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蔚
目的 分析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及诊治对策.方法 对42例慢性咳嗽者进行综合诊治分析.结果 39例诊断基本明确,1例半年后诊为肺癌,2例病因不明.综合治疗结果判断39例53个可能病因,28例为单个病因,14例可能有2个以上的病因.激素有效17例,抗反流治疗有效16例.结论 经验性个体化选择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制酸抗反流、联合治疗可能是基层医院治疗慢性咳嗽的合适策略.
作者:杨平满;郑慧敏;程正文;胡余敏;许正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作为炎症性肠病病情活动监测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观察了15例IBD活动组患者[(其中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10例,活动期克罗恩病(CD)5例],15例IBD非活动组患者病人(其中缓解期UC10例,缓解期CD5例),12例对照组患者结肠粘膜病理变化,按Oshitani评分标准和D'haens评分标准进行UC和CD组织学评分,测定结肠黏膜MPO活性.结果 IBD活动组、IBD非活动组病理组织评分均比对照组高,IBD活动组病理组织评分亦较IBD非活动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BD活动组、IBD非活动组肠粘膜MPO活性均较对照组高,IBD活动组MPO活性较IBD非活动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PO活性与IBD病情活动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IBD病情活动的监测指标.
作者:徐萍;徐东升;陈江;吕农华;王崇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动脉导管末闭(PDA)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约占先心病的10~15%,男女比例约1:3.病情视分流量大小而不同,分流量大者易引起肺动脉高压及心衰.介入治疗为动脉导管末闭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1].现报道1例动脉导管末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介入治疗情况.
作者:吴友平;王梦洪;彭景添;张智亮;迟海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IgE及NO水平相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30例哮喘儿童血中IgE及NO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 哮喘儿童血浆总IgE水平、血浆NO水平与对照儿童血浆总IgE、血浆NO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哮喘儿童的NO水平较同龄儿童明显升高,说明其参与了哮喘的发病机理,哮喘儿童的NO水平与IgE水平相关.
作者:张淑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腺泡细胞癌(acinic cell careinoma,ACC)又称为浆液细胞癌,是涎腺中较少见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腮腺,偶见颌下腺及小涎腺.原发生于舌部的ACC十分罕见,在工作中我们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新华;王洁;叶明华;夏刚;刘海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锁骨钩钢板在肩锁关节全脱位及锁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1年9月~2005年9月,我院收治肩锁关节全脱位及锁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手术病人31例,行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31例病人经6个月~4年随访,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肩关节上抬疼痛,内固定物取出后肩关节上抬功能恢复;其余患者肩关节功能良好.肩关节功能功能恢复优良率为100%.结论 锁骨钩钢板对肩锁关节全脱位及锁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井根;刘建庭;赖章贤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随着恶性肿瘤患者的增加及化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地位的提高,化疗药物的应用日益广泛.静脉注射是肿瘤化疗佳的给药途径,如发生静脉药液渗漏,轻者肿胀剧痛,重者可引起红斑、水泡、皮肤缺血性坏死、溃疡,甚至神经、肌腱、关节损害引起功能障碍或肢体残废[1].现将近年肿瘤化疗药物致静脉渗漏性损伤的防治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高湘妃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60岁以上的老年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992年3月~2005年12月我院861例60岁以上老年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术后肺部感染,2例术后急性左心衰,LC成功824例,中转开腹37例,术后无死亡病例.结论 老年人因免疫力低下,各种组织器官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对手术的耐受力下降.虽然LC对病人打击小、恢复快,但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正确的术后处理仍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作者:成时保;罗伟昌;熊利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米氮平和帕罗西汀对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65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组和帕罗西汀组,分别给予米氮平和帕罗西汀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米氮平组和帕罗西汀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87.8%,显效率分别为81.2%和78.8%.两者疗效相似.HAMD评分米氮平组治疗1周即显著下降、帕罗西汀组治疗4周时显著下降.米氮平组嗜睡、体重轻度增加者较多,而帕罗西汀组口干、食欲下降、头痛、失眠等发生率较高.结论 米氮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不良反应轻.
