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章强;洪浪;王洪;尹秋林;周裔忠;赖珩莉;李华泰;王晓华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4年1月~2006年4月我院339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手术方法为LAVH、CISH、LSH、卵巢囊肿剥除术或切除术、输卵管妊娠开窗取胚术或切除术、PID镜下检查与治疗等.结果 339例腹腔镜手术,3例子宫手术因术中大出血中转开腹(0.88%)、膀胱损伤1例(0.30%),手术成功率为98.82%,与同期相同指征妇科开腹手术相比较,腹腔镜手术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发热及镇痛剂的使用均显著减少.结论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可替代大部分妇科开腹手术.
作者:彭淑霞;郭胜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阴道斜隔综合征(CVRS)的声像图特征,提高对CVRS的认识,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5例CVR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总结该病的诊断要点.结果 CVRS患者均具有双子宫双宫颈畸形,宫腔及宫颈下方积液,一侧肾缺如的声像图特点及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等临床表现.结论 超声可显示CVRS的特征改变,因此超声检查是诊断CVRS的首选而可靠的方法.
作者:胡迎;饶文康;汤正端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RT-PCR方法来探讨桂枝汤干预Th1/Th2细胞漂移及机制.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脾虚组(B组)、桂枝汤大剂量组(C组)、桂枝汤小剂量组(D组)等4组,每组10只;用规范的脾气虚证大鼠模型造模方法将B组、C组、D组大鼠造模,B组、C组、D组分别用蒸馏水、桂枝汤大剂量、桂枝汤小剂量灌胃,标本采集后用RT-PCR检测NFAT mRNA、IL-4mRNA和IFN-γmRNA表达水平.结果 脾虚组的NFAT mRNA、IL-4 mRNA表达上调;而IFN-γmRNA表达下调,经桂枝汤大小剂量组治疗后,NFAT mRNA、IL-4 mRNA表达下调,IFN-γ mRNA表达上调.结论 桂枝汤对Th1/Th2细胞漂移作用途径可能是通过下调NFAT mRNA的表达,恢复了IFN-γmRNA正常转录水平,进而下调IL-4mRNA的表达,使脾虚大鼠Th1/Th2细胞达到一种新的平衡.
作者:周志刚;彭爱芬;刘新亚;程绍民;杨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体会.方法 在鼻内镜下对18例(21眼)慢性泪囊炎患者经鼻腔用神经外科的银夹或双极电凝行鼻腔泪囊吻合术.结果 18例(21眼)均取得良好效果,泪道冲洗通畅,有效率达100%.结论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具有视野清晰、损伤小、出血少、免除面部切口等优点,治疗效果满意,符合微创手术要求,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勇;王志高;邓圣学;郑沛琪;解忠祥;郭小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4年8月~2005年8月在我院分娩具有高危因素的产妇280例,其中使用米索前列醇142例,缩宫素138例,对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24h的出血量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产后出血2h出血量米索组比缩宫素组明显减少(P<0.01),产后2~24h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对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有较好疗效.
作者:陈林海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经验和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的87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治疗情况及预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87例病人中,存活69例,按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其中良好42例(48.3%),中残13例(14.9%),重残11例(12.6.%),植物生存3例(3.4%),死亡18例(20.7%).结论 早期诊断、正确选择治疗方法、积极综合治疗、亚低温治疗及细致有效的护理,可降低病死率,减少病残率,提高治愈率,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显柏;袁知富;罗会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外科治疗的微侵袭手术方式的价值.方法 根据颅脑CT简易定位、小骨窗开颅,并运用碎吸仪清除血肿.结果 按GOS评分,良好24例,轻残8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 该手术方法是一种能在直视下快速、简单、微创、有效的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谢冬根;黄文锦;童威;张翼鸿;刘桂琴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国际男性阴茎勃起功能指数5(ⅡEF-5)问卷调查表对84例中老年男性患者作勃起功能障碍的调查.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组ED发病率为58.33%;正常中老年男性组ED发病率为36.11%.腰椎间盘突出症组ED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中老年男性组.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有相关性.
作者:吴洪波;徐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100例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尿酸,分析尿酸水平与性别、年龄、病因、心功能分级、利尿剂的使用及肾功能关系.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浓度在不同病因和不同性别及年龄之间无明显差别,未用利尿剂和用利尿剂者尿酸、尿素氮、肌酐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随心功能的恶化而升高,Ⅰ~Ⅱ、Ⅲ、Ⅳ级心力衰竭血尿酸浓度分别为285.5±34.6μmol/L,352.6±98.6μmol/L,612.2±14.5μmol/L.治疗前后尿酸浓度也有差别,即EF值≤0.4时治疗前后尿酸浓度分别为598.3±75.6μmol/L和448.5±65.7μmol/L(P<0.01);而EF值>0.4时治疗前后血尿酸浓度分别为382.6±56.8μmol/L和295.5±35.7μmol/L(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浓度升高,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治疗后血尿酸浓度明显下降.
作者:陈章强;洪浪;王洪;尹秋林;周裔忠;赖珩莉;李华泰;王晓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复方樟柳碱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眼部缺血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复方樟柳碱2ml注射液自患眼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或球旁注射,每日1次,14d为一个疗程,治疗2疗程.疗程中配合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每日3次,每次3片.结果 应用复方樟柳碱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眼部缺血性病变,视力和视野总有效率分别为86.1%和88.9%,眼底改变恢复正常.结论 复方樟柳碱联合复方血栓胶囊是治疗眼部缺血性病变的有效方法.
