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ICC置管术退出套管内芯两种方法的比较

叶艳华;万淑琴

关键词:PICC, 传统退出套管内芯法, 改良退出套管内芯法
摘要: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术(P1CC)以其操作简便、保留时间长等独特优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需要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及肿瘤患者的化疗给药.我科自使用以来,经过临床的实际操作,发现不同的退出套管内芯法与静脉出血、疼痛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我们于2005年3月~2006年7月对60例PICC置管术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对比性的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饮食业餐饮具消毒质量检测

    目的 了解新余市城北辖区饮食业中餐饮具消毒状况.方法 2007年4月~2007年11月对该辖区213个饮食单位1880件餐饮具检测.结果 合格数为1659件.合格率为88.1%.结论 该辖Ⅸ餐饮业餐具消毒效果总体较好,但中小型餐饮业的餐饮具消毒质量与大型餐饮业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作者:陈艳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经鹰嘴截骨肘后入路双解剖钛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目的 总结应用经鹰嘴截骨肘后入路双解剖钛板同定的手术方法治疗肱骨髁问粉碎性骨折的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5年7月~2007年8月收治的11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患者采取经鹰嘴截骨肘后入路双解剖钛板固定术.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4~28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12周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肘关节屈伸活动度cassebanm[1]法评定优良率为91%.结论 本术式具有损伤小、显露充分,手术操作简便易行,固定可靠等优点,术后可早期主动功能锻炼,减少了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作者:沈锋;张志平;熊含颖;吴培斌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我院门诊除痛病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门诊麻醉镇痛药的用药现状,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7年4月~2008年4月开出的48份除痛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麻醉性镇痛药的用药以口服吗啡控、缓释制剂用量居首位.针剂DDDS排序:强痛定针>杜冷丁针>吗啡针.结论 杜冷丁针剂的用量大于吗啡针剂还存在使用上的误区有待改善.口服麻醉性镇痛药使用合理.

    作者:胡莉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护理流程的改进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是应用麻醉药和肌肉松弛剂使患者在麻醉状态下接受治疗,较传统电休克治疗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病人无恐惧感,并发症少[1].护理操作过程是用连有20~30cm塑料管的针头做肘静脉穿刺,将预先准备好的25%葡萄糖试注射10ml,证明穿刺无问题后,即可按顺序注射阿托品、

    作者:肖夏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发生性质.方法 对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腹膜炎发生率为每年每位患者0.45次.结论 腹膜透析需严格无菌操作.

    作者:邹艳;李赟;蒋琼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IL-12,IL-6,TN F浓度检测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轻型和重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中,IL-12,IL-6,TNF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流行性出血热轻型和藿型病人四期血液.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等方法检测炎症因子,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 发热期:轻型和重型与对照组比较,IL-12均明显增高(P均<0.05);重型与对照组比较,TNF明屁增高(P<0.05).少尿期:轻型和重型与对照组比较,IL-12明显增高(P均<0.05);轻型和重型与对照组比较,TNF明显增高(P均<0.05).多尿期:轻型和重型与对照组比较.IL-12明显增高(P<0.01);轻型与对照组比较,IL-6明显增高(P<0.01).恢复期:轻型和重型与对照组比较,IL-12明显增高(P均<0.05);轻型和重型在四期的比较:IL-12.IL-6和TNF均有显著的差异性(P均<0.05).结论 检测IL-12,IL-6,TNF等炎症冈子对于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疾病严重程度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方春;聂永鹏;吴南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浅谈数字化医院

    随着现代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医院的数字化进程大大加快.但由于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只有通过逐步建立数字化医院,提高医院的综合效益和运行效率,才能支持医院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这直接导致了很多医院的数字化建设困难重重,甚至停滞不前,严重影响医院的正常发展.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谈谈数字化医院,让大家对数字化医院有所了解.

    作者:易小军;熊征世;熊永春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功能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

    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由于切除组织多、手术创面大,给患者身心带来了严重的创伤,护理工作的质量可直接影响术后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肢体功能的恢复川.有效的护理是促进患者身心康复的重要措施,临床护理路径是实现有效护理的途径之一.

    作者:夏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噬菌体检测技术(PhaB)检测抗结核药物乙胺丁醇的耐药性

    目的 探讨噬菌体检测技术(PhaB)在检测抗结核药物乙胺丁醇耐药性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PhaB测定30株结核分枝杆菌(MTB)临床分离株对乙胺丁醇(E)的耐药性,并与罗氏药敏结果比较.结果PhaB检测E药敏结果 与罗氏药敏结果符合率为90%.如以绝对浓度法为判断标准,则PhaB检测E药敏的敏感性为95.6%,特异性为71.4%,阳性预测值(PPV)为91.6%,阴性预测值(NPV)为83.2%,准确性为90%.结论 PhaB检测E药敏结果与绝对浓度法符合率较高,可作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快速筛选方法.

    作者:孙春枝;邓爱花;雷建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浅谈粉尘接触量与矽肺发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粉尘接触量与矽肺之间关系.方法 选择某一大型铜矿矿山1975~1980年间工作1年以上的13721li 6接尘工人进行列队研究.将列队成员按累积总粉尘接触量进行分层.统计矽肺患者人数及矽肺发病率.结果 追访到2007年底,检出矽肺459例(33.5%).在累积总粉尘接触量达到每年87.7±64.8mg/m3,时即发生矽肺.结论 累积总粉尘接触量与矽肺发生有明显的剂量关系,累积总粉尘接触量每年>150mg/m3的矽肺发病率是累积总粉尘接触量每年<10mg/m3的约156倍.

