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标志物与肺癌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熊国江;熊汉鹏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 诊断肺癌, 多学科综合治疗, 手术为主, 检查方法, 根治性, 预测, 筛选, 价值
摘要:多年来,诊断肺癌肿瘤标志物的价值备受关注,由此试筛选并建立了有效的检查方法用于肺癌的诊断.治疗肺癌是以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但肿瘤标志物用于对预测手术可行性根治性、预后的研究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PICC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目的 总结PICC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经病人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将PICC导管置人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行化疗.结果 我科自2000年以来使用PICC100例病人全部置管成功,行化疗后,化疗顺利完成.结论 化疗早期行PICC置管可以更好的保护血管,避免因反复静脉穿刺而引起静脉炎,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有效正确的护理则是PICC导管留置成功的

    作者:朱卫平;洪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骨肿瘤致颈肩腰腿痛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骨肿瘤导致颈肩腰腿痛误诊的原因,以提高诊断率.方法 选择18例以颈肩腰腿痛为主诉,后经检查确诊为骨肿瘤或骨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8例中骨转移瘤13例,原发瘤5例;12例血沉加快,6例碱性磷酸酶增高,经X线摄片、CT、MRI检查诊断为骨转移瘤或原发瘤.结论 中老年人持续颈肩腰腿痛,夜间痛甚,应仔细检查,常规摄X线片,必要时做CT、MRI、同位素骨扫描检查,以免漏诊或误诊.

    作者:汤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部分脾栓塞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和脾功能亢进

    目的 探讨经脾动脉介入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和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2月~2006年2月治疗门脉高压症共16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或左)股动脉后明胶海绵剪成2×2cm大小的碎块和7#丝线剪成2×2cm长的线段少量,与造影剂混合后缓慢注入,并观察栓塞范围和患者反应,栓塞范围宜控制在1/2~2/3;术后分别于1周、1个月和2个月复查.对照组为脾切除断流或脾切除加门-体静脉分流术.结果 治疗组治愈10例,无效1例,治愈率90.9%;对照组治愈3例,无效2例,治愈率60.0%,两组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P<0.01).结论 部分脾栓塞术可作为肝硬化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和脾功能亢进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龙圣根;肖玉兰;郭路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艾司洛尔控制烧伤术中注射肾上腺素后的心血管反应的观察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对烧伤术中注射肾上腺素后引起的心血管反应的平抑作用的效果.方法 将22例大面积烧伤切削痂植皮手术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记录注射含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前1min基础值(T0)、2min(T1)、5min(T2)、10min(T3)、开始取皮即刻(T4)和停止泵注艾司洛尔后5min即首次注射后42min(T5)不同时点的HR和MBP,统计总出血量,并计算每1%手术面积的出血量.结果 对照组在T2、T3和T4的HR和MBP均比基础值T0明显增加,而观察组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每1%手术面积的出血量为11.2±2.9ml明显多于观察组的7.9±2.4ml.结论 艾司洛尔对烧伤术中注射肾上腺素后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具有良好的平抑作用.

    作者:高特生;朱波;沈跃;张树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肝硬化失代偿期生存质量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相关因素,以寻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护理措施.方法 以健康调查问卷调查对12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目标人群的生存质量,并对试验组完成疾病状况、人口学特点、个性及社会支持等的调查,分析与其生存质量相关的因素.结果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组的生存质量较正常对照组在总体生存质量及除外躯体疼痛的其他7个维度(躯体健康、身体角色功能、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和心理健康)均下降.社会支持、肝硬化分级、不适症状、情绪稳定性、病程、年龄、性别等因素与其生存质量相关.结论 在制定护理计划的过程中,应特别关注生存质量分低的患者,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来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阮丽云;吴伟;徐如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后纵隔淋巴瘤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4岁.因胸背痛半月余收住入院.患者于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背痛,持续钝痛,以夜间为主,卧位明显.时感胸闷、气促,活动后明显.无明显咳嗽咳痰,无发热,无皮疹,无盗汗,无关节肿痛.入院查体:T36.8℃,P77次/min,R20次/min,BP129/77mmHg.神志清,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右下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罗音,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浮肿,NS(-).

