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产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肖敏;陈章强;刘斌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盐酸替罗非班,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国产盐酸替罗非班(欣维宁)在国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62例ACS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在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肝素的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30d内町使复合心血管不良事件(顽固性心绞痛+新的心肌梗死+死亡+脑出血)的发生率降低19.4%f分别为9.7%和29.1%.P<0.01);两组在用药后的30d内单项终点的发生率均有降低的趋势.而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的并发症无明显增加.结论 国产替岁非班在ACS标准治疗基础上可进一步减少30d内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无明显增加,其作用是安全而有效的,但其长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退变性腰椎侧凸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eoliosis)主要是由椎间盘、关节突的退变所致的腰椎退变性疾患,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疼痛及下肢神经压迫症状,常发生于40~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其发病并非由青少年时期存在特发性侧凸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作者:陈云生;廖琦;陈路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中厚皮片移植术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护理

    颈部瘢痕挛缩畸形多为深度烧伤或外伤后瘢痕形成引起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颈部功能和外形.我科于2005年1月~2008年5月采用中厚皮片移植术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畸形126例,现将其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方意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环节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浅析及对策

    药物治疗是临床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安全用药关乎病人生命安危.身居临床工作第一线的护士,既是药物治疗的执行者,又是病人用药前后的监督者,在执行医嘱、合理用药过程中,责任重大.现结合自身多年临床护理管理实践,对护理环节中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供同行

    作者:兰雪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血液灌流应用于急性重度中毒的救治与护理

    血液灌流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我国,主要用于治疗某些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并可联合其他净化手段治疗肝、肾功能损害.我院课题组2003年在我市率先引进该技术救治急性重度毒(药)物中毒和重症急性胰腺炎,同时在操作、护理等方面进行改进,并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姚水梅;聂小洁;汪美玲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微量泵在危重病人中应用的体会

    微量泵是由微电脑自动控制的输液装置.使用微量泵可将小剂量的药液精确、持续、均匀、定时、定量地输入静脉,操作便捷.

    作者:陆鹏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Aurora-A基因的研究进展

    Aurora-A是Aurora激酶家族的重要成员.是新近发现与细胞有丝分裂密切相关的基因,是调节中心体、微管功能的丝/苏氨酸激酶,在有丝分裂的正常进行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引起中心体扩增,染色体的不稳定,非整倍体的形成而导致肿瘤的发生.现综述近年来Aurora-A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志宏;舒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结合随访结果,探讨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 在21例癌组织检测到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肝癌患者中.有15例术后发生癌复发转移,发生率为71.4%;在56例癌组织未检测到syk基冈肩动子甲基化的肝癌患者中.只有21例术后发生癌复发转移,发生率为37.5%.癌组织检测到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肝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 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肝癌术后复发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傅平;曾庆黎;周凯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2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撤机困难原因分析及临床对策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MV)撤机困难可能原因,并提出临床处理对策.方法 分析27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在病情缓解后撤离呼吸机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肺部感染控制不力16例;营养状态差10例:心理因素对呼吸机依赖导致撤机困难7例;撤机时机掌握不当2例.心功能不全4例,呼吸道管理不善2例.多因素并存15例.结论 撤机困难有多种因素参与,医疗工作者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制定合理方案,做到MV患者能脱机、早脱机、易脱机.

    作者:曾清华;许飞;温桂兰;张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联合抗反流在胆肠吻合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联合抗反流在胆肠吻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48例胆道疾病患者行胆肠Roux-en-Y吻合.采用联合抗返流方法,即空肠-空肠半口吻合、输入袢-桥支连接部并行缝合(曾宪九式)、桥支远端人工肠套叠.结果 病人术后均无发热,术前有黄疸者均退黄迅速(在7~21d),住院12~26d.随防1~5年,均无剑下和右上腹痛、发热等不适,其中15例病人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输胆肠袢内无钡剂反留和存留.结论 临床凡需做Rox-en-Y手术患者.采用联合抗返流防止术后胆汁反流,效果良好.

    作者:任安民;黄夏根;王建;王定长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胆道探查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的体会

    目的 总结纤维胆道镜在胆道探查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采用纤维胆道镜对22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症患者行探查取石术.结果 除18例残留结石,其余全部取石成功.结论 纤维胆道镜的应用可降低肝内外胆管取石术的术后残石率和再手术率.

    作者:付荣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急性发作与肺炎衣原体感染(Cpn)的关系.方法 选择86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26例COPD稳定期患者,10例健康者作对照组.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技术测定血清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G、IgM.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急性肺炎衣原体感染率为53.49%,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组急性肺炎衣原体感染率11.54%(P<0.005)及对照组急性肺炎衣原体感染率0(P<0.005).COPD急性加重期和COPD稳定期组的肺炎衣原体既往感染率分别为84.89%和80.7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肺炎衣原体既往感染率40.00%(P<0.025).结论 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是COPD急性加重期的一个重要诱因.而且既往肺炎衣原体感染后导致的慢性迁延性肺炎衣原体感染可能参与COPD的发病机制.

