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泊酚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后清宫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黄乐林;邓小兵;李伟

关键词:丙泊酚, 无痛, 清宫术
摘要:目的 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在中期妊娠引产后胎盘残留清宫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妊娠15~27周要求引产的健康妇女,无过敏史,引产术后2~4d,经B超证实胎盘残留需要清宫者100例,阴道出血量及其他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100病例100%无痛,效果显著,术中不增加出血量,副反应少,麻醉后苏醒迅速.结论 丙泊酚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后胎盘残留清宫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受术者无痛感及不良情绪,达到了技术上优质服务的目的,值得推广.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阿希米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希米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60例老年性阴道炎随机分A组为阿希米治疗组(80例),B组为甲硝唑辅以雌激素对照组(80例).A组以纳米银外用抗菌凝胶Ⅱ型治疗(每天1支).B组以甲硝唑0.2g加乙烯雌酚片0.25mg阴道上药(每天1次),两组均以6d为1疗程,在停药后5d复查.结果 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5%、86%.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未见不良反应,B组治疗后有雌激素副反应.结论 阿希米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可使症状及体征消失.

    作者:丁宁;陈伟涛;李建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在子宫内膜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在子宫内膜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42例子宫内膜疾病,通过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观察,并经刮宫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子宫内膜增生19例,子宫内膜息肉10例,子宫粘膜下肌瘤9例,子宫内膜癌4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在子宫内膜疾病的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作者:许莉华;方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33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4年1月~2006年4月我院339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手术方法为LAVH、CISH、LSH、卵巢囊肿剥除术或切除术、输卵管妊娠开窗取胚术或切除术、PID镜下检查与治疗等.结果 339例腹腔镜手术,3例子宫手术因术中大出血中转开腹(0.88%)、膀胱损伤1例(0.30%),手术成功率为98.82%,与同期相同指征妇科开腹手术相比较,腹腔镜手术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发热及镇痛剂的使用均显著减少.结论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可替代大部分妇科开腹手术.

    作者:彭淑霞;郭胜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虚拟模拟技术在肿瘤临床放疗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虚拟模拟技术在肿瘤临床放疗中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 350例需要进行放射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面罩固定后进行CT扫描,图像传输至CT模拟工作站,勾画靶区和危险器官,根据三维重建的靶区和危险器官的位置、大小和空间关系,设置照射野.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利用CT虚拟定位技术顺利模拟定位,94%等中心误差在3mm范围内.结论 虚拟模拟技术可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放射治疗的患者,当肿瘤位于胸部以外的部位常规透视无法显示时意义更大.

    作者:李金高;龚晓昌;敖帆;邬蒙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如何留住护理管理人员

    护理人员离职率高是目前存在的普遍现象,尤其是护士长离职严重影响了护理队伍的稳定和护理质量的提高,制约着护理事业的发展.如何留住护理管理人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对护士长离职原因作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海燕;江功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小儿急性喉炎30例诊治体会

    2005年1月~2006年2月,我院收治小儿急性喉炎30例,予积极治疗后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带血管蒂骨移植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对带血管蒂骨移植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 采取带血管蒂髂骨瓣和带血管蒂大粗隆骨瓣植入股骨颈骨折断端,加空心加压螺纹钉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结果 经临床应用45例,42例骨折愈合,3例骨折未愈合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结论 应用带血管蒂骨移植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促进局部血运的重建,刺激骨质再生,能促进股骨颈骨折愈合.

    作者:徐建平;周庆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盐酸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盐酸吡格列酮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T2DM)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45例T2DM与40例正常人(NC),分别测各组血浆内皮素(E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白蛋白肌酐比(ACR)以及其他有关项目.并对45例T2DM加用盐酸吡格列酮干预治疗12周.结果 与NC相比,T2DM组ET、HsCRP、ACR均显著升高(P<0.01).T2DM组治疗后ET、HsCRP、ACR明显下降,胰岛素敏感性增加(P<0.05~0.01).结论 盐酸吡格列酮对T2DM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赖晓阳;沈云峰;雷水红;余戎;刘泽林;张美英;邹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胸腰椎结核手术治疗20例报告

    目的 总结采用病灶清除术、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经验.方法 前路病灶清除术或加植骨、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20例患者结核病灶全部治愈,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植骨愈合.结论 病灶清除术或加植骨、钢板内固定术以及术后有效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胸腰椎结核效果满意.

    作者:李井山;钟雪平;饶放萍;张万泉;刘辉;饶义康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包括CIN Ⅰ、CINⅡ和CINⅢ)的疗效.方法 对137例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不同级别的CIN患者用高频电波刀进行高频射频术(电熨)或电圈切除术(LEEP)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EEP治疗CIN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方面明显少于传统的宫颈冷刀锥切(CKC)(P<0.01);LEEP术前、术后病现检查符合率与CKC相近(P>0.05).所有病例于治疗后6个月复查,未出现CIN.结论 高频电波刀治疗CIN简单、安全、可靠、不影响术后病理诊断.

    作者:凌燕;熊员焕;侯晓萍;徐春晓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第二产程剖宫产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院近4年来68例急诊头位第二产程剖宫产孕妇作为研究组,同期68例急诊非第二产程剖宫产的初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指征、剖宫产相关因素及母婴并发症之间的差异,并比较第二产程延长时间对母婴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第二产程组)胎头位置异常是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并且研究组羊水粪染率高,胎儿相对较大,新生儿窒息率高,随着第二产程时间的延长,母婴并发症增加,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危害大,有必要减少第二产程剖宫产率,减少第二产程剖宫产并发症.