    作者:郑宏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浙江省慈溪市部分城乡4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调查

    目的 了解慈溪市中老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和患病特点.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慈溪市2村6个社区40岁以上当地居民共868人,直接采用OGTT进行筛查.结果 慈溪市4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糖耐量异常和空腹糖异常的患病率分别是12.79%、9.22%、3.92%.城市居民糖尿病的患病率高于农村,农村居民的空腹糖异常患病率高于城市,女性糖尿病患病率高于男性,糖尿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结论 慈溪市中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较高,甚至稍高于国内部分大中城市,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作者:冀黎明;张春槐;柴军土;干超士;裘玲霞;吴建国;苗志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盖诺后期局部反应的观察护理

    盖诺是临床应用较广泛的抗肿瘤药,主要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配合放疗.其对局部血管组织刺激大,严防渗漏是静脉注射的关键.我院对89例患者使用盖诺在用药后的3~7d有10例出现局部静脉炎表现,临床较为少见,现总结报告如下.5参考文献[1]邹艳辉.盖诺所致静脉炎的分析与护理.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5):577[2]岳春华.盖诺外渗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11):1296[3]许笑,丁荣双,谭秀云.异长春花碱不良反应预防和护理.中华护理杂志,1999,34(7):345[4]曲云炎,王运平,邱世翠,等.MWBO抗感染机理试验研究.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96,8(1):19

    作者:李新平;罗淑兰;章小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固定正畸患者治疗前后口腔卫生行为的变化

    目的 评价口腔固定矫治器对正畸患者的口腔卫生行为的变化.方法 固定矫治器治疗5个月以上的正畸患者200例,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是戴固定矫治器前后口腔卫生行为改变的项目.结果 口腔正畸患者戴固定矫治器后,每天刷牙的次数,每次刷牙的时间均有增加,刷牙的方法有所改进.结论 固定正畸治疗对错颌畸形患者维护口腔卫生行为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郑衍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16例分析

    目的 探讨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颈淋巴结清扫术932例术后发生乳糜漏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乳糜漏的发生率为1.72%(16/932),1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5例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 对经淋巴结清扫术后的乳糜漏应及早诊断,术中应加强预防,手术者在熟悉胸导管、淋巴导管解剖的基础上,也要熟悉其分支的解剖;每天引流量多于500ml者,应及早手术探查.

    作者:张银龙;王飞海;朱少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间歇充气加压治疗模式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间歇充气加压治疗(IPC)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已被临床广泛接受,除此之外,IPC也被成功地用于改善下肢远端动脉疾病病人的循环,减轻淋巴水肿,治疗静脉曲张性溃疡,促进骨折愈合等方面.IPC是怎么发挥这些临床作用的还不是很清楚,其确切的作用机理也是不明确的.本文将IPC的临床效用和作用机理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丁健;许永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儿童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因学分析

    目的 对儿童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因学和病原学进行探讨,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2001年1月~2005年12月间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收治的42例儿童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病史、病因学、病原学检查和治疗策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儿童感染性眼内炎由眼外伤导致者多,占38例(90.5%).病原体培养阳性标本24例(57.1%),其中革兰阳性球菌(45.8%)尤其是葡萄球菌属(41.7%)是主要的病原体,其次为革兰阴性菌中的假单胞菌属(20.8%);真菌感染占12.5%.致病细菌对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敏感者多,分别为92.3%和84.6%.治疗上,73.8%的患者接受了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88.1%的患者出院时临床效果良好.结论 眼外伤是儿童感染性眼内炎主要的致病因素,玻璃体标本涂片和培养有利于明确眼内炎的性质,多种敏感抗生素的玻璃体联合注药和玻璃体切割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蕊;王守建;董晓光;闫妍;郑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苯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交感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目的 观察苯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对慢性心衰(CHF)患者交感神经内分泌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132例CHF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66例,联合治疗组接受苯那普利和螺内酯及常规抗心衰联合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苯那普利和常规抗心衰治疗,不用螺内酯.观察治疗CHF患者1、3、6个月后醛固酮(Aldo)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及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 (1)Aldo水平的变化:治疗后1个月时两组Aldo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1),但两组间尚无显著统计学差别(P>0.05);3个月时两组Aldo水平均有显著回升(与1个月对比P<0.01),且治疗组回升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P<0.05);6个月时两组Aldo水平均回升至治疗前水平,两组间Aldo水平无显著统计学差别(P>0.05).(2)AngⅡ水平的变化:两组AngⅡ水平随时间均呈进行性降低(P<0.01).(3)临床疗效:联合治疗组临床显效率39.3%,有效率57.6%,无效率3%:对照组临床显效率30.3%,有效率50%,无效率19.6%.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X线心胸比,心率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苯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慢性心衰竭时,血浆醛固酮在短期下降,长期治疗时仍可增高,AngⅡ水平随时间均呈进行性降低;苯那普利和螺内酯长期联合治疗慢性心衰竭的疗效显著优于未用螺内酯组.

