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菊红
目的 观察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不同的治疗方法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方法 总结12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4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即对症治疗组A,以及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分别使用青霉素及头孢类抗生素组B、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组C、大环内酯类联合头孢或青霉素类组D等,共同4组,分别观察其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结果 4种治疗方法的总的有效率有很大的差异,A组及B组的近期总有效率在50%左右,而C及D组的总的有效率分别是85%和96%.在远期疗效上,A组和B组在30%左右,而C组和D组在90%左右.结论 对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急性期治疗,大环内酯类药物可优先考虑.
作者:叶安青;邓英华;刘纯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然而多种心血管疾病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高血压心脏病、心肌梗死、糖尿病性心肌病变等,都与心肌纤维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刘诗英;王梦洪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晚期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较少见,分娩合并急性胰腺炎更是罕见,由于两者相互影响本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情重、病死率高等特点,常危及母婴的安全.本院收治了1例分娩合并急性胰腺炎,现分析如下:
作者:肖素芬;胡洪文;舒永水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重要环节,是解决医疗事故纠纷的重要前提,也是解决医患矛盾的核心问题,其鉴定结论是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纠纷及人民法院审理医疗纠纷赔偿案件的重要依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是否客观、公正,直接关系到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护.而《条例》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有些条款的规定不太明确,有的操作难度较大.针对《条例》实施后出现的一些难点问题本人在此谈谈拙见.
作者:王向军;万里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CAD)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6月~2006年6月经我院行CABG治疗的32例CAD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均痊愈出院(97%),1例因术后渗血多,行2次开胸止血后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吴起才;万于华;刘季春;凌翔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对干预组的患者进行术前的认知行为治疗,采用女性性功能调查表对干预组和非干预组手术前后性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组术后性功能评分显著优于非干预组.结论 手术前心理干预对于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性功能的改善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晓玲;程玉芬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后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 自2002年6月~2005年6月,对105例全胃切除术分别采用Schlatter式、Orr式及SS式3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术中消化道重建时间、术后6个月和24个月病人饮食情况、消化道症状和营养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3种术式术中消化道重建时间元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Schlatter式术组病人返流性食管炎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Orr式术组及SS式术组(P<0.01).术后6个月,3组病人体重增加、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术后24个月,SS式术组病人的上述指标有明显提高(P<0.0P).结论 全胃切除术后采用SS式间置空肠代胃,操作简便可行,可保留食物十二指肠通道连续性,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学明;邓小荣;肖卫东;揭志刚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于2000年1月~2006年1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9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诊12个月以上,根据鼻内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海口),本组90例中,治愈66例,治愈率73.3%,好转19例,好转率21.1%,无效5例,无效率5.6%,总有效率94.4%,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鼻窦手术是治疗儿童鼻窦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白薇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腹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00例拟行剖腹产手术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腰-硬膜外麻醉组)与对照组(连续硬膜外麻醉组),对两组麻醉效果、术中反应、术后不良症状等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腰-硬膜外联合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在阻滞平面的显效时间、阻滞范围、术中牵拉反应及血液动力学变化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局麻药用量、肌肉松弛方面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安全、简便、效果确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红彤;施发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盐酸丁咯地尔是一种新型的血管活性药物,因对循环系统有舒张血管和改变血流量的作用,已广泛应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性痴呆及周围血管病[1].
作者:张家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收治9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Schatzker分类,其中Ⅰ型20例,Ⅱ型24例,Ⅲ型13例,Ⅳ型12例,Ⅴ型19例,Ⅵ型8例,经皮间接复位螺钉内固定或有限切开支持钢板内固定,并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96例患者获4~31个月随访,平均15个月,按Rasmussen膝关节评分标准,优55例,良8例,可10例,差3例,优良率86.5%.结论 有限切开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具有手术创伤小、切口及软组织并发症少,骨折固定稳定性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是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良好方法.
作者:吴小海;李端午;陶军;许永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美普清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7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普清片,治疗剂量1.25μg/kg,每12h口服1次,疗程7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治愈率等.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治愈率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美普清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柳上信;林德光;郑朝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血脂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谱在高血脂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免疫比浊法测定高血脂患者血清Apo A1、Apo A2、Apo B、Apo C2、Apo C3、Apo E水平,并分析其与TG、LDL、TC及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高血脂患者血清Apo B、Apo C2、Apo C3、Apo E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与TG、LDL、TC呈高度正相关关系(P<0.001).不同TG水平组中,TG浓度大于2.81mmol/L组,除Apo A1、Apo A2外的各载脂蛋白均较前几组高,有显著性意义.高血脂患者血清Apo A1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各血脂浓度组间及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po A2浓度无显著性意义.高血脂患者血清Apo A1、Apo A2浓度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而Apo B、Apo C2、Apo C3、Apo E水平则与年龄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 高血脂患者血清载脂蛋白谱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Apo B、Apo C2、Apo C3、Apo E等水平增高而Apo A1、Apo A2水平降低,支持高血脂患者存在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度可能性.
