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国;甘学培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将研究对象分为治疗、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根据患者中医证型的不同,分别施以毫针泻法或补法:对照组口服西沙必利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症状、发作频率评分等.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91.11%.经卡方检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灸和口服西沙必利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针灸治疗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西药治疗.
作者:时会君;张俊清;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本文以<黄帝内经>为总纲,结合白癜风的病因病机、证型、组方用药、预后等,综合分析其预防、治疗与调养的方法,认为白癜风的病因病机与风邪及气血有关,预防与调养要慎防风,保元阳,调情志,顺天时,为临床防病、治病、养病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王曦;李旭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1] .心绞痛属于冠心病中常见的类型,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且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随着中医药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的不断应用,其临床疗效也不断提高.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劲松;戴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李维贤老中医是全国第三、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他以中才之身,立行医大志,孜孜于中医学习;强调系统掌握,专题深入,以求渊博通达;常秉虚怀灵变之心,透彻领悟经典方剂的灵活变通之意;熟识强记经典著作,于药量比例显用方功力;通过文献考证与临证体验,明辨曲直,推陈出新.他的成才经验是以明达之心求中医之道.
作者:杨威;金香兰;李睿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社区中风病恢复期患者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调查84例社区中风病恢复期患者的一般情况、家族遗传病、合并病及血压、血糖、血脂的控制情况,并进行中医证候分析.结果 中风病恢复期以阴虚阳亢证居首(35.71%),其次为痰证(20.24%)、风证(17.86%)、血瘀证(10.71%)、火热证(8.33%)、气虚证(7.14%).合并有一种疾病者以高血压多(71.43%),其次为糖尿病(34.52%)和高脂血症(22.62%);合并两种疾病者以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居多(23.81%);合并三种疾病者以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为多(9.52%).中风恢复期并有高血压病与非高血压病的证型比较中,以阴虚阳亢证、痰证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在中风病恢复期并有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的证型比较中,以火热证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风病恢复期并有血脂异常与非血脂异常证型的比较中,以痰证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风病恢复期以虚实夹杂证的阴虚阳亢证为主,在合并病中以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为多,血压、血糖、血脂控制不佳,仍然是中风发病的危险因素,在中风病恢复期并有合并病的证型分析来看,以痰证、阴虚阳亢证、火热证为主要证型.
作者:常淑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补气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予自拟补气健脾汤,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用药疗程均为6周.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胃排空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气健脾升清降浊法治疗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有显著疗效.
作者:刘香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益气软坚肝活血组方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符合酒精性肝硬化诊断及中医辨证肝郁脾虚或兼有瘀血阻络证患者以3:2比例分为益气软坚肝活血法组方组(治疗组)和复方鳖甲软肝片加复方益肝灵组(对照组).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肝功能、白细胞、血小板及B超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尤对乏力、纳呆、心烦失眠及大便不调等症状的改善较对照组为优(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有升高,治疗组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79.49%,对照组总有效率5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益气软坚清肝活血法则组方治疗酒精性肝硬化,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临床症状,并有升高患者血小板和自细胞作用.
作者:王国玮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清热泄浊化瘀汤治疗湿热瘀阻型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符合痛风诊断的患者采用自拟清热泄浊化瘀汤治疗,1个月为l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关节肿胀、疼痛及血尿酸浓度的改善情况.结果 临床治愈12例(3750%),好转17例(53.13%),总有效率90.63%;血尿酸浓度治疗前(637.469±92.122)μmol·L-1,治疗后(443.313±80.053)μ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清热泄浊化瘀汤治疗湿热瘀阻型痛风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尿酸浓度,无不良反应.
作者:陈立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借助不同领域的技术可以很容易地对眼病进行明确诊断,物理手段延伸了医生的视觉,而且已经细致到分子层面,昔日玄冥莫测、变化多端的眼疾现今变得一目了然.
