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琳娜;肖百全;黄敬耀;罗荣;许小强;赵涛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3岁.因干咳、胸闷10余d,外院CT显示右前纵隔占位,于2005年10月18入院.入院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头面部轻度浮肿,右侧颈静脉怒张,浅表淋巴不肿大,心肺腹部未发现异常.
作者:匡裕康;王东升;黄建;杨小敏;蔡锦根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在超排卵前补佳乐人工周期处理3个周期后对卵巢反应不良患者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中心接受IVF-ET或ICSI治疗中预测将出现卵巢低反应的患者,21例设为研究组,在超排卵前给予补佳乐行人工周期3个周期;2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超排卵前不孕原因、不孕时间、基础内分泌以及超排卵时所用Gn天数、Gn支数、获卵数、受精数、优质胚胎数、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结果 两组在不孕原因、不孕时间、基础内分泌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Gn天数、Gn支数、获卵数、受精数和优胚数亦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早期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佳乐预处理后,可以提高卵巢反应不良患者的妊娠率,降低流产率.
作者:赵琰;喻金梅;辛才林;伍琼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腓肠肌皮瓣修复小腿严重皮肤软组织损伤疗效.方法 彻底清创后选择腓肠肌一侧头形成肌皮瓣转移覆盖修复创面.结果 皮瓣成活良好,创面一期愈合.结论 腓肠肌皮瓣血运良好,自身有一定抗感染能力,腓肠肌皮瓣移植是治疗小腿严重损伤重要组织外露的一种良好方法.
作者:曾彪;张惠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单次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经验.方法 选择剖宫产手术患者1500例,分为3组,每组500例,3组分别应用单次硬膜外麻醉法(Ⅰ组)、腰硬联合麻醉法(Ⅱ组)、连续硬膜外麻醉法(Ⅲ组).结果 麻醉效果Ⅰ组好;新生儿Apgar评分3组无区别;Ⅰ组术中术后发症少.结论 只要掌握好要领,单次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安全可靠.
作者:黄自生;卢子会;张百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类ⅡB样早期胃癌在胃镜下的误诊原因和胃镜下治疗.方法 对1996年6月~2005年12月期间胃镜下发现的28例类ⅡB样早期胃癌从形态学角度和活检方法进行分析,并对6例患者行胃镜下肿瘤切除.结果 类ⅡB样早期胃癌在普通胃镜下极易误诊,误诊率达32.5%.6例患者行胃镜下早期胃癌切除治疗,病理提示全癌切除,假蒂缘(切除残端)未见肿瘤细胞,其中1例术后1.5年CT发现肝脏转移,5例术后随访2~5年,无复发;开腹手术22例,术后随访1~6年,无1例复发.结论 胃镜医师应该重视类ⅡB样早期胃癌胃镜下表现,提高镜下的诊断技巧,减少误诊率.并可积极进行胃镜下早期胃癌切除.
作者:朱建军;李建阳;张美婷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肾动脉栓塞术在肾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6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使用明胶海绵颗粒或/和明胶海绵条进行肾动脉栓塞.结果 经栓塞后,肉眼血尿10例在术后24h内消失,4例于术后2d消失,2例于术后4d消失.术后3~6个月复查CT或IVP,残肾强化,功能良好.结论 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损伤出血具有操作简便、微创、止血效果好、恢复快、并发症少,又能大限度地保留肾功能等优点.
作者:吴明虎;郭世志;龚永进;张伟飞;张建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外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4例患者PICC给药,观察置管的临床效果.结果 置管成功率100%,留置时间15~162d,平均24.8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维护简单,留置时间长,不妨碍日常活动,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刘瑞荣;龚琴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异位葡萄胎临床上较少发生,由于异位部位的解剖学特点,使其临床表现和组织学特征与普通的异位妊娠不同.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异位葡萄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单莺;彭霞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提高小儿支气管哮喘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本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3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儿36例通过血清学检测符合急性肺炎支原体感染22例,慢性肺炎支原体感染14例,抗生素改为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用药1~2 d后体温下降,喘息发作亦均于48h内控制.结论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应用抗哮喘药物效果不理想时,应考虑MP感染的可能,积极采用各种检测手段作出病原学诊断,以指导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杨康治;吴少华;陈正珊;吴珊霞;冯思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虽然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技术自发展至今有着极其明显的进步,但肺损伤仍是CPB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CPB术后肺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达15~30%,严重者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死亡.
