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底骨折致迟发性面神经麻痹35例临床诊治分析

邹国荣;陈自平

关键词:颅脑外伤, 颅底骨折, 迟发性面神经麻痹, 诊断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颅底骨折致迟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治疗的颅底骨折致迟发性面神经麻痹35例,均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血管扩张剂、脱水、激素、维生素B族制剂、理疗、按摩、高压氧等综合治疗.结果35例面神经麻痹患者经保守治疗,均在3周至3个月时间内逐渐恢复,痊愈29例,好转6例.结论颅底骨折致迟发性面神经麻痹有典型的临床表现,需及时诊断和治疗,效果满意.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5例恶性胸膜间皮瘤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恶性胸膜间皮瘤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5例恶性胸膜问皮瘤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2例误诊为肺癌胸膜转移.结论胸膜活检是确诊的佳方法.

    作者:曾武章;张泽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十二指肠球部线形溃疡的X线诊断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球部线形溃疡的X线诊断率.方法对718例患者进行低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分析.结果718例患者检出十二指肠球部线形溃疡32例(4.46%).结论低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对诊断十二指肠球部线形溃疡有重要价值.

    作者:严洋;陈迎;邹一砖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静脉注射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740~925MBq 3h后行全身骨显像.结果99例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64例发生骨转移,阳性率64.6%(64/999),其中56例同期行X线片检查,阳性率21.4%(12/56),而骨显像的阳性率为66.1%(37/56),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5).结论99Tcm-MDP骨显像能早期发现乳腺癌骨转移,对乳腺癌预后评估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周爱清;陈志军;王雪芹;刘洁;沈军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的疗效.方法16例胫骨干骺端骨折患者,采用间接复位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结果本组16例随访3~16个月,平均12个月,患者伤口一期愈合,骨折无延迟愈合,无畸形愈合.结论微创钢板固定技术创伤小,骨愈合率高,是治疗胫腓骨干骺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莫文海;陶正刚;吴欢;郭中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内镜下电切治疗结直肠大息肉的术中配合及护理

    2001年12月~2005年5月本院内镜室对20例2.0~4.0cm大小不等、形态不同(有蒂或无蒂、分叶状、扁平)息肉进行内镜电切治疗,未发生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所复查的14例中均无复发.现将术中配合及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江萌;刘海丽;余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胸内气管肿瘤切除手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索胸内气管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总结5例胸内气管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经验.结果5例病人术前情绪稳定,术后配合治疗,恢复顺利,均痊愈出院.结论科学、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帮助胸内气管肿瘤的病人树立信心、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作者:胡义玉;刘玉英;张铁梅;饶媛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周围型肺癌与肺结核瘤的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周围型肺癌与肺结核瘤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活检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15例、肺结核瘤8例的术前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的表现.结果(1)周围型肺癌呈不均匀强化,内部有点、条状强化影.(2)肺结核瘤呈环状强化,中央不强化.(3)强化时间-密度曲线显示周围型肺癌与肺结核瘤强化峰值密度有明显差异,但峰值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结核瘤具有鉴别诊断价值,但仍需结合临床病史、病灶界面和周围结构表现综合评价.

    作者:张跃民;叶慧峰;潘交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大肠癌微淋巴管中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法的应用

    目的评价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法在大肠癌微淋巴管研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荆豆凝集素(UEA-1)和鼠抗人Ⅳ型胶原单克隆抗体分别标记内层皮细胞对大肠癌组织进行双重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毛细淋巴管仅内皮细胞着兰色而呈细的管腔样结构,而毛细血管则呈现内层蓝褐色外层红色的双层着色的管腔样结构.结论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在大肠癌微淋巴管分布和数量变化等研究方面是一种较为准切客观的方法.

    作者:郑林辉;李太原;李洁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和安胶囊联合甲地孕酮片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和安胶囊联合甲地孕酮片对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防治效果.方法将46例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化疗同时应用和安胶囊及甲地孕酮片,对照组仅使用化疗.分别测定每例化疗前及4周后血液中前白蛋白(PAB)及转铁蛋白(TRF)的数值.结果实验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液中PAB及TRF值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中PAB及TRF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PAB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5),TRF改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和安胶囊联合甲地孕酮片对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营养不良治疗有效.