作者:詹永妹;滕敏;陈晓刚;吕国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后牙纵裂保存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采用冠外结扎,冠内固定,根管治疗加全冠修复治疗后牙纵裂.结果 39例44颗后牙,其中活髓牙10颗(22.7%),无髓牙34颗(77.3%);42颗使用正常(成功率95.5%),失败2颗(4.5%).结论 通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并以全冠修复,绝大数患牙是可以修复的.
作者:熊道行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评估薄层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和水充盈法对胃癌诊断的价值.方法 65例胃癌病人做水充盈法螺旋CT术前检查,注射造影剂开始后30s、80s动态扫描,MRP图像用1.5mm层厚,1.0mm层间距离重建.对MPR图像的胃癌T分期的检出率进行评估,和5mm层厚的轴位像进行对比,并将CT图像和病理表现进行对照.结果 使用MPR技术,胃癌的检出率是65%,对进展期胃癌的检出率是96.2%(26例中有25例),而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是41.2%(14/34);在MPR和5mm层厚轴位像之间两者在早期胃癌检出率上有显著差异(P<0.05)胃癌CT分期的准确率为85%.结论 螺旋CT水充盈法在进展期胃癌中能观察胃癌的侵犯深度和肿瘤的组织学变化;MPR图像是评估肿瘤有用指标.
作者:刘由军;尹生江;黄华福;尹敬璧;黄晓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考察不同温度下贮存时间对过氧乙酸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用间接碘量法测定过氧乙酸的含量,观察分别置于2~5 ℃、18~22 ℃、32~34 ℃贮存温度中过氧乙酸的含量.结果 放置贮存过程中,过氧乙酸逐渐分解,随着贮存时间的增加,其含量呈下降趋势.结论 过氧乙酸在不同温度和储存条件下,其有效期也不同.
作者:王美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一步法检测血清乙肝五项时出现HBsAg阴性HBeAg阳性的原因以及与乙肝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 用稀释法检测出现HBsAg阴性HBeAg阳性标本中HBsAg,并对这些标本用HBV-DNA-PCR法检测乙肝病毒载量,分析钩状效应与病毒载量的关系.结果 一步法检出的HBsAg阴性而HBeAg阳性的标本共12份,经稀释后重新测定HBsAg其中11份为阳性,其乙肝病毒载量在7.81×105~4.26×108 copies/ml.结论 高浓度HBsAg是造成一步法钩状效应的原因,其病人体内存在高载量的乙肝病毒.
作者:周方满;鲁姣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联合应用小剂量氢氯噻嗪抗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86例血压控制不良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老年人,联合应用小剂量氢氯噻嗪(12.5~25 mg/d)治疗,与另外80例不应用利尿剂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老年人进行同期和治疗前后对照比较.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脉压差、平均动脉压均有下降,但联合应用小剂量氢氯噻嗪组的脉压差、平均动脉压较不用利尿剂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 联合应用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可获得更满意的疗效.
作者:陈荣彪;赵岳军;郑晓亮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收集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8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总结手术方法和效果.采用乳突后发际内小切口,小骨窗入颅,寻找和判断责任血管,将责任血管从面神经出脑干区分离,置入Teflon棉絮减压.术后记录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结果 责任血管为迂曲的小脑前下动脉或小脑后下动脉,8例患者术后面肌痉挛立即消失,随访至术后3个月,遗有轻度耳鸣、听力下降1例,轻度眩晕1例,无面肌痉挛复发.结论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治愈率高,创伤小,远期并发症少.
作者:裘伟光;李金星;滕斌;马勇;王炳勇;胡勇;殷和平;黄海鹰;刘如恩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大面积脑梗死去骨瓣减压术后护理经验.方法 我院于1999~2006年间对2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我们对这些患者进行密切观察临床症状、体位护理、气道护理、饮食及基础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病人经治疗及护理后7例手术后意识清楚、偏瘫,生活能自理,8例呈植物生存状态,死亡7例.结论 通过积极抢救与高质量、全方位护理,大部分危重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大大降低死亡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叶丹茹;金小慧;俞继芳;邱俏檬;卢中秋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