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鹰嘴截骨肘后入路双解剖钛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沈锋;张志平;熊含颖;吴培斌

关键词:肱骨骨折, 手术入路, 骨折同定术
摘要:目的 总结应用经鹰嘴截骨肘后入路双解剖钛板同定的手术方法治疗肱骨髁问粉碎性骨折的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5年7月~2007年8月收治的11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患者采取经鹰嘴截骨肘后入路双解剖钛板固定术.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4~28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12周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肘关节屈伸活动度cassebanm[1]法评定优良率为91%.结论 本术式具有损伤小、显露充分,手术操作简便易行,固定可靠等优点,术后可早期主动功能锻炼,减少了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单切口双入路Ⅰ期前方融合+后路椎弓根固定治疗胸段及胸腰段脊柱结核

    目的 总结单切口双人路Ⅰ期前方融合+后路椎弓根同定术治疗胸段及胸腰段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 2004年3月~2008年6月应用Ⅰ期前方病灶清除、植骨(或钛网植骨重建)+后路钉棒固定治疗14例胸椎及胸腰结核.所有患者术前皆行2~4周全身化疗,术后继续伞身化疗9~12个月.结果 术后伤口全部Ⅰ期愈合无窭道形成,术后1~3个月ESR、C-RP恢复正常,后突畸形均明显改善随,随访无明显加重.访时间3~53个月,平均28个月,所有患者痛疼消失,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植骨融合时间为3~6个月.结论 单切口双人路Ⅰ期前方融合+后路椎弓根同定术治疗胸段及胸腰段脊柱结核可行,有效,能同时解决清除病灶、前方减压、脊柱稳定重建及矫形等问题.是一种经济安全的治疗手段.

    作者:李广海;钟德和;肖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医院动物实验中的安全管理体会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四等医院,科研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动物实验室是医院产研活动非常重要的场所,对研究探讨人类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可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1].

    作者:魏菊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噬菌体检测技术(PhaB)检测抗结核药物乙胺丁醇的耐药性

    目的 探讨噬菌体检测技术(PhaB)在检测抗结核药物乙胺丁醇耐药性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PhaB测定30株结核分枝杆菌(MTB)临床分离株对乙胺丁醇(E)的耐药性,并与罗氏药敏结果比较.结果PhaB检测E药敏结果 与罗氏药敏结果符合率为90%.如以绝对浓度法为判断标准,则PhaB检测E药敏的敏感性为95.6%,特异性为71.4%,阳性预测值(PPV)为91.6%,阴性预测值(NPV)为83.2%,准确性为90%.结论 PhaB检测E药敏结果与绝对浓度法符合率较高,可作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快速筛选方法.

    作者:孙春枝;邓爱花;雷建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7例病理及影像学观察

    目的 研究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病理特点、X线特征.以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分析2001~2006年收治的7例骨恶性纤维组织瘤的病理及X线资料.结果 BMFH组织由多种细胞成分构成,但以成纤维细胞和组织细胞为主.X线表现以单发性溶骨性破坏为主,病灶突破骨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可伴有病理性骨折.结论 BMFH在病理上和X线影像表现上均呈多样性,无明显特征.从形态学上须与骨纤维肉瘤、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等鉴别,结合临床表现、X线像表现和病理检查可作出诊断.

    作者:齐淑轶;蔡勇;黄传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腹腔镜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腹腔镜手术患者与其他患者一样也存着周围手术期焦虑紧张的情绪,这种不稳定的情绪有可能贯穿整个住院过程,严重的可以导致术前紧张性高血压及诱发心脏病疾病等.

    作者:刘晓芬;游正莉;廖私文;黄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空气压力波辅助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当今,糖尿病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其大的危害是其各种急慢性并发症.而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报道,在全球约1.5亿糖尿病患者中有15%以上将发生足溃疡或坏疽,因糖尿病造成的截肢者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1].

    作者:吴红艳;章玉玲;黄北南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胆管癌的早期诊断

    胆管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胆管癌的诊断术得不断的提高,但是发现胆管癌往往在晚期.

    作者:李惠珍;Aqeel ahmed;傅华群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护理流程的改进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是应用麻醉药和肌肉松弛剂使患者在麻醉状态下接受治疗,较传统电休克治疗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病人无恐惧感,并发症少[1].护理操作过程是用连有20~30cm塑料管的针头做肘静脉穿刺,将预先准备好的25%葡萄糖试注射10ml,证明穿刺无问题后,即可按顺序注射阿托品、

    作者:肖夏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原位缝合提睾肌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原位吻合提睾肌在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150例小儿腹股沟疝施行手术时,原位吻合提睾肌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无切口感染、阴囊水肿、睾丸萎缩发生,无手术死亡;随访6个月~3年,无复发,且患侧提睾反射存在.结论 在施行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时,原位吻合提睾肌有助于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术后恢复.

    作者:齐志保;王根发;汪建华;江根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经翼点开颅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治疗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的一个常见病,其发病率约为12~15/10[1],近年来有发病率上升、发病年龄下降的趋势.