    作者:郑维锷;张武;司同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血液灌流救治毒鼠强中毒40例

    毒鼠强是一种高效、巨毒、惊厥型杀鼠剂,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内科保守治疗病死率高、后遗症大.我院对重度毒鼠强中毒患者进行血液灌流(HP)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丁培志;孙伟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两种根充糊剂在乳牙根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Metapex根管充填剂用于乳牙根管充填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两种根管充填材料对乳牙进行根管充填,实验组用Metapex根管充填剂充填,对照组用碘仿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充填,观察1年后的疗效.结果两种充填材料临床效果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etapex根充剂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乳牙根管充填材料.

    作者:欧晓艳;曾利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治疗Mirizzi综合征Ⅳ型1例报告

    Mirizzi综合征(Mirizzi syndrome,MS)是胆囊结石的一种特殊类型,是胆囊结石的少见并发症,是梗阻性黄疸的病因之一,曾被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禁忌症.MS术前诊断较困难,术中解剖变异大,因此胆管损伤率高,是胆道外科治疗中较为棘手的问题.我们曾遇到1例MS Ⅳ型,经腹腔镜下治疗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绪雄;袁堂战;郭会文;陈嘉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输尿管镜操作后不放置支架管(附68例分析)

    目的分析输尿管镜操作后不放置支架管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总结68例输尿管镜操作后不放置支架的临床资料.结果输尿管镜置镜成功率为92%,本组全部病例均未放置支架管,术后3d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痛、血尿及尿频,无排尿困难及尿潴留;术后1周,1例有明显血尿.结论对于无并发症的输尿管镜操作不放置支架管是安全的,而且可以减少操作时间;减少留置支架管的并发症;减少医药费用.

    作者:徐玉生;夏维木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对消化道出血的术中内镜检查体会

    目的对术中消化道出血而不能确定病灶部位的患者,应行紧急内镜检查.方法经口或胃切口入路检查上消化道出血,经肛门人口或肠道切口进行观察下消化道出血.结果经30例紧急内镜检查,对溃疡型疾病,血管畸形或胃Didcellg小y病以及肠癌伴梗阻等病变在术中不能确定病灶,经内镜检查确定了部位及性质.结论术中紧急内镜检查,能更好地为外科医师及患者服务,且方法简便,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作者:王晓玲;胡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上尿路阴性结石的体会

    目的探讨X线定位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治疗泌尿系阴性结石的诊断及定位方法疗效.方法采用静脉尿路造影术(IVU),逆行尿路造影术(RGU)定位法或顺行加逆行造影联合定位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26例.结果首次碎石治愈率为88.4%(23/26).上尿路不同部位阴性结石的碎石效果,首次碎石治愈率分别为:输尿管上中段阴性结石80%(8/10);输尿管下段阴性结石93.7%(15/16).结论ESWL治疗上尿路阴性结石疗效满意.

    作者:张龙;涂仁泉;肖捷;肖跃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

    目的研究和探讨微创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经验和体会.方法通过本科临床采集的58例微创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临床资料,从其相应的手术指征,独特的手术方法,灵活的操作技巧以及各自的优缺点等方面进行相关性对比,并结合国内文献展开分析与讨论.结果全组58例,出院时疗效优者(无明显偏瘫失语,生活基本自理)12例,良好者(肌力Ⅱ~Ⅲ级,部分偏瘫失语,生活部分自理)28例,优良率为68.9%;疗效差者(重度残废,生活不能自理,或植物生存)13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8.6%.结论微创小骨窗开颅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一种较为满意手术方法,其以微创小骨窗,直视下,时间短,操作简便为特点,如临床上适度掌握好手术指征,可大幅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病残死亡率.