    作者:李玉香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异丙酚持续输注在无痛胃镜下胃石取出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异丙酚持续输注在胃镜下胃石取出术病人中对血流动力学及意识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胃石症患者30例,随机分为持续输注组(A组)和间断注药组(B组),每组各15例,观察两组病人入室时(T0)、麻醉诱导即刻(T1)、手术开始后10min(T2)、手术开始后30min(T3)、取出胃石即刻(T4)、手术结束即刻(T5)5个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02)及手术时间、唤醒时间、清醒时间.结果 A组唤醒时间和清醒时间比B组短,用药量也较少.两组T1与T0时点相比,HR、MAP均降低,B组T4时点HR、MAP较T0增高,两组间相比,T4时点A组比B组HR、MAP明显降低.结论 持续输注异丙酚在无痛胃镜下胃石取出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病人苏醒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钟宝琳;黄晓焰;黄桂明;陈远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门诊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护理实践

    目的 探讨门诊实施健康教育对1500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书面、实物、板报、随机、现身及口头指导的方法.结果 患者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饮食及运动重要性的认识有了提高.结论 对门诊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病情的控制和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涂爱民;陈华桂;谢静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二氧化碳应用于肝癌患者行肝动脉造影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配合顺利完成二氧化碳应用于肝癌患者行肝动脉造影术的进行和减轻病人术后不适.方法 对进行二氧化碳肝动脉造影的病人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针对病人存在的心理顾虑和出现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所有行二氧化碳造影的患者过程均较顺利,未发生任何并发症且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结论 医用纯二氧化碳是一种安全的血管造影剂,能较好地应用于碘造影剂禁忌患者及肝肾功能欠佳者,而且毒副反应小,更有利于减轻病人术中及术后的不适,并可降低费用.

    作者:翁媛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痔上粘膜环切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治疗环状重度内痔的疗效.方法 用PPH治疗环状重度内痔患者23例.结果 23例手术时间(含消毒铺巾)为30~60min,4例因荷包缝扎过低而导致疼痛需使用镇痛剂外,其余均无明显痛感.术后脱垂痔核立即消失的18例,92%的患者术后3个月内痔核可以完全消失.术后仅1例有明显便血症状,经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无术后感染、出血、狭窄、瘘管形成及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此手术的总体满意率达92%.结论 PPH治疗环状重度内痔具有安全、有效、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张布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依达拉奉联合甘露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甘露醇使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联用组(依达拉奉+甘露醇+丹参)、单用组(甘露醇+丹参)、单纯组(丹参),并对各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结果 联用组显效率(80%)明显优于单用组(53.3%),单用组也明显优于单纯组(26.7%)(均P<0.05),且联用组与单纯组相比差异更加显著(P<0.001);NDS减分幅度联用组与单用组相比及单用组与单纯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5),且联用组与单纯组相比,差异则更加显著(P<0.001).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甘露醇使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明显提高显效率,改善神经功能,若能与溶栓及改善脑血液循环药联合使用效果佳.

    作者:刘清;张爱莲;范利群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8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经验和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的87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治疗情况及预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87例病人中,存活69例,按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其中良好42例(48.3%),中残13例(14.9%),重残11例(12.6.%),植物生存3例(3.4%),死亡18例(20.7%).结论 早期诊断、正确选择治疗方法、积极综合治疗、亚低温治疗及细致有效的护理,可降低病死率,减少病残率,提高治愈率,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显柏;袁知富;罗会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联合应用甘草锌冲剂和肯特令治疗婴幼儿腹泻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甘草锌冲剂和肯特令治疗婴幼儿腹泻病的疗效.方法 146例婴幼儿腹泻病随机分为观察组(联合应用肯特令和甘草锌冲剂)83例及对照组(单用肯特令)63例进行治疗.结果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恢复情况,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甘草锌冲剂和肯特令治疗婴幼儿腹泻病的疗效突出.

    作者:张健鸿;兰志建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100例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尿酸,分析尿酸水平与性别、年龄、病因、心功能分级、利尿剂的使用及肾功能关系.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浓度在不同病因和不同性别及年龄之间无明显差别,未用利尿剂和用利尿剂者尿酸、尿素氮、肌酐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随心功能的恶化而升高,Ⅰ~Ⅱ、Ⅲ、Ⅳ级心力衰竭血尿酸浓度分别为285.5±34.6μmol/L,352.6±98.6μmol/L,612.2±14.5μmol/L.治疗前后尿酸浓度也有差别,即EF值≤0.4时治疗前后尿酸浓度分别为598.3±75.6μmol/L和448.5±65.7μmol/L(P<0.01);而EF值>0.4时治疗前后血尿酸浓度分别为382.6±56.8μmol/L和295.5±35.7μmol/L(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浓度升高,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治疗后血尿酸浓度明显下降.

    作者:陈章强;洪浪;王洪;尹秋林;周裔忠;赖珩莉;李华泰;王晓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酮症低血糖临床误诊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2岁.因发热2d,全身乏力3h入院.双胎第二产,新生儿期有暂时低血糖史,平日时感乏力,进食成糖块后可自行缓解.近3日患疱疹性咽峡炎,进食量少.入院时查体:精神不振,咽部充血,双扁桃体Ⅱ°肿大,有黄白色分泌物附着,颈软,心肺无异常,腹软,四肢肌力、肌张力低下.膝反射未引出,双上肢反射正常引出.初步诊断为病毒性脑炎待查;疱疹性咽峡炎.入院后急查血生化,给予5%葡萄糖+炎琥宁抗病毒治疗,输液过程中患儿症状明显好转,血生化示血糖0.6mmol/L(正常值3.9~6.1mmol/L),急抽血查血酮体、胰岛素,血酮体2.72mmol/L(正常值0.03~0.1mmol/L),胰岛素小于0.2u/L(正常值2u/L),更正诊断为酮症低血糖.

    作者:杨志敏;于传玲;张宛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