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ain装置用于婴幼儿唇腭裂手术麻醉的体会

廖兴文;刘志强;张诗渊

关键词:Bain装置, 麻醉, 婴幼儿唇腭裂手术
摘要:目的观察Bain装置用于婴幼儿唇腭裂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方法对30例唇腭裂手术的婴幼儿应用Bain装置行静脉全麻,观察HR、SPO2、PetCO2、Ecg.结果诱导平稳,术中镇静镇痛完善,HR、SPO2、PetCO2、Ecg等生命体征平稳,无苏醒延迟.结论Bain麻醉装置用于婴幼儿唇腭裂手术安全有效.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半蛤壳状切口在胸顶部巨大肿瘤手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半蛤壳状切口在胸顶部巨大肿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半蛤壳状切口治疗1995年8月~2005年8月间胸腔顶部巨大肿瘤21例.结果全组21例20例完整切除,肿瘤4×4×3~14×12×12cm,1例行囊内切除,1例行锁骨下静脉切除大隐静脉重建.全组病人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顺利.结论对明显位于胸腔顶部或超出胸廓入口的胸顶部巨大肿瘤,采用半蛤壳状切口是合适的.

    作者:郭华;林志明;史文武;徐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PGE2对创伤弧菌攻击肝病大鼠肝组织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Vv)致病机制,进而探讨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E2,PGE2)对Vv感染免疫保护作用,为Vv感染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18只正常大鼠和36只慢性肝病大鼠,随机分成:①正常氧氟沙星治疗组;②正常PGE2免疫干预与氧氟沙星联合保护组;③肝病氧氟沙星等药物治疗组;④肝病PGE2免疫干预与氧氟沙星等药物联合保护组;⑤肝病大鼠阴性对照组;⑥肝病大鼠Vv攻击对照组(n=9).①与③组腹腔注射Vv菌液0.4ml(约6.0×107cfu/只)1h后,再肌肉注射氧氟沙星、异丙嗪和泼尼松尼药液0.4ml,②与④组肌肉预注射0.2ml PGE2溶液2h后,腹腔注射等量Vv菌液1h后肌肉注射等剂量氧氟沙星等药液,⑤组腹腔注射相同剂量NS,⑥组腹腔注射等量Vv菌液.观察各组24h存活数,比较生存率差异.心脏采血并分离血清,按试剂盒说明书步骤检测血清IL-10、IL-1β和IL-6、并作统计学处理,比较组间差异.取肝标本固定、包埋、制成切片在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无论是正常大鼠还是肝病大鼠,与其氧氟沙星治疗组相比,PGE2免疫干预后,IL-10都显著升高(P<0.01,P<0.01),IL-1β、IL-6、浓度则明显降低(均为:P<0.01).虽然24h生存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肝超微结构得以改善.结论PGE2免疫干预在Vv感染中能够上调IL-10并抑制IL-1β、IL-6的分泌,联合氧氟沙星等药物治疗能更有效减轻肝组织细胞损伤.

    作者:曾云祥;周丽萍;余平安;林高贵;陶志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的疗效.方法16例胫骨干骺端骨折患者,采用间接复位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结果本组16例随访3~16个月,平均12个月,患者伤口一期愈合,骨折无延迟愈合,无畸形愈合.结论微创钢板固定技术创伤小,骨愈合率高,是治疗胫腓骨干骺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莫文海;陶正刚;吴欢;郭中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和安胶囊联合甲地孕酮片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和安胶囊联合甲地孕酮片对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防治效果.方法将46例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化疗同时应用和安胶囊及甲地孕酮片,对照组仅使用化疗.分别测定每例化疗前及4周后血液中前白蛋白(PAB)及转铁蛋白(TRF)的数值.结果实验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液中PAB及TRF值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中PAB及TRF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PAB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5),TRF改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和安胶囊联合甲地孕酮片对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营养不良治疗有效.