    作者:陈若锕;何锦华;孙卫;向晖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血友病A患者丙肝感染现状的调查

    目的了解血友病A患者血液传播性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现状.方法对经本院确诊的56例血友病A患者进行了ALT、抗-HCV检测,并与2004年本院输血、手术前检测结果(对照组)共8429例做对比分析.结果56例血友病A患者的ALT、抗-HCV阳性率分别为19.64%、35.71%,对照组ALT、抗-HCV阳性率分别为3.44%、0.61%,血友病A患者的ALT、抗-HCV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005).结论血友病A患者是HCV感染的高危人群,且HCV感染是血友病A患者肝功能受损的主要因素,1995年以后诊断的血友病A患者丙肝的发生率显著下降.

    作者:黄瑛;朱淼勇;金小丽;夏淑琦;胡理明;陈萍;谢炳寿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PGE2对创伤弧菌攻击肝病大鼠肝组织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Vv)致病机制,进而探讨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E2,PGE2)对Vv感染免疫保护作用,为Vv感染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18只正常大鼠和36只慢性肝病大鼠,随机分成:①正常氧氟沙星治疗组;②正常PGE2免疫干预与氧氟沙星联合保护组;③肝病氧氟沙星等药物治疗组;④肝病PGE2免疫干预与氧氟沙星等药物联合保护组;⑤肝病大鼠阴性对照组;⑥肝病大鼠Vv攻击对照组(n=9).①与③组腹腔注射Vv菌液0.4ml(约6.0×107cfu/只)1h后,再肌肉注射氧氟沙星、异丙嗪和泼尼松尼药液0.4ml,②与④组肌肉预注射0.2ml PGE2溶液2h后,腹腔注射等量Vv菌液1h后肌肉注射等剂量氧氟沙星等药液,⑤组腹腔注射相同剂量NS,⑥组腹腔注射等量Vv菌液.观察各组24h存活数,比较生存率差异.心脏采血并分离血清,按试剂盒说明书步骤检测血清IL-10、IL-1β和IL-6、并作统计学处理,比较组间差异.取肝标本固定、包埋、制成切片在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无论是正常大鼠还是肝病大鼠,与其氧氟沙星治疗组相比,PGE2免疫干预后,IL-10都显著升高(P<0.01,P<0.01),IL-1β、IL-6、浓度则明显降低(均为:P<0.01).虽然24h生存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肝超微结构得以改善.结论PGE2免疫干预在Vv感染中能够上调IL-10并抑制IL-1β、IL-6的分泌,联合氧氟沙星等药物治疗能更有效减轻肝组织细胞损伤.

    作者:曾云祥;周丽萍;余平安;林高贵;陶志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咪唑安定在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眯唑安定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评价其镇静效果以及对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2004年1月~2005年12月入ICU病房60例符合使用辅助性机械通气患者,给予咪唑安定静脉注射泵持续给药,负荷剂量5~10mg,维持量0.04~0.1mg/kg/g·h,观察镇静评分(Ramsay score,RS)、血压、脉搏、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呼吸频率,潮气量等的变化.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在给予咪唑安定负荷剂量后,RS从1级下降至2~3级,达到较好的镇静要求,且在维持量下能保持镇静水平的稳定,有效率100%.用药后各时段研究对象呼吸频率(RR)明显变慢,平均气道压(Pmean),气道峰压(PFE)下降(P<0.05),用药前后心率、部分维持剂量时点收缩压,舒张压以及中心静脉压与用药前相比较出现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唑安定静脉持续注射对机械通气患者有很好的镇静效果,能减少人机对抗,降低气道阻力,减少气压伤的发生,但对循环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樊宇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14例病毒性心肌炎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意义.方法超声心动图观察14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超声的形态结构,各部分心肌的运动情况,综合判断左心室收缩功能.结果有房室增大、心室流出道增宽、室壁运动异常、左心收缩功能降低等超声改变,凡有超声心动图异常改变者占80%.结论超声心动图观察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心内形态结构和心功能有一定参考价值,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

    作者:吴强;林慧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