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幽门螺杆菌逃避免疫清除的机制

曹俊;周南进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淋巴组织淋巴瘤, 机体免疫系统, 消化性溃疡, 革兰氏阴性, 自然感染, 黏膜相关, 免疫应答, 免疫清除, 慢性感染, 临床症状, 需氧菌, 胃腺癌, 胃上皮, 黏膜层, 可发展, 获得性, 感染者, 综述, 胃炎
摘要: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微需氧菌,一般定植于人胃上皮的黏膜层,其感染者超过世界总人口的50%,但其中只有很小一部分可发展为具有临床症状的疾病,包括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腺癌以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HP的自然感染能诱导机体免疫系统强烈的应答,包括天然和获得性免疫应答,但这种应答无法阻止HP的慢性感染,这主要是由于HP可以通过一系列机制来逃避机体的免疫清除,本文综述了这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穿刺碎清除36例分析

    目的总结微创穿刺粉碎术治疗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优缺点.方法采用YL-Ⅰ型颅内血肿穿刺粉碎针治疗36例.结果36例痊愈,随诊2个月至2年未见复发.结论应用YL-Ⅰ型颅内血肿穿刺粉碎针微创治疗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成功率高,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朱晓忠;康平;罗继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CAEA预处理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6例(附文献复习)

    目的评价CAEA(环磷酰胺、阿糖胞苷、足叶乙甙、阿霉素)预处理方案疗效.方法应用CAEA方案预处理自体骨髓移植治疗CR1期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6例.结果该方案有清除骨髓白血病细胞的作用.移植后全部患者造血功能均获重建,移植相关死亡率为0.平均生存时间57.8个月,3年无病存活率为83.3%,5年无病存活率为50.0%,7年无病存活率为33.3%.结论CAEA预处理方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试用.

    作者:于洪艳;吴永芝;孙英莉;杨玲;刘海军;王莉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20例,19例成功,1例放弃治疗;5例手术治疗,均成功.结论只要早期诊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预后较好.

    作者:沈保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复发的因素及再治疗的的必要性.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局部复发的乳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灶位于内象限(含中央象限)者胸壁复发高于外象限;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2项均阴性者复发率高于均阳者;复发后采用积极的综合治疗,仍然可以获得较高的5年存活率.结论对初治的乳腺癌治疗一定要规范;同时早期发现局部复发并进行综合治疗.

    作者:敖帆;蒋春灵;廖瑜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尿毒症血透患者并发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尿毒症血透患者并发医院感染情况,探讨其相关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4年7月61例尿毒症血透患者中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尿毒症血透患者发生感染30例,50例次,医院感染率49.18%,例次感染率81.96%.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感染(64.10%),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25.64%),尿路感染及肠道感染(各5.13%).贫血越严重,血白蛋白越低,医院感染率越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较非糖尿病肾病医院感染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且随着年龄增长及住院时间延长,感染率升高.结论尿毒症血透患者并发医院感染与住院时间、原发病、贫血、营养状况有关,同时年龄也是其危险因素.

    作者:董芍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阴式子宫切除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取2001年全年对32例子宫病变患者(如子宫肌瘤、功血、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腺肌病),子宫无粘连或粘连轻、活动好,行阴式子宫切除术.结果32例阴式手术均成功,出血少,平均手术时间1h32min同比组腹式子宫切除1h28min(同例数比随机抽样)P<0.05,无特殊差异,术后出院时间4~7d,随访1~3年康复好无远期并发症.结论经阴道切除子宫是有效和安全的手术,手术成功的关键与子宫大小、活动度及术者的经验和技术有关.

    作者:朱晶英;颜友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Binswanger病与Binswanger型脑梗死

    随着CT、磁共振成像的广泛应用,人口寿命的延长,Binswanger病(Binswanger'disease,BD)、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arteriosclerotic encephalopathy,SAE)、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Binswanger型脑梗死(Binswanger类型的脑梗塞,CIBT)频频出现在文献中.本文旨在初步探讨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作者:石元洪;吴向斌;邹小新;金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QT离散度在高血压伴脑出血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在高血压伴脑出血者中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价值.方法测量30例高血压伴脑出血者(组Ⅰ)、34例单纯高血压者(组Ⅱ)及35例健康对照组(组Ⅲ)的QTd及校正后的QT离散度(QTcd),并对各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组Ⅰ QTd和QTcd较组Ⅱ、组Ⅲ延长(P<0.01),组Ⅱ与组Ⅲ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Ⅰ中QTd和QTcd在死亡者中较存活者延长(P<0.05),出血部位靠近中轴者QT离散度较长(P<0.05).结论高血压伴脑出血者QT离散度延长,并可能与预后有关,且可能受出血部位的影响.

    作者:蔡小婕;陈玉峰;冯海明;江隆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四肢开放性骨折内固定运用探讨

    目的探讨四肢开放性骨折内固定的应用.方法在对16例四肢开放性骨折进行彻底清创后,根据Gustilo的分型决定是否使用内固定及确定内固定的选取和位置放置.结果16例中,2例术后并发骨髓炎,1例钢板外露再行二期手术.2例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二期植骨及肌皮瓣转移,余11例均一期愈合.结论开放性骨折应慎重使用髓内钉;Ⅰ型、部分Ⅱ型(创面小)变闭合创面,清洁切口,内固定放置清洁侧;Ⅱ型创面大的,内固定放置清洁侧;Ⅲ型污染严重、软组织损伤大、骨折粉碎严重或有骨筋室综合征发生倾向者,宜选外固定支架.