作者:王荣胜;陈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36例血清HBV-DNA阳性≥105拷贝/ml,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患者20例给予恩替卡韦0.5mg/d口服治疗12周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对照组16例服用拉米夫定100mg/d比较.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症肝炎作用更强,有更好的安全性,且未发现有耐药.
作者:杜美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吉水县2005年几种主要传染病的发病情况.方法 依据<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三间分布(按年龄、职业、地区分布)对几种主要传染病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 与2004年相比,2005年吉水县的传染病发病报告有一定的,上升趋势.结论 传染病报告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还有待提高.
作者:张火根;唐小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包括肠痛和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及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可资解释的症候群.
作者:徐文斌;祝金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3种取材方法对男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阳性检出率,避免临床误诊.方法 276例男性生殖道疑诊或复诊患者均做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其结果.结果 尿道拭子法UU阳性检出率67.39%(186/276),前列腺按摩法为77.90%(215/276),手淫法为75.36%(208/276).前列腺按摩法与手淫法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496,P>0.05),与尿道拭子法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8.017,P<0.01),手淫法法检出率优于尿道拭子法,结果有显著性差异(x2=4.554,P<0.05).结论 前列腺按摩法UU阳性检出率高,优于手淫法和尿道拭子法.
作者:黄和赞;张艳晖;张国强;涂建斌;卢强;王艳琴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一种佳的术前肠道准备方法.方法 选用118例临床诊断为直肠癌患者拟行Dixon手术,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肠道准备,其中肥皂水灌肠的逆行肠道准备方法58例,口服甘露醇的顺行肠道准备方法60例,分别观察肠道清洁程度、术后肠胀气、吻合口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口服甘露醇法在肠道清洁度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与逆行的肥皂水灌肠方法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 术前肠道准备中口服甘露醇优于灌肠方法,临床上病人更易接受.
作者:胡美蓉;杨桂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不同切口对术后视力和角膜屈光力的影响.方法 分别应用10mm角巩膜阶梯状弧形切口和改良6mm巩膜隧道式眉状切口对108只患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于术后3个不同时期比较两组术后视力和角膜曲率.结果 改良的巩膜隧道式切口组术后0.5,3和6个月的角膜屈光力差明显低于传统的角巩膜阶梯状切口组(P<0.05),且视力显著高于后者(P<0.05).结论 改良的巩膜隧道式眉状切口为一有效控制术后角膜散光的术式.
作者:连曙光;杨金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又称间隙连接、通讯连接,是由连接相邻两个细胞之间的连接通道排列而成的一种特殊膜结构.
作者:付勇南;王梦洪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BCL-10、PCNA在胃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EnVision二步法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分析60例胃MALT型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BCL-10、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BCL-10核阳性率在淋巴结被累及与未被累及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BCL-10核阳性率在肿瘤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与浸润肌层至浆膜层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BCL-10核阳性率在不同的临床分期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PCNA的表达强度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强而增强,PCNA的表达程度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结论 BCL-10核表达提示肿瘤的侵袭性增强,可能单纯抗HP治疗无效.PCNA可能是诊断恶性淋巴瘤,评价其生物学行为的可靠指标,并对肿瘤的预后有较好的判断价值.
作者:黄晖;双跃荣;黄传生;高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B型钠尿肽(BNP)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病情评估、疗效评价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住院CHF患者105例,非CHF患者30例,采用美国博适公司生产的Triage(R)快速诊断测定仪进行床边抽血查其血浆BNP浓度,并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 CHF组总体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BNP浓度增高程度与CHF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结论 BNP的检测有利于CHF患者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
作者:宋德明;张金惠;朱红俊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观察艾力(国产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草酸铂为主化疗方案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9例草酸铂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接受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伊立替康180mg/m2,静脉滴注,60~90 min,第1d,卡培他滨每日2000mg~2500mg/m2,分2次服用,连服14d,每3周重复,完成2个周期后判定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4例,疾病稳定(SD)13例,疾病进展(PD)11例,有效率(CR+PR)38.5%(15/39).无严重不良反应导致死亡的患者,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为迟发性腹泻(Ⅲ、Ⅳ度10.3%)及中性粒细胞减少(Ⅲ、Ⅳ度17.9%).结论 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草酸铂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高,其不良反应能够耐受.
作者:李翔;邓觐云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