作者:肖瑞林;孔令军;左小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介绍新生儿监护室(NICU)开展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30例的应用经验.方法 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1.9Fr中心静脉导管,从外周静脉穿刺将导管置于上腔静脉.结果 平均置管时间(18.6±9.8945)d,术中无一例出现合并症.结论 PICC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深静脉置管技术,操作简单,易掌握,合并症少,保留时间长,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淑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MED治疗的6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 61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2个月~27个月,平均12.2个月.按Nakai等[1]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3.4%.结论 采用MED治疗损伤小、恢复快,是椎间盘手术微创化趋势.
作者:章柏平;巢少辉;邹澍;潘小峰;王灿斌;陈立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10kg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道护理经验,减少肺部并发症.方法 对40例10kg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通过正确使用呼吸机,适时吸痰,严密消毒隔离措施,肺部体疗,气道温湿化,药物超声雾化,加强营养等措施.结果 本组40例中死亡2例,主要原因为严重低心排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呼吸道并发症10例,包括呼吸道感染6例,气管出血1例,二次气管插管3例.结论 呼吸道护理是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
作者:付美娇;徐凤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鼻咽喉部疾病患者的发病情况.方法 分析5177例低、各年龄段的发病率以及病变性质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喉部疾病发病率高.结论 加强喉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髌骨纵行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对9例髌骨纵型骨折采用闭合复位中空镙钉内固定法治疗.结果 9例膝关节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闭合复位中空镙钉内固定治疗髌骨纵行骨折是有效可行的微创技术.
作者:胡海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积极的护理支持对接受全脑放疗联合化疗的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威猛(VM-26)为主的化疗方案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109例,在放化疗治疗期间给予心理护理、放疗化疗护理、对症护理等措施,观查患者的治疗毒性反应及耐受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均完成治疗计划,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中位生存期为9.6个月,有效率61.7%,1年生存率47%,2年生存率11.7%.常见的毒性反应有骨髓抑制、胃肠道症状和脱发.结论 采取积极的护理支持能有效减轻肺癌脑转移的放、化疗毒性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耐受性.
作者:周钧莲;冯察华;张薛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血浆内皮素(ET)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病程中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41例AOPP患者(轻度患者不包括在内)分别在中毒后第1d、第2d、第5d及恢复期(12~14d)采集静脉血3ml和2ml,测定ET及CGRP.以50例健康着为对照.结果 在41例治愈患者中,ET在中、重两组均于中毒后第1d达高峰,随后缓慢下降.CGRP在中、重两组于第1d降至低,随后缓慢上升.两者均在恢复期恢复正常.结论 (1)ET与CGRP水平与AOPP中毒程度及病情转归相关.(2)ET水平在治疗过程中稳定下降提示预后良好,而持续上升提示预后不良.CGRP水平在治疗过程中稳定上升提示预后良好,而持续下降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汤旭惠;徐荣;樊考林;王和平;陈军宁 刊期: 2006年第10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31岁.因心悸、乏力、胸闷,活动后气促1个月余就诊.颈静脉轻度怒张,无发绀,心介向左下扩大,心率36次/min,律齐,心音低钝,心尖部闻及Ⅲ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作者:徐海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匹维溴铵联合谷参肠安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10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匹维溴铰50mg,每天3次,谷参肠安600mg,每天3次;对照组(50例):单用匹维溴铵50mg,每天3次.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04%与72.9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6个月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匹维溴铵联合谷参肠安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更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
作者:盛锦义;吴军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化疗效果较好,用常规化疗方案可治愈30%~65%的病人[1].仍有部分病人对化疗无效或化疗后复发.EPOCH方案治疗复发性、难治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取得良好的效果,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效果较好的挽救方案[2].我科采用EPOCH方案治疗复发性、难治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2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新芸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价值.方法 用Bayer公司生产的ACS:180 plus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测定血清PSA的含量,用B超仪测量前列腺体积并计算PSAD值.结果 PSA、PSAD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变化幅度较大,分布差异显著,以PSA>4ng/ml为阳性,PSAD>0.15ng为阳性,对前列癌诊断阳性率分别是87.5%和79.2%,两者联合诊断阳性率达95.8%.结论 PSA和PSAD联合应用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特别是比单一PSA检测诊断前列腺癌价值提高阳性率.
作者:付洪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