    作者:陈平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对58例老龄出血性中风后遗症期痴呆评估研究

    脑中风后出现痴呆是常见的临床表现,我们采用长谷川和痴呆量表对58例首次出血脑中风后遗症期的老龄患者进行痴呆评估,结果痴呆发生率10.24%,显著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昭马;易飞;童道明;曾嵘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咽异感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咽异感症的疗效.方法选择咽异感症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74例,分别以金嗓利咽丸、酮替芬片和华素片、罗红霉素片对照治疗2~4周.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咽异感症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67.6%,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咽异感症的方法疗效好,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楼兴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高锰酸钾致口腔及咽部急性腐蚀伤1例报道

    口腔及咽部高锰酸钾急性腐蚀伤少见,近来我科收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福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60例小儿厌食症治疗分析

    厌食又称食欲不振,多为后天喂养不当或某些疾病引起.本院于近年诊治60例因后天喂养所致的厌食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斌;王建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内镜超声微探头对胃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内镜微超声探头检查对胃内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电子胃镜拟诊117例胃病变,采用FujinonSP-701型超声内镜进行检查.全部病例经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证实.部分较大胃外组织压迫病灶,在行TEMP时加用体表超声检查.结果117例中胃平滑肌瘤45例,胃外压迫14例,炎症13例,息肉10例,脂肪瘤9例,胃癌6例,胃溃疡5例,囊肿5例,异位胰腺4例,淋巴瘤2例,静脉曲张2例,平滑肌肉瘤1例,贲门失弛缓症1例.结论TEMP对胃壁隆起性病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利民;朱丽民;翁冬兰;池孔松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硬膜外麻醉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肾移植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肾移植的效果.方法94例同种肾移植病人随机分成两组,硬膜外麻醉组(E组)、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C组).E组行硬膜外T12-L1、L2-L3两点穿刺;E组先行硬膜外穿刺,经硬膜外插入腰麻穿刺针,蛛网膜下腔注入0.75%布比卡因1.5~2.0ml,拔出腰麻针后硬膜外腔置管.局麻药用2%利多卡因+1.73%碳酸利多卡因.术中行深静脉穿刺置管及桡动脉穿刺置管,用HP 3046 A监护仪监测ECG、ABP、CVP、SPO2.术毕应用PCIA泵术后镇痛.结果(1)血流动力学改变:C组腰麻后短时ABP下降,两组病人麻醉前与移植肾血流开放后SBP改变不明显,DBP有所下降,但不影响移植肾的血流灌注.(2)局麻药用量:E组明显大与C组,P<0.01.结论CSEA效果确切,肌松好,可减少麻醉药用量,但应注意血流动力学改变,术后PCIA泵的使用,有利于移植肾的良好灌注,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作者:王凤芝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生大黄治疗严重烧伤病人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生大黄对严重烧伤病人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用生大黄粉经口服或鼻饲,以肠鸣音和胃肠道对胃肠营养的耐受程度为标准,比较大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的中毒性肠麻痹的缓解率.结果大黄治疗组对中毒性肠麻痹与常规治疗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显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生大黄能有效缓解中毒性肠麻痹,保护胃肠粘膜屏障功能,改善胃肠道对胃肠营养的耐受程度,拮抗系统炎症,副作用少,安全有效.

    作者:曾彪;张惠玲;姚世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9例分析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及诊疗特点.方法分析9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病发病以青年人为主,女多于男;临床上,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淋巴结活检具有典型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抗生素治疗无效、激素疗效明显为本病的主要特征.该病预后大多良好,病程自限,仅少数复发.结论对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要重视体检,尤其是伴有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要考虑到HNL,宜及早行淋巴结活检,以明确诊断.

    作者:杨二杨;吴剑琴;王雅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儿童非淋菌性尿道炎28例治疗分析

    儿童性病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中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病例增多尤为突出.现将2002年7月~2004年7月在我院性病门诊确诊的28例儿童NGU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董向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银黄灌洗液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治疗化脓性膝关节感染的药物治疗的新方法.方法对21例不同类型的膝关节感染病人在使用膝关节镜辅助下,进行相应外科处理后,按照辩证论治原则,使用银黄灌洗液进行局部灌洗.结果21例病人中,效果优良者19例,效果欠佳者2例.结论使用银黄灌洗液进行局部灌洗,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可充分发挥中药清热利湿解毒及清除坏死组织的功效,具有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对膝关节组织无损害,可反复进行等优点.同时可充分发挥膝关节镜微创手术的优越性.

    作者:何建华;谢水华;李思云;魏水崽;陈雨姣;熊跃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改良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

    目的评价改良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包括下桡尺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后采用3枚直经2mm的克氏针经皮穿刺固定,其中2枚克氏针穿过尺骨,利用克氏针将桡骨远端上、下骨折端和尺骨有距离的连接固定,使自身尺骨起到了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支撑支架固定作用.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本组病例均获临床愈合,Aro评价优7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无1例骨折再移位.结论改良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避孕药折固定可靠,操作简单,损伤小,疗效满意,费用少.

    作者:蔡有根;冯皓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