作者:马东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中草药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临床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医院数据库,统计2006-2008年中药使用数据、用药金额、用药频度等情况,分析药品使用情况.结果 常用中草药品种比较集中,分别属于活血化瘀、健脾祛湿、补气益肾类药物.符合我院患者用药特点.用药量较多的品种为生黄芪、赤芍、当归、茯苓、白术、郁金、苦味叶下珠等,符合我院为以治疗肝病为主的传染病专科医院的特点.中草药使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显示了中医药在治疗肝病方面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郑永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口服中药加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Proximal Fenloral Nail,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分为PFN固定加中药治疗组(中药组)与单纯PFN固定治疗组(手术组),中药加手术组按三期辨证(初期行气活血法,治血与理气兼顾;中期采用和法,和营生新,接骨续筋;后期应用补法,补气养血,补益肝肾)给予口服中药,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肿胀消退程度、髋部疼痛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中药组减轻肿胀、缓解疼痛、骨痂出现时间等3项指标改善明显,与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辨证应用中药汤剂结合PFN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组织修复快,骨折愈合早,有利于肢体康复.
作者:李守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临床治疗银屑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整理近30年来经临床验证治疗银屑病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90首,分析中医治疗银屑病的用药规律.结果 在90首复方所涉及的146种中药中,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补益药的使用比例和使用频率较高.结论 目前中医治疗银屑病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滋阴祛风为主要治则,所使用的药物以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补益药为主.
作者:吴燕军;刘红霞;姚岚;党守新;尚佩生;唐欣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清热解毒养阴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2例糖尿病肢端坏疽患者应用具有清热解毒养阴通络功效的院内制剂脉通灵合剂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4至5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52例患者中治愈34例(65.4%),显效11例(21.2%),无效7例(13.4%).总有效率86.6%.结论 清热解毒养阴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肢体血管病)肢端坏疽,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控制病变进展.降低截肢致残率,治愈率较高,疗效可靠.
作者:王尚国;甘学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糖尿病足的发病多由脾虚肾衰致阴阳俱虚、气血不足,出现下肢感染、溃疡和(或)深部组织破坏.其临床证候多变,在足部可见正传或逆传的传变规律,辨证应注意局部创面(大小、深浅、脓液、创形、痂皮、肌腱及死骨)、创周(界限、皮色、压痛)与整体结合;分为气阴两虚、肌肤失养,湿热阴络、热盛肉腐,脾肾阴虚、寒凝血瘀三型,可与糖尿病足足部病变的未溃期、溃疡期、截肢期共同形成以分期为经.分型为纬的网络辨证体系.
作者:徐旭英;吕培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林兰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首席专家,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疾病的研究,在学术上造诣颇深,不但精通中、西医理论,更擅长将中西医理论融会贯通,指导临床工作.笔者有幸随林兰教授侍案就诊.现将其在中药治疗中枢性尿崩症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刘亚军;倪青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为提高中药饮片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中药饮片质量验收要注意性状特征、质地、气味、颜色、炮制加工、采收季节以及与中药饮片相关的质量标准,并注意饮片中掺人非正品和杂质等现象.
作者:吴剑坤;刘慧军;庄志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速效救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机理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治疗组600例给予速效救心丸每次6粒,每日3次;对照组300例给予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日3次.4周后进行心绞痛、心电图、主要症状等比较.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96.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7.33%(P<0.01),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80.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0%(P<0.01).结论 速效救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
作者:宋凤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情志致病中的上热下寒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较为复杂的阶段,也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阶段.其症状较多,而且治疗容易出现偏颇,临床疗效不佳.赵志付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总结,认为素体阳刚急躁之人在情志致病的病程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上热下寒证.其病机要点为心肝阴虚兼脾阳虚,治疗重在柔肝滋阴,助阳补脾.白芍为柔肝之首选药.
作者:肖怡;赵志付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严重四肢骨折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复位、固定及支持对症治疗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7天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及临床症状(包括发热、肿胀、疼痛、瘀斑等)消失的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明显缩短发热、肿胀、疼痛及瘀斑等临床表现的持续时间,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同时血必净注射液可有效地恢复严重四肢骨折早期的凝血功能障碍,稳定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动态平衡.
作者:韩卢丽;王凤英;孙群周;李良业;许利辉;邓江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颜正华教授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主因肝肾阴阳失调,肾阴亏损,肝阳偏亢,上扰清窍,形成下虚上实、本虚标实之证.临床多见肝火亢盛、肝阳上亢、痰湿中阻、肾阴不足及阴阳两虚等证型.临证常以10种方药辨证加减治疗.对于肝肾阴虚、虚阳上亢之高血压病眩晕则选用其创制的潜降汤,补益肝肾、潜阳安神而获良效.
作者:高承琪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