    作者:郑维锷;张武;司同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输尿管镜操作后不放置支架管(附68例分析)

    目的分析输尿管镜操作后不放置支架管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总结68例输尿管镜操作后不放置支架的临床资料.结果输尿管镜置镜成功率为92%,本组全部病例均未放置支架管,术后3d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痛、血尿及尿频,无排尿困难及尿潴留;术后1周,1例有明显血尿.结论对于无并发症的输尿管镜操作不放置支架管是安全的,而且可以减少操作时间;减少留置支架管的并发症;减少医药费用.

    作者:徐玉生;夏维木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双极电切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双极电切子宫内膜治疗月经过多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双极电切子宫内膜28例,采用以生理盐水为膨宫介质的宫腔镜双极电切术,单极电切子宫内膜35例,对比观察其治疗优越性.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两者手术时间有统计学意义,出血量,术后疗效无差异,双极电切术后并发症少.结论宫腔镜下双极电切子宫内膜手术易于操作,安全,并发症少.

    作者:罗明燕;杜晓寒;王长华;吴秀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2118例宫颈糜烂病因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已婚妇女宫颈糜烂的发病率和发病相关因素.方法对在我院参加妇科病普查的对象记录其有无宫颈糜烂、糜烂程度,调查年龄、分娩次数、人工流产次数以及目前采用的避孕方法.结果本次调查宫颈糜烂发病率为50.8%(2118/4366).宫颈糜烂患病以30岁组高,年龄、有无人流史、有无分娩史呈显著性相关,而人流次数、分娩次数、选择避孕方法之间发生宫颈糜烂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分娩和人工流产等易引起宫颈损伤、细菌繁殖,导致宫颈糜烂.

    作者:周齐英;赵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临床路径在腹腔镜胆囊摘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在腹腔镜胆囊摘除手术患者的应用.方法将80例腹腔镜胆囊摘除手术患者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按制订好的医、护患临床路径表实施每日诊疗,护理,康复工作,对照组采用常规医疗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平均候手术日和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健康知识和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按临床路径实施诊疗、护理及患者的康复自理,可以减少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有利于患者主动参与诊疗和护理,促进患者术后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徐美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十二指肠球部线形溃疡的X线诊断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球部线形溃疡的X线诊断率.方法对718例患者进行低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分析.结果718例患者检出十二指肠球部线形溃疡32例(4.46%).结论低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对诊断十二指肠球部线形溃疡有重要价值.

    作者:严洋;陈迎;邹一砖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晚期胃癌姑息性手术治疗78例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晚期胃癌患者实施姑息性手术的效果.方法采用吕氏生活质量评价标准对78例手术患者进行评价.结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7.7%,手术死亡率2.6%,与术前患者症状比生活质量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对晚期胃癌患者实施手术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施仲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B超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1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16岁.反复右上腹部隐痛不适数年,阵发性加重伴黄疸2d,来我院治疗.查体:皮肤、粘膜、巩膜轻度黄染,肝脾未扪及明显肿大,肝区叩击痛阳性,墨氏征阳性,化验结果:血常规:WBC 123×109/L,NO.835,L0.120;肝功能:TBIL 46.1mmol/L,DBIL10mmol/L.

    作者:刘霞;胡万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5例恶性胸膜间皮瘤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恶性胸膜间皮瘤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5例恶性胸膜问皮瘤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2例误诊为肺癌胸膜转移.结论胸膜活检是确诊的佳方法.

    作者:曾武章;张泽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颅底骨折致迟发性面神经麻痹35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颅底骨折致迟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治疗的颅底骨折致迟发性面神经麻痹35例,均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血管扩张剂、脱水、激素、维生素B族制剂、理疗、按摩、高压氧等综合治疗.结果35例面神经麻痹患者经保守治疗,均在3周至3个月时间内逐渐恢复,痊愈29例,好转6例.结论颅底骨折致迟发性面神经麻痹有典型的临床表现,需及时诊断和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邹国荣;陈自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心脏生物瓣膜置换60例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60例老年心脏生物瓣膜置换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1998年1月~2005年6月,我们共进行生物瓣膜置换术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63~76岁,平均67.6岁.术后随访1个月~7年,平均3.4年.结果本组术中无死亡;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随访无抗凝意外、瓣膜损坏、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结论年龄大于60岁患者选用生物瓣更显安全;生物瓣置换后感染性心内膜炎应以预防为主;二尖瓣置换的同时行主动脉瓣置换应注意两瓣膜的匹配.