    作者:赵宏;严建平;董武忠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医院动物实验中的安全管理体会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四等医院,科研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动物实验室是医院产研活动非常重要的场所,对研究探讨人类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可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1].

    作者:魏菊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恩度联合化疗治疗多种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恩度(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多种中晚期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Ⅱ~Ⅳ期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恩度联合化疗的方案治疗.其中恩度15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第1~14d连续给药,间歇7~14d重复;同时联合既往未使用的或与既往治疗无交叉耐药的化疗药物.结果 全组21例,获CR1例,PR10例,SD6例,PD4例,即客观有效率(RR)为52.4%(11/21),疾病控制率(DCR)为80.9%(17/21).结论 恩度联合化疗可以改善和稳定多种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荣伟;邹志坚;尹礼烘;章卫华;刘青茂;肖永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与循环祖细胞研究的进展

    血管内皮细胞在保持机体的血管稳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血管壁与血管腔之间提供一层物理屏障.

    作者:邹丛;刘建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1200例儿童指血微量元素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儿童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年龄分布特点.方法 本中心于2008年上半年测定了东湖区1200名健康体检儿童指血中微量元素.结果 锌缺乏在各年龄段中均居第1位.结论 本地区儿童应加强对锌、钙元素的补充及吸收.

    作者:张桂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带锁髓内钉在踝关节融合术的应用

    目的 总结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在骒关节融合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5例行踝关节融合术的患者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结果 手术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复查X线及重建CT示均融合;患者疼痛均消失.融合术对患侧下肢活动、负重无不良影响.结论 踝关节融合术是治疗踝关节骨性、创伤性关节炎[1]、距骨无菌性坏死的首选治疗方法.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可使患者早期负重行走,可提高融合率,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王卫国;桂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在人工晶体悬吊术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医用通明质酸钠凝胶在人工晶体悬吊术中应用经验.方法 对32例不完整破裂的囊膜或无囊膜眼球行人工晶体植入悬吊术.结果 32例30眼术后视力达0.15-1.0之间,眼压均小于20mmHg,人工晶体位正,瞳孔圆形.另有2例引起继发性青光眼致失明.讨论 该手术简便易行,减少患者手术费用.适用基层医院.

    作者:罗能明;黄南翔;戴汉生;罗兴中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七氟醚吸入麻醉与异丙酚静脉麻醉的临床比较

    目的 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与异丙酚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全麻腹部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sev组和Pro组.Sev组采用循环回路诱导,在静脉注射2μg/kg芬太尼1min后,再将准备好的呼吸回路上的面罩放在病人面前,保持密闭,让病人做深呼吸,吸人7%的七氟醚.Pm组则先静脉注射2μg/kg芬太尼,1min后以30~40s速度静脉注射2.5mg/kg异丙酚.观察患者人室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为基础值.记录从诱导开始至意识消失所需时间(T1)、插管即刻BPS、DBP、HR、停止麻醉用药至苏醒拔管所需时间(T2)和术后24 h躁动、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Pro组患者的意识消失时间较Sev组显著缩短(P<0 .01);2组患者插管即刻BPS、DBP、HR之间比较及与人室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停止麻醉用药至苏醒拔管所需时间、术后24 h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二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七氟醚具有麻醉诱导迅速、麻醉维持平稳、苏醒快速完全等临床特点,是一种较为安全和理想的吸入麻醉药物.

    作者:王琦;文建忠;杨小敏;熊振凯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附3例报告)

    目的 临床观察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1)应用动员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5d将血液中的WBC升为30~50×109个几:(2)抽取患者自体骨髓200ml;(3)分离出单个核细胞悬浊液50ml;(4)有溃疡者,麻醉下仔细清创,清除坏死组织,敞开创面;(5)硬膜外麻醉下.小腿肌肉多点注射,溃疡周围注射.结果 应用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糖尿病足病患者溃疡愈合,效果满意.避免了致残性手术,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成功应用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下肢感觉异常.麻木灼热感均消失.结论 干细胞移植有潜在风险,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对糖尿病足病无法应用手术搭桥或腔内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技术解决时,干细胞移植术可作为治疗的首选.

    作者:胡玲;陆君;王宁;邱荣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国产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国产盐酸替罗非班(欣维宁)在国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62例ACS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在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肝素的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30d内町使复合心血管不良事件(顽固性心绞痛+新的心肌梗死+死亡+脑出血)的发生率降低19.4%f分别为9.7%和29.1%.P<0.01);两组在用药后的30d内单项终点的发生率均有降低的趋势.而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的并发症无明显增加.结论 国产替岁非班在ACS标准治疗基础上可进一步减少30d内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无明显增加,其作用是安全而有效的,但其长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肖敏;陈章强;刘斌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2006~2008年江西省、市两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差异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省、市两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差异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江西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办公室2006年1月~2008年5月受理的全部183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案例资料.结果 经再次鉴定.省、市两级鉴定结论完全不同的有50例,这与省、市两级专家自身技术水平、工作经验及法律观念等密切相关.结论 加强专家培训工作刻不容缓.

    作者:张红友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