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杆菌及其代谢物进入胸膜腔,而机体正处于超敏状态引起的胸膜炎症性疾病.其病理特点是胸膜充血水肿,白细胞浸润,内皮细胞脱落,纤维蛋白沉着于胸膜表面,若处理不及时,则纤维蛋白会广泛沉着在胸膜上,逐渐机化,造成胸膜肥厚粘连,影响肺功能.在抗痨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药物胸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可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何娓娓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医院内感染患者尤其是ICU病区感染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提供合理选用抗生素的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ID32GN细菌鉴定试条和ATB PSE分别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从2002年1月~2004年6月送检的各种细菌培养标本中,分离出193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其中162株来之ICU病区,其余来之呼吸科(13株)、脑外科(7株)、血液科(4株)、泌尿科(3株)及其他科室.有176株伯克霍尔德菌分离自呼吸道标本(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口分泌物等),6株分离自血液,3株分离自尿液及其他各种标本(8株).药敏结果显示:耐药率低的为复方新诺明(5.7%),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3.3%)、美罗培南(13.7%)、头孢他啶(14.6%)、哌拉西林(16.9%)、头孢吡肟(19.6%)、再次为环丙沙星(22.8%).结论洋葱伯克霍尔德主要引起危重病人呼吸道感染;其多重耐药状况十分严重;对其感染的治疗,可选用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美罗培南、头孢他啶作为经验用药.
作者:陈秀苹;任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动脉炎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结核性脑膜炎并发脑动脉炎性脑梗死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1)病情重,表现多样:意识障碍61.9%;颅神经麻痹42.8%,癫痫28.6%,偏瘫52.4%,脑积水57.14%.(2)病情反复多38.1%.(3)死亡率高38.1%.CT特点:合并脑梗死21例(40.4%),其中多发性脑梗死61.9%,两侧大脑同时梗死57.14%;腔隙性梗死52.4%,大面积梗死19.05%;底节区梗死61.9%,其中两侧底节区同时梗死33.3%;其他部位梗死66.1%.结论结核性脑膜炎并发脑动脉炎性脑梗死临床发病率高,且多发性脑梗死及两侧大脑同时梗死也为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动脉炎性梗死的临床特点.
作者:刘清;张爱莲;周彰;范利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奥美拉唑与奥曲肽联合与单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2例出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予奥美拉唑注射液40mg,作首剂静脉注射,以后静脉滴注40mg,每日1次,奥曲肽100μg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作首剂静脉注射,再以每小时25μg静脉滴注维持,连用3d.对照组:奥曲肽用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15±5)h和(20±7)h,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奥美拉唑与奥曲肽联合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是有应用价值的止血方法之一.
作者:骆丹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正常阑尾位于回盲部,以盆位为多见,其次为盲肠后位及盲肠下位,回肠前位和后位较为罕见,而壁内阑尾则更为罕见.现报告3例:
作者:沈保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 Care,PC)也称药学保健或药疗保健,是1987年美国Hepler和Strand提出的,由于它含意的可塑性和实用性,很快得到世界许多国家学者一致认可,其做法也得到国际药学大会的推荐,并在许多发达西方国家医院中开展起来.目前我国不合理用药较严重,大部分医院药品收入占全院收入的50%以上,临床用药受市场广告效应的影响,用药品种求新,用药等级求贵.
作者:刘林芳;苑树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毛细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毛细支气管炎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吸氧、镇静、止咳、平喘、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生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400~500mg/kg,1次/d,连用3d,观察疗效,同时检测治疗前后的血清IgG、IgA、IgM的水平.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提高总有效率(P<0.05),明显缩短发热、咳嗽、喘憋和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P均<0.01),治疗组的血清Ig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IVIG对于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有良好疗效.
作者:陈金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病窦灵口服液中黄芪甲苷含量.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其工艺优化.结果方法简便,稳定,重现性好.结论可为黄芪含量测定提供参考.
作者:万伟中;祁乃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operation,LO)正在世界各地迅速推广,其范围已涉及外科诸多领域,并已取得良好的效果.近1年,有不少报道LO用于肿瘤、感染性疾病的治疗[1].在腹腔镜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人们开始关注LO对机体的影响,目前主要集中于两方面:(1)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反应的影响;(2)腹腔镜手术关于气腹的基础研究.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关于气腹对机体免疫功能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余松林;邹书兵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反复发作扁桃体周脓肿的扁桃体切除手术不同时期的优缺点.方法 38例中,在脓肿期手术切除扁桃体18例,扁桃体周脓肿消退2周后,行扁桃体切除术20例.结果所有病例全部痊愈,结论在不同时期行扁桃体切除术,各有优缺点,在扁桃体周脓肿期行扁桃体切除术,病程短,手术操作风险大;在脓肿消退2周后行扁桃体切除术,手术相对较易.