    作者:孙鹏飞;孙海宏;魏振宇;田茂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对人离体肝组织低温保存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对人离体肝组织低温保存下的保护作用.方法采集2001~2005年20例行肝叶切除或肝段切除手术病人的正常肝组织,采用同体对照,分别放入复方丹参液(实验组)及平衡盐液(对照组)中,保存1,3,6h,分别进行常规病理检查,比较相同保存时间实验组和对照组标本的病理改变程度,同时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自不同保存时间段标本的病理改变程度进行组内比较.结果实验组不同时间段比较,其中保存1h组与保存3h组标本的病理改变无显著差异,保存6h组与保存3h组及保存1h组标本比较,病理改变有显著性;对照组不同时间段比较,随时间延长,病理改变有显著性;对照组与实验组同时间段比较,病理改变有显著性,且在相同保存时间段内,实验组的病理改变较对照组轻.结论复方丹参对低温保存下的人离体肝组织有保护作用,能延长人离体肝组织保存时间.

    作者:邹书兵;方路;胡小云;张文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基因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基因药物是指利用基因序列数据,经生物信息学分析、高通量基因表达、高通量功能筛选和体内外药效研究开发得到新药候选物[1].目前已有数百种基因药物进入临床各期实验.基因药物治疗可以说是现代医疗技术上的一次革命,相对于传统的化学合成药物的治疗,基因药物有着特有的优势:(1)高疗效和长疗效,好的载体能使治疗基因在细胞内长期稳定表达治疗蛋白,从而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而传统药物代谢快,需经常服用.(2)副作用少,与传统药物的全身性作用相反,基因治疗药物的靶向性极强,可特异性地作用于某类组织及细胞上.(3)针对性强,基因治疗可以解决那些对传统药物效果不好的疾病,如各类肿瘤、遗传性疾病以免疫相关的疫病等[2].

    作者:苑树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胸内气管肿瘤切除手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索胸内气管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总结5例胸内气管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经验.结果5例病人术前情绪稳定,术后配合治疗,恢复顺利,均痊愈出院.结论科学、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帮助胸内气管肿瘤的病人树立信心、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作者:胡义玉;刘玉英;张铁梅;饶媛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大肠癌微淋巴管中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法的应用

    目的评价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法在大肠癌微淋巴管研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荆豆凝集素(UEA-1)和鼠抗人Ⅳ型胶原单克隆抗体分别标记内层皮细胞对大肠癌组织进行双重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毛细淋巴管仅内皮细胞着兰色而呈细的管腔样结构,而毛细血管则呈现内层蓝褐色外层红色的双层着色的管腔样结构.结论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在大肠癌微淋巴管分布和数量变化等研究方面是一种较为准切客观的方法.

    作者:郑林辉;李太原;李洁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ICU中的应用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在间歇性透析(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IHD)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CRRT治疗重症ARF的疗效优于IHD,能改善重症ARF的预后[1],而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其并发症的危重患者.近年来在ICU中,也得到应用.CRRT是指所有缓慢、连续清除水和溶质的治疗方式.透析技术不断发展,相继出现了包括动静脉缓慢连续超滤(AVSCUF)、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AVHDF)、连续性动静脉血液透析(AVHD)等技术:随着中心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应用的普及,又衍生出静-静脉血液滤过(VVH)、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静-静脉缓慢连续超滤(VVSCUF).

    作者:赵长伟;陈风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主动脉弓分支及变异

    主动脉弓位于上纵隔内,胸骨角平面以上一段,起于右第二胸肋关节水平,然后从右前方弯向左后方.头颈部血供来源于主动脉弓的大血管.通常主动脉弓由左而右发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头臂干又分出右侧锁骨下动脉和右侧颈总动脉,双侧椎动脉一般发自双侧锁骨下动脉,约占人群的2/3,但有许多变异,从主动脉弓分出的大血管可少到2支,多达6支[1,2].现将我院近年脑动脉造影所见的几种主动脉弓分支变异报道如下:

    作者:邓幼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