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外静脉置管在妇产科中的应用

万晓玲;胡兰新;毛求宁;吴云燕

关键词:静脉置管, 妇产科, 静脉穿刺置管, 失血性休克, 颈静脉穿刺, 临床研究, 应用, 抢救
摘要:近年来,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成为抢救失血性休克,我院1993年5月以来开展.经进一步临床研究,于1996年2月~2000年5月,进行颈静脉穿刺并留置65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肺内癌灶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的CT表现

    近年来国内已有许多医院开展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但大多应用于脑肿瘤,体部肿瘤应用较少.我院1997年6月至1999年3月对肺内癌灶施行SRT共计23例,现报告如下,重点分析肺内癌灶治疗后的形态、密度、大小及周围组织的CT表现.

    作者:徐仁根;周雪春;张新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肋骨嗜酸性肉芽肿误诊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23岁,未婚.主诉:右胸背疼痛伴咳嗽月余而人院治疗.一般检查:除右第6肋骨隆起压痛外,未发现其他异常.胸片:两肺纹理增强,其中有较广泛的小粟粒状影,以中、下肺野为甚,右第6后肋中段呈溶骨性破坏,并有骨膜反应.拟诊:(1)肺泡细胞癌肋骨转移.(2)肋骨原发性恶性肿瘤伴肺部血行转移.

    作者:罗美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除联合Ⅰ期后囊膜切开术的疗效观察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除后囊混浊发病率高,发生原因认为是儿童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活跃,以后囊膜为支架增生迁徙所致.将晶体皮质清除及切除部分后囊膜是防止后囊混浊的关键.我们在手术中用玻璃体切割器清除晶状体残留皮质及在视轴区切除约4mm近圆形的后囊膜,再将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内或睫状体沟.随访中基本上保持了视轴区透明,保证了手术增视效果.

    作者:涂雪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体外循环心内手术后出血及二次开胸

    我院自1988年至1998年,共行体外循环心内手术490例,术后出血行剖胸止血术11例(2.2%),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悦;汤祖辉;王浩;张兆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血清CA125测定与妇科盆腔包块关系的探讨

    CA125是一种血清抗原,是目前诊断和监测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之一.妇科盆腔包块种类繁多,如何在术前区分良、恶性肿瘤十分困难,治疗过程中肿瘤是否转移,复发也不易发现,我科从1997年9月~1999年12月采用免疫放射法测定盆腔包块病人的血清CA125值,目的探索血清CA125值对妇科良恶性肿瘤术前鉴别及预后的意义.

    作者:徐春晓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十二指肠破裂的治疗体会

    十二指肠破裂伤是一种严重的腹内脏器伤,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致使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较困难,并发症多、死亡率自然较高.我院白1988年以来,共收治5例外伤性1二指肠破裂患者现将我们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炎林;文友良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颈外静脉置管在妇产科中的应用

    近年来,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成为抢救失血性休克,我院1993年5月以来开展.经进一步临床研究,于1996年2月~2000年5月,进行颈静脉穿刺并留置65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万晓玲;胡兰新;毛求宁;吴云燕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常见抗结核药物的肝损害及其处理

    抗结核药的广泛应用,对控制结核病流行起了划时代的作用.但每种抗结核药对肝脏都有影响.文献报告接受抗结核治疗者发生可逆性中度转氨酶升高的比例为15~30%[1,2,3].虽然其中大多不必中止治疗,但少数病例应及时停药,否则危及生命.因此,对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认识和处理是结核病化疗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者:雷建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扩张型心肌病出现典型心肌梗塞图形1例

    扩张型心肌病是原发性心肌病的一种类型,临床表现以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为主.心电图诊断往往缺乏特异性,表现多样化,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关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出现心肌梗塞(MI)样心电图图形,国内外报导甚少.我们遇到一例,介绍如下.