作者:徐海江;顾莉;封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的核酸载量与乙肝病毒前S1抗原阳性以及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与符合率,以及三者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检测334份怀疑HBV感染的血清中HBV-DNA的病毒拷贝数,同时检测血清中ALT和乙肝前S1抗原.结果 275份HBV-DNA拷贝数大于103copies/ml样本中,前S1阳性率80.0%(220 /275),ALT异常率为69.5%(191/275);而59份HBV-DNA拷贝数小于103copies/ml的血清,其前S1抗原阳性率为25.4%,ALT的异常率为22%,且前S1抗原的阳性率和ALT异常率随着HBV-DNA载量升高而增加.结论 HBV-DNA的载量与前S1抗原的阳性、ALT水平三者之间,有符合性和互补性,因此三者联合检测,对全面了解HBV感染者的病情、以及药物治疗的评价和预后判断等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万琼;石挺武;姚晔;余莉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甘油滴速、全血保存期限、振荡频率对红细胞深低温保存后的红细胞回收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浓度甘油/慢冻保存法.结果影响红细胞回收率的3个因素的佳范围是;甘油滴速3~6ml/min,全血保存期限<4d,振荡频率≥160rpm.结论以上3个影响因素按佳范围进行操作,可获得较高的红细胞回收率,质控指标均符合美国AABB标准.
作者:肖莉;李国良;孙瑜;唐绮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用3种不同来源精子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不育158个周期.方法女方进行常规超排卵,用射出精子,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或睾丸精子抽吸术(TESE)获得的精子行ICSI治疗男性不育共158个周期.结果射出精子组110个治疗周期其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为67.3%,95.2%,50.2%,20.5%和35.5%.附睾精子组38个治疗周期其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为63.5%,95.7%,60.1%,20.2%和47.4%.睾丸精子组10个治疗周期其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为68.8%,96.1%,35.1%,17.2%和30%.3组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不论通过手淫取精,PESA或TESE,只要能获得活动精子,结合ICSI,各种因素的男性不育患者均有机会获得妊娠.
作者:熊芳;黄筱金;唐海勋;柳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4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单独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及联合胸腺肽;苦参素;和三药联用四组并以免疫核糖核酸作对照组,评估各组肝功能和HBV复制的近,远期疗效.结果单独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仅在3个月后HBeAg转阴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余均无差异.而且远期疗效不稳定,部分病人出现反跳.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胸腺肽治疗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HBeAg、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远抖期疗效稳定,未出现反跳.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苦参素及三药联用治疗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ALT复常率、HBeAg、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在12个月后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单独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统计学处理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且远期疗效稳定,未出现反跳,随着观察时间延长转阴率呈上升趋势.结论肯定了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降酶、抗乙肝病毒的效果,联合应用优于单用.
作者:姜宏伟;叶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危重心脏瓣膜病的体外循环经验.方法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心肌保护,采用自行设计的心脏停搏灌注装置和高钾温一冷一温灌注模式,常规超滤,部分患者等容血液稀释,维护稳定的灌注压和酸碱水电解质的平衡.结果自动复跳率100%,围术期死亡2例,皆与体外循环无因果关系.结论危重心脏瓣膜病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关键是有效的心肌保护,其次是肝、肾、肺等重要脏器和血液的保护.
作者:刘世国;丁国友;孟海兵;来伟;王信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一般资料女,32岁.腰痛不适1年,无血尿,无腹部包块,面部及腰背部见多发皮脂腺瘤,否认癫痫发作史及智力迟缓.检查方法:使用SHIMADZU SCT-4500T全身CT机,层厚10mm,层距10mm,行上中腹部扫描.
作者:是德海;吕敦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因慢性肾衰接受血液透析(HD)治疗患者的异常心理表现.方法采用自评量表(SCL-90)检测93例接受HD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后各因子分值.结果 15例患者各项心理因子分值明显超过相应年龄国内常模,存在心理问题.结论对慢性肾衰接受HD治疗的患者,应积极给予心理调适,做好心理治疗.
作者:汤俊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颈部食管胃吻合术造成胸腔漏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总结8例颈部食管胃吻合术造成胸腔漏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经过.结果 7例经支持、抗感染等治疗治愈,1例死亡.结论颈部食管胃吻合预后较胸胃瘘好.
作者:王一明;李志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方法 21例(23只眼)患2型糖尿病的阿拉伯白内障患者,在空腹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行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玻璃体溢出及前房出血.结论大多数糖尿病不是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禁忌症.
作者:万春泓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中单发病灶的临床价值.方法受检者常规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骨显像,对310例骨显像中单发病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有肿瘤病史的256例患者,骨转移率为24.2%(62/256),无肿瘤病史的54例患者中,骨转移率为5.5%(3/5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总骨转移率为20.9%(65/310).其中前列腺癌20.8%(5/24),乳腺癌22.4%(17/76),肺癌32.7%(18/55),泌尿系肿瘤23.1(3/13),消化系肿瘤16.7%(7/42),其他肿瘤26.1%(12/46),无肿瘤病史患者中,94.4%(51/54)的单发病灶主要是良性病灶.结论在骨显像单发病灶中,有原发肿瘤病史患者24.2%为早期骨转移灶,无原发肿瘤病史患者94.%主要为良性改变.初步得出了全身骨显像中单个病灶临床分析标准和价值.
作者:张青;杨晓青;关晏星;张庆;熊立跃;欧阳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