    作者:杨兰生;熊陵平;鞠方恩;熊国文;许新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代谢综合征所致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代谢综合征通常包括肥胖、葡萄糖耐受不良、血脂障碍和高血压,从而导致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1].

    作者:喻芳菊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浅谈数字化医院

    随着现代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医院的数字化进程大大加快.但由于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只有通过逐步建立数字化医院,提高医院的综合效益和运行效率,才能支持医院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这直接导致了很多医院的数字化建设困难重重,甚至停滞不前,严重影响医院的正常发展.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谈谈数字化医院,让大家对数字化医院有所了解.

    作者:易小军;熊征世;熊永春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红外线外照射加天仙子外敷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红外线照射加天仙子外敷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疗效.方法 72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用红外线照射加天仙子联合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为98.9%.其中治愈70例.有效2例,随访3~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红外线照射加天仙子外敷同定包扎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简单易行,治疗效果好,易被患者接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罕;谢建红;席海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穿孔素及颗粒溶素在肺结核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告,全世界每年约有160万人死于结核病,每年新增结核病例达880万人,全世界1/3的人口感染了结核杆菌,在未来10年,每年将有3000万人死于结核病.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目前我国有5亿以上人口受到结核杆菌感染.

    作者:万引;雷建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体外循环肺动脉灌注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心脏直视手术后肺损伤是心脏病手术患者的一个主要并发症,几乎所有接受CPB手术的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肺损伤:多数病人的肺损伤表现为短暂的亚临床功能改变,仅有约1.7%的病人表现为典型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然而一旦并发ARDS,病人术后恢复时间将明显延长,且死亡率高达50%以上[1].预防CPB术后肺损伤的方法众多,其中CPB期间肺动脉灌注效果明显.现就CPB期间肺损伤的发生机理以及肺动脉灌注的方法和意义综述如下.

    作者:谢学良;明腾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经鹰嘴截骨肘后入路双解剖钛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目的 总结应用经鹰嘴截骨肘后入路双解剖钛板同定的手术方法治疗肱骨髁问粉碎性骨折的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5年7月~2007年8月收治的11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患者采取经鹰嘴截骨肘后入路双解剖钛板固定术.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4~28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12周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肘关节屈伸活动度cassebanm[1]法评定优良率为91%.结论 本术式具有损伤小、显露充分,手术操作简便易行,固定可靠等优点,术后可早期主动功能锻炼,减少了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作者:沈锋;张志平;熊含颖;吴培斌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带锁髓内钉在踝关节融合术的应用

    目的 总结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在骒关节融合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5例行踝关节融合术的患者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结果 手术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复查X线及重建CT示均融合;患者疼痛均消失.融合术对患侧下肢活动、负重无不良影响.结论 踝关节融合术是治疗踝关节骨性、创伤性关节炎[1]、距骨无菌性坏死的首选治疗方法.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可使患者早期负重行走,可提高融合率,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王卫国;桂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15岁以下人群冻干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目前使用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Vero细胞)在15岁以下人群的免疫效果.方法 依照我国卫生部<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全程免疫接种259例15岁以下狂犬病暴露者.完成全程接种后14d检测接种者血清中狂犬病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9例接种者中,狂犬病抗体检测阳性241例,抗体阳性率为93.05%;其中男孩189例.抗体阳性175例,阳性率92.59%:女孩70例,抗体阳性66例,阳性率94.29%.男女之间狂犬病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x2=0.04,P>0.05).按年龄分组看:幼儿组(3岁以下)40例,学龄前儿童组(3~6岁)39例,学龄组(6~10岁)104例,少年组(10~15岁)76例,狂犬病抗体阳性人数分别为33、37、97、74例,阳性率分别为82.50%、94.87%、93.27%、97.37%.其中幼儿组与其他年龄组之间狂犬抗体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χ2=10.19,P<0.05).结论 冻干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Vero细胞)在15岁以下狂犬病暴露者中应用总免疫效果良好.

    作者:熊飞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活体肾移植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我院25例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临床效果和经验.方法 25例亲属活体肾移植,6例非血缘亲属供肾包括5例夫妻和1例岳母供肾.血缘亲属供肾包括15例父母和4例同胞供肾,供体均开放手术取肾,肾脏按常规植于左侧或右侧髂窝,术后采用FK506+MMF+Pred或CsA+MMF+Pred三联免疫抑制治疗,观察术后早期肾功能恢复情况和长期移植肾功能.结果 25例供者术后均顺利恢复.无严重并发症.住院日5~12d,平均9.3d,术后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均恢复正常生活.受者术后均恢复正常肾功能.住院日10~35d,平均13d.8例术后出现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32%,均治愈.结论 活体亲属肾移植扩大了肾脏来源,供肾冷、热缺血时间短,移植后恢复迅速,远期效果好,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段,能有效解决供体短缺的问题.

    作者:李剑锋;鄢业鸿;肖建生;单人锋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热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药物热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近3年来因抗结核治疗致药物热的患者资料.结果 共35例(1.64%)出现药物热,均在2个月内出现,其中单纯型21例(60%).利福平发生率高(48.57%).结论 药物热是抗结核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医师应熟悉并重视.

    作者:彭亦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