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旭英;吕培文
师瑞华理筋法(简称师氏理筋法)是北京按摩医院著名骨伤科专家师瑞华主任医师40年临床经验的总结,运用本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为显著.师氏理筋法以捋顺法和拿揉法为特色,按部位分6步操作,手法力度按轻-中-重-中-轻的顺序分层施术;理筋尤重点(敏感点)、线(经络线、肌纤维走向及腰腿痛病变沿线)、面(患者体位)的整体运用与立体治疗;并注重手法功力和作用力的虚实变化.
作者:李兵;师瑞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糖尿病足的发病多由脾虚肾衰致阴阳俱虚、气血不足,出现下肢感染、溃疡和(或)深部组织破坏.其临床证候多变,在足部可见正传或逆传的传变规律,辨证应注意局部创面(大小、深浅、脓液、创形、痂皮、肌腱及死骨)、创周(界限、皮色、压痛)与整体结合;分为气阴两虚、肌肤失养,湿热阴络、热盛肉腐,脾肾阴虚、寒凝血瘀三型,可与糖尿病足足部病变的未溃期、溃疡期、截肢期共同形成以分期为经.分型为纬的网络辨证体系.
作者:徐旭英;吕培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社区中风病恢复期患者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调查84例社区中风病恢复期患者的一般情况、家族遗传病、合并病及血压、血糖、血脂的控制情况,并进行中医证候分析.结果 中风病恢复期以阴虚阳亢证居首(35.71%),其次为痰证(20.24%)、风证(17.86%)、血瘀证(10.71%)、火热证(8.33%)、气虚证(7.14%).合并有一种疾病者以高血压多(71.43%),其次为糖尿病(34.52%)和高脂血症(22.62%);合并两种疾病者以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居多(23.81%);合并三种疾病者以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为多(9.52%).中风恢复期并有高血压病与非高血压病的证型比较中,以阴虚阳亢证、痰证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在中风病恢复期并有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的证型比较中,以火热证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风病恢复期并有血脂异常与非血脂异常证型的比较中,以痰证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风病恢复期以虚实夹杂证的阴虚阳亢证为主,在合并病中以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为多,血压、血糖、血脂控制不佳,仍然是中风发病的危险因素,在中风病恢复期并有合并病的证型分析来看,以痰证、阴虚阳亢证、火热证为主要证型.
作者:常淑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严重四肢骨折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复位、固定及支持对症治疗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7天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及临床症状(包括发热、肿胀、疼痛、瘀斑等)消失的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明显缩短发热、肿胀、疼痛及瘀斑等临床表现的持续时间,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同时血必净注射液可有效地恢复严重四肢骨折早期的凝血功能障碍,稳定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动态平衡.
作者:韩卢丽;王凤英;孙群周;李良业;许利辉;邓江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合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治疗湿热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其机理.方法 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31例加服葛根芩连汤合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汤剂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血常规、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血糖(FBG)及临床症状等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湿热证候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BUN、Scr及24 h尿蛋白定量等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两组治疗后FBG均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0%,对照组为6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芩连汤合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能延缓湿热型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对糖尿病肾病有较可靠的疗效.
作者:高晓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本文以<黄帝内经>为总纲,结合白癜风的病因病机、证型、组方用药、预后等,综合分析其预防、治疗与调养的方法,认为白癜风的病因病机与风邪及气血有关,预防与调养要慎防风,保元阳,调情志,顺天时,为临床防病、治病、养病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王曦;李旭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颜正华教授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主因肝肾阴阳失调,肾阴亏损,肝阳偏亢,上扰清窍,形成下虚上实、本虚标实之证.临床多见肝火亢盛、肝阳上亢、痰湿中阻、肾阴不足及阴阳两虚等证型.临证常以10种方药辨证加减治疗.对于肝肾阴虚、虚阳上亢之高血压病眩晕则选用其创制的潜降汤,补益肝肾、潜阳安神而获良效.
作者:高承琪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inc Purpura,I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约占出血性疾病的30%,以皮肤、黏膜、内脏出血及外周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并伴有成熟障碍为主要表现[1-3] .
作者:汪铁铮;王少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补气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予自拟补气健脾汤,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用药疗程均为6周.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胃排空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气健脾升清降浊法治疗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有显著疗效.
作者:刘香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通腑化痰活血醒脑汤治疗中风中脏腑闭证的疗效.方法 将60例中风中脏腑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通腑化痰活血醒脑汤鼻饲,观察两组5天的Glasgow昏迷评分和2周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昏迷评分(29.50±4.20)分,对照组(23.33±3.7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通腑化痰活血醒脑汤配合西医对症治疗对痰热腑实证中风病中脏腑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长聪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情志致病中的上热下寒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较为复杂的阶段,也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阶段.其症状较多,而且治疗容易出现偏颇,临床疗效不佳.赵志付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总结,认为素体阳刚急躁之人在情志致病的病程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上热下寒证.其病机要点为心肝阴虚兼脾阳虚,治疗重在柔肝滋阴,助阳补脾.白芍为柔肝之首选药.