    作者:刘建锋;雷建平;徐华;徐小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胆道镜在87例胆管结石疾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胆道手术中应用胆道镜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纤维胆道镜行胆道手术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使用术中胆道镜者残余结石发生率为8.7%(2/23);胆管结石术后残余结石发生率为43.8%(28/64)结论 术中胆道镜检查降低胆道残余结石率;术后胆道镜检查减少了再次手术的可能.

    作者:周毅;赵俊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设定专职老师培训新护士的实践效果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和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患者对护士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新护士完成护理专业院校基础育后,接受规范的护理专业化培训[1]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新护士的培训一直延续经验式-由科室护士长和指导老师直接面授的方式进行带教,其结果是造成了新护士的综合素质难以得到保证.

    作者:万伟英;王霞;王建宁;刘炎玲;吴黎华;赖跃宁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 对我院20年间收治的30例老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中3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开腹手术25例.应用腹腔镜5例.治愈29例,死亡1例,治愈率96.7%.结论 争取在48h内进行早期胆囊切除术是防止胆囊穿孔、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治疗措施.

    作者:陈小平;徐亦熊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小儿先天性并指畸形的治疗(附71例报告)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并指的治疗.方法 末节指骨相连分开后的指骨外露用指腹皮瓣和皮下组织瓣覆盖11指,用手指背指端舌状瓣覆盖17指.结果 3例4指皮肤缝合张力过大,部分皮缘坏死,换药后愈合.2例3指指蹼长度不够,2例4指疤痕挛缩侧弯畸形.均再次手术后矫正.其余病例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1)皮肤型并指先行分指按摩,待指问皮肤软组织充分扩展后手术,多数可以直接缝合.骨型并指分指按摩无效,影响手的生长发育者,应早期手术;否则可在学龄前手术,多指并连分期手术.(2)指蹼的形成无论掌背侧交叉三角皮瓣或背侧舌状皮瓣均要有足够长度、宽度和适当的坡度.(3)末节指骨分开后的骨外露和软组织缺损,应用指背指端舌状皮瓣修复较简单适用.

    作者:任德胜;余新成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股方肌骨瓣转位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附78例报告

    随着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的发展,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病人逐年增多.本院于1998~2007年收治此类病人78例.均采用股方肌肌骨瓣转位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同定手术治疗[1].术后随访6个月~4年,均获得骨性愈合,优62例,良9例,可7例[2],未出现股骨头坏死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绍春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保留颈外静脉的改良式颈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保留颈外静脉改良式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在治疗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分化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肿瘤外科2002~2005年收治甲状腺癌伴淋巴结转移20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12例采用保留颈外静脉的改良式颈淋巴清扫术(保留组),8例患者采用未保留颈外静脉的改良式颈淋巴结清扫术(未保留组).比较2种手术方式的颈淋巴结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结果 保留组术后患者面部水肿及头晕、头痛症状程度显著低于未保留组;术后随访患者均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 保留颈外静脉的改良式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与传统的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相比,不会增加术后颈淋巴结复发率,但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作者:周浩亮;颜育祥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我院2006~2007年度抗肿瘤治疗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抗肿瘤治疗药物的应用状况和发展趋势.方法 对抗肿瘤药物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抗肿瘤药的销售数量、金额、类别、药物的使用频度(DDDs)方法.结果 2006年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数量排名前5位分别是:顺铂、环磷酰胺、氟脲嘧啶、表柔吡星丝裂霉素;2006年抗肿瘤药物的使用频度(DDDs)排名前五位的是:顺铂、磷酰胺、氟脲嘧啶、奥沙利铂、表柔吡星.结论 2006年和2007年,我院抗肿瘤药物总体构成变化不大.但药物的使用频度(DDDs)和销售金额呈现增长态势.抗肿瘤药物的选择趋向于疗效更高、副作用更小、耐受性较好的品种.

    作者:盛向远;孙晓春;王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腹腔镜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腹腔镜手术患者与其他患者一样也存着周围手术期焦虑紧张的情绪,这种不稳定的情绪有可能贯穿整个住院过程,严重的可以导致术前紧张性高血压及诱发心脏病疾病等.

    作者:刘晓芬;游正莉;廖私文;黄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附3例报告)

    目的 临床观察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1)应用动员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5d将血液中的WBC升为30~50×109个几:(2)抽取患者自体骨髓200ml;(3)分离出单个核细胞悬浊液50ml;(4)有溃疡者,麻醉下仔细清创,清除坏死组织,敞开创面;(5)硬膜外麻醉下.小腿肌肉多点注射,溃疡周围注射.结果 应用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糖尿病足病患者溃疡愈合,效果满意.避免了致残性手术,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成功应用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下肢感觉异常.麻木灼热感均消失.结论 干细胞移植有潜在风险,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对糖尿病足病无法应用手术搭桥或腔内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技术解决时,干细胞移植术可作为治疗的首选.

    作者:胡玲;陆君;王宁;邱荣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