    作者:阮浩航;王晓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11例报告

    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surgery,VATS)是90年代初兴起的一门微创外科新技术,由于它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以及符合美容要求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国临床应用发展很快,并已显示了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1].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0年8月共行胸腔镜手术11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所有病例均获得了明确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

    作者:付洪帆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唇面痈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治疗体会1例

    唇面部痈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引起脑、肺、肾脏等继发感染,甚致发生功能衰竭.目前虽然高效的抗生素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局部处理不当及早期抗生素选择不当.致唇面痈并发脏器功能衰竭还时有发生,唇面痈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病迅猛,疗效极差,各家报道死亡率在30~100%.近我科收治1例唇面痈并发败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广泛性胸膜炎的病人,经治疗病人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国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莫雷西嗪治疗室性早搏40例临床观察

    盐酸莫雷西嗪(Moricizine,HCL)又称乙吗噻嗪,为吩噻嗪类衍生物,是广谱抗心律失常药,我院从1996年8月至1998年6月,用莫雷西嗪治疗40例室性早搏,总有效率为90%,显效率为55%,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冰川;林华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腰椎间盘突出CT与手术对照分析(附40例报告)

    目的作者通过对4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证实了CT对腰椎间盘突出以及相关的椎管狭窄的诊断的高准确率,对与手术不符之处作出了解析;方法提供40例腰椎间盘突出CT资料,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对椎间盘后突出,手术与CT相符率达85.0%;因黄韧带肥厚、椎体及附件增生所致的椎管狭窄,CT的准确率仅55.6%.结论由于CT诊断的高准确性,完全可作为首选检查;而椎管狭窄症诊断率低,主要与扫描方法和认识有关.

    作者:王索宇;徐仁根;周雪春;张新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羟基磷灰石眼座植入后并发症的处理

    我科对46例羟基磷灰石眼座(HA)植入术后出院的患者HA暴露,结膜息肉等并发症,采用处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基贤;谢晖;王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21例卵巢无性细胞瘤临床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卵巢无性细胞瘤的治疗方法及生育机能的保留.方法对1986年6月至1996年6月在我院收治21例卵巢无性细胞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手术切除标本均由病理检查证实.结果21例中,13例存活,生存5a以上者8例,未满5a者5例.5例死亡,均为Ⅲ期以上混合型无性细胞瘤患者,死于术后半年或2a以内,3例失访.结论无性细胞瘤的治疗需根据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征,患者年龄及生育要求等综合考虑.

    作者:马莹;刘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高聚金葡素加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胸腔积液21例报告

    我院自1996年~1999年应用高聚金葡素、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胸腔积液21例,近期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运胜;张爱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冠心病的某些重要进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冠心病研究领域的许多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兹就国内外的有关资料作一简扼概述,以供同仁在当前临床防治或今后研究时参考.

    作者:汤益明;杨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家族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例报告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是由窦房结病变导致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以遗传性发病因素的家族性病窦综合征临床上较罕见,我们遇到一家族4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智亮;蔡新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急性脑疝的病因及防治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颅脑外伤的一种常见病,一旦形成脑疝,其预后极差.本文回顾我科1995~1998年收治的98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急性脑疝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形成原因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杨峰;张春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尿α1-MG检测x顺铂联合化疗后肾毒性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尿α1-MG是否反映DDP联合化疗后肾毒性的灵敏又特异的指标;了解不同剂量DDP联合化疗后肾毒性恢复正常所需要的时间.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尿α1-MG/尿Cr的比值在不同剂量DDP为主化疗后肾毒性的临床意义,同时测定血肌酐、尿素氮.结果健康人与肿瘤病人尿α1-MG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剂量DDP组化疗后尿α1-MG/尿Cr比值增多高于化疗前,化疗后第3d高,剂量越大比值越高,恢复正常所需时间越长,大剂量组约7~10d恢复至化疗前水平.血 BUN、肌酐化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尿α1-MG是测定DDP联合化疗后肾毒性大剂量约7~10d恢复正常.

    作者:郑鸿;陈声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