作者:蒋自培;徐建国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肺栓塞临床误诊的原因,降低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被误诊的肺栓塞临床资料,其中因临床表现多样化,典型的三联征较少见,而误诊为肺炎3例,心绞痛3例,肺心病2例;因病理生理改变以及所导致的临床症状认识不足,误诊为心肌梗死2例;对其引起并发症认识不足,误诊为呼吸衰竭和胸膜炎各1例.结果 通过住院检查,终均诊断为肺栓塞.结论 通过临床医生诊疗水平的提高以及检验技术的改进,可以降低肺栓塞的误诊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新宇;陈祖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液基薄层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集2144例受检者的宫颈脱落细胞,采用TCT技术,诊断按TBS标准.将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以上病变均列为阳性病例,并进行阴道镜下活检.结果 检出阳性病例225例,占总数10.49%.其中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140例,占6.53%,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ow grade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62例,占2.89%,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19例,占0.89%,子宫颈癌(Cancer,CA)4例,占0.19%.并对225例细胞阳性病例均在阴道镜下行多点活检.结论 TCT技术和TBS诊断系统能准确、迅速、全面地反映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以及细菌、病毒和其它病原体的感染情况,结合病理活检可显著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准确率.
作者:康东平;阮建波;冯坚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肝郁脾虚因素刺激对大鼠大肠癌的免疫学指标.方法 SD大鼠经肝郁脾虚因素刺激和DMH20mg/kg颈部皮下注射,每周1次连续15周后停用二甲肼,建立大鼠大肠癌模型(单纯组)和肝郁脾虚型大肠癌(病症综合组),观察各组大鼠主要症状、体征、结肠粘膜损伤指数(CMD1)及大鼠细胞免疫、体液兔疫、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SD大鼠经肝郁脾虚因素刺激和DMH作用下,单纯组、病症综合组大鼠饮食量、体重明显下降,出现粘液样血便,脾淋巴细胞增率、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及胸腺指数明显升高(P值<0.05),血清溶血素水平、脾溶血空斑细胞、脾脏指数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所降低.复合组以上各项指标比单纯组改变明显.结论 大鼠大肠癌模型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亢进及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提示其发病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失调关系密切.
作者:方艺晓;姚良权;聂陆安;权凌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可行走的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CSEA)分娩镇痛对胎盘-胎儿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A组无任何镇痛措施,B组采用CSEA镇痛,检测两组产妇外周血各时点、脐血、羊水中的CRH、雌/孕激素、PGE2、皮质醇.结果 两组产妇间外周血各时点、脐血、羊水中的雌/孕激素水平利CRH、PGE2、皮质醇浓度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CSEA方法应用于分娩镇痛在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的同时没有影响胎盘-胎儿的内分泌功能,并降低了产妇的应激反应,对分娩的影响少,是一个安全可靠的镇痛方法.
作者:黄甘颖;唐郁文;裘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院近4年来68例急诊头位第二产程剖宫产孕妇作为研究组,同期68例急诊非第二产程剖宫产的初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指征、剖宫产相关因素及母婴并发症之间的差异,并比较第二产程延长时间对母婴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第二产程组)胎头位置异常是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并且研究组羊水粪染率高,胎儿相对较大,新生儿窒息率高,随着第二产程时间的延长,母婴并发症增加,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危害大,有必要减少第二产程剖宫产率,减少第二产程剖宫产并发症.
作者:李玉香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异丙酚持续输注在胃镜下胃石取出术病人中对血流动力学及意识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胃石症患者30例,随机分为持续输注组(A组)和间断注药组(B组),每组各15例,观察两组病人入室时(T0)、麻醉诱导即刻(T1)、手术开始后10min(T2)、手术开始后30min(T3)、取出胃石即刻(T4)、手术结束即刻(T5)5个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02)及手术时间、唤醒时间、清醒时间.结果 A组唤醒时间和清醒时间比B组短,用药量也较少.两组T1与T0时点相比,HR、MAP均降低,B组T4时点HR、MAP较T0增高,两组间相比,T4时点A组比B组HR、MAP明显降低.结论 持续输注异丙酚在无痛胃镜下胃石取出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病人苏醒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钟宝琳;黄晓焰;黄桂明;陈远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治疗环状重度内痔的疗效.方法 用PPH治疗环状重度内痔患者23例.结果 23例手术时间(含消毒铺巾)为30~60min,4例因荷包缝扎过低而导致疼痛需使用镇痛剂外,其余均无明显痛感.术后脱垂痔核立即消失的18例,92%的患者术后3个月内痔核可以完全消失.术后仅1例有明显便血症状,经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无术后感染、出血、狭窄、瘘管形成及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此手术的总体满意率达92%.结论 PPH治疗环状重度内痔具有安全、有效、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张布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配合顺利完成二氧化碳应用于肝癌患者行肝动脉造影术的进行和减轻病人术后不适.方法 对进行二氧化碳肝动脉造影的病人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针对病人存在的心理顾虑和出现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所有行二氧化碳造影的患者过程均较顺利,未发生任何并发症且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结论 医用纯二氧化碳是一种安全的血管造影剂,能较好地应用于碘造影剂禁忌患者及肝肾功能欠佳者,而且毒副反应小,更有利于减轻病人术中及术后的不适,并可降低费用.
作者:翁媛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2005年1月~2006年2月,我院收治小儿急性喉炎30例,予积极治疗后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视网膜脱离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而术后的病情观察和正确的护理措施直接影响手术预后.疼痛是术后观察和护理的主要内容.为了解视网膜脱离手术病人术后疼痛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缓解术后疼痛的措施,提高患者舒适程度,我们于2004年月1月~2005年月12月,对35例视网膜脱离手术病人进行疼痛观察,分析疼痛原因和评估疼痛程度,并采取针对性措施缓解疼痛,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钟慧芬;董兰聪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