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突变型P53蛋白及DNA含量在宫颈癌动脉介入化疗前后的表达及意义

朱虹;蔡丽萍

关键词:宫颈癌, 动脉介入化疗, 突变性P53蛋白, DNA含量
摘要:目的 检测突变型P53蛋白及DNA含量在宫颈癌新辅助动脉介入化疗前后的变化,探讨其与宫颈癌动脉介入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取正常宫颈组、宫颈癌介入化疗前和化疗后4周各21例的宫颈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突变型P53蛋白检测,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其DNA含量(DI).结果 21例宫颈癌患者中,动脉介入化疗前突变型P53蛋白检测阳性者5例,阳性率为23.81%;动脉介入化疗后突变型P53蛋白检测阳性者15例,阳性率为71.43%;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无阳性表达.宫颈癌组介入化疗前和介入化疗后的DNA含量(DI)分别为1.40+0.33和1.21+0.16,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均高于正常宫颈组1.09+0.10(P<0.01,P<0.05).结论 宫颈癌组织的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在动脉介入化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动脉介入化疗可能诱导宫颈癌组织中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介入化疗能抑制宫颈癌DNA的复制,抑制肿瘤的增殖.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农民.因发热、胸闷、气促、干咳2个月于2006年10月23日入院.入院前在当地个体医生及卫生院以肺部感染予以消炎治疗,无效.因症状逐渐加剧,而转入我院.

    作者:刘宗慧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亚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亚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救治中的应用、对伤脑的保护作用、疗效及相应的基础理论.方法 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低温组和常温组,对2组Icp、ccp变化及预后评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亚低温组Icp、ccp变化死亡率与常温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亚低温可显著降低Icp、提高ccp,显著提高存活率,是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救治中的一种可靠手段.

    作者:甘智龙;陈春辉;李翼;陈达;黎凤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肝源性糖尿病的护理

    肝脏对调节机体糖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临床上将继发于肝实质损害而发生的糖尿病称为肝源性糖尿病.可发生于任何类型的病毒性肝炎,尤其肝硬化和慢性肝炎[1].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大多不明显[2],往往被肝炎症状所掩盖.因此,加强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张惠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激素的应用体会

    目的 总结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的激素应用经验.方法 将69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病人随机分成2组,一组在20%甘露醇250 ml内加入地塞米松5~10 mg,另一组不搭配激素的使用,观察2组病人在减轻结膜充血和缓解头痛时间上的差异.结果 搭配使用激素组与不搭配使用激素组两者在时间上有显著差异,搭配使用激素后有快速减轻结膜充血和缓解头痛的作用.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病人,使用激素方便而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在20%甘露醇内加入地塞米松5~10 mg.

    作者:余小红;周志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CT Pinpoint导航系统在介入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估Pinpoint导航系统在介入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报告18例在Pinpoint系统导引下穿刺活检以及微波治疗,其中10例穿刺活检,8例微波治疗.利用Pinpoint系统的机械手、监视器和三维立体重建技术定位,激光导引,穿刺活检和微波治疗.病灶大小范围从1.2~5.6 cm.结果 病灶刺中率为100%;微波治疗8个病例中,7个为单病灶,1个为2个病灶,2个月后复查,总有效率75%.结论 在CT Pinpoint系统导引下穿刺活检和微波治疗成功率高,创伤小、安全,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索宁;徐仁根;吴艳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经内镜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10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以下简称ERCP)加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以下简称EST)加鼻胆管引流术(以下简称ENBD)的护理体会.结果 103例患者中2例ERCP未成功,后转外科手术治疗;7例经2次取石成功;6例术后发生胰腺炎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2例术后并发出血经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出血得到控制;1例并发胆管炎.结论 通过术前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和密切观察并发症,获得满意疗效,缜密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冯月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肝衰竭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单纯血浆置换疗法(PE)治疗慢性肝衰竭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2005年用单纯血浆置换治疗慢性肝衰竭患者21例,回顾分析患者治疗前凝血酶原活动度、白蛋白、甲胎蛋白、血清总胆红素及其变化等因素,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患者治愈或好转15例,存活率71.4%.(1)年龄越大,疗效越差,大于60岁的患者有效率为43.9%.(2)慢性肝衰竭早期、中期存活率分别为92.3%、62.5%.(3)血清总胆红(TB)升高、甲胎蛋白(AFP)高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下降、血清白蛋白(Alb)降低与血浆置换的疗效有关.(4)PE停止治疗3d后,复查肝功能、TB反弹率,无效组明显高于有效组.结论 年龄、临床分期、原发病的严重度是影响PE治疗慢性肝衰竭的重要因素,把握治疗时机,动态监测肝衰竭患者的TB是提高PE疗效的重要措施.

    作者:罗小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普米克令舒联合西米替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普米克令舒联合西米替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15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分别采用综合治疗,加用普米克令舒或普米克令舒联合西米替丁.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B组与A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喘憋消失、气促缓解、哮鸣音消失、湿啰音消失及平均住院时间治疗B组与A组和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普米克令舒联合西米替丁治疗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增强疗效,缓解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安全、有效、简便.

