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位葡萄胎2例临床分析

单莺;彭霞

关键词:妊娠, 异位, 葡萄胎
摘要:异位葡萄胎临床上较少发生,由于异位部位的解剖学特点,使其临床表现和组织学特征与普通的异位妊娠不同.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异位葡萄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BCL-10和PCNA在胃粘膜相关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 探讨BCL-10、PCNA在胃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EnVision二步法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分析60例胃MALT型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BCL-10、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BCL-10核阳性率在淋巴结被累及与未被累及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BCL-10核阳性率在肿瘤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与浸润肌层至浆膜层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BCL-10核阳性率在不同的临床分期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PCNA的表达强度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强而增强,PCNA的表达程度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结论 BCL-10核表达提示肿瘤的侵袭性增强,可能单纯抗HP治疗无效.PCNA可能是诊断恶性淋巴瘤,评价其生物学行为的可靠指标,并对肿瘤的预后有较好的判断价值.

    作者:黄晖;双跃荣;黄传生;高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类ⅡB样早期胃癌的胃镜下表现及治疗

    目的 探讨类ⅡB样早期胃癌在胃镜下的误诊原因和胃镜下治疗.方法 对1996年6月~2005年12月期间胃镜下发现的28例类ⅡB样早期胃癌从形态学角度和活检方法进行分析,并对6例患者行胃镜下肿瘤切除.结果 类ⅡB样早期胃癌在普通胃镜下极易误诊,误诊率达32.5%.6例患者行胃镜下早期胃癌切除治疗,病理提示全癌切除,假蒂缘(切除残端)未见肿瘤细胞,其中1例术后1.5年CT发现肝脏转移,5例术后随访2~5年,无复发;开腹手术22例,术后随访1~6年,无1例复发.结论 胃镜医师应该重视类ⅡB样早期胃癌胃镜下表现,提高镜下的诊断技巧,减少误诊率.并可积极进行胃镜下早期胃癌切除.

    作者:朱建军;李建阳;张美婷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电子血压计监测高血压患者拔牙105例安全性评估

    目的 探讨应用电子血压计监护高血压患者拔牙手术时血压安全性.方法 对105例高血压患者手术过程中的血压变化进行监测统计分析.结果 各种高血压患者特别是高龄高血压患者,在分时安全监护下可以接受无痛拔牙,无1例发生意外.结论 医生在电子血压计规范的监测下拔牙,可以知道患者血压波动并在安全范围内完成拔牙.

    作者:李辰或;李辰佳;胡雪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卵巢低反应预处理后对IVF-ET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超排卵前补佳乐人工周期处理3个周期后对卵巢反应不良患者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中心接受IVF-ET或ICSI治疗中预测将出现卵巢低反应的患者,21例设为研究组,在超排卵前给予补佳乐行人工周期3个周期;2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超排卵前不孕原因、不孕时间、基础内分泌以及超排卵时所用Gn天数、Gn支数、获卵数、受精数、优质胚胎数、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结果 两组在不孕原因、不孕时间、基础内分泌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Gn天数、Gn支数、获卵数、受精数和优胚数亦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早期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佳乐预处理后,可以提高卵巢反应不良患者的妊娠率,降低流产率.

    作者:赵琰;喻金梅;辛才林;伍琼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细胞因子IL-1、IL-6、IL-8与早产的关系

    目的 探讨早产孕妇血清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与早产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17例早产孕妇血清IL-1、IL-6、IL-8水平,并与48例足月妊娠分娩孕妇比较.所有孕妇均在产后取胎盘胎膜4×4cm送病理检查,排除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结果 早产孕妇血IL-1、IL-6、IL-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L-1、IL-6、IL-8可能在早产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冯翰;李怀珍;蔡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膈膨出的诊断及治疗(附7例报告)

    膈膨出又称腹脏突出,是指完整的横膈膜因发育不全或不同程度的肌纤维萎缩,麻痹使隔肌抬高或隆起,使腹腔内脏器向胸腔突出;临床少见;按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我院于1995年5月~2006年5月共收治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学民;李爱容;郑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SU6668和Endostatin治疗大肠癌的研究进展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复发和转移是治疗中的主要难题,也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作者:楚朝辉;曾庆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微量血新生儿总胆红素测定仪的临床应用

    目的 了解应用微量血新生儿总胆红素测定仪测定新生儿胆红素的准确性.方法 黄疸新生儿180例用玻璃毛细管采微量血在新生儿总胆红素测定仪上测定血胆红素(微量法),根据采血部位不同分A组90例和B组90例,A组采足跟末梢血,B组采股静脉血,两组微量血胆红素均与同时股静脉血、大型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的胆红素值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微量法与静脉血、大型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的胆红素值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微量血无论采自足跟(末梢血),还是采自股静脉(静脉血),应用新生儿总胆红素测定仪测定新生儿胆红素快速、准确、简便,能及时反映新生儿血胆红素的变化,为临床及时干预新生儿黄疸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晏长红;王启新;江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丹参在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20世纪以来肝移植已成为临床治疗肝功能衰竭有效的治疗阶段,但是目前肝移植作为一种治疗手段远没达到人们期望的理想效果.

