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鹏飞;孙海宏;魏振宇;田茂洲
目的分析总结恶性胸膜间皮瘤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5例恶性胸膜问皮瘤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2例误诊为肺癌胸膜转移.结论胸膜活检是确诊的佳方法.
作者:曾武章;张泽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Bain装置用于婴幼儿唇腭裂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方法对30例唇腭裂手术的婴幼儿应用Bain装置行静脉全麻,观察HR、SPO2、PetCO2、Ecg.结果诱导平稳,术中镇静镇痛完善,HR、SPO2、PetCO2、Ecg等生命体征平稳,无苏醒延迟.结论Bain麻醉装置用于婴幼儿唇腭裂手术安全有效.
作者:廖兴文;刘志强;张诗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晚期胃癌患者实施姑息性手术的效果.方法采用吕氏生活质量评价标准对78例手术患者进行评价.结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7.7%,手术死亡率2.6%,与术前患者症状比生活质量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对晚期胃癌患者实施手术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施仲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球部线形溃疡的X线诊断率.方法对718例患者进行低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分析.结果718例患者检出十二指肠球部线形溃疡32例(4.46%).结论低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对诊断十二指肠球部线形溃疡有重要价值.
作者:严洋;陈迎;邹一砖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对术中消化道出血而不能确定病灶部位的患者,应行紧急内镜检查.方法经口或胃切口入路检查上消化道出血,经肛门人口或肠道切口进行观察下消化道出血.结果经30例紧急内镜检查,对溃疡型疾病,血管畸形或胃Didcellg小y病以及肠癌伴梗阻等病变在术中不能确定病灶,经内镜检查确定了部位及性质.结论术中紧急内镜检查,能更好地为外科医师及患者服务,且方法简便,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作者:王晓玲;胡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主动脉弓位于上纵隔内,胸骨角平面以上一段,起于右第二胸肋关节水平,然后从右前方弯向左后方.头颈部血供来源于主动脉弓的大血管.通常主动脉弓由左而右发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头臂干又分出右侧锁骨下动脉和右侧颈总动脉,双侧椎动脉一般发自双侧锁骨下动脉,约占人群的2/3,但有许多变异,从主动脉弓分出的大血管可少到2支,多达6支[1,2].现将我院近年脑动脉造影所见的几种主动脉弓分支变异报道如下:
作者:邓幼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颅底骨折致迟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治疗的颅底骨折致迟发性面神经麻痹35例,均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血管扩张剂、脱水、激素、维生素B族制剂、理疗、按摩、高压氧等综合治疗.结果35例面神经麻痹患者经保守治疗,均在3周至3个月时间内逐渐恢复,痊愈29例,好转6例.结论颅底骨折致迟发性面神经麻痹有典型的临床表现,需及时诊断和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邹国荣;陈自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可行性、手术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总结2004年9月~2005年11月腹腔镜辅助行结直肠癌根治手术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除3例中转外,余20例均在腹腔镜辅助下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无术后出血、吻合口瘘,手术平均时间120min,术中平均失血约100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48h,平均住院时间9d.结论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具有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以取得与传统开腹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
作者:谌祖建;黎坤;李绍员;阳普根;李建华;张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比较健康教育前后高血压病人的疗效.方法调查门诊高血压病人的服药行为,发现有餐后、睡前服药(遵医嘱者除外)、间断服药、凭自觉症状服药、自行停药、自行加药等服药误区;为此,采用个别指导、分发宣传册、多媒体集中宣讲进行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干预:(1)提高了高血压病人严格服药时间和行为的正确率和知晓率(提高57%);(2)高血压病人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下降(P<0.001);(3)因服药行为误区致高血压危险因素得到进一步控制.结论健康教育对消除高血压病人服药误区,提高对高血压病治疗的认识,长期规律服用治疗高血压药物,保证药物疗效,降低高血压病危险因素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金国强;吴俭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16岁.反复右上腹部隐痛不适数年,阵发性加重伴黄疸2d,来我院治疗.查体:皮肤、粘膜、巩膜轻度黄染,肝脾未扪及明显肿大,肝区叩击痛阳性,墨氏征阳性,化验结果:血常规:WBC 123×109/L,NO.835,L0.120;肝功能:TBIL 46.1mmol/L,DBIL10mmol/L.
