药物的使用频度(DDDs)和销售金额呈现增长态势.抗肿瘤药物的选择趋向于疗效更高、副作用更小、耐受性较好的品种.
作者:盛向远;孙晓春;王琳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