    作者:吴丽仙;刘睦胜;马延峰;郭治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数字纱布预防拔牙术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数字纱布在预防拔牙术后出血中的疗效.方法 将68例拔牙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经过常规拔牙后,实验组组采用牙槽窝内填充数字纱布,对照组行吸收性明胶海绵填塞,于拔牙后30min观察拔牙创口渗血情况,进行疗效评估和对比研究.结果 实验组34颗患牙拔除后明显渗血1例,少量渗血14例,无渗血19例;对照组34颗患牙拔除后明显渗血4例,少量渗血21例,无渗血9例.实验组拔牙术后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数字纱布预防拔牙术后出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韩翔;柳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半月线切口阑尾切除术180例分析

    目的 总结半月线切口阑尾切除术的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1997年11月~2007年2月采用半月线切口行阑尾切除术的180例急慢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25min,住院4.5d,仅2例切口感染,全部患者无腹腔脓肿,切口疝等并发症.结论 半月线切口阑尾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切口感染率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谢晓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维生素B1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婴幼儿腹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维生素B1针足三里注射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方法 维生素B1针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1~2次.结果 维生素B1针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婴幼儿腹泻效果较好.结论 治疗婴幼儿腹泻使用维生素B1针双侧足三里注射有肯定疗效.

    作者:邓爱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的探讨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已上升到27.2%,估计全国有近13亿人患高血压病[1,2],据文献报道,我国老年高血压病患病率约50%[3],其预后与治疗有关外,还与患者是否具有良好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密切的关系.而目前我国基层卫生服务不够健全,社区康复护理仍未全面开展,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淡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为了延伸服务,使患者出院后能够得到连续性护理,本研究采用出院准备服务模式[4],对本市镇周边农村高血压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并随访3~6个月,以探讨其了解高血压病知识程度、自我管理能力及教育培训前后病人血压、心率、血糖、体重指数等各参数控制状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菊玲;过莉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胃黏膜代谢指标在机械通气撤离中的意义

    目的 观察机械通气撤离(简称撤机)过程中胃黏膜代谢指标的变化及其对撤机的预测作用.方法 利用胃张力测定仪监测86例患者在撤机过程中胃黏膜pH值(pHi)、胃黏膜内二氧化碳分压(PgCO2)、胃黏膜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g-a)CO2]等指标的变化.根据结果分为成功组、失败组、死亡组.各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结果 3组患者各阶段的胃黏膜代谢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黏膜代谢指标在预测撤机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蕾;林艳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小板CD62P测定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与RA及RA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通过比较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组、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CD62P表达阳性率与病变活动实验室指标(RF、ESR、CRP)及临床指标(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痛数、疲劳感等)变化关系.结果 RA活动组PLT及CD62P表达阳性率比RA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 RA患者PLT及CD62P表达增高与RA活动有关.

    作者:梅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1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和研究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的佳治疗术式.方法 (1)经腹和肛门齿状线切除直肠下段癌,行乙状结肠和肛管齿状线吻合13例;(2)超低位双吻合器吻合6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和吻合口狭窄,1例吻合口渗漏,经局部引流治愈.术后12~15周对排气和排便控制良好,无一例发生大便失禁.随访6个月~6年,平均随访时间3年3个月,第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47%(17/19)、66.67%(12/18)、42.86%(6/14).无一例局部复发.结论 根据直肠肿瘤临床分期和肿瘤生物学行为选择手术适应证;超低位双吻合术和经腹、肛门齿状线切除直肠下段癌,行乙状结肠与肛管齿状线吻合均不失为良好的保肛术式.

    作者:罗满生;雍铁山;严太平;彭艺;肖维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