作者:刘霞;胡万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基因药物是指利用基因序列数据,经生物信息学分析、高通量基因表达、高通量功能筛选和体内外药效研究开发得到新药候选物[1].目前已有数百种基因药物进入临床各期实验.基因药物治疗可以说是现代医疗技术上的一次革命,相对于传统的化学合成药物的治疗,基因药物有着特有的优势:(1)高疗效和长疗效,好的载体能使治疗基因在细胞内长期稳定表达治疗蛋白,从而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而传统药物代谢快,需经常服用.(2)副作用少,与传统药物的全身性作用相反,基因治疗药物的靶向性极强,可特异性地作用于某类组织及细胞上.(3)针对性强,基因治疗可以解决那些对传统药物效果不好的疾病,如各类肿瘤、遗传性疾病以免疫相关的疫病等[2].
作者:苑树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双极电切子宫内膜治疗月经过多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双极电切子宫内膜28例,采用以生理盐水为膨宫介质的宫腔镜双极电切术,单极电切子宫内膜35例,对比观察其治疗优越性.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两者手术时间有统计学意义,出血量,术后疗效无差异,双极电切术后并发症少.结论宫腔镜下双极电切子宫内膜手术易于操作,安全,并发症少.
作者:罗明燕;杜晓寒;王长华;吴秀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X线定位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治疗泌尿系阴性结石的诊断及定位方法疗效.方法采用静脉尿路造影术(IVU),逆行尿路造影术(RGU)定位法或顺行加逆行造影联合定位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26例.结果首次碎石治愈率为88.4%(23/26).上尿路不同部位阴性结石的碎石效果,首次碎石治愈率分别为:输尿管上中段阴性结石80%(8/10);输尿管下段阴性结石93.7%(15/16).结论ESWL治疗上尿路阴性结石疗效满意.
作者:张龙;涂仁泉;肖捷;肖跃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伍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2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均用加味补阳还伍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0.9%.结论加味补阳还伍汤对眩晕具有较好治疗效果.
作者:姜祖恒;王建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索胸内气管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总结5例胸内气管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经验.结果5例病人术前情绪稳定,术后配合治疗,恢复顺利,均痊愈出院.结论科学、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帮助胸内气管肿瘤的病人树立信心、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作者:胡义玉;刘玉英;张铁梅;饶媛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疝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998年1月~2003年1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膈疝共1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均行手术修补膈疝,其中治愈9例,死亡1例,治愈率90%.结论创伤性膈疝经胃管注入稀钡透视大多数病例可以得到确诊.
作者:胡富贵;李眉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微创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经验和体会.方法通过本科临床采集的58例微创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临床资料,从其相应的手术指征,独特的手术方法,灵活的操作技巧以及各自的优缺点等方面进行相关性对比,并结合国内文献展开分析与讨论.结果全组58例,出院时疗效优者(无明显偏瘫失语,生活基本自理)12例,良好者(肌力Ⅱ~Ⅲ级,部分偏瘫失语,生活部分自理)28例,优良率为68.9%;疗效差者(重度残废,生活不能自理,或植物生存)13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8.6%.结论微创小骨窗开颅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一种较为满意手术方法,其以微创小骨窗,直视下,时间短,操作简便为特点,如临床上适度掌握好手术指征,可大幅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病残死亡率.
作者:陈若锕;何锦华;孙卫;向晖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为快速有效地提高腹腔镜手术技能,自制简易模型进行腹腔镜手术训练.方法制作简单该模型,模拟逼真,同时结合一定数量的动物实体标本训练.结果基层外科医生提高了腹腔镜手术技能.结论此简易模型效同进口,比进口便宜.
作者:张景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Mirizzi综合征(Mirizzi syndrome,MS)是胆囊结石的一种特殊类型,是胆囊结石的少见并发症,是梗阻性黄疸的病因之一,曾被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禁忌症.MS术前诊断较困难,术中解剖变异大,因此胆管损伤率高,是胆道外科治疗中较为棘手的问题.我们曾遇到1例MS Ⅳ型,经腹腔镜下治疗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绪雄;袁堂战;郭会文;陈嘉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在间歇性透析(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IHD)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CRRT治疗重症ARF的疗效优于IHD,能改善重症ARF的预后[1],而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其并发症的危重患者.近年来在ICU中,也得到应用.CRRT是指所有缓慢、连续清除水和溶质的治疗方式.透析技术不断发展,相继出现了包括动静脉缓慢连续超滤(AVSCUF)、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AVHDF)、连续性动静脉血液透析(AVHD)等技术:随着中心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应用的普及,又衍生出静-静脉血液滤过(VVH)、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静-静脉缓慢连续超滤(VVSCUF).
作者:赵长伟;陈风娟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