    作者:杨康治;吴少华;陈正珊;吴珊霞;冯思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稀土与2型糖尿病

    稀土元素包括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及钇和钪17个元素,是典型的活泼金属,具有过渡金属特性,随原子序数增加其金属性降低,性质趋稳定.

    作者:杨赟;刘建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龄结直肠癌的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 探讨高龄结直肠癌手术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方法 回顾总结65例70岁以上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结果 65例中有心肺并存病46例占70.7%,低蛋白血症、贫血17例占26.1%,糖尿病11例占17%,肝功能异常6例占9.2%,肾功能异常3例占4.6%,术后并发症有心肺并发症19例,外科并发症主要有尿潴留、切口感染、创面出血、吻合口或造瘘口狭窄等.因呼吸衰竭围手术期死亡1例.结论 要重视高龄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处理,术前积极处理并存病,术中精细操作,术后注意重要脏器功能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以确保围手术期安全.

    作者:秦章禄;谭艳芳;胡友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非甾体抗炎药临床作用及副作用研究新进展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tory drugs,NSAIDs)是众所周知的急、慢性风湿性疾病的治疗一线药,据估计全球大约有5亿人在使用NSAIDs,是仅次于抗生素、维生素的第三大类药.

    作者:朱华;邹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后腹腔镜加下腹部斜行小切口行输尿管癌根治术(附8例报告)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加下腹部斜行小切口行输尿管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并对此术式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后腹腔镜输尿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临床资料,记录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后腹腔镜下输尿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50+61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50±46 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24±12 h,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7+2.5 d,术中术后未发现明显并发症.随访1~12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后腹腔镜加下腹部斜行小切口行输尿管癌根治术是新型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与传统开放手术和其它术式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杨浩;许增宝;徐丹枫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江西省儿童医院336例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横断面调查

    目的 了解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05年7月27日所有住院患儿进行抗菌药物使用词查.结果 336住院患儿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9.76%,联合用药占39.56%;其中一联使用者占60.45%,二联使用者占37.31%,三联使用者占2.24%,四联及以上为0.内科、外科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80.80%和75.00%;预防用药仅限于外科.病原学送检率为58.58%.结论 我院抗菌药物横断面使用率明显高于《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提出抗菌药物使用率力争控制在50%以下的目标,需要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

    作者:杨慧珍;罗晓黎;徐淑娟;陈遂;张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保留肾单位肾癌切除术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保留肾单位肾癌的手术疗效.方法 18例行保留肾单位肾癌切除术的患者,男12例,女6例,平均年龄50岁.肿瘤直径1.5~4.0 cm,平均3.6 cm.先天性孤立左肾肾下极肿瘤1例,双肾肿瘤1例.透明细胞癌16例,肾细胞癌1例,颗粒细胞癌1例.T1 15例,T2 3例.结果 18例手术均成功.术后平均随访36个月,1例先天性孤立左肾肾下极肿瘤术后30个月肺转移外,余17例均无瘤生存至今.结论 保留肾单位肾癌切除术安全有效,适合于肿瘤直径≤4.0 cm早期肾癌.

    作者:涂新华;胡勇;吴高亮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326例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326例颌面部血管瘤采用平阳霉素治疗,随访观察6个月~5年.结果 治愈302例(92.91%),好转24例(7.09%),有效率为100%.其中23例复发,经过2~3次再注射病愈.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疗程短,经济安全,副作用小,是治疗颌面部血管病理想方法.

    作者:夏刚;卢新华;叶明华;刘海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压氧治疗21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其原因多为车祸、高空坠落、重物击打等.颅脑外伤可导致脑血管功能紊乱、缺血、脑组织变性坏死,产生脑水肿及局灶性神经系统病变征象,若不及时抢救,可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甚至生命危险.

    作者:李秋萍;李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脑内窥镜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进展

    内镜神经外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0午,泌尿外科医生Lespinsse[1]应用内镜电凝脉络丛治疗了2例儿童脑积水的患者.

    作者:邱修辉;罗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母胎转运与HBV宫内感染的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是形成众多的HBsAg慢性携带者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母亲的细胞和血清中游离DNA可少量通过胎盘屏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介导HBV穿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本文旨在对母胎转运、PBMC在HBV宫内感染的机制作以简要综述.

    作者:邹璐;石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不同浓度氟化泡沫对牙釉质再矿化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氟化泡沫对人离体牙牙釉质再矿化的影响.方法 在人牙釉质标本上形成早期龋后随机分组,分别涂布0.60%、0.92%、1.23%氟化泡沫和蒸馏水.用激光荧光诊断仪对人工龋损进行定量诊断检查.结果 在使用不同浓度的氟化泡沫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对减少牙釉质脱矿作用,增强牙釉质的再矿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前磨牙同一条件下0.6%氟化泡沫与0.9%氟化泡沫对对减少牙釉质脱矿作用,增强牙釉质的再矿化作用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由于0.60%氟化泡沫与0.92的氟化泡沫对牙釉质的再矿化影响比较接近,以选择0.60%的氟化泡沫进行牙病群体防治较为安全.

    作者:黄彦;朱洪水;何予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PACS在放射科的应用

    随着医学影像数字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应运而生,它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对医学影像(图像和文字)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使医学影像资源达到充分共享,代表着当今医院影像学科的发展趋势.

    作者:吴艳红;陶学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