作者:肖怡;赵志付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李维贤老中医是全国第三、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他以中才之身,立行医大志,孜孜于中医学习;强调系统掌握,专题深入,以求渊博通达;常秉虚怀灵变之心,透彻领悟经典方剂的灵活变通之意;熟识强记经典著作,于药量比例显用方功力;通过文献考证与临证体验,明辨曲直,推陈出新.他的成才经验是以明达之心求中医之道.
作者:杨威;金香兰;李睿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临床治疗银屑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整理近30年来经临床验证治疗银屑病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90首,分析中医治疗银屑病的用药规律.结果 在90首复方所涉及的146种中药中,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补益药的使用比例和使用频率较高.结论 目前中医治疗银屑病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滋阴祛风为主要治则,所使用的药物以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补益药为主.
作者:吴燕军;刘红霞;姚岚;党守新;尚佩生;唐欣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中草药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临床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医院数据库,统计2006-2008年中药使用数据、用药金额、用药频度等情况,分析药品使用情况.结果 常用中草药品种比较集中,分别属于活血化瘀、健脾祛湿、补气益肾类药物.符合我院患者用药特点.用药量较多的品种为生黄芪、赤芍、当归、茯苓、白术、郁金、苦味叶下珠等,符合我院为以治疗肝病为主的传染病专科医院的特点.中草药使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显示了中医药在治疗肝病方面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郑永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慢性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选取慢性酒精性肝病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口服甘草酸二铵胶囊150m g,每日3次;复方益肝灵片4片,每日3次.治疗组30例,在上述基础上,加服活血化瘀中药,每日1剂.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肝脏彩色超声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ALT值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ST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γ-GT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改善症状方面,治疗组改善症状更为明显.肝脏彩色超声:治疗组肝实质改善更为显著.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活血化瘀中药对慢性酒精性肝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改善症状、降低生化指标、改善肝脏实质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谷玉红;黄象安;刘燕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益气软坚肝活血组方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符合酒精性肝硬化诊断及中医辨证肝郁脾虚或兼有瘀血阻络证患者以3:2比例分为益气软坚肝活血法组方组(治疗组)和复方鳖甲软肝片加复方益肝灵组(对照组).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肝功能、白细胞、血小板及B超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尤对乏力、纳呆、心烦失眠及大便不调等症状的改善较对照组为优(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有升高,治疗组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79.49%,对照组总有效率5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益气软坚清肝活血法则组方治疗酒精性肝硬化,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临床症状,并有升高患者血小板和自细胞作用.
作者:王国玮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清热解毒养阴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2例糖尿病肢端坏疽患者应用具有清热解毒养阴通络功效的院内制剂脉通灵合剂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4至5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52例患者中治愈34例(65.4%),显效11例(21.2%),无效7例(13.4%).总有效率86.6%.结论 清热解毒养阴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肢体血管病)肢端坏疽,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控制病变进展.降低截肢致残率,治愈率较高,疗效可靠.
作者:王尚国;甘学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乌鸡白凤丸在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制备过程中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病变演化的作用.方法 在用四氯化碳橄榄油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过程中用乌鸡白凤丸4g.kg-1天-1灌胃,1天2次,共7周.模型成功后取下腔静脉血测量血中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浓度,同时取肝左叶肝脏组织病理检查.并分别以正常大鼠(未用药),肝纤维化模型大鼠(仅制备模型)为对照.结果 术后乌鸡白凤丸组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值均较对照组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学显微镜检查,乌鸡白凤丸组的肝细胞病理损伤程度比对照组轻.结论 乌鸡白凤丸在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制备过程中对大鼠肝脏纤维化病变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余江洪;毛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清热泄浊化瘀汤治疗湿热瘀阻型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符合痛风诊断的患者采用自拟清热泄浊化瘀汤治疗,1个月为l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关节肿胀、疼痛及血尿酸浓度的改善情况.结果 临床治愈12例(3750%),好转17例(53.13%),总有效率90.63%;血尿酸浓度治疗前(637.469±92.122)μmol·L-1,治疗后(443.313±80.053)μ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清热泄浊化瘀汤治疗湿热瘀阻型痛风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尿酸浓度,无不良反应.
作者:陈立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林兰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首席专家,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疾病的研究,在学术上造诣颇深,不但精通中、西医理论,更擅长将中西医理论融会贯通,指导临床工作.笔者有幸随林兰教授侍案就诊.现将其在中药治疗中枢性尿崩症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刘亚军;倪青 刊期: 2009年第09期