    作者:周喜洋;邹书兵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我国的医院药学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已经从医、护、技分工明确为特点的传统学阶段发展到以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临床药学(clnical pharmcy)和药学服务(pc)阶段.

    作者:刘季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缝隙连接与血管功能调节的研究进展

    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又称间隙连接、通讯连接,是由连接相邻两个细胞之间的连接通道排列而成的一种特殊膜结构.

    作者:付勇南;王梦洪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不同方法的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比较

    目的 探讨一种佳的术前肠道准备方法.方法 选用118例临床诊断为直肠癌患者拟行Dixon手术,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肠道准备,其中肥皂水灌肠的逆行肠道准备方法58例,口服甘露醇的顺行肠道准备方法60例,分别观察肠道清洁程度、术后肠胀气、吻合口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口服甘露醇法在肠道清洁度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与逆行的肥皂水灌肠方法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 术前肠道准备中口服甘露醇优于灌肠方法,临床上病人更易接受.

    作者:胡美蓉;杨桂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斑块临床疗效的评估

    目的 评估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的92例高脂血症的患者,分为高敏C反应蛋白异常组(n=48)和高敏C反应蛋白正常组(n=44).每晚服辛伐他汀20 mg,均连续服药24周.观察两组血脂各项指标: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并进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颈动脉斑块变化.结果 两组TC、TG、LDL-C均降低而HDL-C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均有一定的消退作用,但高敏C反应蛋白异常组较高敏C反应蛋白正常组明显(P<0.05).结论 辛伐他汀能明显降低血脂,能稳定和消退颈动脉粥样斑块,尤其对于高敏C反应蛋白异常的患者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孔叶英;谢水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症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36例血清HBV-DNA阳性≥105拷贝/ml,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患者20例给予恩替卡韦0.5mg/d口服治疗12周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对照组16例服用拉米夫定100mg/d比较.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症肝炎作用更强,有更好的安全性,且未发现有耐药.

    作者:杜美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解郁汤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比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解郁汤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6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入组,随机分人解郁汤治疗组48例及氟西汀对照组48例,观察8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HAMD)判断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85例完成试验(解郁汤组43例,对照组42例,分别脱落5例及6例),结果显示:在试验结束时,解郁汤组有效率为60%,与氟西汀对照组(65%)无显著差异(P>0.05);解郁汤组HAMD减分(-10.56±3.95),氟西汀组HAMD减分(-11.82±3.82),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解郁汤组在治疗后第7d HAMD评分及因子分(焦虑、躯体症状及睡眠紊乱评分)与氟西汀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有较高的耐受性,多数不良反应为轻中度.结论 解郁汤治疗抑郁症有效,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尤其适合于有明显焦虑和失眠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

    作者:金涛;张吉营;黄玥芳;龙惠珍;裴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及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和主要病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00年1月~2007年4月收治我院的105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和主要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5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男性91例,有饮酒史患者52例,HP感染患者48例,服用NSAID患者25例;对照组108例中男性56例,有饮酒史患者22例,HP感染患者23例,服用NSAID患者11例(均P<0.05,OR>1).以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常见.结论 男性、饮酒史、HP感染、NSAID服用史均使肝硬化患者易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以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常见,PHG和肝源性溃疡也应重视.

    作者:阮六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上腔静脉切除人造血管置换术1例报告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3岁.因干咳、胸闷10余d,外院CT显示右前纵隔占位,于2005年10月18入院.入院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头面部轻度浮肿,右侧颈静脉怒张,浅表淋巴不肿大,心肺腹部未发现异常.

    作者:匡裕康;王东升;黄建;杨小敏;蔡锦根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重症脑血管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脑血管病的作用.方法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GCS评分5~8分)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在早期(24~48 h)开始经鼻肠管滴入瑞素,逐渐增加至全量,不足部分以肠外营养补充;对照组仅给予肠外营养.观察2组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肝功能、血糖等指标变化,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ALT及血糖升高均不及对照组明显,有显著差异(P<0.01);上消化道出血及肺部感染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显著改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对改善重症脑血管病营养状况、临床疗效及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且优于单纯的肠外营养.

    作者:杨保刚;朱海勇;徐海燕;金文杨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并肺炎支原体感染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小儿支气管哮喘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本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3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儿36例通过血清学检测符合急性肺炎支原体感染22例,慢性肺炎支原体感染14例,抗生素改为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用药1~2 d后体温下降,喘息发作亦均于48h内控制.结论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应用抗哮喘药物效果不理想时,应考虑MP感染的可能,积极采用各种检测手段作出病原学诊断,以指导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杨康治;吴少华;陈正珊;吴珊霞;冯思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胸腔镜下治疗肺大疱并自发性气胸28例分析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结扎、缝合肺大疱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方法 胸腔镜下利用推结器结扎、缝合肺大疱联合应用胸膜固定术治疗自发性气胸28例.结果 所有病人手术顺利,无输血,术后第2d下床活动,平均7d顺利出院,无1例复发.结论 胸腔镜下应用推结器结扎、缝合肺大疱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成本低,复发率低等优点.

    作者:刘江;龙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